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地域差異顯著 同步練習--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內蒙古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起伏平緩,開闊坦蕩 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雪山連綿,冰川廣布2.如下圖所示為東起成都、西至拉薩的川藏鐵路沿線地形剖面示意圖。根據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 )①a處所在平原被譽為“天府之國” ② b處所在地區有獨特的“雪域文化”③鐵路跨越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 ④ 流經該鐵路沿線區域的河流均呈東西流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中國沿北緯30°的地形剖面示意圖下圖呈現出我國的地形地勢特點為( )A.地形類型多樣,高原山地為主 B.地形類型多樣,平原盆地為主C.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 D.山脈縱橫交錯,地勢南高北低4.對下列描述地理規律或景觀的句子,理解正確的是( )A.“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態 景觀B.“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反映了我國南北方冬季溫差大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體現了緯度高低影響 植物生長D.“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印證了我國東高 西低的地勢特征5.經過八年級人文地理的學習,某班級分三個小組開展了“走遍中國”的研學之旅。中國各地氣候差異顯著。下列氣溫與降水量圖可能出現在甲組成果中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根據下面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判斷,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的城市是( )A. B.C. D.7.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通水。其地理位置示意如右圖。下列關于京杭大運河說法正確的是( )A.地處我國第一級階梯,地勢相對低平 B.北京與杭州兩個城市氣候都是雨熱同期C.溝通了我國東西水運交通 D.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8.2022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據下表,對寧波水資源概況理解正確的是( )寧波市水資源概況年均降水量 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270毫米 885立方米注:全國年均降水量691.6 毫米;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數據來源:2021年寧波市水資源公報)①年降水量與全國相比較豐富②絕大多數地區供需均衡③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④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短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漢代某地區“地廣人稀”,到南北朝時期逐漸發展為“民多田少”。這一地區大概位于下圖中(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10.自然環境深刻影響著人類生產生活。下列區域搭配正確的是( )A.四川盆地——天府之國 B.小興安嶺——魚米之鄉C.黃土高原——高原圣城 D.青藏高原——紅松故鄉11.浙江省要大力開發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溫差能,這屬于應對資源危機中的( )A.節流 B.開源 C.資源立法 D.跨區域調配12.今年暑假,上海的小凡和家人一起去西藏旅游,一到拉薩,立刻感受到了上海和拉薩兩地氣溫的差異,其主要原因是( )A.海陸位置 B.地形地勢 C.緯度位置 D.季風影響13.“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對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區規劃建設項目共65個,總投資約12.4億元,將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①消除差異②互通有無③交流合作④優勢互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4.我國古代詩歌中,有很多涉及地理知識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描寫的是我國西北地區②“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原因是山區海拔高,氣溫低,花期遲③“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反映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反映了我國地勢東高西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南水北調工程是將什么水到華北地區()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黑龍江16.讀圖,下列有關我國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說法不正確的是A.多發區以高原和平原地形為主B.多分布在年降水量400mm以上的地區C.以地勢第二級階梯最為集中D.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西南地區最為集中二、非選擇題17.如圖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國四條地理界線.讀圖回答問題.(1)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是四條線中的________,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四條線中的________(填數字代碼)(2)①線經過的山脈中,呈西北﹣東南走向的是________(3)①、③線之間的地形主要屬于________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4)圖中a處年降水量少于b處的原因是________.(5)圖中B地區氣溫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該地區典型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18.鋪展戈壁通衢,奏響發展凱歌。材料一 2021年5月20日,隨著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最后一車瀝青鋪設到位,這條總里程約2768公里的進出新疆的大通道全線貫通。材料二 在梧桐大泉到木壘段施工中,為不影響沿線地區野生動物遷徙,施工方修筑了30余座動物通道;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在沿線地區繁育植被,實現“復綠”。材料三 白疙瘩到明水段的通車,改變了甘肅馬鬃山鎮交通不便的局面。該鎮圍繞公路吸引投資,利用獨特的環境發展加工業和旅游業,徹底撕掉了遍地荒涼的貧困標簽。京新高速公路示意圖(1)京新高速公路橫跨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北方地區和地區。(2)京新高速公路因沿途自然景觀多樣,被稱為“絕色景觀大道”。據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其成因。(3)京新高速公路的修建與通車是我國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實踐。請結合材料予以闡釋。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2.A3.C4.B5.B6.B7.B8.B9.D10.A11.B12.B13.C14.A15.B16.A17.(1)①和③;②(2)祁連山(3)D(4)a處深居內陸,遠離海洋(5)海拔高;高寒18.(1)西北。(2)沿線地區地形種類多樣,地勢起伏大;沿線地區降水量變化明顯,對地貌和植被有較大影響。(3)京新高速公路修建過程中對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踐行了綠色發展理念;京新高速公路的通車改善了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踐行了共享發展理念。(結合材料,從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的角度闡釋,言之有理也可給分,4分)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