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栽種小樹》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勞動觀念:認識并學習使用基本的植樹工具,培養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勞動觀念。2、勞動能力:學習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合作完成樹木的栽種的勞動能力。3、勞動習慣和品質:體會栽種的快樂,培養服務他人的習慣和品質 。4、勞動精神:培養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勞動精神。拓展延伸同學們知道植樹節是哪一天嗎?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位人物呢?拓展延伸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93年前的今天,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拓展延伸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于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后的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明確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新知講解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但是也有一些植物由于各種原因沒能越冬返青,于是早春時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區的園丁師傅忙著把枯死的植物移出,并對空出的綠化帶進行補種。你會栽種小樹嗎?你知道怎樣栽種才能提高樹苗存活的幾率嗎?下面讓我們一起動手,學習如何栽種小樹吧。新知講解一、勞動準備1.知識準備栽種樹木應選在適合樹木根系再生,并且枝葉蒸騰量較小的季節。就我國多數地區和大部分樹種來說,以晚秋或早春最好,因而我國的植樹節就定于每年的3月12日。不過,由于我國疆土遼闊,各地氣候差異較大,且不同樹種的習性也不相同,所以各地最佳的植樹時間應根據當地具體的自然條件和所栽種的樹種來決定。新知講解了解你所在地區的最佳植樹時間是每年的幾月份?1、三月份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以每年的三月份最佳,因為此時氣候環境適宜,適合種子和枝芽的萌發,所以此時栽培樹木,有利于提高栽培植株的成活率。2、九月份除春季三月份外,樹木也適合在秋季九月份栽培,此時氣候環境適中,大部分植株的生長緩慢,栽培后有利于樹木的生長發育,為來年提前開花做好充足的準備。3、十月份油松這類觀賞樹木可以在十月份栽植,此時栽培成功后,到來年夏季就可以生長得枝繁葉茂,有利于夏季遮陽,注意要選擇耐寒性好一些的植物。新知講解2.工具準備鐵鍬耙子水壺手套新知講解二、勞動體驗1.整地在要栽種小樹的區域,用鐵鍬和耙子對土地進行深耕、翻整,清除石塊、瓦片、植物殘根等雜物。新知講解知識加油站整地可以使土壤松軟,增強土壤保水和排水能力,有利于樹木根系生長、伸展和微生物的活動。通過整地還可以將土中的病蟲翻至土壤表層,暴露于日光或嚴寒中加以滅殺。整地可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兩類。全面整地是對植樹區域進行全面翻耕,優點是翻土面積大,可將雜草、石塊、瓦片和殘根等較徹底地清除,提高幼樹成活率。但是全面整地工作量大,且不利于水土保持,因此只適用于小面積植樹和翻栽小苗木。植樹造林和綠化苗木移栽多采用局部整地。新知講解2.放線定點在種植區域拉線,確定樹木的種植點。應根據樹種、樹齡、根幅范圍、土壤情況等因素來決定種植密度。操作提示如果想要規整地種植小樹,一般要求拉線橫平豎直,可以地面固定設施為準來放線定點。新知講解3.挖穴以上一步確定的樹木種植點為圓心,用鐵鍬挖出樹坑,同時把挖出的土塊打碎。表土(顏色較深,含豐富有機質)和底土要分開堆放、待用。新知講解操作提示(1)挖坑穴的規格應比樹苗根幅范圍大,保證栽種樹木的根系能充分舒展。(2)挖穴時應不斷向下修直穴壁,直至規定深度。要保持樹坑上下大小一致,如下左圖,這樣樹苗植入后能保持根系舒展。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錐形或鍋底形,如下右圖。如果樹坑上大下小,栽植樹苗踩實時,會使根系劈裂、卷曲或上翹,造成樹苗根部不舒展,影響樹木生長。新知講解4.修剪,散苗在正式栽種前,要把苗木的斷根、爛根剪掉,去掉側枝和多余的葉片,這樣有利于提高小樹成活率。將樹苗放在坑穴旁邊,注意輕拿輕放,不要破壞根系。新知講解5.種植栽種時要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1)將少量表土平整、均勻地填入坑底,這是第一次埋土。第一次埋土主要是防止將小樹苗栽得過深,并且利于苗木扎根。(2)將小樹苗扶正,放入樹坑正中,繼續埋土,這是第二次埋土。埋土約一半時,將樹苗稍微向上提一下,這是“一提苗”,目的是使根系舒展,避免樹苗底部窩根,影響生長。(3)提苗后,要用腳將已經培入的土踩實,這是“第一踩”,目的是使樹苗的根須和土壤密切接觸,以便吸收水分和營養。(4)進行第三次埋土,將余下的底土埋至與地面相平。然后進行第二次踩實,這樣可以使樹苗根須與土壤緊密結合,利于生根。新知講解(5)最后覆上底土以及坑周圍的枯枝落葉,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還可以用剩下的土在穴外緣筑灌水堰。新知講解6.栽后管理樹苗栽種后應立即澆水,水一定要澆透,有些干旱地區,還需間隔數日連澆幾遍水才行。澆水時應避免沖垮灌水堰。澆水滲入后,如樹苗歪斜,應將其扶正,并將塌陷處填實。知識加油站在土壤干燥、灌水困難的地區,為了節約用水,可用“水植法”,即在樹木入穴填土到一半時,先灌足水,然后填滿土,并進行覆蓋保墑。新知講解三、勞動提升給小區補種綠植的時候,不僅有比較小的樹苗,有時也會補種較大的樹苗。栽種帶土球的大樹苗,個人操作有困難,需要團隊合作。1.挖穴先用尺子測量樹苗根部土球的外圍和大致高度,然后在地上挖一個大小適合的坑穴。表土和底土分開。新知講解2.種植種植根部帶土球的大樹,需要“三埋兩踩”。(1)先向樹坑中回填適量的碎土。(2)一人將苗木妥善放置到坑內,扶正,讓樹干垂直于地面;另一人負責剪開土球的包裝材料,將不易腐爛的材料一律取出。(3)第二次埋土。填入表土至一半時,沿土球邊緣用腳將土壤踩實,或利用工具將土壤砸實,但注意不要將根部的土球踩碎。(4)繼續將土填至滿穴,然后砸實。(5)樹苗栽好后,在樹穴周圍用土筑成高15~20cm的灌水堰。圍堰要筑實,圍底要平,利于澆水時擋水。新知講解操作提示(1)為防止澆水后土塌樹倒,或者多風地區風吹樹搖,影響樹木成活,一般還會用木棍作支柱,支撐樹苗。(2)植樹過程中如需轉動樹苗,應將土球略微傾斜,慢慢旋轉,切勿強拉硬扯,造成土球破損。新知講解安全提示(1)植樹時應穿著耐臟耐磨的衣服和運動鞋。(2)嚴禁植樹時追逐打鬧,以免勞動工具誤傷他人。(3)種樹時注意配合,協同合作共同完成工作。(4)參加種樹活動時,必須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安排,服從指揮。四、勞動收獲1.將你的勞動成果展示一下吧。2.在植樹的過程中,有沒有出現難題?你是如何解決的?3.回顧自己植樹的過程,你覺得有沒有改進的空間?應如何改進?4.和同學、家長分享你的植樹流程。5.完成下面的評價表。新知講解勞動評價評價內容 達成情況勞動能力 會正確使用相關工具知道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種植樹木符合要求勞動品質 勞動時能與他人有效配合勞動過程中工具使用安全、規范培養服務他人、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等勞動品質請同學們給自己本節課的表現打個分吧!課堂練習請同學們思考植樹需要注意哪些細節。舉例:1、選地:種樹的土壤要深厚,起碼要達到80厘米以上的深度。土壤結構要相對疏松,能通氣,不積水。2、挖坑:種植穴一定要挖到足夠大足夠深。比如樹苗,直徑為20厘米的,則穴必須為30~40厘米甚至更大,種植穴大小必須是樹根土球大小的1.2~1.5倍,確保樹的根部能完全被坑容下。3、放樹苗:手握樹干,將樹苗放置在坑的中部,注意樹根要扶正、枝條要展開。4、填土:關鍵要夯實。可以分多次在已填的土上繞樹用均力踩實,不能讓根部土壤留有空洞,之后將所填土澆透。勞動分享請同學們將自己在植樹過程中的經驗和同學進行交流分享。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學習了如何正確使用相關工具,體會了栽種樹木的的快樂。培養了服務他人的勞動意識和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等勞動精神。板書設計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基本的植樹工具合作完成樹木栽種作業布置請同學們將自己植樹的過程記錄下來,看看都有哪些步驟。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栽種小樹》教學設計課題 《栽種小樹》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勞動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這節課主要帶領學生學習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學習了如何正確使用相關工具,教材利用大量圖片說明和文字講解,給學生們提供栽種樹木的步驟和操作事項,讓學生們體會栽種樹木的快樂。培養學生服務他人的勞動意識和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等勞動精神。學習目標 1、勞動觀念:認識并學習使用基本的植樹工具,培養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勞動觀念。2、勞動能力:學習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合作完成樹木的栽種的勞動能力。3、勞動習慣和品質:體會栽種的快樂,培養服務他人的習慣和品質 。4、勞動精神:培養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等勞動精神。重點 了解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難點 合作栽種樹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植樹節是哪一天嗎?導入圖片展示答案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位人物呢?拓展延伸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93年前的今天,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于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后的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明確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但是也有一些植物由于各種原因沒能越冬返青,于是早春時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區的園丁師傅忙著把枯死的植物移出,并對空出的綠化帶進行補種。你會栽種小樹嗎?你知道怎樣栽種才能提高樹苗存活的幾率嗎?下面讓我們一起動手,學習如何栽種小樹吧。 回答問題并思考了解植樹節的由來了解早春植樹的意義 引發學生的興趣為課題的引出做鋪墊引出課題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一、勞動準備1.知識準備栽種樹木應選在適合樹木根系再生,并且枝葉蒸騰量較小的季節。就我國多數地區和大部分樹種來說,以晚秋或早春最好,因而我國的植樹節就定于每年的3月12日。不過,由于我國疆土遼闊,各地氣候差異較大,且不同樹種的習性也不相同,所以各地最佳的植樹時間應根據當地具體的自然條件和所栽種的樹種來決定。了解你所在地區的最佳植樹時間是每年的幾月份?1、三月份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以每年的三月份最佳,因為此時氣候環境適宜,適合種子和枝芽的萌發,所以此時栽培樹木,有利于提高栽培植株的成活率。2、九月份除春季三月份外,樹木也適合在秋季九月份栽培,此時氣候環境適中,大部分植株的生長緩慢,栽培后有利于樹木的生長發育,為來年提前開花做好充足的準備。3、十月份油松這類觀賞樹木可以在十月份栽植,此時栽培成功后,到來年夏季就可以生長得枝繁葉茂,有利于夏季遮陽,注意要選擇耐寒性好一些的植物。2.工具準備鐵鍬耙子水壺手套二、勞動體驗1.整地在要栽種小樹的區域,用鐵鍬和耙子對土地進行深耕、翻整,清除石塊、瓦片、植物殘根等雜物。知識加油站整地可以使土壤松軟,增強土壤保水和排水能力,有利于樹木根系生長、伸展和微生物的活動。通過整地還可以將土中的病蟲翻至土壤表層,暴露于日光或嚴寒中加以滅殺。整地可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兩類。全面整地是對植樹區域進行全面翻耕,優點是翻土面積大,可將雜草、石塊、瓦片和殘根等較徹底地清除,提高幼樹成活率。但是全面整地工作量大,且不利于水土保持,因此只適用于小面積植樹和翻栽小苗木。植樹造林和綠化苗木移栽多采用局部整地。2.放線定點在種植區域拉線,確定樹木的種植點。應根據樹種、樹齡、根幅范圍、土壤情況等因素來決定種植密度。操作提示如果想要規整地種植小樹,一般要求拉線橫平豎直,可以地面固定設施為準來放線定點。3.挖穴以上一步確定的樹木種植點為圓心,用鐵鍬挖出樹坑,同時把挖出的土塊打碎。表土(顏色較深,含豐富有機質)和底土要分開堆放、待用。操作提示(1)挖坑穴的規格應比樹苗根幅范圍大,保證栽種樹木的根系能充分舒展。(2)挖穴時應不斷向下修直穴壁,直至規定深度。要保持樹坑上下大小一致,如下左圖,這樣樹苗植入后能保持根系舒展。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錐形或鍋底形,如下右圖。如果樹坑上大下小,栽植樹苗踩實時,會使根系劈裂、卷曲或上翹,造成樹苗根部不舒展,影響樹木生長。4.修剪,散苗在正式栽種前,要把苗木的斷根、爛根剪掉,去掉側枝和多余的葉片,這樣有利于提高小樹成活率。將樹苗放在坑穴旁邊,注意輕拿輕放,不要破壞根系。5.種植栽種時要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1)將少量表土平整、均勻地填入坑底,這是第一次埋土。第一次埋土主要是防止將小樹苗栽得過深,并且利于苗木扎根。(2)將小樹苗扶正,放入樹坑正中,繼續埋土,這是第二次埋土。埋土約一半時,將樹苗稍微向上提一下,這是“一提苗”,目的是使根系舒展,避免樹苗底部窩根,影響生長。(3)提苗后,要用腳將已經培入的土踩實,這是“第一踩”,目的是使樹苗的根須和土壤密切接觸,以便吸收水分和營養。(4)進行第三次埋土,將余下的底土埋至與地面相平。然后進行第二次踩實,這樣可以使樹苗根須與土壤緊密結合,利于生根。(5)最后覆上底土以及坑周圍的枯枝落葉,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還可以用剩下的土在穴外緣筑灌水堰。6.栽后管理樹苗栽種后應立即澆水,水一定要澆透,有些干旱地區,還需間隔數日連澆幾遍水才行。澆水時應避免沖垮灌水堰。澆水滲入后,如樹苗歪斜,應將其扶正,并將塌陷處填實。知識加油站在土壤干燥、灌水困難的地區,為了節約用水,可用“水植法”,即在樹木入穴填土到一半時,先灌足水,然后填滿土,并進行覆蓋保墑。三、勞動提升給小區補種綠植的時候,不僅有比較小的樹苗,有時也會補種較大的樹苗。栽種帶土球的大樹苗,個人操作有困難,需要團隊合作。1.挖穴先用尺子測量樹苗根部土球的外圍和大致高度,然后在地上挖一個大小適合的坑穴。表土和底土分開。2.種植種植根部帶土球的大樹,需要“三埋兩踩”。(1)先向樹坑中回填適量的碎土。(2)一人將苗木妥善放置到坑內,扶正,讓樹干垂直于地面;另一人負責剪開土球的包裝材料,將不易腐爛的材料一律取出。(3)第二次埋土。填入表土至一半時,沿土球邊緣用腳將土壤踩實,或利用工具將土壤砸實,但注意不要將根部的土球踩碎。(4)繼續將土填至滿穴,然后砸實。(5)樹苗栽好后,在樹穴周圍用土筑成高15~20cm的灌水堰。圍堰要筑實,圍底要平,利于澆水時擋水。操作提示(1)為防止澆水后土塌樹倒,或者多風地區風吹樹搖,影響樹木成活,一般還會用木棍作支柱,支撐樹苗。(2)植樹過程中如需轉動樹苗,應將土球略微傾斜,慢慢旋轉,切勿強拉硬扯,造成土球破損。四、勞動收獲1.將你的勞動成果展示一下吧。2.在植樹的過程中,有沒有出現難題?你是如何解決的?3.回顧自己植樹的過程,你覺得有沒有改進的空間?應如何改進?4.和同學、家長分享你的植樹流程。5.完成下面的評價表。課堂練習請同學們思考植樹需要注意哪些細節。舉例:1、選地:種樹的土壤要深厚,起碼要達到80厘米以上的深度。土壤結構要相對疏松,能通氣,不積水。2、挖坑:種植穴一定要挖到足夠大足夠深。比如樹苗,直徑為20厘米的,則穴必須為30~40厘米甚至更大,種植穴大小必須是樹根土球大小的1.2-1.5倍,確保樹的根部能完全被坑容下。3、放樹苗:手握樹干,將樹苗放置在坑的中部,注意樹根要扶正、枝條要展開。4、填土:關鍵要夯實??梢苑侄啻卧谝烟畹耐辽侠@樹用均力踩實,不能讓根部土壤留有空洞,之后將所填土澆透。 學習幾月栽種樹木是最佳時期了解各個季節都適宜種哪些樹木準備工具學習整地的要點按操作提示對樹木進行放線定點學習挖樹坑的技巧和要素了解散苗的意義按步驟注意種植的五要素學習栽后管理學習如何種帶土球的大樹按步驟種植完成評價表思考并回答問題 讓學生了解植樹的時間點和為什么選在這些時間點栽種增加學生的知識技能引導學生會準備的動手能力增加學生的知識技能讓學生養成耐心細致的品質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養成愛思考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技能的同時鍛煉動手能力增加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勞動精神豐富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品質讓學生在勞動的同時學會思考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學習了如何正確使用相關工具,體會了栽種樹木的快樂。培養了學生服務他人的勞動意識和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等勞動精神。 總結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 栽種樹木的基本流程基本的植樹工具合作完成樹木栽種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勞動教育》七下 勞動項目八《栽種小樹》教案.doc 【人教版】《勞動教育》七下 勞動項目八《栽種小樹》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