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史與社會七下第五六單元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史與社會七下第五六單元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歷史與社會七下復習提綱
第五單元 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
第一課:國土與人民
第一課時:遼闊的疆域
1、中國在世界上的位置: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備)。
半球位置:北半球、東半球
緯度位置:大部分在中緯度
從五帶的分布看:我國領土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2、面積及地位:
中國——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幾乎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國的面積很大,我國領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東端以及最西端分別在什么地方呢?
最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緯度北緯53度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緯度北緯4度附近。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經度東經135度?多。   最西:新疆帕米爾高原,經度東經75度附近。 4、我國的內海和島嶼:
1)邊緣海自北向南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2)主要海峽有:臺灣海峽和瓊州海峽
3)主要島嶼有:臺灣島和海南島
4)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 。 渤海是我國最大的內海。
5)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
5、從海陸位置來看,我國與英國、蒙古有何不同;與美國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英國為歐洲西部的一個島國;蒙古為歐亞大陸上的一個內陸國家;美國雖然與我國一樣屬于海陸兼備的國家,但是其東(大西洋)西(太平洋)臨海洋,這與我國東臨大洋,西靠大陸又有所不同。
6、分析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答: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其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這一地區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利于發展海洋事業。中國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此外,幅員遼闊的國土,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也為中國社會進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7、我國陸上鄰國有14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有6個國家: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第二課時:行政區劃 1、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行政中心。(詳見書本P7表格)
三級行政區劃
全國行政區域基本上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
34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
23個省
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的名稱、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即省會或首府)P7、 P6圖5-6
2、浙江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南翼。北鄰上海(滬)與江蘇(蘇),西接安徽(皖)和江西(贛),南連福建(閩)。
第三課時:眾多的人口
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10年我國的人口已達13.7億,約占世界的20%。中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人口密度是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P8)
2、中國不僅人口眾多,而且分布很不均勻。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此線以東人口稠密,人口數量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4%,以西人口稀少,僅占全國總人口的6%。(P8)。綜上所述,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人口眾多且分布不均,東密西疏。
第四課時: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其中漢族人口數量最多,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2%,其余55個民族的人口數量約占全國總人口的8%,一般被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是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廣西壯族。(P9)
2、我國各民族在地區分布上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漢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而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東北的邊疆地區。(P9)
3、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區是云南省。少數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話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回族。
4、浙江省的少數民族是畬族。臺灣省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中國的民族分布詳見書本P9)
第二課:山川秀美
第一課時:復雜多樣的地形
1、我國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但各種地形的面積相差很大,其中平原面積較小,山地面積最大,丘陵最小。一般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山區面積占到全國總面積的2/3。我國地形的特點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約占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逐級降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詳見書本P13)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單元
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界線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第二級階梯
1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
界線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2、浙江省處在第三級階梯上,地形以丘陵為主。
3、地形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A 不同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一般而言,地勢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和盆地種植業比較發達;山區林業比較發達;高原上分布著畜牧業;有河湖分布的地區或沿海地區適于發展水產業。如青藏高原地勢高,適合種植耐寒的青稞;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草原遼闊,是牧人的天堂;四川盆地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環抱,其中的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國”;長江三角洲平原廣闊,水網密布,物產豐饒,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東南丘陵海拔不高,山上生長著許多茶樹和竹林。茶葉和竹制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B 山區受自然條件限制,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比較緩慢,但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森林資源、旅游資源和珍稀動植物資源等都比較豐富,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自然資源日益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今天,山區的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會日益明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原有的限制因素會逐漸消失,山區經濟發展會蒸蒸日上。
C 地勢西高東低的影響:
a 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b 使我國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東流(如長江、黃河;詩句“一江春水向東流”);
c 有利于沿海與內地的聯系等。
第二課時:季風的影響
1、我國的氣候類型有五種:溫帶季風氣候(如北京)、亞熱帶季風氣候(如廣州)、熱帶季風氣候(如海口)、溫帶大陸性氣候(如呼和浩特)、高原山地氣候(如青藏高原地區)。2、我國氣候的特點是:A 中國各地氣候差異顯著,類型復雜多樣;B 季風氣候顯著。(P14)
類型
方向
中國季風源地
季風方向
性質(特點)
主要分布地區
夏季風
海洋→大陸
太平洋和印度洋
偏南風
溫暖濕潤
東亞、南亞和東南亞
冬季風
大陸→海洋
蒙古和西伯利亞
偏北風
寒冷干燥
季風氣候給我們的生活生產帶來的影響
功勞(利)
氣候濕潤,適應人類生存;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森林的生長;豐沛的雨水補充了河流、湖泊的水量,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 寶貴的水資源。
危害(弊)
造成了洪水或干旱(由于季風的不穩定性,所以當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易造成洪水;而當夏季風來得遲,退得早,易造成干旱。)
3、浙江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4、正由于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所以影響到我國的氣候東部降水量比西部豐富,東部氣溫比西要溫暖。
5、正由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影響到世界上絕大多數農作物可以在我國種植。
6、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這線以東為季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
第三課時:母親河
1、比較黃河、長江(P18 、P20)
比較點
黃河
長江
發源地
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長
5400多千米(中國第二長河)
6300千米(中國第一大河)
注入海洋
渤海(山東省)
東海(上海市)
流經的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華北高原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流經的省級行政區
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9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
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貴州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12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
上、中、下游的劃分
上、中游的分界點:河口(內蒙古自治區),中下游分界點:桃花峪(河南省)
上、中游分界點:宜昌(湖北省) 中、下游分界點:湖口(江西省)
主要支流
渭河(陜西省)、汾河(山西省)
雅礱江、岷江、烏江、湘江(洞庭湖)、漢江、贛江(鄱陽湖)
主要景觀
“黃河第一壩”——龍羊峽大壩、開封附近的“懸河”、壺口瀑布、“塞上江南”——寧夏平原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漢港、著名峽谷——虎跳峽、三峽工程
作用
灌溉、發電
灌溉、發電、航運(黃金水道)
危害
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流;黃河下游斷流、干旱、“地上懸河”
長江流域降水豐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澇災害
原因
人類過度利用自然,濫用自然,造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惡化。
季風氣候帶來的弊端。人們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圍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帶發生嚴重水災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為雙重因素
如何治理
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黃河的根本,修建水庫,使治沙和防洪并舉,也是治黃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興建水庫、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樹木、裁彎取直、分洪蓄洪、開挖入海新河等措施。
歷史地位
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發祥地。
2、長江和黃河的概況(P17——21)
長江和黃河的概況
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青、川、藏、云、渝、鄂、湘、贛、皖、蘇、滬),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中國第一大河,也是亞洲第一大河。
源頭——湖北的宜昌段為長江的上游,其主要特征是峽谷多,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宜昌——江西的湖口段為長江的中游,其主要特征是河道彎曲,湖泊眾多。
湖口——入海口段為下游,其主要特征是江闊水深,航運便利。
主要水利工程:都江堰(古代)三峽、葛洲壩
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流經9個省級行政區(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注入渤海,全長5400多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
源頭——內蒙古的河口段為黃河的上游,其主要特征是水力資源豐富。
河口——河南的桃花峪段為黃河的中游,其主要特征是“含沙量大”
桃花峪——入海口段為黃河下游,其主要特征是“地上河”
主要水利工程:龍羊峽、小浪底等
第三課:地域差異顯著
第一課時:秦嶺-淮河分南北
1、我國的南北方差異。秦嶺—淮河一線與1月的0C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是我國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線。
區 域 內 容
習慣上以秦嶺—淮河為界,大體上將東部季風區劃分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嶺—淮河以北)
南方(秦嶺—淮河以南)
生活習慣差異
民居特色
注意防寒,墻壁窗戶嚴密,屋頂平緩
注意通風、防雨、屋頂坡度大
飲食習慣
喜吃面食,口味偏咸
喜吃米飯,口味偏甜
交通工具
基本上沒水運,陸路交通發達
既有公路、鐵路、,還有許多水運
氣候差異
氣溫 差異
氣溫帶
溫帶氣候,比較干燥
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比較濕潤
1月均溫
低于0℃
高于0℃
冬季氣溫分布特點
冬季氣溫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溫差很大
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南北溫差不大,全國普遍高溫
降水 差異
年降水量
少于800毫米(<800mm)
多于800毫米(>800mm)
年降水量分布規律
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遞減。
農業生產差異
主要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
水稻
主要經濟作物
花生、大豆、甜菜
油菜、甘蔗、橡膠、油棕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
河流水文及內河航運的差異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結冰,不利于航運
河湖眾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結冰,便于航運
地形
南方地區多丘陵
北方地區多平原
主要能源資源的差異
煤、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水資源短缺
煤、石油、天然氣資源短缺,水資源豐富
2、南北方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差異的形成,與所處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其中,氣候因素起著至關
重要的作用。
第二課時:東部和西部差異顯著
1、我國東部和西部的范圍:西部地區為5個自治區,1個直轄市,6個省,即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陜西省、重慶市、四川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區、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部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重慶市、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以東的省、市、特別行政區(不包括以上5省區)(書本P26)
2、我國東西部差異:
東部地區:A優勢:平原廣闊,氣候較為濕潤,大江大河的長期沖積和人民的辛勤耕作培養了肥田沃土。這些優越的自然環境有利于發展農業。同時東部地區經濟發達,交通、通訊、教育發達,城市眾多,人才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B劣勢:但這里礦產和能源資源短缺,工業污染嚴重,困擾著東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書本P28)
西部地區:A優勢: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礦產和能源資源豐富;西部廣袤的土地、壯麗的山川、獨特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文化等為經濟的騰飛創造了條件。 B劣勢:但氣候干燥,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嚴重,大部分地區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較差。同時西部地區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交通等社會經濟條件方面與東部地區差距較大。(書本P28)
方面
東部地區
西部地區
自然條件
地形
平原、丘陵為主
山脈、高原、盆地為主
氣候
季風氣候、較為濕潤
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
資源
礦產和能源資源短缺
礦產和能源資源豐富
社會經濟發展
人口
人口密集,人才多
人口稀疏,人才缺乏
城市
城市眾多
城市較少
交通
水、陸運輸發達、交通便利
缺少水路運輸、交通落后
經濟發展水平
相對較發達
相對落后
第三課時:交流與互補
我國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等不同地區之間存在著差異,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例如: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和西電東送工程。
綜合探究五:認識寶島臺灣
1、臺灣省在圖上的位置,并說出其在全國的位置。
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北回歸線經過臺灣中部。
2、臺灣的范圍組成: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臺灣島是中國第一大島。
3、臺灣的地形:多山的海島。山地和丘陵占全島的2/3,以山地為主。山脈縱貫南北,為東北西南走向。平原環島分布。
地勢:中高四周低。中國東部最高峰——玉山
4、臺灣的河流:河流長度短、流量大、流速快。歸納臺灣河流的特征: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最大河流(濁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
5、臺灣地區頻發的自然災害:多火山地震。為什么?1)臺灣位于板塊交接處,多火山地震;2)臨太平洋,多臺風。
6、臺灣的氣候:1)臺灣處于什么溫度帶?處于熱帶和亞熱帶。
2)屬于什么樣的氣候類型?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3)有什么特點?高溫多雨。
7、臺灣到主要物產:茶葉、香蕉、菠蘿、甘蔗、大米。
8、臺灣有很多美稱,如“天然植物園”“蝴蝶王國”“水果之鄉”“東方糖庫”。
9、臺灣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城市?臺北、臺中、高雄等城市。
10、人口、大城市和工業城市分布有何特點?集中于臺灣西部的沿海平原地區。
11、分布特點形成的原因?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開發歷史悠久,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第六單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第一課:北方地區:
1、地理位置與范圍:
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北方地區的氣候有什么特征?
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多在400~800mm,長城是暖溫帶和中溫帶的分界線,多為半濕潤及半干旱氣候。屬于濕潤半濕潤地區。夏季雨熱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3、北方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4、面積、人口: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0%,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40%,是我國人口稠密的地區。
5、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6、農業:耕地以旱地為主,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是我國小麥、棉花、雜糧的主要產區,盛產蘋果、梨、桃等溫帶水果。
7、傳統民居:北方傳統民居通常坐北朝南,窗子大,易采光,墻體厚,便于冬季保暖。
第一課時:紅松之鄉:
東北三省蘊藏著豐富的森林、農業、礦產和水利等資源,其中以廣袤的原始森林資源最為珍貴。
小興安嶺是我國著名的林區。這里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
小興安嶺的氣候是溫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夏季雨熱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小興安嶺的地形:山地地形,適宜林木生長。
5、北方地區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
1)長期以來,林區面積不斷減少,森林覆蓋率降低,環境惡化的原因:毀林開荒、過量采伐、重采輕育、濫砍濫伐、森林災害、居民燒柴等,可見,東北林區森林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原因造成的。
2)東北林區的整治:培育和恢復森林資源已成為東北林區的首要任務。
3)恢復和發展東北林區的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主要措施和途徑有:
(1)改善管理,設立自然保護區(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等);
(2)積極造林,采伐與培育相結合;
(3)開辟多種能源以解決居民燒柴困難問題;
(4)預防森林災害(蟲災、火災等);
(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護森林資源等;
6、小興安嶺正處于林業資源經濟轉型的過程:1)把木材的枝丫、斷木等剩余材料加工成雪糕棒;2)用鋸末就可栽種木耳;3)枝丫、斷木和鋸木等可進一步加工后成為木片板材。(依靠科學技術,變廢為寶,降低成本。)
7、小興安嶺山區的生產特產是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林業資源。
第二課時: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位置: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脈,西到烏鞘嶺,北抵長城,南連秦嶺,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
黃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自治區: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和河南等。
黃土高原的地貌景觀:黃土覆蓋、深厚,經流水長期侵蝕,逐漸形成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觀。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濕潤炎熱。
結合黃土高原的土質特點,說說其降水特征對水土流失的影響:由于降水集中且強度大,再加上黃土結構疏松、孔隙多、下滲力強等特點,使其極容易遭受雨水侵蝕。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因素:地面坡度大;黃土土質疏松,多孔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極度缺乏。
人為因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開礦和修路等,使地表更加疏松,植被更少。
7、黃土高原防護的主要措施有:①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和擋土壩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②采取退耕還林還草、科學放牧等合理的生產活動措施(詳見圖冊P29)
8、黃土高原的獨特文化:
1)民歌——信天游;2)民間鼓舞——腰鼓;3)飲食習慣:面食;4)建筑:——窯洞。
9、黃土高原從溫度帶看,屬于北溫帶;從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來看,屬于季風區。黃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是旱澇災害,造成該災害的自然原因是季風的不穩定性。
第三課時:古老而現代的首都——北京
1、北京的地理位置:1)經緯位置: 40oN ,116oE ; 2)、海陸 位置: 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流經的永定河注入渤海。3)、相對位置: 東南臨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圍。
2、北京的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冬夏長,春秋短。
3、北京的河流:主要的河流是:潮白河、溫榆河、永定河,大致的流向是西北→東南,注入渤海。
4、北京的地形: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西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南部是平原;周圍地形區有:北面是內蒙古高原,西面是黃土高原,南面是華北平原。
5、北京的交通: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中國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公路密度是全國最大的,東距渤海只有150千米。北京交通格局特點:是由環路和放射路組成。
6、北京市位置的優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1)北京緯度位置優越: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干濕適中。
2)海陸位置優越:雖居內陸,但距海較近,交通發達;
3)戰略位置優越:戰爭年代,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和平年代,東南平坦,適宜經濟發展,城市建設;
4)經濟區位優越:西有黃土高原,北有內蒙古牧區,南有華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應豐盈 。
7、北京的城市職能:1)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中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的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以及黨中央等在北京。
2)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華、人大、中科院等數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還有眾多的體育場館,各類博物館,眾多國家級文藝團體等。
3)北京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有許多外國大使館、國際組織代表機構,海外企業代表機構,外國新聞駐京記者站等國際交往機構,各種國際會議也在此頻繁召開。
8、北京歷史悠久:北京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北京舊城內呈棋盤狀,皇宮居于城市中心。有 金 、 元 、 明 、 清 各代先后在北京建都。
9、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
第二課:南方地區:
范圍:秦嶺——淮河一線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
面積、人口: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5%,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55%。
地形:有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是我國熱量和水分最豐富的地區。
農業:農業發達,耕地以水田為主,農作物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盛產柑橘、香蕉、菠蘿等水果。
第一課時:水鄉孕育的城鎮
1、位置:三面瀕江臨海。——北抵長江,南瀕杭州灣,東臨東海,地跨江蘇、浙江、上海二省一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
2、太湖流域的特點: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棋布,城鎮云集, 沿河分布。
3、太湖流域成為“魚米之鄉”的自然原因:平原地帶,地勢低平;河湖密布,具有優越的灌溉條件;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
4、太湖流域孕育眾多城鎮的有利條件:農副業、手工業比較發達,四通八達的水路為民間貿易往來提供了便利條件。
5、太湖流域的水鄉居民的生活特色:河為街路、舟船交通;臨河建屋、洗滌取水;石筑小碼頭。如:烏鎮、同里、周莊等水鄉古鎮。
6、太湖流域的飲食與文化:
1)太湖盛產各種魚蝦,以太湖銀魚、白魚、白蝦最為著名,被稱為“太湖三白”。
2)同里有“過三橋”的習俗,以祈盼身體健康、夫妻白頭偕老。
3)周莊的快船始于清初。已成為民間良辰佳節、喜慶豐收、婚嫁迎親時民眾喜聞樂見的大型娛樂活動。
7、新型城鎮的悄然興起:太湖流域更多的水鄉村落建起成片的新式樓房,配備了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出現了“城市化”過程,一座座新的城鎮正悄然興起,煥發出新的活力。
第二課時:富庶的四川盆地
1、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位于中國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是我國著名的盆地。
2、范圍:它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地,北靠秦嶺和大巴山,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云貴高原。
3、盆地內地形的特點:四川盆地邊緣多山,山勢陡峭;盆地底部則多丘陵、低山和平原。
4、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盆地內具有冬暖、春早、夏熱,氣候溫和,熱量充裕,降水豐沛。導致這種氣候特點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5、發達的農業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四川盆地邊緣多山,山勢陡峻;地形閉塞,氣候溫和,熱量充裕,降水豐沛,土壤肥沃。
6、發達的農業的表現:1)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2)成都平原成為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3)禽畜種類多,肉豬和家禽產量高。
7、都江堰工程:位于岷江上游,是秦國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使成都平原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8、豐富的自然資源:1)豐沛的降水、眾多的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2)位于盆地西南部的自貢,是我國最大的井鹽生產基地,素有“千年鹽都”之譽。3)天然氣、芒硝等礦產資源居中國之冠。4)動植物多樣性: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使四川盆地成為眾多野生動植物的家園。盆地西緣山地是我國動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區。野生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雪豹等。
9、獨特的巴蜀文化:1)川劇:變臉、噴火特技;2)川菜(麻+辣+紅)3)茶文化
人們對生活的態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簡單生活,內心愉悅。
第三課時:開放的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之最:
1)這里擁有最多分布全球的華人華僑:粵籍華僑有幾千萬。
2)這里擁有中國最漂亮海濱城市:珠海; 3)這里擁有中國出名牌最多的縣級市:順德; 4)這里擁有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深圳; 5)這里擁有中國唯一的國際航展:珠海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
6) 這里擁有中國最大的空調制造基地:珠海格力和萬家樂占全國1/3以上。
7) 這里擁有全球最大的電腦設備生產基地:東莞;
2、地理位置:位于珠江下游,廣東省的東南部,北回歸線穿過,毗鄰香港、澳門地區,南臨南海,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
3、珠江三角洲地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地,成為我國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的原因:地形平坦,平原廣闊,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氣候:以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
5、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魚基地和亞熱帶水果基地,還(廣州)擁有全國最大的鮮花批發市場。
6、珠三角為什么能吸收怎么多外資?這些外資來自于哪里?
1)珠江三角洲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廉價的勞動力、土地成本低、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等吸引外資。
2)這些外資主要來自香港、澳門和臺灣。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著名的僑鄉,來自海外的華人、華僑的投資。
7、珠江三角洲輕工業發達。主要生產家用電器、紡織和服裝,電子及通信設備等,通過港澳貿易出口到東南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20世紀末,珠江三角洲已成為亞洲乃至世界信息產品最大的制造業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8、.歐美國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使中國企業認識到要轉變發展模式,努力從中國制造產地 轉型到 先進制造業基地 。
9、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特點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發展外向型經濟所依賴的最大優勢是緊鄰港澳位置優越,其加工制造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因此,珠江三角洲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10、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其對外開放的有利條件有國家政策的扶持、優越的地理位置、著名的“僑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勐海县| 洛川县| 本溪市| 瑞昌市| 德安县| 仪陇县| 来凤县| 驻马店市| 金门县| 东方市| 阜新市| 达拉特旗| 龙门县| 资兴市| 理塘县| 滨海县| 元氏县| 浪卡子县| 玉林市| 稷山县| 钦州市| 乾安县| 揭西县| 东光县| 平和县| 天峨县| 五寨县| 肥乡县| 开化县| 乳山市| 安岳县| 曲靖市| 岳普湖县| 永川市| 白山市| 娱乐| 伊川县| 红桥区| 孟津县| 天全县|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