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無土栽培容器的制作(吊蘭)課題 無土栽培容器的制作課型 講授新課 日期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無土栽培容器的特點。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廢舊材料,制作無土栽培容器能力目標:通過對設計圖與作品的評價,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按設計圖合理選擇材料,完成容器的制作。通過作品展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和操作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制作容器,體會勞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使學生逐漸養成愛勞動、勤儉節約的品質。培養不怕困難的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和科學素養。滲透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和創新意識。教學重點 容器的制作教學難點 外觀造型的美化教學方法 講授式教具、學具 實物、吊蘭幼苗、水晶花泥、廢舊材料、輔料、工具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導入講授新課實踐活動交流與評價 導入 引言:我們上節課學習了無土栽培的知識,對涉及容器有了初步的了解,要求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制作容器的材料,準備設計制作容器的草圖。誰準備好了?下面我們進行設計圖的展示大比拼。請展示設計圖紙,進行交流、評比。展示交流學生匯報設計圖提出匯報要求介紹設計特點實用性與藝術性具有保水性和美觀性廢舊透明材料的利用具有環保特性師生互評教師展示容器實物圖片板書:《無土栽培容器的設計與操作》講授新課容器的制作操作要求按設計圖操作,符合設計要求。團結協作,注意操作安全。愛護公物,及時清理場地;操作步驟:選擇材料—制作—裝飾—栽種實踐活動容器的制作栽種教師巡視指導巡視指導,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個別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發現有特色的學生的作品,為交流評價做準備交流與評價匯報內容:說明作品與設計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具備無土栽培容器的特點介紹制作中的創新點創作中的改進說明評價標準是否具備無土栽培的容奇特點;造型是否體現實用性、藝術性吊蘭栽培深度是否合適,葉面及容器上是否干凈吳花泥碎渣。師生互評教師點評 有2-3名學生展示圖片介紹容器學生匯報設計圖:說明設計思路觀察思考傾聽 評價觀察思考明確要求按要求制作作品小組交流評選出較好的容器進行吊蘭的栽種清理工作場地明確要求展示作品其它學生根據評價標準對作品進行評價課堂小結 小結:通過這節課,我發現同學們不僅善于觀察生活,還能積極動腦動手操作,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生活,美化生活,體現環保意識。而且大多數同學在操作中認真仔細、精益求精,能順利完成制作。通過展示和評價,也體現出同學們創造才華。希望同學們用以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裝扮美化我們的環境。布置作業:完善容器裝飾板書及版圖設計無土栽培制作操作步驟: 選擇材料—操作—裝飾—栽培課后反思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花瓶帶到學校來,同學們互相交流,并說出制作中的成功與失敗之處,同學之間解決問題,添加辦集體的凝聚力,最成功的也是學生最高興的地方是:在花瓶中放入自己喜歡的色彩,讓學生各抒己見,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足之處,就是后期,水晶泥養護吊蘭所出現的問題(一邊倒、折葉)學情分析通過手動課,讓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物理、幾何、美術)制作物體、技能開動腦筋,又能體會勞動的快樂,通過展示作品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同時,也告訴學生,學習是一件苦事,但成功之后的喜悅是無法形容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