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 21小題,其中 1—10 題每題 1 分,11—21 題每題 2 分,共 32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D B A B D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C C B B B C C D B A B二、非選擇題(本題有 5 小題,共 48 分。)22.(8 分)(1)圖 A:②;圖 B:①;圖 C:④。(1 分 1 個)(2)亞歷山大帝國一方面給被征服的地區帶來了巨大災難;另外一方面促進東西方文化、經濟貿易的交流。(或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2 分)(3)《十二銅表法》(1 分)。它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1 分);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1 分)。或《羅馬民法大全》。(1分)。該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努力的地位,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等關系做出了明確的規定。(1 分)它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1 分)(列舉一例即可。)23.(10 分)(1)史料:①③④(1 分);非史料:②(1 分)。(2 分,各 1 分,有錯誤選項的不得分)(2)選擇①。關系:《權利法案》是英國革命后所頒布的文件,確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選擇④。關系:《獨立戰爭回憶錄》記錄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內容,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序號)選擇③。關系:凱旋門是為紀念拿破侖戰爭(1805 年 12 月打敗俄、奧聯軍)所建立,體現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革命成果;(任選 2 個即可。其中選擇正確給 1分,關系描述給 2 分。共 6 分)(3)因為處在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不同利益、不同狀態下,觀察分析同一個歷史問題常常會有視角的差異,因此產生了這些不同的記載。(2 分,意思符合給分)(若學生回答因為麥哲倫航行是對當地的侵略,給 1分)24.(8 分)(1)變化:英國的工業產值在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農業產值在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原因:由于工業革命的開展,極大的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3分)(2)城市化趨勢明顯(或大城市發展迅速);貧富分化嚴重(2分)(3)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1分); 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的迅速發展,同時使得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或資本家與工人的矛盾激化、貧富差距擴大),促使工人運動興起(1分)從而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1分)25. (12分)(1)①全省數字經濟總量和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逐年提高。(2分)②“新法規”是根據“新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新法規”的制定又為“新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4分)(2)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③加強立法,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規;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⑤豐富民主監督形式,拓寬民主參與渠道。(6 分,3 點即可)26.(10分)(1)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3分,1分1個)(2)①改革開放極大的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②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③我國過去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的依靠改革開放。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4分,1點2分寫出兩點即可)(3)①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②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③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3分,1點1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第 1 頁 共 1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