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勞動與技術 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蔬果變身課題 2家庭制作豆漿和豆腐 內容 P23—28 課型 新授課教學 目標 ⒈學會豆漿的制作方式 ⒉學會豆腐的制作方式 3.熱愛勞動,熱愛生活重點 ⒈豆漿的制作 ⒉豆腐的制作難點 豆腐的制作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課件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一 導入 豆漿、豆腐圖片導入 二 豆漿的制作 (一)原料: 黃豆200克、清水400毫升、糖少許 (二)制作過程: 1.按照膳食指南的要求,每人每天應該攝入30—50克豆類,除去每日吃的豆腐量,打豆漿的豆子用10—20克即可,如果用20克豆子一般要用400毫升水,自己現磨的豆漿最好喝! 2.將黃豆發泡大!(選黃豆時要選均勻大個的! 要飽滿的!黑色或癟的都不好!最好是前一天晚上就用熱或溫水泡到) 3.磨豆!(越碎越好.現在磨豆子有好多方法不過最好的還是手動搗碎不過麻煩.還可以到咖啡機里或其他的一些磨機里.有種十多塊錢的塑料手動旋轉磨杯也不錯) 4.煮渣(將磨碎后的黃豆加一定的水加熱,加水量跟煮粥差不多盡量弄濃點.沸騰5到10分鐘較好這樣煮出來就成豆漿了!) 5.去渣 (用密漏斗或直接用個干凈沙布袋或一塊大點的布.,把煮好的豆漿跟渣一起倒進漏斗或布袋把水分擠壓(小心燙手)出來用容器接到就好!這樣出來的豆漿就又純但味道有又濃) 6.加糖再加熱!(再加熱殺菌消毒因為擠壓的時候可能會接觸到手或其他東西,再加熱也可以把豆漿再次加濃) (三)注意事項: 牛奶有人喝了不舒服,豆漿也一樣,部分人對低聚糖和抗營養因子敏感,容易產生腹脹和產氣反應。但只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輕微反應對健康并無明顯危害,可先控制數量,逐漸增加,待腸道適應之后即可消除。 因為豆漿性平偏寒,脾虛易腹瀉、腹脹的人以及夜間尿頻、遺精腎虧的人,均不太適合飲用豆漿。 但這也并不是說一點豆漿都不能喝,如果要喝,盡量喝溫熱的,不要喝涼豆漿。 三 豆腐的制作 (一)原料:豆子500克、水2500克、內脂6克、鹽5克、油10克。 (二)做法: 1、豆子先洗凈,去除雜質,然后用雙倍的水來泡豆子一晚上。泡好的豆子一般會吸收自身一倍的水。泡好后,一定要充分揉洗干凈,將豆子表面一層黃曲霉菌清洗掉。((可以在浸泡時在里面加1克堿面,這樣可以提高蛋白質溶解度,不加也行。) 2、然后再加入四倍的水,分次用攪拌機攪拌成豆漿。 3、用毛巾將豆漿倒入容器中,上面有很多浮沫。使勁擠出豆漿,豆渣不用。 4、用篩子過濾一下豆漿,將浮沫去凈。 5、這是多出來的豆渣,可以用它加入適量的水來做豆漿喝。也可以做豆渣土司,豆渣饅頭。 6、內脂取6克(內酯不能過多,多會容易酸)。 7、用少許的冷水調開。 8、將剛才的豆漿加入5克鹽和10克油不停地攪拌直到煮開后,稍涼一會,大概是85度的時候,將內脂倒入攪拌幾下,蓋蓋。15分鐘后打開蓋子。豆漿就已經凝固了。 9、取一個有眼的容器,例如電飯鍋上的蒸籠。(關于容器的選擇,最好選擇直徑比較小的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比較好看,比較高)。 10、上面蓋一塊新的毛巾或者是沙布(這樣壓出來的水會通過沙布流出來)。 11、將凝固的豆漿倒入攪拌幾下(攪拌幾下做出來的豆腐會更細膩)。 12、將毛巾蓋好,用裝滿水的電飯鍋壓上,30分鐘后即可。 四.小結板 書 設 計課 后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