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打開書本P93,知道本課學習目標:1、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懂得生態、社會和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方面,缺一不可。2、了解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及意義。3、能結合區域發展的案例,從協調PRED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第六單元 共同面對的全球性問題第四課 發展的選擇6.4.1 我國的人口與發展第四課發展的選擇20世紀以來,工業化在促進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人類社會在反思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傳統發展模式后,提出了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觀。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消除貧困,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地球之肺地 球 之 肺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各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它們之間又是如何相互影響的?請仿照示例用箭頭標示出來。人口資源環境發展人口快速增長資源開發過度發展陷入困境環境惡化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發展人口資源環境說一說PRED之間的關系:1.PRED是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信賴的整體。2.PRED的關鍵因素是人口,實質問題是發展。3.只有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發展這四者的關系,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PRED之間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開始關注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污染問題。隨后,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定義,促進了國際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一個全球范圍內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計劃——《21世紀議程》。該計劃涵蓋了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促進可持續農業等眾多議題。可持續發展的由來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主席布倫特蘭夫人正式提出這一概念二、可持續發展含義:可持續發展指的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包含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持續發展,三個方面缺一不可。①生態環境系統為人類社會提供各種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基礎。②經濟發展需要與生態環境相協調,不能以犧牲環境作為發展的代價。③社會發展過程中需要兼顧地區之間、代際之間的公平性,追求社會公平。三個維度二、可持續發展共同性原則:全球責任公平性原則:大國與小國持續性原則:當代與后代三大原則二、可持續發展我國的基本國情:資源: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不夠科學環境: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嚴重經濟發展:生產力水平低,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對外開放決定結合所學知識,根據我國國情思考為什么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二、可持續發展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措施(1)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新發展理念(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3)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4)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二、可持續發展具體做法:節能減排、低碳生活、五水共治、光盤行動、美麗中國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發生了特大洪災。災害原因除自然因素外,還與長江流域重要河湖的圍墾密切相關。洪災發生以后,洞庭湖地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根治水患。請你從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關系的角度,簡要分析洞庭湖地區是如何根治水患的。1.退田還湖,恢復生態平衡;2.發展生態農業和旅游業,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農業;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應對人口壓力。討 論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前,我國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這一舉措( )①有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②有利于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③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美麗中國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生態問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鞏固練習A2.甲、乙代表的內容分別是( )A.過度開墾土地、環境污染嚴重B.過度開墾土地、水土流失加劇C.改進生產技術、環境污染嚴重D.改進生產技術、水土流失加劇鞏固練習B3.近幾年來,浙江省各地打響了全民參與的剿滅劣V類水攻堅戰。各級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實行“河長制”、實施《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采用水質檢測儀等。對此,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念B.應發揮科技在治水過程中的重要作用C.須把水環境治理納人法治軌道D.剿滅劣V類水就能實現浙江省的可持續發展鞏固練習D課堂小結可持續發展與新發展理念“PRED”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發展問題協調可持續發展含義要求緯度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措施新發展理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