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訂立合同學問大Please enter the relevant text content here. Operation method: select all the text in this paragraph with the mouse, and enter the text directly to replace it. The text format will not change.第三課 訂約履約 誠信為本第一框01導入新課復習: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同學們回憶一下, 關系的客體是行為?客體債權關系合同義務人一定的行為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債權什么是合同?為什么要訂立合同(從中你可以找到訂立合同有什么好處)?應該如何訂立合同呢?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我們的課堂!01導入新課總議題:怎樣正確簽訂合同——從承諾買房贈送3萬家電券變成指定家電說起關于合同——合同的分類與要求簽訂合的過程——要約與承諾12合同的不同形式——口頭合同與書面合同3PART 01生活離不開合同1議題一:關于合同——合同的分類與要求買房贈送3萬家電券,為何轉變成指定家電?01議學情境一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1、視頻中房主小商與開發商簽了購房合同,你知道什么是合同嗎?2、房主與開發商簽了購房合同和開發承諾贈送的家電和家俱屬開哪種類型的合同?你還知道合同有什么其它類型嗎?3、開發贈送的3萬元券家電與房主的意思表示一樣嗎?后來開發商取消了購物券,接贈送成套家電同房主是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的共識?01議學問題1、合同的含義: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2、合同的種類:合同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運輸合同等。3、合同的特點:必須由訂立合同的各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即就某種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實現各自的利益。“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的協議,即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協議。“平等主體”是民事關系的核心特征。從管理角度來看,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 企業與職工之間都是不平等主體,都不屬于“民事主體”。注意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除了依靠誠實守信等道德約束,還需要合同法律制度的保障。注意01一、生活離不開合同名詞點擊: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將其期望發生法律效果的內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現于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體自由意志的體現,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傻冒!合同內容可不是他的意思表示01一、生活離不開合同4、正確認識自愿原則(1)必要性①可以滿足市場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增加整體的社會財富。②促成市場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會的信用機制。(2)保護:法律鼓勵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尊重市場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維護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3)限制:由于合同主體的談判能力與地位可能存在差異,法律對合同自由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一方。(相關鏈接)01一、生活離不開合同合同無處不在,大到國際貿易,小到生活點滴,合同滲透在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睜大眼睛,不能馬虎。但在生活中,我們根本就沒機會討價還價,而是直接在對方提供的含同上簽字,比如買保險、買房子,這種合同稱為格式條款這種格式條款對于處在弱勢地位的我們有好處嗎?01一、生活離不開合同相關鏈接:格式條款火車票背面的“乘車須知”《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①目的:保護談判能力與地位處于弱勢的一方。②優點:降低交易成本,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③缺點:限制對方當事人的合同自由,還有可能出現霸王條款。④應對:格式條款訂立方要遵循公平原則,并采取合理方法提示對方當事人并對利害條款作出說明。01一、生活離不開合同PART 02要約承諾訂合同2議題二:簽訂合的過程——要約與承諾請你結合議學情境一分析,1、在議學情境一中是如何體現要約與承諾的?合同訂立是否完成?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合同,了解當事人之間如何通過協商訂立合同。2、購房者與開發商訂立的此贈與合同是否有效?01一、生活離不開合同開發商承諾買房送3萬元家電和2萬元家俱購物券購房者小商按規定期限交錢買房要約人:開發商受要約人:購房者小商要約承諾雙方達成協議合同訂立完成01議學提示此贈與合同是有效的,因為:①此合同買房送家電、家俱購物券不違反任何法律法規,與不違背公序良俗;②開發商搞賣房送家電、家俱購物券活動,小商覺得劃算,愿意購買,意思表示真實;③開發商和購房者小商都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行為主體01議學提示1、合同的訂立合同的訂立需要當事人各方的平等協商,很多時候需要經歷反復協商才能就合同條款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法律將這個過程概括為要約與承諾兩個階段。01二、要約承諾訂合同2、要約(1)含義: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項要約中,發出要約的一方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為受要約人。(2)要求:為了保護受要約人的合理期待,維護穩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要約要約承諾承諾01二、要約承諾訂合同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效力,要約邀請不具有法律效力。相關鏈接: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01二、要約承諾訂合同3、承諾(1)含義: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應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該意思表示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2)要求:承諾到達對方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過程隨之結束。俗話說“一諾千金”,當我們接到一項要約,即將作出承諾時,要格外慎重。有效承諾是有條件的:①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②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③承諾必須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作出。注意01二、要約承諾訂合同過程 含義 法律約束力要約承諾一方當事人向對方發出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約束力,要約人一旦發出,就不能隨意撤銷或更改承諾應當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承諾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承諾一旦作出到達對方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訂立合同的過程即告結束。突破提升:訂立合同的過程——要約和承諾01二、要約承諾訂合同4、協商在實際協商過程中,受要約人的“承諾”可能增加新的內容,如果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變更或者超過了要約確定的期限,此時,該項“承諾”轉化為新要約,需要原來的要約人作出承諾,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01二、要約承諾訂合同5、效力(1)無效:①訂立合同并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內容出現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導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無效。②如果合同的主體不適格或者因欺詐、脅迫導致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也會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約束力。民法典還規定:國家機關、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事業單位不得作為保證人,否則無效。上述單位沒有擔保的主體資格。注意01二、要約承諾訂合同5、效力(2)有效:訂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法律鼓勵交易,從嚴認定無效合同。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即便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也屬無效合同。無效合同自訂立始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無效和被撤銷的后果: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追繳財產 。 注意01二、要約承諾訂合同PART 03立字有據更可靠3議題三:合同的不同形式——口頭合同與書面合同請你繼續結合議學情境一分析,1、在議學情境一中贈送家電、家俱購物券所產生的合同,從形式上看應屬于什么合同?2、書面合同和口頭合同都有哪些優缺點?01議學問題1、合同的形式與意義①各方當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訂立了合同。②無論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為都可以產生合同。③合同形式的意義:會對當事人能否順利實現其合法權益產生影響。01三、立字有據更可靠2、分類(1)口頭合同①含義:是當事人通過口頭語言達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②優點:充分適應了現代社會對訂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③缺點: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多不明確,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長,當事人忘記約定內容或者條件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當事人對合同的理解和執行就越容易產生爭議。④適用范圍:通常用在一些金額較小、即時清結、權利義務關系相對簡單的民事法律關系中。01三、立字有據更可靠2、分類(2)書面合同①含義:是以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訂立的合同。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②優點:內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當事人根據確定的義務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約方根據約定追究違約責任。書面合同有據可查,能夠為處理合同糾紛提供明確的證據,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決。01三、立字有據更可靠突破提升:比較口頭合同和書面合同口頭合同 書面合同含義 是現實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合同形式,是當事人通過口頭語言達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是以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的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訂立的合同。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特點 金額較小、即時清結、權利義務關系相對對簡單 書面合同內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當事人根據確定的義務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約方根據約定追究違法責任。意義 充分適應了當代社會對訂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書面合同有據可查,能夠為處理合同糾紛提供明確的證據,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決。01三、立字有據更可靠突破提升:以下兩種情形口頭合同無效①依據合同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口頭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②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也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在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之前,口頭約定的合同內容無效。若非上述兩種情況,當事人雙方的口頭約定具有法律效力。01三、立字有據更可靠限制意義自愿原則訂立合同要約口頭合同書面合同形式承諾生效01本框小結1.(2022·高二單元測試)甲公司員工唐某受公司委托從乙公司訂購了一批空氣凈化器,甲公司對凈化器單價未作明確限定。唐某與乙公司私下商定將凈化器單價比正常售價提高200元,乙公司給唐某每臺100元的回扣。商定后,唐某以甲公司名義與乙公司簽訂了買賣合同。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①該買賣合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因而無效 ②唐某可以以甲公司的名義與乙公司簽訂合同 ③乙公司以欺詐手段與甲公司訂立合同,合同無效 ④唐某與乙公司惡意串通損害甲公司利益,應對甲公司損失擔責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01課堂練習【答案】A【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②④:本案中唐某受甲公司委托,全權代理甲公司與乙公司訂立合同,且甲公司對凈化器單價未作明確限定,因而唐某可以以甲公司名義與乙公司簽訂買賣合同;簽訂的合同存在提高價格拿回扣損害甲公司利益的情形,是唐某與乙公司惡意串通損害甲公司利益,故唐某與乙公司都要對甲公司的損失擔責,②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①③:根據②④解釋,本案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情形,且唐某以甲公司名義與乙公司簽訂買賣合同,也不存在乙公司以欺詐手段與甲公司訂立合同的情形,①③錯誤但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01課堂練習2.(2022·高二單元測試)甲17周歲,以個人積蓄在慈善拍賣會拍得明星乙表演用過的道具。事后,甲覺得道具價值與其價格很不相稱,頗為后悔。關于這一買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買賣顯失公平,甲有權要求撤銷B.買賣存在重大誤解,甲有權要求撤銷C.甲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買賣無效D.甲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買賣有效01課堂練習【答案】D【詳解】AB:拍賣會上的商品的真實價值與價格通常是不相稱的,不屬于顯失公平,甲在購買時并不存在重大誤解,A、B兩項錯誤。CD: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17周歲的甲在慈善拍賣會上以個人積蓄拍得乙表演用過的道具,該行為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該行為有效,C項錯誤、D項正確。故本題選D。01課堂練習3.(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王明的好友將其父親名下一套房產賣給王明,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王明支付了全額房款并搬遷入住。讓王明沒想到的是,后來好友父親以女兒無權處分其名下的房產為由訴至法院,請求確認買賣合同無效并讓王明返還房屋。經法院一審、二審判決,均認為買賣合同無效。其原因在于( )A.合同內容違法B.合同違背公序良俗C.合同的主體不適格D.合同存在欺詐現象01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A:合同是雙方依法簽訂的,合同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故A錯誤。B:合同是王明的好友與王明簽訂的,合同中的內容涉及相關房屋購置問題,沒有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故B錯誤。C:材料中指出該房產的所有權人是王明朋友的父親,王明的好友將自己父親名下的房產賣給王明,他屬于無權處分人,故合同的主體不適格,故C正確。D:合同是王明的好友和王明簽的,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故不存在欺詐,脅迫。故D錯誤。故本題選C。01課堂練習4.(2023秋·全國·高二期末)2021年,天津市法院審理了一起案件。未成年人小劉初二輟學在家,70天時間里,將父母的158萬元積蓄全部打賞給一名主播,小劉一家把直播平臺告上法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劉打賞主播違背公序良俗,與直播平臺間的合同無效B.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小劉父母有權要回打賞C.小劉與直播平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小劉父母無權要回打賞D.小劉主體不適格,打賞主播的效力取決于其父母的追認01課堂練習【答案】D【詳解】A:小劉打賞主播并不違背公序良俗,故A錯誤。B: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是都無效的,故B錯誤。C:小劉與直播平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只能說明合同成立,并不能說明合同有效,從本案看小劉父母未追認該打賞行為,小劉父母有權要回打賞,故C錯誤。D:未成年人小劉初二輟學在家,說明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小劉在 70 天時間里將父母的 158萬元積蓄全部打賞給一名主播,已超出其年齡、智力狀況,這種民事法律行為從主體上看小劉是不適格的,該行為是否有效取決于其父母是否追認,故D正確。故本題選D。01課堂練習5.(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龍勝各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因非法買賣農村集體土地引起的確認合同無效糾紛案件,依法判決買賣雙方簽訂的《合同協議書》無效,由買方將土地退還賣方,由賣方退還買方購地款1800元并賠償經濟損失25000元。這說明( )A.當事人可以改變或者解除合同B.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合同必須履行C.不履行合同應承擔違約責任D.合同內容必須合法01課堂練習【答案】D【詳解】ABCD:龍勝各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因非法買賣農村集體土地引起的確認合同無效糾紛案件,依法判決買賣雙方簽訂的《合同協議書》無效,說明合同內容必須合法,D符合題意,ABC均與材料無關,排除。故本題選D。01課堂練習6.(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王某與李某簽訂合同,購買李某二手小汽車一輛。汽車使用期間毛病不斷,經檢測發現李某隱瞞事實,該車為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故障車輛。王某要求退還該車遭李某拒絕,遂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此判斷王某與李某的合同( )①已經成立②有效但可撤銷③沒有成立④可變更或撤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01課堂練習【答案】B【詳解】①③:王某與李某雙方內心真實意思與外在行為表現一致,故合同成立,故①正確,③錯誤。②④:材料中李某銷售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故障車輛,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可變更或撤銷,故②錯誤,④正確。故本題選B01課堂練習7.(2023秋·河北石家莊·高二石家莊二中校聯考期末)2022年6月23日,陸某向某紅木家具公司經理張某發微信:“我要購買紫檀餐桌和沙發各一套,總價4.5萬元,貨到付款。”6月24日,張某回復:“價格沒問題,但需到款發貨。”次日,陸某微信轉賬4.5萬元,張某表示已收到貨款,可安排發貨。據此判斷( )①張某的微信回復是承諾②合同成立的時間是6月25日③陸某的匯款行為是承諾④雙方訂立的合同屬于口頭合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01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①:張某的微信回復是不同意陸某的貨到付款,內容變更為“款到發貨”,這屬于新要約,不是承諾,故①不選。②:合同成立于承諾到達要約方,6月25日張某收到貨款,未對陸某的要約提出異議,視為合同成立,故②正確。③:匯款行為肯定了陸某到款發貨的條件,是行動的承諾,故③正確。④: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都符合書面合同的要求,材料中屬于電子數據交換,屬于書面合同,故④不選。故本題選C。01課堂練習8.(2023秋·湖南永州·高三永州市第一中學校考階段練習)停車收費后剮蹭丟失概不負責,代金券、積分卡消費限制期限,手機訂購的套餐期滿后被自動續期扣費……在網購等領域,一些不公平格式條款更具隱蔽性和迷惑性:有的單方面變更服務協議,以消費者默認等形式代替消費者同意;有的以“清倉”“特殊商品”等名義擅自擴大不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范圍等。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誠信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決定性意義,應健全社會信用機制②格式條款的使用限制了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自由,應予以禁止③如果格式條款中存在欺詐等內容,消費者可以依法要求撤銷合同④面對消費者和商家地位不對等的狀態,消費者需要增強維權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01課堂練習【答案】D【詳解】①:誠實信用對合同的訂立有著重要作用,但意思表示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決定性意義,故①錯誤。②:格式條款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適應了社會發展要求,我們應禁止的是不公正的格式條款,而不是格式條款本身,故②錯誤。③:若格式條款中有欺詐等內容,損害消費者利益,消費者可以要求撤銷合同,故③正確。④:材料中指出在網購等領域存在著不利于消費者的現象,針對消費者與商家地位不對等的狀態,消費者需要增強維權意識,④正確。故本題選D。01課堂練習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訂立合同學問大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理解合同的含義,結合社會信用機制建設,理解合同的社會價值。2.熟悉合同的常見形式,了解訂立合同的過程和有效合同的要求,增強誠信觀念,自覺履行合同,規范自身交易行為,維護誠信、健康的市場秩序。【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提高合同意識與契約精神,依法誠信參與社會生活。科學精神:學習訂立合同的技巧,在協商的過程中合理確定雙方利益法治意識:用法律思維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中各類合同糾紛,善于用法律規范雙方權利義。公共參與:做一個有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的現代公民。【教學重點】:了解合同的含義、形式、特點、意義。【教學難點】:理解如何訂立合同。【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復習導入——復習: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同學們回憶一下,( )關系的客體是行為?什么是合同?為什么要訂立合同(從中你可以找到訂立合同有什么好處)?應該如何訂立合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訂立合同學問大新課講授:出示目錄——訂立合同學問大總議題:怎樣正確簽訂合同——從承諾買房贈送3萬家電券變成指定家電說起議題一:關于合同——合同的分類與要求議題二:簽訂合的過程——要約與承諾議題三:合同的不同形式——口頭合同與書面合同第一幕:生活離不開合同議題一:關于合同——合同的分類與要求一、生活離不開合同議學情境一:《買房贈送3萬家電券,為何轉變成指定家電?》議學問題: 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1、視頻中房主小商與開發商簽了購房合同,你知道什么是合同嗎?2、房主與開發商簽了購房合同和開發承諾贈送的家電和家俱屬開哪種類型的合同?你還知道合同有什么其它類型嗎?3、開發贈送的3萬元券家電與房主的意思表示一樣嗎?后來開發商取消了購物券,接贈送成套家電同房主是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的共識?一、生活離不開合同1、含義: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注意:“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的協議,即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協議。“平等主體”是民事關系的核心特征。從管理角度來看,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 企業與職工之間都是不平等主體,都不屬于“民事主體”。2、各類:合同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運輸合同等。3、特點:必須由訂立合同的各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即就某種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實現各自的利益。注意: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除了依靠誠實守信等道德約束,還需要合同法律制度的保障。名詞點擊: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將其期望發生法律效果的內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現于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體自由意志的體現,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決定性的意義。4、正確認識自愿原則:(1)必要性①可以滿足市場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增加整體的社會財富。②促成市場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會的信用機制。(2)保護:法律鼓勵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尊重市場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維護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3)限制:由于合同主體的談判能力與地位可能存在差異,法律對合同自由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一方。(相關鏈接)過渡: 合同無處不在,大到國際貿易,小到生活點滴,合同滲透在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睜大眼睛,不能馬虎。但在生活中,我們根本就沒機會討價還價,而是直接在對方提供的含同上簽字,比如買保險、買房子,這種合同稱為格式條款相關鏈接:格式條款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第二幕:要約承諾訂合同議題二:簽訂合的過程——要約與承諾議學問題:請你結合議學情境一分析,1、在議學情境一中是如何體現要約與承諾的?合同訂立是否完成?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合同,了解當事人之間如何通過協商訂立合同。2、購房者與開發商訂立的此贈與合同是否有效?學生討論:教師評價補充:議學提示:此贈與合同是有效的,因為:①此合同買房送家電、家俱購物券不違反任何法律法規,與不違背公序良俗;②開發商搞賣房送家電、家俱購物券活動,小商覺得劃算,愿意購買,意思表示真實;③開發商和購房者小商都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行為主體要約承諾訂合同1、合同的訂立合同的訂立需要當事人各方的平等協商,很多時候需要經歷反復協商才能就合同條款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要約(1)含義: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項要約中,發出要約的一方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為受要約人。(2)要求:為了保護受要約人的合理期待,維護穩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相關鏈接: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效力,要約邀請不具有法律效力。3、承諾(1)含義: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應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該意思表示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2)要求:承諾到達對方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過程隨之結束。俗話說“一諾千金”,當我們接到一項要約,即將作出承諾時,要格外慎重。特別提醒:有效承諾是有條件的①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②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③承諾必須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作出。知識整合:訂立合同的過程:要約和承諾4、協商在實際協商過程中,受要約人的“承諾”可能增加新的內容,如果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變更或者超過了要約確定的期限,此時,該項“承諾”轉化為新要約,需要原來的要約人作出承諾,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5、效力:(1)無效:①訂立合同并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內容出現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導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無效。②如果合同的主體不適格或者因欺詐、脅迫導致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也會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約束力。特別提醒:民法典還規定:國家機關、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事業單位不得作為保證人,否則無效。上述單位沒有擔保的主體資格。(2)有效:訂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法律鼓勵交易,從嚴認定無效合同。特別提醒: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即便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也屬無效合同。無效合同自訂立始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無效和被撤銷的后果: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追繳財產第三幕:立字有據更可靠議題三:合同的不同形式——口頭合同與書面合同議學情境三:接續議學情境一議這問題: 請你繼續結合議學情境一分析,1、在議學情境一中贈送家電、家俱購物券所產生的合同,從形式上看應屬于什么合同?2、書面合同和口頭合同都有哪些優缺點?三、立字有據更可靠1、合同的形式與意義①各方當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訂立了合同。②無論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為都可以產生合同。③合同形式的意義:會對當事人能否順利實現其合法權益產生影響。分類:(1)口頭合同①含義:是當事人通過口頭語言達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②優點:充分適應了現代社會對訂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③缺點: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多不明確,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長,當事人忘記約定內容或者條件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當事人對合同的理解和執行就越容易產生爭議。④適用范圍:通常用在一些金額較小、即時清結、權利義務關系相對簡單的民事法律關系中。(2)書面合同①含義:是以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訂立的合同。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②優點:內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當事人根據確定的義務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約方根據約定追究違約責任。書面合同有據可查,能夠為處理合同糾紛提供明確的證據,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決。③適用場景:對于權利義務關系復雜、金額較大以及履行期限較長的合同,應當采取書面形式。④成立條件: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簽訂確認書的,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突破提升:比較口頭合同和書面合同突破提升:以下兩種情形口頭合同無效①依據合同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口頭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②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也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在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之前,口頭約定的合同內容無效。若非上述兩種情況,當事人雙方的口頭約定具有法律效力。本課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訂立合同學問大 教學設計.doc 3.1訂立合同學問大.pptx 買房贈送3萬家電卷,為何轉變成指定家電?_20230218_16523186.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