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節 小躺椅的制作·教材:浙教版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教材(實驗本) 七年級(選用)·課型:手工制作·課時:1課時·教學內容與目標:1、了解躺椅的構造及制作方法。2、嘗試制作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從中體驗樂趣。3、運用恰當的工具、材料、自主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一把小躺椅,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造型的創造力、表現力及動手能力。 重點:能利用恰當的工具、材料制作小躺椅。 難點:如何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探索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設計制作出造型新穎、風格獨特、富有個性的小躺椅。 一、設計理念 21世紀是強調知識、重視能力的全面發展、高度競爭的世紀。當今,在全球都在探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共同關注的焦點。然而,勞動技術教育這門學科正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正符合時代的需要,迎合了改革的焦點。 《制作小躺椅》這一課,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聯系生活,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這體現了課改的方向,課改的具體實施。 二、教學方案設計·組織準備:1、6人一組,學生自由組合。2、學習材料:一次性方便筷、竹片、彩色卡紙、細鐵絲、吸管、包裝網膜、碎布。工具:美工刀、剪刀、錐子、手搖鉆,尖嘴鉗、砂紙、黏合劑、雙面膠帶、直尺等。3、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1臺、實物躺椅、躺椅小制作若干、示范材料、工具一套。·教學過程:一、課題引入: 為了讓學生認識躺椅與人體的結構、比例關系等。1、師:用肢體做一個動作(生猜是什么造型)?生:椅子。2、 師:如果上身向后傾斜(生猜又是什么造型)?生:躺椅。3、 師:實物展示躺椅(請學生親身感受)并請學生談談躺椅應具備的功能與結構?(為了加強學生的自主活動性、創造性及表現欲)生:(討論)回答。1、 可折疊,攜帶方便。2、 可看電視用或曬太陽。3、 躺著比較舒服。師:小結躺椅的功能及結構,這節課就讓我們嘗試一下制作一把小躺椅好嗎?引出課題《制作小躺椅》。二、教學活動展開:(一)了解基本制作方法及材料的運用。1、 師:展示一把小躺椅請學生觀察并找出用了怎樣的連接方法?生:釘接、膠接、榫接等。(引出榫接)2、師: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采用這種方式連接(拓開思路) 生:椅子、桌子等3、 師:演示一次性方便筷制作小躺椅(方法、步驟、注意事項)。生:觀看。4、 師:除了一次性方便筷,想想身邊還有哪些材料可制作?(開拓學生的想象力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生:易拉罐、鐵絲、紙、木條等。5、 師:展示用吸管、鐵絲、竹條、紙等制作的小躺椅。生:欣賞(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二)自主探索(展開想象、巧妙設計)嘗試制作一把小躺椅。 生:動手制作。1、你想親手制作一張富有個性的小躺椅嗎?趕快動手吧。2、要求:①合作完成或獨立完成。 ②可選擇身邊自己感興趣的材料。 ③制作出造型新穎、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躺椅。 師:巡回指導。 (三)作品展評及交流:1、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躺椅。2、談自己的創意,如果真投產用什么材料制作最能展示自己的創意。 生1:用鐵絲及包裝網膜制作,可供休閑、娛樂用,如果投產用較輕的易攜帶的材料。生2:用紙做一把搖椅,造型相當美觀,可供老年人休息用,可見這位學生的尊老、敬老的好品德。小結:本課設計上,遵循一些廢棄物再利用為本,結合生活實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作力為終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為出發點。上課過程中,老師的引入比較新穎,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比較強(材料及工具的使用)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也得到了體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