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4發展的選擇 同步練習--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2021年,全國新開工改造3.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改”出近700萬戶居民的新生活。本輪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重點在支持增加停車位、加裝電梯、擴大綠化,發展養老、保潔等社區服務,完成從“有得住”到“住得好”的轉變。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A.能夠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縮小群眾居住條件差異,實現同步富裕B.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C.說明了在黨的領導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全面完成興國大業D.說明了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啟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2.對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部明確了“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精準聚焦”“協同推進”和“優化服務”這20字原則,并要求牢記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職責,堅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對此,以下做法不當的是A.要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打擊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B.要積極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念,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C.堅持環境保護這個中心不動搖,積極落實環保國策D.加大環保督查力度,加快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3.近年來,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日趨活躍,我國相繼舉辦了“俄羅斯年”、“中國國際交響音樂年”、“中國國際歌舞劇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等一系列大型活動,讓世界文化進入中國,同時,“中國文化美國行”、“巴黎—中國文化周” 等活動也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材料反映了( )①擴大了外來文化的影響,不利于繼承傳統文化②有利于中華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中③有利于促進世界各種文化相互借鑒、共同發展④有利于文化在繼承和實踐中不斷加以創新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021年10月14日,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____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正式步入“探日”時代( )A.“墨子號” B.“九章號” C.“羲和號” D.“祖沖之號”5.觀察下面漫畫《三代趕集》,三代人趕集方式的變化給人們最深的感受是(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變化 B.交通方式革新,城鄉差距已消除C.互聯網的運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D.科技的進步,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6.下列對新聞事件的解讀正確的是( )序號 新聞事件 新聞解讀① 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武裝沖突 局部戰爭與地區沖突從未停息② 北京冬奧會中國隊位列獎牌榜第三位 我國已全面建成體育強國③ 中國獲得世界衛生組織消除瘧疾認證 我國重大傳染病防控卓有成效④ 127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經濟全球化使風險跨國界傳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審計法等法律修改過程中進行合憲性審查研究,闡釋憲法制度的內涵和精神。這說明我國憲法( )①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由人大常委會制定修改③明確國家機構的組成④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礎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齊奮斗譜新篇】2020年以來,婺城區大力開展全國綠色小水電示范區創建工作,截至目前,24座私有和股份制電站順利重組,另5座國有電站實現整體劃轉、統一管理,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水電開發道路。這啟示我們要( )①發揮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主導作用②轉變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③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④繼續全面深化改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實現下側漫畫中的目標,必須①優化經濟結構 ②轉變發展方式 ③轉換發展動力 ④堅持高速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中國全力推動全球發展,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4000億元人民幣發展援助,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支持。這表明中國( )A.堅持合作共贏,積極搶占全球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B.堅持以我為主,從不同類型的文明中尋求發展智慧C.堅持共建共享共治,加快推動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D.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發揮負責任的大國作用11.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一方面,86%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公眾的環保意識總體得分為57.05分,環保行為得分為55.17分,沒過及格線。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必須( )A.讓公民參與環保立法、嚴格執法B.用法律手段制裁各種破壞污染環境的行為C.倡導公民勤儉節約,減少消費D.大力宣傳環保知識,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12.公元前5世紀,古代中國與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最能代表當時東西方文明高度發展的成就是( )A.青銅技術羅馬法 B.皇帝制度民主制度C.甲骨文金字塔 D.百家爭鳴民主制度13.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舉行。下列不屬于這次峰會目標的是A.推動中非關系邁上新的臺階 B.加強中非多邊貿易體制建設C.指明中非關系未來發展方向 D.促進中非經貿合作轉型升級14.中國要發展、要進步、要富強,就必須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科技、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吸收和借鑒一切先進的東西。我們必須樹立起全球意識,具有世界眼光,以積極的姿態加入全球化進程。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應該( ) ①順應歷史潮流,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主動參與競爭②居安思危,增強風險意識,注重國家經濟安全,為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做好充分準備③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起到了促進作用④不斷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擴大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產品和服務出口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5.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這一做法表明長江流域正在落實的發展戰略是( )A.節約資源 B.保護環境 C.可持續發展 D.創新驅動發展16.我國各地區生產生活場景各具特色,說明了( )①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②發展區域經濟要積極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③發展區域經濟要因地制宜,采取適應當地條件的發展策略和方式④合理利用自然條件,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7.2021年10月,溫嶺城鄉站(老車站)因舊城改造搬到南城客運站,引起網友熱議。(1)聯系1樓的評論,從共享發展成果的角度談談黨的政府的行為“暖”在何處?(2)結合重要通知,運用民主的知識分析2樓點“贊”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應如何更好地實現3樓的“?!?。18.中國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是引領作用,而不是領導作用。(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圖為中國局部區域略圖。2017年4月中央在河北省設立了雄安新區,要求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打造城市建設的典范。材料二:淮河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匯集在一起,極易在中下游地區造成洪澇災害。(1)雄安新區位于________(地形區),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________,其氣候類型為________。圖中路線A 是 ________工程,它是我國著名的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產生的自然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C3.C4.C5.A6.B7.C8.D9.A10.D11.D12.D13.B14.C15.C16.C17.(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注人民利益的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黨和政府傾聽人民的心聲,滿足人民的愿望;黨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國堅持共享的發展理念;讓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滿足感和安全感。(2)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民主決策的過程,有利于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決策方認真聽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3)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為了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18.正確19.(1) 華北平原 北方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 南水北調(2)自然原因: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氣。中游許多河段,河道彎曲狹窄,泄水不暢。解決措施:上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河道截彎取直,加大泄洪能力;加強預報,提高防洪抗險意識。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