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畫故事【教材分析】本課的內容是繪制有故事情節趣味的畫面。提煉故事的高潮或矛盾焦點等關鍵的要素訴諸畫面。使人通過畫面直觀感受到文本故事的精髓所在。【課型】造型表現【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運用單幅畫面的形式,繪制出能體現一定故事情節的鉛筆創作草圖。(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創作過程的探索及實驗,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敢于創新與表現,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教學重點】:分析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時間、地點、場景、提煉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或矛盾焦點。【教學難點】:合理安排畫面,繪畫故事。【教學準備】課件、繪畫工具、畫紙【教學過程】導入階段:通過觀看視頻《飛奪瀘定橋》引入課題,介紹繪畫作品中故事情節的重要性。【設計意圖】通過課前情境創設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畫故事興趣又能為新課做好鋪墊。 二、新知探究 1、欣賞作品《老鼠娶親》 (1)介紹民間流傳的“老鼠娶親”故事:相傳正月初三是“老鼠娶親”的大日子,這天晚上會聽到老鼠吱吱叫的聲音。為了不打擾老鼠娶親的好事,在該晚人們會盡量提早熄燈就寢,并且在家中的廚房或老鼠常出沒的角落,撒上一些米、鹽、糕餅等表示慶賀,希望與老鼠打好交道以求少一些鼠害,祈望來年有個好的收成。長期以來,有關老鼠送嫁題材的民間文學、曲藝、美術等作品很多,遍及各地。(2)、說說作品怎樣在迎親隊伍中突出新郎和新娘?(3)、貓在畫面中起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老鼠娶親》的欣賞和思考,讓學生了解作品表現技法,提醒學生注意表現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時間、地點、場景,提取、歸納繪畫所需的要素,提煉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或矛盾焦點來安排畫面。欣賞取材于神話傳說題材的作品:《最后的晚餐》(1)、介紹故事背景:《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新約圣經記載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瞬間情節是耶穌預言自己會被門徒猶大出賣,差門徒彼得通知在逾越節的晚上與眾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飯,而是當眾揭露叛徒。(2)、讓同學猜測耶穌及門徒的心理活動,并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設計意圖 】通過欣賞繪畫作品《最后的晚餐》再次點明故事發展的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故事發展的高潮或矛盾。并請學生根據故事要素構建自己的故事情節,并將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欣賞學生熟悉的漫畫《狼》。(1)、請同學進行故事情節講述。(2)、教師進行總結,并反觀文學作品在連環繪畫中的情節表現方法。【設計意圖 】由于《狼》的故事大家都學習過,所以講述時大家輕車熟路,同學們也反觀了畫故事的主要要素,同時強化學習,理順思路,激發創作欲望。提高學生的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習畫故事的畫面安排,以及了解繪畫形式多樣性。另一方面也起到示范作用,可謂一舉兩得。課堂練習:為你喜歡的故事配一幅或一組插圖。(1)、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2)、注意畫面主要人物與場景的合理安排。如成語故事:葉公好龍,刻舟求劍,揠苗助長,井底之蛙,四面楚歌,指鹿為馬,紙上談兵,鄭人買履,胸有成竹,一絲不茍,鑿壁偷光,草船借箭,負荊請罪,掩耳盜鈴或經典名著如:三國演義相關故事: 1、草船借箭 2、空城計 。西游記相關故事: 1、大鬧天宮 2、三打白骨精 。水滸傳相關故事: 1、武松打虎 2、三打祝家莊 。紅樓夢相關故事: 1、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2、史太君兩宴大觀園等(3)、學生現場自行創作,教師進行適當輔導。四、課堂小結: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并總結。五、課后安排:布置課后作業。六、下課板書設計:第三課 畫故事1、用單幅畫或連環畫來表現故事2、描繪故事發展的要素:人物形象、時間、地點、場景、提煉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或矛盾焦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