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認識經濟全球化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2.影響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因素;3.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及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公共參與:融入經濟全球化,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教學重點】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教學難點】影響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因素。【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情境探究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視頻《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思考:我國為什么要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二、新課講授議題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議學材料: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2月21日,第六屆進博會舉辦首場宣介會——綠色智能家電及家居專區宣介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第六屆進博會已有簽約參展企業500余家。其中,綠色智能家電及家居專區以綠色、智能、科技為主題展示企業形象和品牌理念,以展現美好、溫馨、舒適的居家環境為目標,齊聚全球新品首發,集中呈現各類酷炫又好玩的“家庭生活黑科技”。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劉福學在致辭時表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成功舉辦五屆,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綠色智能家電及家居專區匯聚全球領軍企業和優質資源,綠色智能家電家居專委會發揮優質展商示范引領作用,提升了專區專業化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助力了家電家居行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第六屆進博會已有簽約參展企業500余家,將從策展布展、精準招商、配套活動、支持政策、服務保障等方面推出多項舉措,為大家帶來更好的服務。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行總裁兼大營運中心總經理朱家桂表示,今年邁入進博會第六年,中國經濟強勢復蘇,大量進口品牌更積極地希望通過進博會的平臺進入中國市場。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提升,進口家居品牌會得到長足的發展。據悉,從2015年到2022年,紅星美凱龍全國商場的進口國際品牌面積每年平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越來越多的進口品牌把他們所有的產品線,完整地展示在進口國際館之中。“紅星美凱龍始終積極發揮全球化經營優勢,甄選邀約眾多國際品牌參加進博會,促進進口家居品牌在進博會上完美呈現,利用進博會資源實現商務合作的精準對接。紅星美凱龍將充分發揮參會價值,積極促進更多的高端進口家居家電品牌走進進博會。”朱家桂說。議學任務:結合上述材料,說明舉行進博會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這就是經濟全球化。2、經濟全球化特征:各國經濟高度對外開放、深度相互依賴、全面相互融合--P59相關鏈接(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的顯著特征)3、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議學材料:蘋果手機來自韓國三星的CPU,韓國LG的屏幕、日本索尼的攝像頭,日本村田的開關、日本東芝的內存、美國蘋果的電池、芯片,在中國富士康科技園的流水線上的技術工人手中靈巧地“流”過,再運往美國蘋果總部,分送到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手中。議學任務:材料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什么表現?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生產全球化(強調在生產領域)①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②表現: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相關鏈接:比較優勢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我們就可以說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存在比較優勢。比較優勢不僅存在于國家之間,也存在于地區之間、個人之間。比較優勢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礎。議學材料:“我們工廠今年爆單了!” 義烏國際商貿城,做球衣的王鐘霞在電話里激動地對中國商報記者說,今年是近三年來生意最好的一年。離她不遠的另一家商戶是做手搖旗、嗚嗚祖拉等世界杯應援產品的,今年的生意也開始回暖。自然,他們都是跟著卡塔爾世界杯“沾光”的。在風靡這屆世界杯的中國元素中,“義務制造”分外耀眼,很多商戶迎來生意場上的“高光時刻”。而值得關注的是,義烏小商品市場中的不少商戶已經不再滿足于貼牌代工業務,如何借助此次世界杯的東風發展自有品牌成為他們的“心頭熱”。這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哪一表現?議學任務:材料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什么表現?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2)貿易全球化:①原因: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深化。②表現: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市場交換之中,對國際貿易的依賴度不斷提高。國際貿易的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交易范圍越來越大。③貿易范圍: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3)金融全球化(強調在投資領域)①原因: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②表現: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信息網絡運行的、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的、無國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場。議題二: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議學材料:在前資本主義時期,人類社會由于生產力和分工相對落后,民族與國家之間無法形成普遍交往,生產力只能在狹隘的民族地域中局部發展。當生產力和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民族和國家逐漸實現世界交往時,由于需要的擴大,生產力的發展打破了原有的局部發展。在世界交往的格局中獲得整體發展,世界交往打破了生產力在各個國家和民族內部發展的局限,使生產力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整體發展,為經濟全球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世界交往避免了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的重復發展以及有助于世界范圍內的生產力得以保存。馬克思曾指出,某一個地方創造出來的生產力如果僅限于該地區內部或者相鄰地區發展,那么其他地區無法享受到該生產力的創造,其他地區如果想獲得相同或相似的生產力,就要重復這一生產力創造的全部過程;如果該生產力創造地區出現了戰爭等災難,就會使這一創造消失,世界將重新開始這一創造過程。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交往能夠讓生產力的創造與發明傳送至世界各地,不僅可以避免生產力的重復發展,而且能夠避免生產力的發明和創造因地區或民族遭受的意外而消失,有助于世界范圍內的生產力的保存,在促進世界各國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為經濟全球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條件。議學任務:結合上述材料,說明生產力是如何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2.根本動因: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對利益的不斷追求,驅使資本不斷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處落戶,到處投資,到處開發,使得商品、服務、技術、資金、勞務等在全球范圍自由流動。3.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1)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2)正是市場競爭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世界經濟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形成了統一的世界市場。4、體制基礎:(1)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2)正是市場競爭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世界經濟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形成了統一的世界市場。【名詞點擊】:世界市場世界市場是國際分工的產物,是市場交換關系突破國家和地區界限而擴展到整個世界的結果。①狹義上的世界市場是世界各國相互間進行交換的場所或領域。②廣義上的世界市場是指國際流通領域包括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等各種交換關系與交換機制的總和。議題三: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議學材料:隨著全球化經濟水平的提高,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國更多的民營企業加入其中搶占資源,企業的發展和世界經濟的跌宕起伏密不可分,對中國的民營企業來說,要在全球化中站穩腳跟,取得一席之地,進行國際化經營是必然的選擇。作為中國通信制造業的代表,華為公司在國內發展成熟后,目光投向手機國際化經營方面,開始大力開拓國際手機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企業的高科技水平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績,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相比之下,華為手機的的國際化經營模式才是寶貴的。華為目前在9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在五大洲設分支機構,為國內外300多家運營商提供設備,華為公司不僅在中國已經成為了科技領域的標桿,而且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如今,華為品牌走出中國市場,走近國際市場,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成功的國際化經營模式在世界上的170多個國家中得到了應用,在強大的運營商業務網絡布局中,讓很多國家的居民受益其中。雖然華為目前的國際化經營情況和很多大型跨國公司仍存在差距,但是,華為仍在不斷摸索中提升自己的國際化經營水平,它的國際化經營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推廣和學習。議學任務:結合上述材料,華為為什么要跨國經營?這種經營會面臨哪些風險和挑戰?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跨國公司的含義:跨國公司是指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大型企業。2、跨國公司的要素:(1)是一家企業,其組成實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經營業務;(2)有一個集中的全球決策體系,各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服從內部的管理政策和統一的戰略目標;(3)組成實體共同分享資源和信息并分擔責任。3.跨國公司的經營:(1)目的:實現最大利益(2)投資方式:對外直接投資,在其他國家創立新企業,或并購現有企業,或擴張原有企業,利用世界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3)投資動機:追求規模經濟效益、降低生產成本或交易成本、擴大原有市場、開拓新市場和克服貿易壁壘、從國外獲取穩定廉價的生產資源、享有東道國的比較優勢和優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業的壟斷優勢。4、跨國公司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其影響已經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領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②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到處奔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③把國際分工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把國際貿易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2)消極影響如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怎么應對:各國必須制定相應政策,盡可能減少跨國公司的負面影響。【課堂小結】【實戰演練】1.互聯網不僅為創新插上了翅膀,也讓全世界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正如習近平所言,“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 )A.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是信息網絡的全球化B.科技進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C.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趨平衡D.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2.在歷次全球產業鏈重塑的時候,跨國公司的嗅覺總是最靈敏的,它們把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在全球不同區域,以期獲得最多收益。二三十年前,許多外企把生產線搬到中國;如今,許多跨國公司又在中國設立輻射全球、策源創新的研發中心,研發了許多全球領先的技術或產品。由此可見( )①對利益的追求驅使資本不斷向外擴展②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③貿易全球化推動國際分工和協作不斷深化④跨國公司利用投資國比較優勢組織生產經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在甘肅天水,50個裝有濃縮蘋果清汁的集裝箱搭乘專列運抵青島港,出口南非開普敦,讓全球更多消費者品嘗到“甘味”農產品。從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看,這屬于( )A.生產全球化B.運輸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貿易全球化4.2022年7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1萬億元,增長16.6%。其中,出口2.25萬億元,增長23.9%;進口1.56萬億元,增長7.4%。我國出口至美國的箱包、紡織制品、鞋帽傘等產品對出口增速貢獻率由16%提升至30%左右。在新興市場上,我國對東盟出口化工品、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賤金屬制品的規模明顯提升。據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結論是()①中美在高科技產品貿易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②東盟對我國存在較強的產業鏈供應鏈依賴③中國貿易順差越大越有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④中國積極構建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格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大工業生產的產品不再滿足于國內市場……火車和輪船的出現大大改善了交通運輸條件,世界各地間的聯系更為便捷……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車、汽車等成為新的交通運輸工具,電話、電報成為新的通信手段,大大縮短了時空距離,為國際貿易的大發展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交通運輸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世界各國、各地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加速了資本和原材料的國際流動,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推動者,兩極格局的瓦解也為經濟全球化掃清了障礙……這一切都推動了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發展。有人認為,科技是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唯一因素。請結合上述材料,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答案:BBDC5.①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②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利潤的不斷追求;同時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沒有市場經濟的全球化也就沒有真正的經濟全球化。③總之,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它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多種動因共同驅動的結果,不能認為科技是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唯一因素。該觀點片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