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1.6新疆之春新疆歌舞1、能夠對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民族民間音樂感興趣,并積極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2、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潑的情緒背唱《青春舞曲》。3、能夠大膽地獨自或參與《青春舞曲》歌表演。學習目標作者簡介:馬耀先:小提琴演奏家。回族。烏魯木齊人。1959年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在新疆歌舞團任樂隊首席兼獨奏演員,后任樂隊隊長。作有《新疆之春》等樂曲和歌曲。李中漢: 作曲家。河北定縣人。1949年入西北藝術學校學習小提琴。1954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專修作曲。在校期間合作創作了《新疆之春》等。作有小提琴曲《歡樂的牧場》、歌劇音樂《帕麗扎特》等。《新疆之春》簡介中國小提琴獨奏曲。馬耀中、李中漢作于1956年。具有濃郁的維吾爾族民間音樂風格和奔放熱情的性格特征。為單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題強勁有力,并以裝飾音鑲嵌的二分音符長音起始,音樂逐漸分裂,轉入以跳弓演奏的活潑跳躍節奏音型,繼而出現流暢華麗的連弓奏法。中段先后轉至D大調與原調性A大調,在雙弦上演奏舞蹈性節奏的旋律,以表現人們跳起歡樂的手鼓舞的情景。音樂進入高潮后,突然引入一段以左手撥弦、和弦音型以及快弓奏法交替出現的華彩樂段,然后進入主題再現的第三部分。曲尾出現三小節以核心音調材料構成的慢速尾奏,小提琴與鋼琴同奏一個強有力的和弦,干凈利落地結束全曲。該曲曾被改編為重奏、齊奏、管弦樂和民樂合奏等多種器樂曲形式。維吾爾族樂器薩巴依是新疆維吾爾族和烏茲別克族的民間樂器,常用于歌舞伴奏。它既是重要的節奏樂器,又是男舞者的道具。在民間,薩巴依多數為演唱《麥昔列普》伴奏,增添熱烈氣氛。艾捷克 維吾爾族弓弦樂器,古代稱其為“哈爾扎克”,是維吾爾族弓弦樂器中最短的一種。木制音箱呈球形,面為木制、較小,加指板,共鳴箱內有一層蟒皮,與桐木面板之間用一音柱相頂。有4根金屬弦,演奏時用活動的馬尾弓牽拉琴弦發聲。音色具有板胡和二胡的混合音色,別具一格。可獨奏,多與卡龍琴、熱瓦甫和達甫鼓組成小樂隊,是伴奏與合奏中的主要樂器。彈布爾:其聲鏗鏘、悅耳,十分獨特。彈布爾常用作獨奏樂器,在家慶宴樂中與熱瓦甫、手鼓等樂器組臺,為歌舞伴奏。卡龍:維吾爾族彈弦樂器。曾稱七十二弦琵琶、喀爾奈。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和田、麥蓋提、莎車、哈密等地。達卜:漢語稱手鼓,是維吾爾族民間廣泛使用的古老的打擊樂。為合奏和伴奏不可缺少的樂器,它聲音脆亮,在樂隊中起著統一節奏和速度的作用。它是波斯阿拉伯文化東傳的產物之一。聽音樂思考:1、這首樂曲的情緒?2、主奏樂器是什么?伴奏樂器是什么?3、可以分為幾部分?《新疆之春》作于1956年。采用維吾爾族音樂風格的音樂語言,表現新中國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歡欣鼓舞的樂觀情緒。1、這首樂曲的情緒?樂觀、豪爽、活潑、歡快2、主奏樂器是什么? 伴奏樂器是什么?小提琴獨奏鋼琴伴奏3、可以分為幾部分?三部分曲 式: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稱為“曲式”。《新疆之春》:單三部曲式結構 ( A B A')音樂小知識熱烈、歡快、酣暢、富于激情的音樂情緒。給人以載歌載舞、歡度節日的強烈印象。基本上再現了第一部分的內容,但在結束部分有所不同。模仿手鼓節奏結束部分有一個尾奏。轉調體會:歌詞富于哲理,它告訴我們: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復返,有些事物卻是一去不復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鳥兒一樣,飛去后即不再回頭,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時光。王洛賓搜集整理:《達坂城的姑娘》 《青春舞曲》 《瑪依拉》 《掀起你的蓋頭來》 《曼麗》 《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創作改編:《風陵渡的歌聲》 《在那遙遠的地方》 《民族團結亞克西》 《洗衣歌》 《亞克西》等“西部歌王”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