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上 課 啦蝴蝶谷蝴 蝶 愛德華·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紀下半葉挪威民族樂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爾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歲隨母學鋼琴,得到音樂啟蒙教育。經著名小提琴家O.布爾推薦,1858~1862年在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后,在卑爾根舉行首次作品音樂會。1863~1866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活動,與挪威民族音樂的倡導者音樂家R.諾拉克等人共創“尤特皮”音樂社,創作并介紹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民族音樂。回國后,為建立挪威民族樂派積極展開音樂活動。1871年創立克里斯蒂安尼亞(今挪威首都奧斯陸)音樂協會,曾任該協會愛樂樂團和卑爾根“和諧”合唱團指揮,并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國舉行作品音樂會。1874年被政府授予終身年俸,1890年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曾先后獲英國劍橋大學和牛律大學授予的音樂名譽博士銜。逝世時,挪威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格里格簡介 他的具有卓越藝術成就和民族特點的作品,還有早期創作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 (1868),弦樂曲《兩首悲調》 (《創傷》和《晚春》,1881_)、G大調《第二小提琴奏鳴曲》 (1867)、c小調《第三小提琴奏鳴曲》 (1887)、《g小調弦樂四重奏》 (1877~1878)、 《e小調鋼琴奏鳴曲》 (1865)。為紀念丹麥民族戲劇奠基者、戲劇家L.H.B.霍爾堡寫的《霍爾堡康塔塔》和鋼琴組曲《霍爾堡時代》 (1884,曾改編成弦樂組曲);以民歌主題寫成的標題幻想性小品《g小調鋼琴敘事曲》 (1876)等,這些作品都體現了格里格在鋼琴抒情小品里的思想情趣和清新的格調。格里格應邀為易卜生的詩劇 《培爾·金特》 所寫的配樂,完成于1874至1875年間,但他從配樂中選編的兩套組曲(各分四段),卻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編出。卻是影響最大 。格里格作品初聽樂曲《蝴蝶》提問: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想象一下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情景?同學們聽出來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鋼琴欣賞樂曲鋼琴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蝴蝶還有哪些其他的飛的姿勢?你認為音樂中的蝴蝶是一直在飛還是飛一飛停一停?我們再聽著音樂,想一想,試著做一做請你用手指在空中劃出旋律線跟著樂曲旋律模仿蝴蝶翩翩起舞的樣子。復聽音樂,大家根據節奏為樂曲伴奏并在課本上畫線條,畫出自己聽到的蝴蝶。動聽的音樂就像是飛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也像是叮咚的泉水在山間流淌,有時候,也像是璀璨的星辰在夜空用閃爍。讓我們熱愛音樂熱愛生活!,再 見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