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時政導入改革開放是如何起航的?又取得了怎樣的偉大成就?“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講話7.偉大的歷史轉折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單元教學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了解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經濟特區建設、沿海港口城市開放、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了解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知道“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意義了解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意義《人民日報》、《紅旗》雜志和《解放軍報》發表社論,公開提出“兩個凡是”的方針1977.21978.51978.12《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1981.6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基本結束通讀課文——梳理大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82年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第一章解放思想的必要性必要性:“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政治、經濟秩序需要恢復,各項建設事業亟待發展,但“兩個凡是”錯誤方針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滿,當時急需要一場解放思想運動。閱讀教材P34內容,概括1978年解放思想的必要性。“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1977.2《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發表社論“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給國家造成許多嚴重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粉碎“四人幫”以后,人們要求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進行平反,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部編版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1978年12月,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重要講話,為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基本的指導思想。《光明日報》上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閱讀教材P34-35內容:簡述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經過及意義。大單元教學——古今中外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思想解放運動 國家 時期 內容 意義文藝復興 意大利—西歐 14世紀開始、15、16世紀傳播 人文主義 促進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百家爭鳴 古代中國 春秋末期、戰國時期 儒家:仁愛、民本思想等 法家:以法治國 促進了思想和學術上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新文化運動 近代中國 1915年開始 抨擊舊道德舊文化;提倡民主與科學;文學革命 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的地位,是中國人民接受了民主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 現代中國 1978年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基本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第二章觀看視頻——再現歷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會議概況閱讀教材P35-36內容,梳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時間、地點。時間地點1978.12北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歸納會議內容閱讀教材P35-36內容,從思想、政治、組織方面歸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①思想: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②政治: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③組織: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兩個“凡是”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階級斗 爭為綱”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組織路線冤假錯案平反冤假錯案前后實際上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請從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三個方面對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的變化。“偉大的歷史轉折”偉大的歷史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后對比感受改革開放前后的巨變改革開放前后中國的巨變研讀史料——歸納意義研讀材料,你能說說為什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何重要歷史意義?歷史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材料一:從今以后,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人民日報》1978年12月25日的社論《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材料二: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大單元教學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遵義會議的對比比較項 遵義會議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不同 所處時期 新民主主義革命國共對立時期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目的 紅軍戰略轉移,保存革命主力,傳播革命火種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相同 ①都體現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十一屆三中全會實際上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大單元教學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遵義會議的對比比較項 遵義會議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相同 ②都是中共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遵義會議是中共和中國革命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③都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遵義會議為長征勝利、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④都是中國實際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走出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設道路。遵義會議后中共開始獨立解決革命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步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撥亂反正第三章表格梳理結合教材P36內容,梳理撥亂反正的基本概況。劉少奇追悼大會內容典型事件勝利結束平反冤假錯案平反劉少奇冤案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恢復高考制度“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學校被迫“停課鬧革命”,高考招生工作也停頓下來,很多青年失去了繼續深造的機會。“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鄧小平主持決策和直接推動下,高考制度得到恢復,1977年冬天進行了高考制度恢復后的第一次考試。高考制度的恢復,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撥亂反正,為大批知識青年敞開了大學之門,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恢復高考后第一次考試的考場“一個世紀(20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簡述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分別領導的革命斗爭,給中國帶來了怎么的歷史巨變 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使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改革開放,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總結提升課堂小結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思想解放運動時間:1978年12月地點:北京主要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意義: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實戰演練1.“凡歷史上重大社會變革,都有一場思想大解放運動作為其理論先聲。”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理論先聲是( )A.“兩個凡是”方針的推行B.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C.“以階級斗爭為綱”D.《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B實戰演練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其“轉折”體現在( )A.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B.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C. 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D.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C實戰演練3.1981 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標志著( )A.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B. 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C.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D.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D實戰演練4.“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鄧小主持決策和直接推動下,教育工作也進行重大撥亂反正。其重要表現是( )A. 恢復高考制度B.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C.平反冤假錯案D. 實現教育的現代化A實戰演練5.(2017山西節選)運用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題。根據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別寫出與“創建軍隊”和“轉折會議”相對應歷史事件的名稱,并歸納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歷程的共同特點。答案:創建軍隊:南昌起義(或秋收起義)。轉折會議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共同特點:從具體國情出發,把馬列主義的先進理論和中國革命或建設的實踐相結合,探索出一條正確的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實戰演練6.(2021山西節選)百年黨史譜就華章,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晉華中學的同學們以“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為主題開展黨史宣講活動。請你完成活動任務。下面場景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開啟新征程的重大歷史時刻。請簡述“新”在哪里?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新時期答案: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等(答出任意一點即可)感 謝 觀 看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共十一 屆三中全會的召開.mp4 改革開 放前后中國的巨變.mp4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