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 設計者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三國同盟、三國協約;了解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等史實,知道一戰基本進程,認識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災難;通過對一戰爆發的原因,性質和影響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一戰基本史實,通過材料,運用問題討論法,引導學生探究重難點,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核心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一戰的性質,了解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樹立熱愛和平的意識。教學重點 薩拉熱窩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的背景及其影響。教學難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及其影響教學方法 采用“自主學習—材料教學—合作探究”教學法教 學 設 計 學生活動導入:以美國著名一戰電影《戰馬》片段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問學生是否看過這部電影,然后進行一個關于“一戰知多少”的課前小調查?讓學生各抒己見,活躍課堂氣氛,對課堂上一戰的系統學習能產生求知欲。新課教授:“一戰背景”【自主學習】老師在課前已為學生準備好了學案,使用表格提煉出了本課重點知識,首先進入“一戰背景”的初步學習,為后面”一戰背景”這一重難點的解決打下基礎。背景戰前矛盾在_________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的_____迅速發展。它們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_____。為了奪取更多的______、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爭奪。矛盾演變三國同盟1882年,由________(核心)、__________和__________組成。三國協約20世紀初,_______(核心)分別與______和________締約形成。導火索_________年6月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知識延伸】自主學習展示完畢后,老師對表格中的關鍵知識適當的展開,再次為學生加深印象。使用《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地圖,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兩大軍事集團的地理位置。然后,老師向學生介紹戰前歐洲形勢,由于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導致“歐洲變成了一只火藥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燃。”而這粒“火星”就是“薩拉熱窩事件”,從而引出本課重點:“薩拉熱窩事件”。“薩拉熱窩事件”首先通過《一戰前巴爾干半島形勢》地圖,讓學生直觀感受薩拉熱窩(波黑),塞爾維亞,奧匈帝國的地理位置,老師講述“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前的背景,播放“薩拉熱窩事件”的視頻對“一戰背景”再次加深印象。【合作探究】最后是老師對重難點“一戰背景”的突破,采用材料教學給予學生抓手,讓學生合作探究重難點。材料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產量和殖民地對比項目英法德美1870年工業產量占位(經濟上)12431913年工業產量占位34211913年殖民地面積占位(政治上)1245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治發展狀況,你發現了什么變化和問題?材料2: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于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我們不能容忍任何外國向我們說:“怎么辦?世界已經分割完了!我們不愿消極地站在一旁,而讓他人分割世界。 ——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別的國家”主要指誰?“要求陽光下的地盤”指什么?由此可見,一戰爆發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材料3 :另一個背景原因是歐洲被統治的少數民族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愿望......塞爾維亞的背后是俄國,而俄國的背后是法國和英國。同樣奧匈帝國也有德國支持,理論上有意大利支持。因而,民族自決與相互沖突的聯盟體系的結合遂使歐洲陷入大屠殺當中。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導致歐洲陷入大屠殺的“相互沖突的聯盟體系”指什么?【探究總結】在材料教學完成以后,老師利用填空,幫助學生理清諸多復雜背景之間的關系。由上可知,促使一戰爆發的因素眾多。首先,_______________是戰爭的根源,它導致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想_____________成為了戰爭爆發的實質,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形成,兩方瘋狂的擴軍備戰激化了矛盾,加速了戰爭的爆發,巴爾干半島成為了歐洲的“火藥桶”。最終極端的民族主義使列強們尋找到了戰爭的“引線”,即__________________的爆發成為了戰爭的導火索。新課教授:“一戰進程”【自主學習】對于“一戰進程”這一部分,老師利用表格提煉出重點知識,讓學生對一戰的經過有大致的了解。進程開始______年,________向_________宣戰,戰爭主要在_____戰場上進行。轉折1916年德法__________戰役(絞肉機)擴大1917年,_______、中國、巴西參戰,大大增加了協約國的力量。_______退出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由歐洲階段擴大到_____階段) 結束_______年,_______投降,一戰以_________的失敗而結束。【知識延伸】對于“一戰進程”這一部分的展開,以學生講授為主,通過兩位同學講述一戰“科技戰”和“塹壕戰”,讓學生對戰爭和科技產生反思,從而為后面“一戰影響”和“一戰啟示”的教學打下基礎。新課教授:“一戰影響”【自主學習】對于“一戰影響”的自主學習,包含在對“一戰的評價”表格當中,對于“一戰性質”(即一戰的實質、目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放在“一戰背景”部分處理。評價性質是西方列強為________________、爭奪_______________而發動的一場________________。影響大大削弱______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______的優勢地位;還削弱帝國主義的________,進一步促進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_________。【合作探究】重難點“一戰影響”為歷史結論,需結合歷史材料,引導學生進行材料探究,讓學生做到“論從史出”,來突破重難點。材料1:戰爭歷時參與的國家卷入的人口涉及戰場傷亡人數支出戰費4年3個月33個15億歐亞非3000萬$2700億材料2:一戰期間,英國失去了其對外投資的1/4,法國失去了1/3,而德國失去了其全部對外投資。到1914年時,美國欠歐洲投資的債務約40億美元,但到1919年,它已成為一個借出37億美元之多的債權國……在工業上,歐洲的許多工業區都已遭到破壞,而美國的工廠卻在戰時極大需求的推動下,猶如雨后春筍般驚人地發展起來。……歐洲已不再像19世紀時那樣,是世界的銀行家和世界工場。這兩方面的領導權都已轉到大西洋彼岸。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3:歐洲列強的一個集團同另一集團血戰到底的慘狀不可彌補地損壞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認為是天命注定的統治有色人種的人了。數以百萬計的殖民地居民作為士兵或勞工加入戰爭……不用說,有過如此經歷后返回家園的殖民地居民對歐洲領主顯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恭順。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知識延伸】最后,老師啟發學生通過對于一戰背景,進程,影響的學習,說說你對戰爭的感悟與反思并,從古至今,引出2018年歐洲紀念一戰結束百年紀念活動,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和平的情感價值觀教育。 學生觀看電影《戰馬》視頻片段,參與課前調查:一戰知多少?學生回答:你從影片《戰馬》的片段中的看到哪些一戰元素,或者你了解哪些一戰歷史?學生在課前已預習了學案,當老師出示自主學習表格時,學生以小組回答的形式,向老師展示自學成果。學生通過老師對一戰前的歐洲形勢的介紹,然后再觀看“薩拉熱窩事件”的視頻,加深了對一戰復雜背景的了解。學生對于“一戰背景”的材料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探究后,學生展示探究成果。老師給予指導和點評。在對復雜的“一戰背景”逐一探究后,學生需要總結一戰的“根源--實質--矛盾激化--導火線”,理清這諸多原因之間的關系。學生在課前已預習了學案,當老師出示自主學習表格時,學生以小組回答的形式,向老師展示自學成果。兩位學生課前收集大量歷史圖片以及視頻資料,從“科技戰”和“塹壕戰”兩個角度,向同學們講述他們眼中的一戰,讓同學們了解戰爭的殘酷性。講述完畢后,讓學生展開互評。對于“一戰評價”的自主學習,學生在課下預習填寫。學生對于“一戰影響”的材料進行合作探究。探究后,學生展示探究成果。老師給予指導和點評。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對于戰爭的反思。一戰給自己帶來了什么啟示,并解釋一下自己的反思是通過學習一戰的哪一方面得出的?老師給予指導和點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