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勞動教育教學設計一、課題:傳統工藝制作:編織鑰匙扣二、年級和課時:二年級、1課時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鑰匙扣,了解不同材質的鑰匙扣和鑰匙扣的作用。(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了解制作鑰匙扣的技巧,并學會制作。(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變廢為寶,提高環保意識。。四、教學重難點(1)重點:了解不同材質的鑰匙環和小妙用,掌握制作鑰匙扣的具體步驟和方法。(2)難點:教會學生動手制作鑰匙扣,激發學生的創意,在日常生活中變廢為寶,提高環保意識。五、教學過程1、圖片導入:出示相關鑰匙扣的圖片,帶學生一起認識鑰匙環,了解鑰匙環的作用。鑰匙環可以把我們的鑰匙捆綁在一起,方便攜帶。(設計意圖:用圖片提問的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認識到鑰匙扣的材質不同,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受不同材質的魅力。樹立日常生活中變廢為寶,提高環保意識)2、中國結藝是一種古老的吉祥藝術 ,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文字發明以前的繩結記事。“結”與“吉 ”諧音,“吉” 有著豐富多彩的內容,福、祿、壽、喜、財、安、康無一不屬于吉的范疇。“吉” 就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主題,因此,繩結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也就自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興盛長遠,流傳至今。 中國結由于年代久遠,其歷史貫穿于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積淀使得中國結滲透著漢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蘊。3、新授:認識不同材質的鑰匙環,教會學生制作鑰匙環鑰匙環是生活中的小物品,有陶瓷的、金屬的、繩子的等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制作鑰匙環。(最好是帶實物進課堂)4、金屬的鑰匙環需要專人師傅打造,但是編繩的鑰匙環我們是可以自己動手制作的,而且可以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鑰匙環。現在拿出你們提前準備的繩子,讓我們一起動手制作吧。講授繩子編織鑰匙扣的步驟:(邊講解邊演示)(1)首先用兩根繩子圍成一個合適大小的圓圈,作為鑰匙扣的中心環,互相纏繞在一起。(2)把選擇好的編織綁在剛剛制作鑰匙環上,固定住(3)把繩子的另一邊套進圓環里,總繩子中穿進去再往下拉出,反復串和拉(注意方向一致)(4)兩邊各編一半,編好打個結(演示加上視頻教學,更加直觀)(5)同時把準備好的珠子串進一邊的繩子上,固定好打個結(如果想設計的漂亮寫,間隔適當距離加入珠子,不要過多)(6)最后把繩子的尾部固定住,剪掉多余的繩子即可(設計意圖:在制作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和衛生,養成學生愛護環境、注意安全的習慣。同時以個人為單位制作鑰匙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通過教師具體步驟的展示,學生可以掌握制作鑰匙扣的技巧和方法)5、成果分享:制作好之后和同桌分享自己的作品,或送給你的同桌、朋友和親人。選幾位同學來分享制作過程和創意,并且詢問學生本次課程得到的勞動精神是什么?六、課堂延伸:布置課后作業,為自己喜歡的人制作一個鑰匙扣,要做到精美而實用。(通過課后作業的方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審美價值觀)七、板書:傳統工藝制作、手工編織鑰匙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