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部編版)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第七課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7.1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同步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法律的產生和作用。(2)了解我國古代、近代的法律發展。(3)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有何意義。(4)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具體觀點。(5)了解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重點難點】1.學習重點: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全面掌握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2.學習難點: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全面掌握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知識梳理】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1. 產生: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 的產物。2. 功能:法律體現著 的意志,是實現 的工具,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3. 發展(1).在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 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2).近代以來,法律的地位和權威不斷提升, 逐漸成為現實,法治代替了人 治,成為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3).中國法治發展的歷程①輝煌的歷史:中華法系 。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 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② 曲折的歷程: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改變國家和民 族的苦難命運, 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 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 想。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他們的努力最終歸于失敗。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1. 法學思想創新和發展的原因:人類 的進步促進了法學思想的創新和發展。2. 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譜寫了人類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2) 產生: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 、階級和國家的 出現而逐步產生的,(3)屬性: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 的階級的根本 利益和共同意志。(4)決定: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 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3. 實質(1)法是維持 、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2)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 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3)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于 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4)在我國, 是國家的主人,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權利和 義務是統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權利,也平等地履行 。4. 創制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 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 制定,是指國家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通過相應的國家機關按 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各種規范性文件以確立規則的活動認可,是指國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存在的某種行 為規則以法律效力的活動5.實施:法是由國家 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在任何國家,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都將由專門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6. 職能(1)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 職能,又具有 職能① 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 的作用。② 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 的作用。(2)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 、文化建設、 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1.性質(1)我國當代的法是 法。(2)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 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2.成就(1)原因①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 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②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 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③ 在 的領導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2)成就①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 律 體 系 。②依法行政和 水平不斷提高。③人 權 的 取得巨大成就。④在 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核心梳理】1. 法的作用(1)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 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 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2)矯正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矯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如對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其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3)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 小來實現的。(4)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與利益。2.正確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概念和作用我國社會主義法 具體表現制定和實施主體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由國家制定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本質 我國社會主義法體現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 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是由我國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內容 我國社會主義法用規定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的方式,確認、保護 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作用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事業的重要保障【素養提升】1. 中華法系是中華民族 數千年法律實踐的結晶,源遠流長.在世界上獨樹一 幟。關于中華法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 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②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③認為君主權威在法律之下④ 主張法治優于“君主之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法的古體字寫作“瀍”?!墩f 文解字》解釋為:“渡,刑也,平之如水,從水;離.所以觸 不直者去之,從去?!奔?,法律具有威懾刑殺之意,法官 斷案要明斷曲直、懲惡揚善,如遇不法冥頑之徒.就應 堅決懲處。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法 ( )①能有效維護全體人民的利益②在國家治理中具有政治功能③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④規定著公民的權利與義務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 (2021 北京順義一中高一月考)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 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下列選項中屬于國家認 可形式創制的是 ( )A.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B.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C.國務院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D.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丶铱纯础绷腥搿吨腥A人民共 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4.(2021 重慶巴蜀中學高一期中)“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 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 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瘪R克思這一觀點告訴我們 ( )①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② 法的內容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③法反映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利益④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和法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A.①② B.①③ C.24 D.345. (2021江蘇揚州中學高一月考)一農戶與當地一家腔 油公司簽訂了小麥收購臺同.后雙方因款項支付發生 爭議并訴諸法庭,人民法院依據我國相關法律中關于 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的規定,判決酸 油公司全額向農戶支付購糧款。這一案例 ( )①主要體現了法的政治職能②主要體現了法的社會職能③體現了法具有階級性④體現了法能調節社會關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3④6. (2021 吉林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一期中)習近平總書記 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管總的東 西。具體講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舉 出十幾條、幾十條.但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一條:”我國的法治是 ( )①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②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決定的③由我國的社會制度決定的④由我國政府的執政方式決定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 回望古老中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古老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 了重要貢獻;著眼今天,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 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關于我國法治發展的“昨天和今天”,說法正確的是 ( )① 古代中國關于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② 中華法系是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③ 今天我國的法治狀況是由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特點 所決定的④ 今天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律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第七課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7.1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同步學案參考答案【知識梳理】一.1. 歷史階段2. 統治階級 國家職能3. (1)等級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源遠流長 西方國家 的法治模式二、1.法律文明2. (1)馬克思主義 (2)私有制 統治地位 統治階級3. (1)社會秩序 (2)權利和義務 (3)統治階級 (4)人民 義務4.制定和認可5. 強制力6. (1)政治 社會 階級統治 社會公共事務 (2)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三.1. (1)社會主義 (2)人民群眾2. (1)社會制度 中國人民 黨 (2)公正司法 法治保障 習近平法治思想【素養提升】1.A 【詳解】 中華法系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 ①②正確切題?;蕶嗔桉{于法律之上,權力支配法律,法律服從權 力,這是由封建專制制度所決定的,故③④不符合題意。2.C 【詳解】 “法律具有威懾刑殺之意……應堅決懲處”,這體現了法具有政治功能,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②③正確切題。法是維護統治 階級利益的工具.①表述錯誤。④表述正確但不合題意。3.D 【詳解】 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認可,是指國 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存在的某種行為規則以法律效 力的活動。“常回家看看”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一種道德規范,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其入法,使之成為一條法律規范,這是國家以認可形式例 制法律規范的體現,故D 正確切題。 A、B、C都是國家通過制定形式 創制法律規范的體現,不合題意。4.C 【詳解】材料說明法的內容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生產方式是社 會發展和法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②④正確切題。材料并未涉 及法律的產生,①表述正確但不合題意。材料未體現法反映統治階 級的利益,③表述正確但不合題意。5.C 【詳解】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材料中依法 調節小麥收購爭議,不涉及法的階級性,未體現法維護一定階級 統治的作用,①③不符合題意。法調節小麥收購爭議,調節社會 關系,突出了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即法的社會職能 ②④正確切題。6.B 【詳解】 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 的,故①③正確;②④排除。故選B。7.C 【詳解】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古代中國并未在人權的法治保障上取得巨大成就,①表述不 符合事實。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 相適應的,今天我國的法治狀況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決定的,③表述錯誤。“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古老中國為 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說明中華法系是世界上獨樹一幟的 法律文明,②正確。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④正確切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