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同步練習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下冊 (人教版)一、單項選擇題1.既是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也是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的山脈是( )A.昆侖山脈-祁連山脈 B.祁連山脈-橫斷山脈C.大興安嶺-太行山脈 D.橫斷山脈-陰山山脈2.下列地理現象主要出現在北方的是( )①一月均溫低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②以旱地為主,內河航運發達③以種植小麥為主,河流有結冰期④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19年10月20日下午,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據此回答以下各題。3.下列詩句或諺語中,描繪烏鎮水鄉城鎮特色的是(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B.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C.一日過四季,十里不同天 D.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4.參加本次大會的代表,可能看到的當地人文特色有( )①臨河建屋,古橋眾多 ②快船是當地居民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④餐桌上擺放著太湖銀魚、白魚、白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我國北方傳統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墻體厚,且以炕代床是因為( )A.北方夏季熱,避暑 B.冬季很冷,利于取暖保溫C.北方多風沙,躲避風沙 D.北方全年刮北風6.“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景觀是指(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內蒙古高原7.關于西北地區地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以平原、山地為主 B.以丘陵、山地為主C.以高原、盆地為主 D.以山地、高原為主8.下列關于浙江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地處中國東南,東臨東海;②主要地形類型有丘陵和平原:③簡稱浙,省會杭州; ④氣候特點是冬暖夏涼四季如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中國古詩詞博大精深,下列解讀恰當的是( )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西北內陸晝夜溫差大B.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滾滾注入東海C.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黑龍江流域梅雨來襲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早低見牛羊——青藏高原畜牧業發達10.到西藏旅游,不是必須要攜帶的物品是( )A.氧氣袋 B.照相機 C.棉衣 D.墨鏡11.凌汛是指上游來水遭遇下游的冰壩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的現象。下圖中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屋頂坡度大,一般用瓦片覆蓋,這樣的民居主要分布在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青藏地區 D.西北地區13.有關青藏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有①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所以牧草的營養成分含量低。②青藏地區傳統的服飾——藏袍,能適應當地晝夜溫差大的特點③青藏地區的畜牧業被稱為高寒畜牧業④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們延續著“靠天養畜’’的傳統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4.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人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下列活動被烙上蒙古族印記的是( )A.飲馬奶酒,騎馬射箭 B.朋友來訪,敬獻哈達C.安塞腰鼓,抒發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節“地坑院”是黃土高原特色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高地)上。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甲圖民居所在的區域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天無三日睛,地無三尺平”B.“孤帆遠景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C.“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D.“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16.乙圖中最適合修建甲圖所示民居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17.傳統鄉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下圖民居體現出當地的氣候特點是( )A.炎熱潮濕 B.河流湖泊眾多C.寒冷干燥 D.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二、非選擇題18.【雙奧·起向未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夏季奧運會 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 水上項目、田徑等28項。分項最多的是游冰項目,包括公開水域游泳等5個分項。 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兩大類,分項最多的是滑雪項目,包括高山滑雪等6個分項。場地要求 室內場館:公開水域 適合冰上項目的室內場地,落差較大的山區;平均氣溫 20 C.°—30 C.°之間為宜 -10 C.°—0 C.°之同為宜申辦條件 國家具備舉辦奧運會的經濟實力;必須政治穩定社會安定;必須是一個體育大國;必須具有舉辦大型賽事或運動會的經驗,必須具備舉辦奧運會的社會條件等材料二北京冬奧項目團隊充分結合山谷的自然形態制作高山滑雪賽道;1000輛氫能源汽車(以清潔能源一氫氣為能量來源)作為賽事用車投入使用;“龍”圖騰等元素在冬奧場館設計中得到精彩詮釋;項目團隊攻克技術難關,研發出“地形氣候保護系統”……諸多種種“中國智慧”,讓北京冬奧會成為世界上不可復制的歷史性盛會。(1)據圖指出張家口大致位于北京的什么方向?說明判斷依據。(2)依據材料分析北京成為首個“雙奧之城”的有利條件。(3)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冬奧會成功舉辦給”未來”貢獻了哪些”中國智慧”?19.某校學生暑假開展“美麗中國之旅”地理研學活動。下面為各小組設計的路線圖。讀圖,回答問題。(1)四條研學路線中,跨越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是路線______,設計這條路線的小組目的是希望能探究我國主要河流流向為______的主要原因。(2)設計走王維描繪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是路線,這組同學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研學途中,看到藏民早晚將雙手藏在藏袍中,中午則脫下衣袖系在腰間,說明了當地氣溫變化的特點是。(3)“出發地郁郁蔥蔥,一路向北進入黑土地千里冰封”,那么這條研學路線的出發時間最好在______(填1月或7月)。這條研學線路上可以看到南方和北方有不同飲食習慣:南方______;北方______。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2.B3.B 4.C5.B6.D7.C8.A9.A10.B11.D12.B13.B14.A15.C 16.D17.A18.(1)西北方向。經緯度。(2) 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降雪豐富;地形起伏,便于建設山地滑雪場所;我國經濟實力雄厚,富有舉辦大賽經驗;科技實力雄厚,服務賽場內外。(3)場館建設;綠色交通;地形氣候保護系統。19.(1)線路2;自西向東。(2)線路1;晝夜溫差大。(3)1月;南方米飯為主;北方面食為主。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