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4節《北京》基礎知識講解第六章 北方地區第四節《祖國的首都——北京》要點1:政治文化中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北京面積1.641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8.6萬(2020年)。1.北京的符號(1)首都北京的符號: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國家博物館等。(2)古城北京的符號:故宮、長城、四合院等。(3)現代北京的符號:“鳥巢”、“水立方”、王府井商業街等。2.北京的地理位置(1)經緯度位置: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屬于北溫帶、中緯度地區。(2)相對位置: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渤海,與天津市和河北省為鄰。3.北京的自然環境氣候 位于暖溫帶、半濕潤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夏長、春秋短地形地勢 以平原和山地為主,北部是軍都山,屬于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余脈西山,東南部是華北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河流 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等,均屬于海河水系,自西北流向東南,注入渤海方法總結1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北京位于幾條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點,又是京杭運河的起點,對外聯系方便。向東出山海關可進入東北地區;從西北出居庸關可進入內蒙古高原;向西可聯系黃土高原;向南可進入華北平原。 (1)北京經緯度位置優越,位于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溫度與干濕度適中。(2)北京海陸位置優越,雖居內陸,但距海較近,交通發達。渤海是中國的內海,有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拱衛,所以北京雖然距海很近,但十分安全。(3)北京戰略位置優越。北京位于華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聯結的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4)北京經濟區位優越。北京西有黃土高原,西北有內蒙古牧區,南有黃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物產供應豐富。4.北京的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全國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對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1)全國政治中心: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全國文化中心: 北京文化教育事業發達。這里有著名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各類科學研究機構,有全國藏書最多的國家圖書館,有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還有許多 著名的博物館、展覽館、體育場館…… (3)國際交往中心(對外交流中心):北京有外國大使館、國際組織代表機構,以及眾多的海外企業代表機構等。隨著越來越多的世界著名跨國公司落戶北京、各種國際會議在此頻繁召開,北京與世界各地的聯系正日益密切。(4)科技創新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聚集,有中關村等高新技術產業中心。要點2:歷史悠久的古城——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1.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1)歷史名城:北京擁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這里建都。(2)歷史遺跡:悠久的歷史為北京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跡。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名勝古跡散發著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深深地吸引著國內外的游客。①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現為故宮博物院,是我國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是古城北京的象征。②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它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筑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筑博物館。(3)特色文化:四合院(傳統民居)、胡同、牌樓,京劇、曲藝等2.北京舊城的城市布局北京舊城分內城和外城,其格局形成于元、明兩代,以皇宮為中心,建筑呈棋盤狀排列,東西對稱,舊城呈現獨特的“凸”字形輪廓,一條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的長約8千米的中軸線使城市布局左右對稱。這種“凸”字軸線形的城市格局,堪稱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要點3:現代化的大都市1.城市發展成就(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北京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新區不斷涌現。北京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在城市中心區外圍形成了一批衛星城。(2)重點功能區:①中央商務區: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的象征與標志,一般位于城市的黃金地帶。北京中央商務區位于朝陽區內,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已成為首都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地區。②中關村科技園區: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是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③金融街:是對我國金融業頗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區,擁有中國人民銀行等眾多銀行和我國最高金融決策和監管機構。④王府井商業街:擁有眾多的大型商場,是具有數百年悠久歷史的著名商業區。(3)交通建設:①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②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環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狀交通干線連接起來,放射狀交通干線便捷了中心城區的對外聯系。③北京的城市軌道交通也很發達,并且已初步建設成網。④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方法總結2 穿過北京的鐵路干線穿過北京的鐵路干線以北京市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按順時針排列如下:京哈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京包線、大秦線等。2.北京城市建設與發展應注意的問題(1)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建筑保護之間的關系:城市要發展,傳統的歷史文化建筑也要保護。北京在城市建設中,十分重視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北京市政府通過頒布多項規章條例,加大了對北京市現有的世界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建筑的保護力度。現在,北京市街頭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交相輝映,既具有現代風貌,又有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2)城市發展方向:北京在城市建設中,十分重視環境質量的改善。目前,北京正在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例如,為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北京把大型鋼鐵企業“首鋼”遷出北京。“首鋼”舊址改建成首鋼工業遺址公園,成為北京西部綜合服務中心和后工業文化創意產業區。為建造宜居城市,北京在城市中心打造了一批開放式的街心公園、綠地和廣場。方法總結3北京的主要環境問題及解決措施(1)水資源短缺的原因:降水少,地表徑流少;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需水量大;水資源污染、浪費嚴重。解決措施:調整工農業生產結構;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跨流域調水;開發利用雨季洪水。(2)風沙危害的原因:冬春季風強盛,距沙源地近。解決措施:營造防護林。(3)環境污染的原因: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解決措施:調整能源結構,使用清潔能源;適當限制重工業和高耗能工業;搬遷排污量大的企業,發展環保產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