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民事權利與義務第三課 訂約履約 誠信為本3.2 有約必守 違約有責【課標要求】1.識記合同履行的含義、原則,合同內容、變更;違約責任的內涵、承擔方式。2.理解合同履行的含義、原則,合同內容、變更,自覺增強履行合同的誠信意識。3.理解合同的違約責任,熟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了解免除違約責任的情形,增強法治意識,做到言而有信,違約主動擔責。4.。明確當事人應當全面、誠信地履行合同義務,違約需要承擔責任。【教學目標】1.政治認同:增強法治意識,做到言而有信,違約主動擔責。2.科學精神:明確合同的相關知識,明確合同的訂立、效力與變更。理解合同的履行、變更,明確違約責任和免責情形。3.法治意識:用法律思維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中各類合同糾紛,善于用法律規范雙方權利義務。4.公共參與:做一個有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的現代公民。【教學重點】合同履行的原則,合同內容、變更。違約責任的內涵、承擔方式。【教學難點】合同的違約責任,熟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免除違約責任的情形【思維導圖】【知識解讀】一、一諾千金 重在履行1.合同履行的含義: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實現各自權利義務的行為。2.合同履行的原則(1)全面履行: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的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地點、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要求正確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2)誠信履行:當事人應該恪守信用,言行一致,盡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在合同沒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合同當事人也應當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及保密等義務。(3)協作履行:當事人要積極配合對方,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只有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合同才會得到適當履行。提醒:履行合同的核心是履行合同義務:在合同的履行中,雙方當事人互有權利和義務,而履行合同義務是履行合同的核心;履行合同義務是享有合同權利的前提。沒有債務人履行合同債務,債權人的債權就無從談起;合同的履行是雙方當事人的行為,而履行合同義務在其中居于主導地位。3.合同履行的要求(1)履行合同的關鍵:明確合同內容。(2)合同的內容:就是合同的條款。①一般包括以下條款: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②民法典規定的合同一般包括的條款,并非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違約責任等內容時并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提醒:合同的一般條款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當事人是合同權利義務的承受者,沒有當事人,合同權利義務就失去存在的意義,給付和受領給付便無從談起,訂立合同必須寫清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標的 它是一切合同的主要條款標,是合同權利義務執行的對象數量和質量 標的的數量和質量是確定合同標的的具體條件,是這一標的區別于同類另一標的的具體特征。標的的數量要確切,質量需詳細具體,如技術指標、質量要求、規格、型號等都要明確價款或報酬 價款是取得標的物所應支付的代價,報酬是獲得服務所應支付的代價,由哪一方支付,需在合同中寫明履行的期限、地點、方式 履行期限直接關系到合同義務完成的時間,涉及當事人的期限利益,也是確定違約與否的因素之一,十分重要。履行地點是確定驗收地點的依據,是確定運輸費用由誰負擔、風險由誰承受的依據,有時是確定標的物所有權是否轉移、何時轉移的依據,還是確定訴訟管轄的依據之一。履行方式(一次交付還是分期分批交付,交付實物還是交付標的物的所有權憑證,鐵路運輸還是空運、水運等)同樣事關人的物質利益,合同應寫明違約責任與解決爭議的方法 違約責任既是違約方應該付出的代價,也是法律對守約方給予的救濟。解決爭議的方法是指有關解決爭議運用什么程序、適用何種法律、選擇哪家檢驗或者鑒定的機構等內容(3)合同的變更①原因:合同訂立后,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當事人可能會有改變或者解除這種法律約束的想法。②要求: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則須承擔違約責任。【典例解析】1.宋某看中李某的二手房,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簽署合同后,宋某又不想購買李某的房屋,且未有任何協商,就不再履行合同。李某把宋某起訴到法院,指出被告簽署合同后,不予支付房屋定金,更不履行后期的房屋買賣手續,構成根本性違約。一審法院宣判宋某支付違約金60萬元,宋某對此不服,認為自己只是簽個字就判賠60多萬元對他不公平。遂其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庭駁回了被告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這是因為( )①任何人都要對自己簽字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②依法訂立的合同,具有約束力,各方應當履行③承擔違約責任,可同時適用違約金和定金罰則④不按合同約定履行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對自己簽字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而不是任何簽字行為都要承擔法律責任,故①錯誤。②④:材料中宋某和李某作為適格的合同主體,在簽訂合同時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該合同成立,依法訂立的合同具有約束力,宋某未按時履行合同,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故②④符合題意。③:承擔違約責任時,違約金和定金罰則適用其一,故③錯誤。故本題選D。2.小張將自家的門面房出租給小李使用,約定租期為3年,按年交納租金。交接后,小李自行經營炸雞店。某天,小張發現炸雞店改為了奶茶店,這才得知小李把房屋轉租了。小張心生不快,立刻聯系小李,以小李違反約定擅自轉租房屋為由要求解除合同,限期搬離。關于這一糾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才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②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③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失效④二人已簽訂合同并按年交納租金,小張無權要求解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詳解】《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①:雖然雙方簽有合同,但只有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才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①正確。②:如果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違反了合同的約定,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②正確。③:如果出租人同意承租人轉租,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就沒有失效,③錯誤。④:雖然二人已簽訂合同并按年交納租金,但小李的轉租行為并不是合同約定的內容。一旦小李轉租行為發生,即違反了合同約定,小張有權要求解約,④錯誤。故本題選A。3.李先生購買了離市區較遠且交通不便的一套商品房,是因為開發商在售樓廣告中承諾對人住業主提供免費樓巴,并對樓巴的數量、開行頻率、往返地點做了明確說明,頻率為每10分鐘一班。房屋交付居住后,李先生發現樓巴2-3小時才一趟,交涉不成,遂將開發商告上法庭,請求判其履行承諾。針對此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李先生維權時必須經過仲裁才可提起訴訟②開發商售樓廣告中的承諾,應視為合同內容③免費樓巴的承諾為要約邀請,具有法律約束力④當事人如對一審判決不服,可在十五日內提起上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李先生發生合同爭議可以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提起訴訟,①錯誤。②④: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定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并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如對一審判決不服,可在十五日內提起上訴,②④正確。③:免費樓巴的承諾是規劃區域內的房屋以及房屋所配套的設施方面,視為要約,③錯誤。故答案選C。二、言而有信 違約有責1.違約: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2.違約責任(1)實質:既是違約方應該付出的代價,也是法律給予守約方的救濟。(2)判定①依據民法典,對守約方的損害賠償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②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3)承擔方式①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②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表現繼續履行 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要求其履行或請求法院判決其履行合同規定的特定義務,而不允許其以金錢或其他方法代替履行賠償損失 它以違約行為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事實為基礎,具有典型的補償性。賠償損失也有一定的限制,即損害賠償額應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采取補救措施 比如質量不符合約定,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如無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非違約方可根據標的性質和損失的大小,合理選擇要求對方采取修理、更換、重做、退貨、減少價款或報酬等措施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是當事人一方違約時,根據合同約定向對方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未約定則不產生違約金責任,且違約金的約定不應過高或者過低適用定金罰則 定金是以確保合同履行為目的,由當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前預先交付于另一方的金錢。當事人可以約定定金,定金按擔保法規定執行,但如果同時約定定金和違約金,當事人可選擇適用其一提醒:違約責任的特點(1)作為一種民事責任,在目的、構成要件、責任形式等方面均有別于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2)具有相對性,是合同當事人之間的責任,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不承擔違約責任。(3)合同有效是承擔違約責任的前提,履行合同不完全或不履行合同義務是承擔違約責任的原因。(4)違約責任以補償守約方因違約行為所受損失為主要目的,以損害賠償為主要責任形式。(5)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不是人身責任,可以約定(如約定違約金、約定定金),也可以直接適用法律的規定(如支付賠償金、強制實際履行等),違約相對人可以選擇違約人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3.免責情形(1)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不可抗力時,根據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2)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拓展:違約行為免責的兩種情形(1)法定的免責情形。最常見的就是不可抗力,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洪水、火災、戰爭等情況。當客觀上已經發生不可抗力,而且合同的當事人未能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是由這一不可抗力所導致時,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可以免責。(2)約定的免責情形。這是雙方在訂立合同時經協商達成一致的免責情形,只要這種約定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屆時就可以對違約行為免責。提醒:地震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屬于不可抗力。如合同發生在地震之前,地震即為合同不能履行之免責情形;如在地震發生之后,地震對于合同的訂立成為可以預見、可以避免的客觀情況,不能為冒險簽訂的合同免責。[想一想] 小明與某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但是由于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按照政府統一要求地產建設工程停工,施工進度受到影響,小明被告知交房延期。這種情形屬于合理順延嗎?提示:屬于。根據民法的綠色原則,政府在重污染天氣要求企業停工屬于不可抗力的情形。【典例解析】4.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邢臺威縣九頃庭院買房4年卻遲遲不交房”的問題。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表示,該房源為錯誤銷售,永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承認是自身原因導致的失誤,對反映人表示歉意,并退還雙倍定金。這說明( )A.履行是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實現各自權利義務的行為B.房地產開發商因自身原因無法履行義務,不用雙倍返還定金C.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單方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須承擔違約責任D.不按約定履行合同義務往往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答案】D【詳解】AC:材料強調不按約定履行合同義務往往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而沒有涉及履行是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實現各自權利義務的行為,也沒有涉及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單方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須承擔違約責任,故AC不選。B:收受定金一方不履行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故B不選。D:材料中“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表示,該房源為錯誤銷售,永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承認是自身原因導致的失誤,對反映人表示歉意,并退還雙倍定金”,說明開發商沒有按約定履行合同義務,應承擔違約責任,故D正確。故本題選D。5.張某與范某訂立合同,張某購買范某的房產一套,并預先支付了10萬元定金,雙方約定違約金25萬元,房款100萬元待過戶手續辦理完畢后一次付清。后范某反悔,要求解除合同,張某不同意。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房屋買賣合同生效,但房屋的所有權并未發生轉移②范某無權單方解除合同,必須繼續履行合同③張某可要求范某雙倍返還定金或支付25萬元違約金④若范某毀約并造成張某損失,張某主張違約金后不能再主張賠償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關于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后,所有權才轉移,材料中張某還未進行過戶手續,所以房屋的所有權并未發生轉移,但是雙方購房合同意思表示一致,內容合法,所以房屋買賣合同生效,故①正確。②:就本案看,范某無權單方解除合同,但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多樣,并非必須繼續履行合同,故②錯誤。③:定金條款和違約金只能選擇其一,張某可要求范某雙倍返還定金或支付 25 萬元違約金,故③正確。④:若范某毀約并造成張某損失,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實際損失時,張某主張違約金后還可以主張賠償損失,故④錯誤。故本題選C。6.陳某看中一款新潮數碼設備,但該設備國內沒有銷售,遂委托在歐洲留學并長期從事代購的甘某代為購買該設備,并在兩個月內通過國際物流公司寄給陳某,陳某先行支付四千元人民幣作為定金,并約定任一方不履行合同,則支付1萬元違約金。然而,該物流公司貨機在經過某戰亂地區上空時不幸被擊落導致無法按時到貨。甘某第一時間將情況通知陳某,陳某應( )A.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甘某的違約責任 B.要求甘某雙倍返還定金C.要求甘某賠償1萬元并返還雙倍定金 D.要求物流公司賠償設備損失【答案】A【詳解】A: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法律規定了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不可抗力時,根據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洪水、火災、戰爭等。材料中的違約行為,由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因此可全部或部分免除甘某的違約責任,A正確。B: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甘某并沒有不履行義務,只是發生不可抗力因素并及時通知了陳某。這種情況下陳某不應該要求甘某返還雙倍定金,B錯誤。C:在沒有不可抗力因素下,違約方可以協商選擇返還定金并支付違約金,或選擇返還雙倍定金而無須支付違約金,不存在同時承擔雙倍定金與違約金的違約責任,更何況還存在不可抗力因素,C錯誤。D:陳某與物流公司沒有直接聯系,應由甘某提出要求物流公司賠償設備損失,D錯誤。故本題選A。【教材探究與分享】課本P28探究與分享鏡頭一 周某與李某是郵票收藏愛好者,雙方通過電子郵件簽訂了1980年猴票的買賣合同,但忘記在合同中明確郵票的交易價格,后來雙方因此產生爭議。鏡頭二 趙某在保險公司投保了5萬元重大疾病險,后被醫院診斷出患精原細胞瘤,住院接受手術治療。出院后,趙某向保險公司提出總計5000元的賠付要求。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受理申請時發現,趙某此次所患精原細胞瘤屬于惡性腫瘤,可以同時申請重大疾病賠付。核實無誤后,保險公司在合同范圍內賠付給趙某4.5萬元。●鏡頭一中的當事人為什么會產生爭議?●如何評價鏡頭二中保險公司的做法?參考答案:●鏡頭一中的當事人因為合同內容不完整,沒有在合同中約定交易價格而產生爭議,導致雙方就合同的履行產生分歧。保險公司全面地、適當地完成其合同義務,從而使趙某的權益得到完全實現,堅持了全面履行原則。●一方當事人由于對疾病性質存在認識錯誤,所以沒有主張足額賠付。在此情況下,保險公司發現了問題,積極履行了重要情況的告知義務,并基于誠信原則給予了足額的賠付。保險公司的做法值得肯定。課本P30探究與分享◆黃某和旅行社簽訂了一份旅游合同,旅行社沒有兌現合同中的承諾,使黃某的合法被益受到侵害?;貋砗?,黃某提起訴訟,要求旅行社返還費用并賠償精神損失。◆姜某乘坐高鐵,霸占了本不屬于自己的靠窗座位,持有該座位車票的乘客要求他騰出座位。姜某稱:“誰規定一定要對號入座 ”并拒絕乘客、乘警和列車長的勸告。后乘警對其采取強行驅離措施。姜某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損失。◆曹某從商店購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使用幾天后發現機身經常出現發熱問題,手機還偶爾因過熱出現黑屏。曹某找商店協商解決,被商店拒絕后,曹某提起訴訟,要求商店更換手機并賠償損失。●如果你是法官,應如何看待上述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請說明理由。參考答案:(1)本案中黃某可以依法要求旅行社返還合同約定金額和旅行實際花費之間的差額數、并且可以要求同等金額的違約金賠償。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格權并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受損害一方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損害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根據本案的情況,黃某可以選擇要求旅行社承擔合同項下的違約責任,然后基于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要求旅行社承擔精神損害賠償。(2)本案中的當事人“霸座”且拒絕讓出本屬于其他乘客的座位,既是違反列車乘車秩序的行為,也構成客運合同項下的違約行為。乘警的處理符合鐵路運輸相關規定,該乘客的請求無法獲得人民法院的支持。(3)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條規定了瑕疵履行的處理方式:“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泵穹ǖ涞谖灏僖皇畻l則是關于當事人就部分合同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補救措施的規定。本案中曹某購買的手機不符合質量約定,而商家拒絕協商解決,因此曹某提起訴訟,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曹某要求更換手機并賠償損失的請求可以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易混易錯】1.當事人應當遵循遵守約定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解析: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及保密等義務。2.合同一旦訂立,就不得變更。(×)解析:合同訂立后,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當事人會有改變或者解除這種法律約束的想法。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3.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同時選擇適用違約金和定金條款。(×)解析:在合同訂立時,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雙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合或者定金條款,而不能同時選擇適用違約金和定金條款。4.如果合同中有違約金的約定,守約方提出請求時,還須再就損失的計算承擔舉證責任。(×)解析:如果合同中有違約金的約定,守約方提出請求時,無須再就損失的計算承擔舉證責任,直接按照合同約定中的違約責任條款進行,由違約方向守約方支付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答題模板】解答有關有約必守、違約有責的試題(1)題型特點:試題往往以現實生活中各種合同的履行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合同履行原則以及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的認識,引導學生自覺樹立契約精神,維系誠信、健康的市場秩序,促進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行(2)解題方法界定材料涉及的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訂立有效合同的要求,界定材料涉及的合同是否有效判斷合同履行過程是否存在 違約行為 結合合同履行的原則(遵守約定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判斷材料中合同履行的過程中是否存在違約行為分析違約當事人應當承擔的 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根據違約方違約事實,分析違約當事人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