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1張PPT。對近幾年浙江省各地社會·思品試題特點的粗淺認識◇ 溫嶺市溫中實驗學校 王玲滿 ◇一、總體特點:穩中求變,變中求穩1、難易程度: 0.73左右2、命題導向: “三個有利于”有利于全面、準確反映初中畢業生在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學習目標方面所達到的水平;有利于改進日常教學,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有利于高中段各類學校選拔新生 3、考試要求:注重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系,考查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歷史與社會》的考查突出綜合性和人文性,《思想品德》的考查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命題要求:(1)依標命題(2)能力立意(3)體現“四性”(綜合性、人文性、開放性和時代性 )5、考查目標:三維目標1、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不變,但試題情境設置越來越貼近學生生活◇來自學生學校生活的情境明顯增加二、具體看:“七不變”與“七變化”2011年臺州:選:15、16、非選:24(1)2012年臺州:選:5、6、12、20、非選:22(3)、23、242013年臺州:選:4、7、19、20 、非選: 23、24◇即使是對重大時政熱點的考查,命題者也千方百計地尋找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生活相貼近的切入點。2、考查主干知識不變,但學科性不斷增強,注重考查學科素養地理:注重考查讀圖識圖能力,運用地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012衢州學科主干知識、核心知識、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學科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2011臺州2013嘉興2013臺州歷史:注重史實與史論相結合(評價歷史人物、分析歷史事件)(2011嘉興)22、(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國內,只有少數學生和商人受到他(孫中山)的思想的影響,而廣大民眾仍無知、冷漠。當1911年革命到來時,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些省份的地主紳士和商業界的事。----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各民族參加抗戰的族別之多,人數之眾……勇于犧牲的獻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創下了中華民族反侵略戰爭史上空前絕后的壯舉。----劉宗緒《歷史學科學專題講座》材料三:我現在向同志們報告……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完成和超額完成了。----李富春(1957年12月7日在中國工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材料一中的“1911年革命”是指哪一歷史事件?作者認為它有何不足之處?(2分)(2)請你簡要概括材料二中作者所表達的觀點。(2分)(3)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中“一五”計劃超額完成的主要原因。(3分)(4)通過上述三個問題的探究,你能感悟到一個什么道理?(1分)2013溫州法律模塊:用法律知識評判行為(性質、后果)國情模塊: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政治經濟制度的考查2011杭州B同學收集到以下素材:根據黨中央的建議,國家院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2011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該綱要。《綱要》為我國未來五年的發展勾勒出了一幅國強民富的路線圖。⑵《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為什么需要全國人大審議通過。(5分)⑶C同學認為“要實現‘十二五’規劃的目標,必須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你贊同這個觀點嗎?請說明理由。(3分)D同學收集到以下素材:2011年3月10日,吳邦國委員長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有法可依。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地位的是哪部法律?說說這一法律體系形成對我國經濟建設的重大意義。(5分) 3、能力立意不變,但對從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考查越來越多4、對過程方法考查的目標不變,但考查的形式越來越直接◇對探究性學習過程的考查,呈現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對學科學習方法的考查更加直接2013臺州2013溫州5、注重綜合的特點不變,但對重要概念和核心能力考查深度加大著重廣度著重深度6、開放性不變,但開放度明顯控制,設問指向越來越具體7、依據教材不變,但對教材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加大復習啟示1:把握命題走向1、命題走向總是在動態調整中尋找新的平衡。一般老師:僅歸納試題特點,著力地適應、跟隨(跟從者)(往往: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命題者:審視的眼光看命題,著眼于引領、導向(領跑者)(審視課改考改的成果與問題、往年試題的得與失……)2、命題者與一般老師視覺的區別站在課改考改方向看命題——積極成果?問題偏差?……站在命題得失角度看命題——難易程度?有待加強?……看三年以上各地中考試題——共性?(方向) 亮點?(參照)……看三年以上本地中考試題——高頻、很少考、空白、方式、角度……研究考綱條目,關注變化——新增、表述變化、要求有變化……3、如何把握命題走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