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 薪火相傳有繼承(目標導航)課程標準 課標解讀熟知監護、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培育家庭責任意識。 本框主要述了遺產部分法律知識,目的是要引導學生了解繼承制度,明確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的承關系,學會在社會實際生活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維護自身合法權利,不損家庭成員合法權利,共同建設和諧家庭。(知識精講)知識點01 法定繼承有順序1.繼承與繼承關系(1)繼承。①含義:是指將自然人死亡后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法轉移給他人所有。②意義:繼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代與代之間愛的延續和傳遞,是代際傳承的重要保障。(2)繼承關系。①死者是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是遺產。②依法承受遺產的人是繼承人。③繼承人享有的財產性權利稱為繼承權。④繼承開始時,個人合法財產往往尚未從家庭共有財產或者夫妻共同財產中分離,因此,繼承遺產需要先將個人合法財產從家庭共有財產或者夫妻共同財產中析出,析產以后確定的被繼承人的個人合法財產才是遺產。⑤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應由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2.繼承權的取得(1)法定繼承。①含義: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即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獲得繼承權。②條件:在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者所立遺囑無效時。③范圍和順序:根據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親屬關系的親疏確定。第一順序 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例外情況 法律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2)遺囑繼承。①含義:基于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②條件: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3)處理原則: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即學即練】在法定繼承順序中,父母和子女的繼承順序是( )A.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B.第二順序繼承人C.父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子女是第二順序繼承人D.父母是第二順序繼承人,子女是第一順序繼承人解析:父母與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且互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答案:A知識點02 遺囑繼承重意愿1.遺囑(1)含義:遺囑人生前依法律規定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及與此相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意思表示。(2)形式: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六種。(3)效力。①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②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意義:通過遺囑處分財產,既是對遺囑人意愿的尊重,又有助于減少繼承人之間的分歧,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和睦。2.遺贈(1)含義: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法律上稱之為遺贈。(2)遺贈扶養協議。①含義: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 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②目的:使孤寡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3.遺囑繼承與遺贈的共同點無論是遺囑繼承還是遺贈,都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即學即練】遺囑人先后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 為準。( )A.最后的遺囑 B.錄音遺囑C.口頭遺囑 D.內容最相近的數份遺囑解析: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答案:A(能力拓展)考法01 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比較項 法定繼承 遺囑繼承區別 內涵 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的一種繼承形式 按照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特點 ①法定繼承以一定的人身關系為前提,即基于繼承人和被繼承人之間的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而確定。②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分配份額,都是強制性規范 ①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自然人設立遺囑不用征得繼承人或受遺贈人的同意,只要本人通過一定形式作出意思表示,即發生法律效力。②設立遺囑必須由本人獨立進行,而不能代理。因此,必須由遺囑人本人直接作出意思表示區別 主體 享有法定繼承權的人不一定是遺囑繼承人 遺囑繼承人必定是享有法定繼承權的人聯系 ①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的補充。繼承開始后,先適用遺囑繼承,只有在不適用遺囑繼承時才適用法定繼承。 ②法定繼承是對遺囑繼承的限制。我國法律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③遺囑繼承能改變法定繼承關系。繼承開始后,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遺贈辦理;沒有遺囑的,按法定繼承方式繼承【典例1】甲早年留學美國,后在美國開了一家公司,1982年回國定居,并將其在美國的大部分資產轉移到中國。為了對其死后財產有個妥善處理,甲先后立有數份遺囑,后來,甲因心臟病突發死亡。對其遺產的處理應遵循的原則是( )①如果其數份遺囑內容相沖突,應以其最后所立遺囑為準②如果其數份遺囑中有一份是經過公證的,則以公證的遺囑為準③即使有數份遺囑,也應按法定繼承處理④對于其遺囑中沒涉及的財產,應按法定繼承處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排除③。B項入選。答案:B考法02 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精神的具體體現(1)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繼承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如果不均等則必須經繼承人協商同意才可。法律尊重繼承人的意愿,鼓勵繼承人間的互諒互讓、和睦團結。(2)對繼承人以外的,在適合的條件下也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3)在遺產的實際分割上,應當以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為前提,各繼承人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確定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4)在繼承權的保護上,如繼承人的行為違反了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的原則,將會喪失繼承權。(5)在對民族傳統上,如父母一方健在,即不分割財產,按此原則,遺產可以暫不分割,待尚存父或母死亡后,各繼承人再通過共同協商一并分割。這種做法符合我國的民族傳統和家庭倫理,有利于維護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家庭氛圍,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典例2】繼承人協商處理繼承問題( )①應本著互諒互讓、團結和睦的精神 ②應堅持男性優先原則③應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應讓所有繼承人都滿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協商處理繼承問題應該堅持男女平等,②錯誤;讓所有繼承人都滿意是不可能的,④不選;①③正確,故選C項。答案:C(分層提分)題組A 基礎過關練1.繼承是指將自然人死亡后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法轉移給他人所有。繼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代與代之問愛的延續和傳遞,是代際傳承的重要保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基于婚姻關系和血緣關系的法定繼承,法律效力優先于遺囑繼承②通過遺囑獲得的遺產都屬于遺囑繼承,其法律效力優于法定繼承③繼承遺產需要先將個人合法財產從家庭財產或者夫妻共同財產中析出④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①說法錯誤。②:有遺囑不一定是遺囑繼承,可能是遺贈,②說法錯誤。③:繼承遺產時,需要先將個人合法財產從家庭財產或者夫妻共同財產中析出,③說法正確。④: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2.王某有三子,甲、乙、丙三人各自獨立生活,其中甲、乙與王某同城生活,丙在海外工作。甲經常上門看望王某,照顧王某的晚年生活。乙既不上門也不支付贍養費。王某生前已有遺囑,明確其遺產房屋一套給甲,另有存款50萬元由三子均分。甲認為對自己不公平,在分割遺產時改為自己得30萬元,另20萬元由乙、丙均分。對本案的處理正確的是( )①甲篡改遺囑喪失繼承權②依照王某的遺囑執行③丙未盡贍養義務,適當少分遺產④乙能盡而不盡贍養義務,并非一定喪失繼承權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C【解析】①:甲篡改遺囑的行為并無法律效力,不會對遺囑執行構成實質影響,不影響其繼承權,故①不選。②:遺囑遵循意思自治原則,王某生前已有遺囑,應該遵循遺囑執行其財產分割,故②正確。③:題干未提及丙是否盡到贍養義務,并且遺囑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繼承多少份額,應依據遺囑而定,故③不選。④:遺囑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遺囑明確聲明乙繼承一定份額遺產,故④正確。故本題選C。3.隨著社會公眾法律意識的提高,為避免因繼承問題產生糾紛,訂立遺囑逐漸成為常見現象。關于繼承,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①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的法定繼承,法律效力優先于遺囑繼承②繼承遺產需要先將個人合法財產從家庭財產或夫妻共同財產中析出③所有遺囑都是遺囑繼承,其法律效力優于法定繼承④繼承人在所繼承遺產的范圍內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債務的清償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根據民法典規定,遺囑繼承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故①說法錯誤。②:遺產是指被繼承人的個人合法財產,在繼承遺產時先析產后繼承,故②正確。③:遺囑包括遺囑繼承和遺贈兩種方式,遺贈不等同于遺囑繼承,故③錯誤。④:繼承人既可享受繼承的權利,又要履行債務清償責任,故④正確。故本題選C。4.民間有“人死債消”和“父債子償”兩種說法。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前者保護了子女的權益,后者保護了債務人的權益②繼承人需要按其繼承份額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債務③債權人與債務人子女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④超過繼承人繼承的遺產的部分不負清償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②④:在我國法律中規定,繼承人不僅會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還需要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債務。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應由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超過部分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除外,因此②④符合題意。①:負債子償保護了債權人的利益,①說法錯誤。③:債權人和債務子女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通過協商調解的,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5.王小一的爺爺王強有6個子女,長子為王小一的父親王賀。2016年,王賀因病離世。2017年6月,王小一與王強對王賀留下的21萬元遺產進行了分割,并達成協議:王小一繼承11萬元,王強繼承10萬元。2020年,王強病故,未留下遺囑,但留下12萬元和一處價值120萬元房產,王家5個兄妹與王小一因遺產繼承問題產生分歧。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王小一從父親和爺爺處一共可以繼承的遺產是( )A.33萬元 B.23萬元 C.31萬元 D.1l萬元【答案】A【解析】ABCD:王賀因病離世,王小一與王強對王賀的遺產適用法定繼承,而王小一與王強對王賀留下的遺產繼承達成協議,則按照協議內容王小一從父親處可以繼承的遺產是11萬元;王強病故,未留下遺囑,再結合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則王家5個兄妹與王小一對王強的遺產適用法定繼承,王小一從爺爺處可以繼承的遺產是萬元。綜上,王小一從父親和爺爺處一共可以繼承的遺產是33萬元。A正確,BCD錯誤。故本題選A。6.公民取得繼承權的方式有( )①自然繼承 ②法定繼承 ③遺囑繼承 ④遺贈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②③:公民取得繼承權的方式,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稱為法定繼承,即基于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扶養關系獲得繼承權;二基于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稱為遺囑繼承。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繼承人,②③符合題意。①:自然繼承不是公民取得繼承權的方式,排除①。④: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依法律規定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及與此相關的事務,并于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意思表示。有遺囑不一定是遺囑繼承,通過遺囑指定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接受遺產,法律上稱為遺贈,遺贈不屬于繼承,排除④。故本題選B。題組B 能力提升練1.2022年2月22日,浙江省老年服務業協會媒體專委會和中國遺囑庫公益項目聯合發布了《中國遺囑庫公益項目共同倡議》。訂立遺囑是“生前講明身后事”,可有效破解老齡社會治理難題。下列關于遺囑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法律尊重遺囑人意愿,法定繼承效力優先于遺囑繼承②配偶、子女、父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③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范圍內指定繼承人④遺囑人所立遺囑前后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遺囑繼承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①錯誤。②:配偶、子女、父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屬于繼承順序,但與遺囑無關,②不符合題意。③:遺囑繼承只能在法定繼承范圍內指定繼承人,③正確。④:遺囑人所立遺囑前后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④正確。故本題選D。2.隨著社會公眾法律意識的提高,為避免因繼承問題產生糾紛,訂立遺囑逐漸成為常見現象。關于繼承,以下認識有誤的是( )A.繼承人在所繼承遺產的范圍內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債務的清償責任B.被繼承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法定繼承人之外的組織、個人C.有扶養能力但不盡扶養義務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少分但不能不分D.法律尊重遺囑人生前意愿,遺囑繼承的法律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答案】C【解析】A:本應由被繼承人償還的債務,應由繼承人在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超過部分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除外,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遺贈是指公民通過遺囑指定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接受遺產,被繼承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法定繼承人之外的組織、個人,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C錯誤但符合題意。D:繼承開始后,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法律規定遺囑繼承優先,體現了尊重遺囑人(亦即財產所有人)意愿的原則,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龍龍.爸爸.媽媽.奶奶和未成家的叔叔一家五口人,關系非常融洽。天有不測風云,爸爸在運輸途中,遭遇車禍身亡。對此,能成為爸爸遺產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 )①龍龍 ②媽媽 ③奶奶 ④叔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繼承法》規定第一順序繼承人有:配偶、子女、父親、母親。所以能成為爸爸遺產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龍龍、媽媽、奶奶,故①②③入選。④:叔叔不能成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故④不選。故本題選A。4.甲乙夫婦二人育有一個女兒玲玲。玲玲6歲那年,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獲得賠償款20萬元。甲在彌留之際,當著醫院急救中心5名醫護人員的面留下了一句話:“我的全部財產歸女兒玲玲”。繼承開始時,玲玲的爺爺奶奶怕兒媳帶著孫女玲玲改嫁,到時候人財兩空,對兒子遺囑的真實性提出質疑。雙方達不成一致意見,玲玲的爺爺奶奶將兒媳乙告上法庭,要求按法定繼承分割兒子甲的遺產。法庭查明:甲乙婚后購買7萬房產一套、家用轎車一輛、存款60萬元;玲玲的爺爺奶奶只有甲一個兒子,年老體弱,沒有生活來源。在庭審中玲玲的爺爺奶奶要求玲玲歸自己撫養,解除玲玲媽媽的監護權,理由是乙日后一定會帶著玲玲改嫁,對玲玲的成長不利。根據材料,分析甲的遺產應該如何繼承?【答案】(1)遺囑有效。甲的“我的全部財產歸女兒玲玲”這句話屬于口頭遺囑,口頭遺囑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現場搶救的五名醫護人員與本案沒有利害關系,且人數在兩人以上,甲的遺囑有效。(2)玲玲的爺爺奶奶可以分得部分遺產。遺囑人必須給缺乏勞動能力且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預留必要的份額,玲玲的爺爺奶奶年老體弱,又沒有生活來源,甲立遺囑時沒有考慮父母的實際情況,違反了法律規定,應先按法定繼承保留玲玲的爺爺奶奶的遺產份額,后按口頭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繼承。【解析】背景素材:某繼承案件。考點考查:遺囑繼承;口頭遺囑。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獲取和解讀信息。核心素養: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圍繞遺囑繼承展開,回答本題,需要厘清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的相關知識,在書寫答案時,注意使用書面用語。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甲在彌留之際當著5名醫護人員的面說:“我的全部財產歸女兒玲玲”→聯系口頭遺囑的執行要求。有效信息②:玲玲的爺爺奶奶只有甲一個兒子,年老體弱,沒有生活來源→聯系民法典,遺囑人必須給缺乏勞動能力且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預留必要的份額。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遺囑有效。得分點②:口頭遺囑執行要求+現場搶救的五名醫護人員與本案沒有利害關系,且人數在兩人以上,遺囑有效。得分點③:玲玲的爺爺奶奶可以分得部分遺產+遺囑人必須給缺乏勞動能力且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預留必要的份額,應先按法定繼承保留玲玲的爺爺奶奶的遺產份額,后按口頭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繼承。5.謝某是位汽車駕駛員,家庭經濟狀況較好,但其妻子很早就去世了,他在妻子去世后一直未再娶。謝某與妻子育有一子。2021年5月,謝某的兒子因車禍死亡,此時,其妻子肖某已懷孕4個月。同年8月,謝某突然發病死亡。安葬完謝某之后,謝某的兩位兄長將其遺留的110萬元存款和一棟價值216萬元的樓房進行了分割。肖某得知后,向兩位大伯提出異議,認為這些財產是其腹中胎兒應得遺產。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法律知識,說明肖某腹中胎兒是否有繼承權,并簡要分析謝某遺產應如何分配。【答案】肖某腹中胎兒有其祖父遺產的繼承權,屬于第二順序繼承人。謝某生前沒有留下遺囑,其遺產應按法律規定進行繼承。謝某的妻、子是其遺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但因謝某的妻、子已死亡,其子的遺腹子成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或“代位繼承”)。故謝某遺產應由其孫完全繼承。【解析】背景素材:遺產繼承考點考查:法律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肖某”, 需要調用“法律”的有關知識,說明肖某腹中胎兒是否有繼承權,并簡要分析謝某遺產應如何分配。回答觀點判斷說明類主觀題,一般需要對觀點進行判斷,在說明理由。第二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肖某腹中胎兒有其祖父遺產的繼承權,屬于第二順序繼承人。謝某生前沒有留下遺囑,其遺產應按法律規定進行繼承。謝某的妻、子是其遺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但因謝某的妻、子已死亡,其子的遺腹子成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或“代位繼承”)。故謝某遺產應由其孫完全繼承。題組C 培優拔尖練、1.張乙是張甲的弟弟,張母一直與張甲夫婦共同生活。后張甲因病去世,其妻劉某一直盡心贍養張母,張乙只是偶爾探望張母。2020年春,張母病逝,劉某認為自己盡了贍養張母的主要義務,有權繼承張母的遺產,張乙與劉某就張母遺產繼承問題產生糾紛。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劉某不是張母的法定繼承人,無權繼承其遺產②劉某是張母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有權繼承張母的遺產③張乙無權繼承張母的遺產④張乙沒有對張母盡扶養義務,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為了保障喪子老人的贍養,法律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所以劉某有權繼承張母的遺產,①說法錯誤。②:為了保障喪子老人的贍養,法律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所以劉某有權繼承張母的遺產,②說法正確。③: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③說法絕對。④: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2.下列行為中,會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是( )①誤傷其他繼承人 ②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③未與被繼承人一起生活 ④故意殺害被繼承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都會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②④符合題意。①③:誤傷其他繼承人、未與被繼承人一起生活,都不會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①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為避免子女因遺產起糾紛,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生前立下遺囑。在我國,存在六種遺囑類型,分別是公證遺囑、自書遺囑、打印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錄像遺囑以及口頭遺囑。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公證遺囑的效力最強②通過遺囑處分財產,有利于家庭的和諧穩定③遺囑內容打印后由遺囑人親自簽名的屬于自書遺囑④若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則以最后的遺囑為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民法典頒布后,取消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其不再具有高于其他遺囑的效力,①不選。②:為避免子女因遺產起糾紛,也為了簡化子女將來繼承遺產的手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生前立下遺囑,表明通過遺囑處分財產,有利于家庭的和諧穩定,②應選。③:遺囑內容打印后由遺囑人親自簽名的不屬于自書遺囑,③不選。④:遺囑人立有內容相抵觸的前后數份遺囑,以最后的遺囑為準,④應選。故本題選D。4.張老漢在老伴去世后,與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協商,請了保姆袁某照顧自己的生活。一年后,張老漢認為袁某盡心盡意照顧自己,便立了一份遺囑,遺囑載明自己去世后的房產歸袁某所有。后張老漢覺得對子孫過意不去,又自書一份遺囑,遺囑明確在張老漢去世后,將其房產變賣,所得款項由袁某與一子一女三人平分。張老漢去世后,其子女與袁某就遺囑問題產生糾紛。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袁某可以獲得張老漢的房產變賣所得的部分款項②張老漢立有兩份遺囑,內容相抵觸,應以第二份遺囑為準③袁某不是張老漢的法定繼承人,不能獲得張老漢的房產變賣所得的款項④張老漢的子女作為其第一順序繼承人,有權優先繼承張老漢的房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④:本題考查遺囑的相關知識。我國法律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因此,應以張老漢所立的第二份遺囑為準,袁某可以獲得張老漢的房產變賣所得的部分款項,①②說法正確。張老漢將房產變賣所得的部分款項贈給袁某屬于遺贈,所以,盡管袁某不是張老漢的法定繼承人,但可以獲得張老漢的房產變賣所得的部分款項,③說法錯誤。張老漢生前立有遺囑,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過遺囑處分個人合法財產的意愿,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