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8張PPT)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Please enter the relevant text content here. Operation method: select all the text in this paragraph with the mouse, and enter the text directly to replace it. The text format will not change.第一課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第二框第二課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一、歷史的選擇中國共產黨能夠確立執政地位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和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二、人民的選擇三、現實原因第一框題第二框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了第一課框架四、黨的先進性第一課01導入新課總議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現實原因黨領導人民站起來黨領導人民富起來黨領導人民強起來——從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踏上建設現代化強國新征程說起123——從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說起PART 03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1議題一: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從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說起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01議學情境一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01議學情境一01議學情境一010203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04了解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人民的苦難歷史和復興歷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有什么意義?我國在過渡時期進行了怎樣的建設和探索?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又進行了怎樣的探索?01議學問題1956194019491919“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鴉片戰爭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新民主義革命舊民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由資產階級領導無產階級領導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人民的苦難歷史和復興歷程站起來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社會主義新民主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渡實現政治前提 制度基礎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1、新中國成立的政治意義: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2、對比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區別 聯系領導階級 目的 結果與前途 所屬世界革命范疇 新民主主義革命 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為政治目標. 提出了徹底的革命綱領,廣泛發動群眾,解決了民主革命的中 心問題,土地問題。 無產階級世界革命范疇 (1)社會性質:都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革命任務:都是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3)革命性質: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舊民主主義革命 資產階級 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政治目標。 革命綱領不徹底,群眾發動不充分,不能徹底解決土地問題,最終遭到失敗 世界資產階級革命一部分 拓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椒新民主主義的必然趨勢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必要準備必然趨勢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2)二者的關系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互相銜接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實踐中艱苦探索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1949年—1952年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初步確立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恢復國民經濟3、過渡時期的建設與探索1954年1953年12月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社會主義改造(1)過渡時期的時間(1949年——1956年)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2)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改造手工業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一化三改3、過渡時期的建設與探索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3、過渡時期的建設與探索(3)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這是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4)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標志:生產資料公有制意義:①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②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3、過渡時期的建設與探索思考: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們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的 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1)艱苦探索: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如同革命一樣,也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艱苦的探索。1957年輕12月7日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4、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1)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中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地位逐步提高。(2)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此后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01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PART 03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2議題二:黨領導人民富起來——從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說起——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我們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我國成為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01議學情境二01議學情境二010203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時間?2、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目的?3、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意義?01議學問題2013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32017十九大: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19922001“加入世貿組織南巡講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十六屆三中全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319901984十二屆三中全會,推進城市改革1980設立經濟特區1978十一屆三中全會1984沿海港口城市1982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發開放上海浦東中國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處發展改革開放的起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開放進入新時代讓我們一起回顧改革開放的進程01議學問題1. 改革開放的時間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01二、實行改革開放 實現民富國強2、改革開放的目的(1) 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振興中華民族;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01二、實行改革開放 實現民富國強(2)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社會主義生機活力完善社會主義制度2、改革開放的目的01二、實行改革開放 實現民富國強(3)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黨的先進性2、改革開放的目的01二、實行改革開放 實現民富國強(1)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2)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3、改革開放的意義01二、實行改革開放 實現民富國強PART 03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3議題二:黨領導人民強起來——從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踏上建設現代化強國新征程說起黨的二十大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所作的報告,擘畫了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報告求真務實,既深入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經驗,又系統謀劃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路線、綱領、道路和方略。正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全黨才有了頂梁柱,14億多中國人民才有了主心骨;正是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才有了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踏上建設現代化強國新征程01議學情境三01議學情境三010203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2017年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變化的判斷意味著什么 2、理解新時代的科學內涵。3、談談我國進入新時代的意義01議學問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1、新的歷史方位01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2、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23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501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中華民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3、新時代的重大意義01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 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3、新時代的重大意義實踐證明我是對的!01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3、新時代的重大意義01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1)更完善的制度保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更主動的精神力量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4、實踐證明黨領導的正確性創造中國共產黨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人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領導偉大夢想統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提供01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2)這十年經歷的三件大事及其歷史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二十大的十年,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4、實踐證明黨領導的正確性01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3)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著苦難與輝煌、曲折與勝利、付出與收獲。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踏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并邁上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實踐充分證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新征程4、實踐證明黨領導的正確性01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結論: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建立新中國(1949.10.1)確立新制度(1956.12)實行改革開放(1978.12)進入新時代(2017.10.18)政治前提制度基礎新的歷史方位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01突破提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富起來強起來建立新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革命開始過渡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物質成就歷史經驗社會主義制度確立開啟目的意義關鍵抉擇完善制度加強黨建發展生產現實意義歷史意義對國家和民族對科學社會主義對人類社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中國人站起來走向民富國強踏上新征程堅實基礎制度基礎結論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01小結1.(2022春·吉林長春·高一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计谥校┼囆∑街赋觯骸爸袊谑澜缟系牡匚?,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才使我們這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在世界上站起來,而且站住了?!边@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③使得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④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01課堂練習【答案】B【詳解】①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在世界上站起來,而且站住了,①④正確。②: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②錯誤。③:中國共產黨成立,使得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③錯誤。故本題選B。01課堂練習2.(2022春·安徽亳州·高一亳州二中??计谥校R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下列選項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①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做了必要準備③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改革開放打下堅實基礎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01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故①錯誤。②③: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做了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改革開放打下堅實基礎,體現了“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這一思想,故②③正確。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沒有體現材料中馬克思主義思想,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01課堂練習3.(2022春·河北衡水·高三河北武強中學??计谥校拔覀兂鴸|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五千年的情懷,讓大中國成為遼闊的舞臺,我們的新時代日新月異,綻放漫天的光彩,暖暖的春風花兒開,笑望著河流與山脈。”上述材料告訴我們(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②兩個新時代的主要矛盾和人民訴求都是一樣的③站起來、富起來,為強起來奠定基礎④五千多年的文化自信,讓我們的新時代日新月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01課堂練習【答案】B【詳解】①③:依據題意,《走進新時代》和《贊贊新時代》兩首歌的歌詞告訴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站起來”、“富起來”為“強起來”奠定基礎,①③符合題意。②:兩個“新時代”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的訴求是不一樣的,②錯誤。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讓我們新時代日新月異,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01課堂練習4.(2022春·湖南·高二校聯考期中)100年來,中國共青團始終與黨同心、跟黨奮斗,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團員把忠誠書寫在黨和人民的事業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把光榮攜刻在歷史行進的史冊里。下列關于中國青年參與歷史進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青年推動的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B.由青年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國家的獨立C.由青年參與的“三大改造”實現了中國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D.由青年主導的改革開放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01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A:拉開了中國近代史序幕的歷史事件是鴉片戰爭,排除A。B: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排除B。C:1956年,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C正確。D: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而且由青年主導的改革開放的說法也不正確,排除D。故本題選C。01課堂練習5.(2022春·福建寧德·高三統考期中)數百年奔流激蕩。曾經苦難深重,如今意氣昂揚。在科學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國大地發生歷史巨變,我們無比堅定,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以下能準確佐證“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的選項是( )①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②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③新中國的成立,迎來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01課堂練習【答案】C【詳解】①:材料未說明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①不符合題意。②④:在科學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國大地發生歷史巨變,我們無比堅定,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發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使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進入新時代后,也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④正確。③:材料主旨在于強調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即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能夠發展中國,不是強調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沒有體現新中國的成立使中華民族站起來了。且該項說法不正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③排除。故本題選C。01課堂練習6.(2022春·山東泰安·高一泰安一中校考期中)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這一論斷揭示了改革開放( )①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自我完善③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④是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01課堂練習【答案】B【詳解】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①符合題意。②: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生產資料公有制成為我國社會濟制度的基礎,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②說法錯誤。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③錯誤。④:改革開放是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體現出是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01課堂練習7.(2021春·湖南長沙·高一湖南師大附中校考期中)美國漢學家傅高義說:“很多人欽佩他以87歲高齡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確保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步伐的舉動”。這一舉動( )A.使中國人民從東亞病夫到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B.有利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中國人民富起來C.使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中國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D.把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不斷指引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01課堂練習【答案】B【詳解】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A不合題意。B:“他以87歲高齡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確保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步伐”是指鄧小平南巡,推動中國改革開放,有利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中國人民富起來,B符合題意。01課堂練習8.(2021秋·安徽阜陽·高一田家炳實驗中學??计谥校┙涍^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意味著( )A.我國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B.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C.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D.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01課堂練習【答案】B【詳解】A: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我國早已實現總體小康,A錯誤。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B正確。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而不是“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C錯誤。D: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D錯誤。故本題選B。01課堂練習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教學目標】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這一過渡時期我國的各項建設。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2、理解并識記改革開放的目的和意義,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三個階段。3、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三個“意味著”【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2、科學精神: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意義、改革開放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由此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的結論。3、公共參與:通過學習本課知識學習使學生升華對黨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做有時代擔當的青年,自覺投身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建設中去。【教學重點】改革開放的時間、目的和意義: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具體內涵、歷史意義【教學難點】闡釋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知識體系框架導入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個問題的前兩個原因——(1)歷史的選擇;(2)人民的選擇,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三個原因,即現實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了新課講授:出示課題和目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 起來、強起來1、建立新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2、實行改革開放走向民富國強3、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總議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現實原因1、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之——中國人民站起來2、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之——中國人民富起來3、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踏上建設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國人民強起來第一幕:建立新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之——中國人民站起來議學情境一:閱讀材料《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并觀看視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了解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人民的苦難歷史和復興歷程。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有什么意義?3、我國在過渡時期進行了怎樣的建設和探索?4、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又進行了怎樣的探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人民的苦難歷史和復興歷程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1、新中國成立的政治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政治前提。2、對比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1)含義與分界線(2)二者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互相銜接3、過渡時期的建設與探索(1)過渡時期的時間(1949年——1956年)(2)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年——1952年)1949-1952年,在著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在內的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同時,黨領導人民致力于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了的國民經濟。(3)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4)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這是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5)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的標志、意義標志:1956年底,一化三改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思考: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們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1)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如同革命一樣,也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艱苦地探索。(2)社會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所取得的成就與地位:①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中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地位逐步提高。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此后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幕: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議題二: 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之——中國人民富起來議學問題二:閱讀材料《二十大數說由建國到走向民富國強的百年歷程》并觀看視頻《改革開放》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改革開放的時間?2、改革開放的任務?3、改革開放的意義?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1、改革開放的開啟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2、改革開放的目的(1)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振興中華民族;(2)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3、改革開放的意義(1)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2)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第三幕: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議題三: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踏上建設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強起來議學情境三:閱讀材料《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踏上建設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并觀看視頻《新時代》黨的二十大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所作的報告,擘畫了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報告求真務實,既深入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經驗,又系統謀劃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路線、綱領、道路和方略。正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全黨才有了頂梁柱,14億多中國人民才有了主心骨;正是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才有了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2017年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變化的判斷意味著什么 2、理解新時代的科學內涵。3、談談我國進入新時代的意義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進入新時代 踏入新征程1、新的歷史方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2)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3)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4)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5)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3、新時代的重大意義(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中華民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4、實踐證明黨領導的正確性(1)更完善的制度保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更主動的精神力量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2)這十年經歷的三件大事及其歷史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二十大的十年,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3)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踏上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著苦難與輝煌、曲折與勝利、付出與收獲。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踏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并邁上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實踐充分證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突破提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本課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教學設計.doc 1.2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pptx 復興之路.mp4 改革開放.mp4 新時代.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