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1節《日本》基礎知識講解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1節 《日本》要點1:多火山、地震的島國1.自然環境地 理 位 置 半球位置 位于東半球、北半球經緯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23.5゜N~45゜N和125゜E~145゜E(大部分位于北溫帶,中低緯度地區)海陸位置 位于亞洲東部,西臨日本海,東臨太平洋(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或西岸),隔日本海與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隔東海與中國相望領土組成 由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島和九州島四個大島及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地形 以山地、丘陵為主,占3/4,平原面積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位于太平洋沿岸),日本首都東京就位于關東平原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河湖 陸地面積狹小,河流短小,最長河流——信濃川,最大湖泊——琵琶湖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水能資源(地表起伏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地熱能資源(溫泉眾多)、漁業資源(北海道漁場),礦產資源貧乏海岸線特點 及優勢 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洋運輸業的發展和對外聯系十分有利方法總結1 日本四大島嶼的特點按照自北向南的順序,四個大島依次是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和九州島,其中面積最大的是本州島,面積最小的是四國島,相對緯度最高的是北海道島,相對緯度最低的是九州島。方法總結2 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多,冬季日本海沿岸降雪多方法總結3 櫻花開放時間差異的影響因素(1)自南向北,開放時間逐漸推遲。(受緯度因素影響)(2)同緯度東西兩側開放時間早,中部開放時間遲。(受地形地勢因素影響)2.多火山、地震火山 日本是一個多火山的國家,堪稱“世界火山博物館”。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海拔3776米(活火山),是日本著名的旅游勝地①有利影響:火山分布地區溫泉眾多,火山形成著名的旅游景點(富士山),有利于發展旅游業;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農業發展 ②不利影響: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會影響氣候交通及農業生產活動地震 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平均每天約4次原因 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活躍措施 建筑多采用輕質的材料、防震演習等自然災害 地震和臺風要點2:與世界聯系密切的工業1.高度發達的經濟(1)經濟特點:原料、燃料依賴進口,大量出口工業制成品,國內市場狹小(“進口一加工一出口”型或“加工貿易型”經濟)(2)原料和燃料來源:巴西、印度、澳大利亞等國進口鐵礦石,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等。(3)主要貿易對象:美國、中國、歐洲等。(4)經濟發展條件:(5)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及應對措施:①問題:20世紀80年代,日本工業發展面臨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勞動力價格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致使勞動力短缺現象日益顯露,環境污染、土地緊張狀況加劇,國內需求減少等,發展速度放緩。②應對措施:依靠資金、技術等優勢,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資源、勞動力等,建立海外生產與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主要對象:美國、歐洲、東亞、東南亞等。③海外投資建廠對日本的好處:a、降低生產成本(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節省原料運入成本;生產的產品就地銷售,節省產品運輸成本;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b、轉嫁污染。將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遷到國外,減輕了日本國內的環境污染。2.日本的工業(1)工業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包括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京濱工業區,以名古屋為中心的名古屋工業區,以大阪、神戶為中心的阪神工業區,以北九州為中心的北九州工業區及瀨戶、戶內海沿岸的瀨戶內工業區。(2)工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①日本海岸線漫長曲折,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多優良港灣,便于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制成品。②太平洋沿岸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③工廠靠近碼頭,陸地交通便利。④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3.日本的農業農業科技發達,機械化水平高,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要點3:東西方兼容的文化1.主要城市東京(首都)、名古屋、大阪、神戶、橫濱等。2.語言:通用日語。3.人口和民族截至2022年5月,總人口約1.2505億人;民族構成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4.宗教和傳統服飾主要宗教為神道教和佛教;傳統服飾為和服。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特點文化 傳統文化 西式文化食 和食即日本料理, 是獨具日本特色的菜肴 在現代都市, 日本人生活節奏很快,美式快 餐、漢堡包、意大利面條已部分代替了飯團住 傳統建筑和屋 西式住宅“洋”房衣 傳統節日穿和服 上班或重要場合穿西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