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滬教版七年級第二冊第三章 第一節交通運輸與通信的重要性第三章 交通運輸與通信課程標準1.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初步學會選擇恰當的交通運輸方式。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目錄壹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貳通信業的發展叁真題演練壹交通運輸業的發展PART ONE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管道運輸交通運輸方式使用運輸工具,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輸到另一個地方。交通運輸方式交通運輸業是指利用各種運輸工具,促使客、貨沿特定路線實現空間位移的生產部門。它起著聯結產業之間、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紐帶作用。交通運輸具有先行發展的特征。【想一想】我們身邊有哪些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工具?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說一說】我去過......我乘坐的交通工具是......我選擇的交通運輸方式是......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馱運機械運輸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1956年8月,上海根據中央關于防止帝國主義突然襲擊的指示,提出建造地下鐵道。1958年,蘇聯專家表示上海處軟土地層,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設隧道工程。1963年,于浦東塘橋,進行了最早的最早的地鐵建設摸索和試驗。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于1993年1月10日南段錦江樂園站至徐家匯站上行線建成。此后,先后開通南段線路、南延伸段、北延伸段、北北延伸段。2015-2021年上海軌道交通新建線路規劃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西延伸(在建)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西延伸(在建)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西延伸(在建)上海軌道交通嘉閔線(在建)上海軌道交通機場聯絡線(在建)上海軌道交通崇明線(在建) 上海軌道交通21號線一期(在建)上海軌道交通23號線一期(在建)上海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5):上海軌道交通19號線起自閔行梅隴,終至寶山楊行。主要沿濟明路、浦東南路、江楊南路走行。全長約40km,設站30余座。上海軌道交通20號線一期起自上海西站,終至共青森林公園。主要沿交通路、場中路、嫩江路走行。全長約20km,設站10余座。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西延伸為現狀1號線終點站莘莊站向西延伸1站。全長約1km,新增車站1座。地位南疆鐵路,自吐魯番市至喀什(現已延長到和田,為喀和鐵路),是一條典型的資源鐵路和富民鐵路,大大改善了天山南北的交通。自南疆鐵路全線運營以來,南疆地區的石油、棉花以及各種農副產品得以運往北疆和內地廣闊市場,不僅帶動了當地資源開發和百姓生活水平提高,還極大的方便了群眾出行。擔當起南疆經濟建設的"火車頭"。交通運輸業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要致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運輸能使一個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巴中平昌縣位于四川盆地外圍大巴山山地地區,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縣,該地山區面積廣大,大多數山高在700—1000米之間。看到這幅圖大家會想到什么?貳通信業的發展PART ONE兩分鐘看通信進化史通信—是指人與人或自然之間通過某種行為或媒介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傳遞。文字出現后,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發明了【郵驛】,輕車快馬遞送文書的組織。提供郵驛人員食宿和換馬的場所,被稱為【驛站】。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郵驛的國家,在3000年前周朝就建立完備的系統。郵政通信事業的發展想一想:杜甫是怎么傳遞家書的?郵政通信事業的發展清朝郵筒→ 1949年 全國郵電局所2.63萬處,郵路總長70.6萬公里。→ 1995年 全國郵電局所6.19萬處,郵路及農村投遞線路總長523.2萬公里。發展特快專遞和郵政儲蓄業務,為社會提供多樣化、多層次郵政服務。→ 2018年 擁有各類營業網點27.5萬公里。快遞服務營業網點19.9萬處。郵路總長度(單程)985.1萬公里,全國快遞服務網路長度(單程)2959.7萬公里郵政通信事業的發展電信事業發展—電報、電話→1949年,擁有長話2881路,電話電路3007路,市話容量31萬門,裝機26萬部。→ 1995年,長途電話電路達到73.55萬路,城鄉電話機容量7203萬門,城鄉共裝設電話5762萬部→ 2018年,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7.5億戶,全年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5.7億戶,大力拓展光纖寬帶接入業務,帶動家庭智能網關、視頻通話、IPTV等融合服務加快發展。通話功能收發短信收發彩信查看電子郵件、綜合化信息平臺…..未來 已來交通工具多樣化交通工具智能化范范是上海一家口罩生產廠的負責人,為了支援武漢,將寶貴的防疫物資盡快送到疫區,以下是她一周的工作日程摘要:日期 工作任務 需要使用的交通和通信方式周一 聯系武漢當地醫院了解口罩缺口;組織人員復工,啟動口罩生產周二 從市區前往位于郊區的工廠檢查生產周三 聯系廣東的口罩原料供應商增加供貨量周四 配送醫療物資運輸環節銜接會議周五 將第一批口罩發往武漢電話、聊天軟件自駕、公交(公交車、地鐵)電話、電子郵件、聊天軟件網絡視頻會議卡車、高鐵、飛機等交通運輸、通信與生產叁真題演練PART FIVE真題演練孟煦東歌曲《2035去臺灣》:“坐上那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灣,還有那腳印兩對半。坐上那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情歌阿里山,還有那神奇的日月潭……”欣賞歌曲,完成1~2題。1.該歌曲2021年9月發布后,迅速火爆海峽兩岸,引起兩岸同胞的強烈共鳴,說明( )A. 高鐵這張“中國名片”已經享譽世界B. 阿里山、澎湖灣等自然風景異常秀麗C. 兩岸同根同源,對實現祖國統一有著共同的期盼D. 海峽兩岸即將陸地相連,密不可分11.“坐上那動車去臺灣”,寄托了兩岸同胞熱切期盼修建高鐵連通兩地的愿望……假如2035年,規劃中連接福州到臺北的高鐵建成,對臺灣產生的積極影響是( )①促進臺灣旅游業的發展 ②促進臺灣水稻種植、水果栽培和畜牧業等產業的發展③促進臺灣與祖國大陸科技、文化的交流 ④促進臺灣森林、礦產等資源的開發利用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 交通運輸與通信的重要性(課件)-2022-2023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冊同步精品課堂(滬教版·上海).pptx 中國通信史.mp4 交通運輸的重要性焦點訪談.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