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物態變化一、選擇題、 1.將干冰投入裝水玻璃瓶中時,發現水在劇烈“沸騰”,瓶口出現大量“白氣”,此“白氣”是A.干冰升華產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氣體 B.干冰升華放熱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C.干冰熔化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區空氣異常潮濕,家中墻壁“出汗”、地板濕漉漉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水這種物質發生了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固 3.近年來,美麗山城天更藍、水更清,大霧天氣明顯比往年少……。2010年2月,重慶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其中霧的形成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華4.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正確的是 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從外界吸收能量 B.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 C.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液化現象 D.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5.對下列四幅圖所描述的物理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放熱 B.飄渺的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吸熱C.晶瑩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放熱 D.潔白的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吸熱6.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相對應的是 A.燈泡用久了,燈絲會變細——熔化 B.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液化 C.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結冰——凝華7.在雨、露、霧和霜這些自然現象中,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而形成的是 A.雨 B.露 C.霧 D.霜8.據有關資料報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為3500萬產方米,其中80%用于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用水問題。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蒸餾法,即將海水中的水蒸發而把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的淡水。以上過程涉及到關于水的物態變化有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華 D、升華 凝華9.云是這樣形成的:空氣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氣液化成極小的水珠或凝華成極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對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華成小冰晶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前者吸熱后者放熱 B.前者放熱后者吸熱C.兩者均吸熱 D.兩者均放熱10.今年二月初以來,為緩解旱情,我市多次適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即通過在空中噴灑“干冰”進行人工降雨。噴灑“干冰”的作用是( )A.使空氣液化 B.使空氣中的小水珠汽化C.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D.“干冰”熔化變為雨水11.下列事例中的物態變化過程,放熱的是 A.用電吹風吹干頭發 B.曬小麥 C.衣箱里的樟腦球逐漸變小 D.“霜”的形成12.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起“霧”或結“冰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玻璃窗上的“霧”是水蒸氣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升華生成的C.“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D.“霧”出現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13.下列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A.早春,皚皚的白雪開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掛上露珠 C.深秋,紅紅的楓葉蒙上白霜 D.嚴冬,靜靜的池塘覆上薄冰 14.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 B.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C.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現象15.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A.露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冰的熔化16.小明在加油站看見兩條標“請熄火加油”,“請不要使用手機”。這樣要求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因為在常溫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凝華 D.升華17.媽媽在蒸饅頭時,開鍋后改用“小火”。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沸騰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讓饅頭變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 C.無論使用“大火”還是“小火”,水達到沸點后溫度都保持不變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不應該改用“小火”18. 2008年2月,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降瑞雪,尤其是南方各省市,更是因為雨雪天氣,造成公路、鐵路、民航運輸全面告急,滯留民眾數以萬計。其中以廣州的情況最為嚴重。浙江省杭州市民苦中作樂,把堆積在地面上的雪弄成雪人的造型如圖。有關雪的形成正確的是( )A.水蒸氣凝固形成 B.水蒸氣凝華而成 C.冰升華形成 D.水蒸氣液化而成19.如圖6所示是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不正確的是……………( )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熔點為48℃B.在BC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在BC段物質不吸收熱量,溫度不變D.第10分鐘后物質處于液態20.下列物質屬于晶體的是A.瀝青 B.冰 C.玻璃 D.石蠟21.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寫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詞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態變化有????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華? D.汽化和升華22.下列做法是為了加快液體蒸發的是( ) A.酒精燈不用時要蓋上燈帽 B.洗頭后用電吹風把頭發吹干 C.農業灌溉中用管道輸水代替溝渠輸水 D.蔬菜用保鮮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23.炎熱夏天,從冰箱里拿出冰棒,冰棒周圍產生許多“白氣”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華24.寧夏的冬天,人在戶外說話時呼出“白汽”, “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A.汽化 B.液化 C.升華 D.凝華25.廣安地處川東丘陵地帶,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是紅色旅游線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對下列景色形成過程的物態變化的描述中,判斷錯誤的是A.華鎣山上的雪──凝華 B.廣安龍安柚樹葉上的霜──凝固C.武勝秀觀湖畔的霧──液化 D.岳池黃龍“貢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26.寒冷的冬季,我們坐空調車會發現汽車擋風玻璃上出現“哈氣”,關于“哈氣”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哈氣”出現在擋風玻璃外壁 B.“哈氣”的出現是液化現象C.“哈氣”的出現是汽化現象 D.“哈氣”的形成要吸收熱量27.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將袋擠癟后把袋口扎緊,再把它放入熱水中,過一會兒,塑料袋鼓起,這主要是因為酒精發生了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28.剛從酒精中拿出來的溫度計示數會變小,這是因為溫度計玻璃泡上的酒精A.熔化吸熱 B.汽化吸熱C.升華吸熱 D.液化吸熱 29.下列自然景象中屬于凝固現象的是( )A.初春,麥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瑩C.深秋,操場上輕霜涂抹 D.隆冬,河面上厚厚寒冰30.下列現象發生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一組是春天,冰雪融化匯成溪流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現了霜A、(1)(2) B、(2)(4) C、(1)(3) D、(3)(4)31.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 B.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C.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現象32.在生活中熱現象的例子常常可見,下列有關熱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雙選) A.小明同學戴眼鏡到廚房幫媽媽炒菜,眼鏡片立即模糊,這是液化現象 B.打開冰箱門時,常會看見門前冒“白氣”,這是汽化現象 C.夏天喝飲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塊,—會兒冰塊變小,這是熔化現象 D.電冰箱內側壁會看見附有—層白色的冰晶,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二、填空題、1.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狀態,從物態變化的角度來看,屬于凝華的是 .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2.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呼風喚雨”的神話已成為現實。人工降雨是用飛機在空中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氣中迅速吸熱_______,使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3.融雪時天氣有時比下雪時還冷,這主要是因為雪在熔化過程中要________熱;用濕抹布擦黑板,一會兒黑板就會變干,這是水的______________現象。4.請將下列現象所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填在相應的橫線上.(1)灑在地板上的水變干 ;(2)初春的早晨大霧彌漫 ;(3)放在衣柜里的衛生球消失 .5.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鮮周圍要鋪一層碎冰塊,這是因為冰熔化時要________,但溫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所以能起到保鮮的作用。6.小欣打開冰箱門,發現冷凍室的側壁上有很多霜,這是水蒸氣__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的,這個過程中水蒸氣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當他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壁上,這是因為發生了________。(填物恣變化的名稱)現象。 7.今年春夏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災,農民用地膜覆蓋的方法抗旱保苗,這樣做可以減少水分的 。地膜上出現的小水珠是 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要 。成因:雨: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冰晶熔化成的小水滴落到地面成為雨 雪:水蒸氣凝華成的冰晶落到地面上 云: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 霧:水蒸汽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 露:水蒸氣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霜: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 雹:隨著云中的水氣的聚集,就會能夠形成降雨,如果降雨過程中遇到冷空氣的話就會形成冰雹.2011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物態變化一、選擇題、 1.將干冰投入裝水的玻璃瓶中時,發現水在劇烈“沸騰”,瓶口出現大量“白氣”,此“白氣”是( )A.干冰升華產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氣體 B.干冰升華放熱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C.干冰熔化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地球上的水處于不停地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下列不屬于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是( )A.蒸發??? B.徑流??? C.水汽輸送?? ?D.太陽輻射3.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區空氣異常潮濕,家中墻壁“出汗”、地板濕漉漉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水這種物質發生了(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固 4.在同一環境中對溫度計進行了如下操作,溫度計的示數下降最快的是(? ??)5.江西省的廬山以秀美的風景聞名于世,唐代詩人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一詩中寫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的是太陽照射在廬山的香爐峰上,山間升起了繚繞的白霧,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遠遠看去,飛落的瀑布像長長的白練掛在山前。湍急的流水從高高的懸崖上飛馳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從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間。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對這首詩的理解錯誤的是(?? )A.形成“煙”的過程是放熱過程。?????? B.“煙”是液化形成的。C.形成的“煙” 是液態水汽化形成的氣態水。??D.“飛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勢能在減小。6.下列事例違背科學原理的是( )A.坐在汽車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帶??????? B.火車站的站臺設置了1米以上安全線C.用普通鐵鍋將水加熱到120℃ ?????? ????D.在陽光下,用一塊冰將一張紙點燃7.近年來,美麗山城天更藍、水更清,大霧天氣明顯比往年少……。2010年2月,重慶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其中霧的形成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華8.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正確的是( )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從外界吸收能量 B.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 C.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液化現象 D.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9.下列現象中,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A.風吹過,人便感到涼爽,主要是因為流動的空氣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發B.吃冰棒感覺涼爽,是因為升華要吸熱 C.物體的溫度高,是因為它具有較多的熱量D.運載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氫,是因為液氫的比熱容大10.下列數據中合理的是( )A.人的正常體溫是39℃ B.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1lOVC.人步行的的平均速度約為1.1m/s D.我們使用的九年級物理教科書約重100N11.對下列四幅圖所描述的物理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放熱??? B.飄渺的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吸熱C.晶瑩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放熱??? D.潔白的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吸熱12.在生活中熱現象的例子常常可見,下列有關熱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小明同學戴眼鏡到廚房幫媽媽炒菜,眼鏡片立即模糊,這是液化現象B.打開冰箱門時,常會看見門前冒“白氣”,這是汽化現象C.夏天喝飲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塊,—會兒冰塊變小,這是熔化現象D.電冰箱內側壁會看見附有—層白色的冰晶,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13.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相對應的是( )A.燈泡用久了,燈絲會變細——熔化 B.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液化C.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結冰——凝華14. 在雨、露、霧和霜這些自然現象中,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而形成的是( )A.雨??? ???????B.露?? ??????C.霧?????????? D.霜15.據有關資料報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為3500萬產方米,其中80%用于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用水問題。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蒸餾法,即將海水中的水蒸發而把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的淡水。以上過程涉及到關于水的物態變化有( )A、汽化 凝固?????? ? B、汽化 液化 ???? ?? C、液化 凝華 D、升華 凝華16.云是這樣形成的:空氣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氣液化成極小的水珠或凝華成極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對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華成小冰晶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前者吸熱后者放熱??? B.前者放熱后者吸熱 C.兩者均吸熱??????? ??D.兩者均放熱17.小龍去鶴地水庫度假,一天清晨,發現在水庫水面上有一些霧氣,這個現象發生的物態變化和吸、放熱情況是( )A.液化? 放熱 ?? ?B.升華? 吸熱?? ? C.凝固? 放熱?? ? D.熔化? 吸熱 18.今年二月初以來,為緩解旱情,我市多次適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即通過在空中噴灑“干冰”進行人工降雨。噴灑“干冰”的作用是( )A.使空氣液化 B.使空氣中的小水珠汽化C.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D.“干冰”熔化變為雨水19.下列事例中的物態變化過程,放熱的是( )A.用電吹風吹干頭發? ????B.曬小麥 C.衣箱里的樟腦球逐漸變小?? ?D.“霜”的形成20. ?下列物理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21.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起“霧”或結“冰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玻璃窗上的“霧”是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B.“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升華生成的 D.“霧”出現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22.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逐漸熔化.小明為了探究冰山熔化后海平面是否變化,就將一塊冰放入濃鹽水中,冰處于漂浮狀態,液面位置如圖所示.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將比熔化前( )A.不變 B.上升 C.下降 D.無法判斷23.下列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A.早春,皚皚的白雪開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掛上露珠C.深秋,紅紅的楓葉蒙上白霜 D.嚴冬,靜靜的池塘覆上薄冰 24.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 B.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現象 C.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D.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25.下列實例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 )A.用地膜覆蓋農田 B.給盛有飲料的瓶子加蓋 C.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 D.把新鮮的櫻桃裝入保鮮盒 26.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露的形成??? ??? ?????? B.霜的形成?????????????????? C.冰的形成??? ?????????? D.冰的熔化27.小明在加油站看見兩條標“請熄火加油”,“請不要使用手機”。這樣要求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因為在常溫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液化 C.凝華 D.升華28.哈爾濱的冬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對冬天里可能出現的下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隨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變小B.戴眼鏡的人從室內走到室外,眼鏡片上會出現“白霧”C.水蒸氣在樹枝上升華成冰晶,形成霧凇D.屋頂的積雪會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錐29.媽媽在蒸饅頭時,開鍋后改用“小火”。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沸騰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讓饅頭變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 C.無論使用“大火”還是“小火”,水達到沸點后溫度都保持不變?????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不應該改用“小火”30.下列關于生活中常見熱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A.在高山上燒水,水溫低于100℃就沸騰了,這是因為高山上氣壓低,水的沸點低B.天熱時,狗常把舌頭伸出口,這實際上是利用蒸發致冷C.衣柜里防蛀蟲的樟腦丸越來越小,這是因為樟腦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來水管外會有濕潤現象,這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31.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場館之一的“水立方”,其建筑設計充分體現了“綠色奧運”的理念,如圖所示。下列對其屋頂設計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屋頂上設計臨時懸掛的隔噪網,能減弱降雨時雨滴聲造成的噪音B.屋頂上設立多個自然排風機,能讓室內的熱量盡快散發出去 C.屋頂上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特殊膜,能確保場館白天盡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D.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從屋頂收集并反復使用,是利用水的升華 和液化32.2008年2月,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降瑞雪,尤其是南方各省市,更是因為雨雪天氣,造成公路、鐵路、民航運輸全面告急,滯留民眾數以萬計。其中以廣州的情況最為嚴重。浙江省杭州市民苦中作樂,把堆積在地面上的雪弄成雪人的造型如圖。有關雪的形成正確的是(? ???) A.水蒸氣凝固形成? ?B.水蒸氣凝華而成? C.冰升華形成?? D.水蒸氣液化而成33.如圖6所示是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不正確的是……………(??? )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熔點為48℃ B.在BC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在BC段物質不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D.第10分鐘后物質處于液態34.下列物質屬于晶體的是( )A.瀝青????????????? ?B.冰?? ????????????C.玻璃?????????????? D.石蠟35.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夏天,我們看到冰糕冒的“白氣”是蒸發現象? B.把糖放在水中,水變甜是熔化現象C.秋天,窗戶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霧是液化現象D.長時間使用的冰箱,冷凍室內壁容易結冰是凝固現象36.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寫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詞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態變化有(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華? D.汽化和升華37.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屬于汽化現象( )B.發燒時在身體上擦些酒精來降低體溫是因為酒精蒸發時要吸熱C.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屬于凝華現象D.家庭電路短路時,保險絲燒斷,屬于液化現象38.下列做法是為了加快液體蒸發的是(??? )A.酒精燈不用時要蓋上燈帽???????????? B.洗頭后用電吹風把頭發吹干C.農業灌溉中用管道輸水代替溝渠輸水??? D.蔬菜用保鮮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39.炎熱的夏天,從冰箱里拿出冰棒,冰棒周圍產生許多“白氣”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熔化?????????????????????????????????B.液化 C.凝固?????????????????????????????????D.凝華40.寧夏的冬天,人在戶外說話時呼出“白汽”, “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 ) ????A.汽化??? ??? ?B.液化 ??? ??C.升華??? ? ???D.凝華41.圖1是小明繪制的某種物質熔化時的溫度時間圖象。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圖線中間的水平線段表示這段時間內物體不吸熱 B.圖線可能是冰的熔化過程C.圖線可能是蠟的熔化過程 D.圖線表示晶體的熔化過程42.下列做法能減慢蒸發的是( )A.在通風處晾衣服 B.用風筒吹干濕頭發C.用掃帚攤開籃球場地的積水 D.將蔬菜用保鮮袋封好放入冰箱內43.廣安地處川東丘陵地帶,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是紅色旅游線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對下列景色形成過程的物態變化的描述中,判斷錯誤的是( )A.華鎣山上的雪──凝華? B.廣安龍安柚樹葉上的霜──凝固C.武勝秀觀湖畔的霧──液化????? D.岳池黃龍“貢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44.寒冷的冬季,我們坐空調車會發現汽車擋風玻璃上出現“哈氣”,關于“哈氣”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哈氣”出現在擋風玻璃外壁 B.“哈氣”的出現是液化現象C.“哈氣”的出現是汽化現象 D.“哈氣”的形成要吸收熱量45.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將袋擠癟后把袋口扎緊,再把它放入熱水中,過一會兒,塑料袋鼓起,這主要是因為酒精發生了( )A.熔化? B凝固 ? C汽化? D液化46.加油站都有這樣的提示:“禁止抽煙”、“請熄火”、“請不要使用手機”等.這樣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因為常溫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 ?B.汽化?? ?? ??C.凝華? ???? ?D.升華47.剛從酒精中拿出來的溫度計示數會變小,這是因為溫度計玻璃泡上的酒精( )A.熔化吸熱 B.汽化吸熱 C.升華吸熱 D.液化吸熱48.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觀察到從杯底產生的氣泡在上浮的過程中越來越小,如圖所示。這說明( )A.整杯水的溫度均達到沸點 B.氣泡上升時因上部水溫較低,部分水蒸氣液化成水C.氣泡上升時,氣泡的密度變大 D.氣泡上升時,氣泡內壓強變大49.下列自然景象中屬于凝固現象的是(?? )A.初春,麥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瑩C.深秋,操場上輕霜涂抹 D.隆冬,河面上厚厚寒冰50.下列現象發生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一組是( )(1)春天,冰雪融化匯成溪流 (2)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現了霜A、(1)(2)?? ?B、(2)(4)???? C、(1)(3)????? ? D、(3)(4)51.“鴛鴦火鍋“是用金屬片將鍋的內部空間隔成相等的兩部分,一邊放清湯鹵,一邊放紅湯鹵。清湯鹵和紅湯鹵的質量、主要成分及初溫幾乎相同,但紅湯鹵一側浮著一層具有麻辣風味的油,清湯鹵則沒有。小紅在使用這種火鍋時,發現兩邊加熱情況相同,但紅湯鹵一側首先沸騰,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紅湯鹵與清湯鹵的比熱容近似相同B、紅湯鹵液面上方有一層油,能夠減少熱量的散失C、紅湯鹵首先沸騰的主要原因是紅湯鹵的熱量散失少D、紅湯鹵首先沸騰的主要原因是紅湯鹵的沸點比清湯鹵的低二、填空題、1.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狀態,從物態變化的角度來看,屬于凝華的是_____________.由于液化形成的是____________.2.在某些國家,淡水奇缺,就連露水也是他們重要的水資源.圖8所示是他們用塑料布來收集露水的情景,露水的形成是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該過程需要_____熱.3. 把一些冰塊放在杯中,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水,這是____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需要___________熱量.杯外壁出現一層水珠,這是____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4.火山爆發是近段時間人們常議論的話題,你知道嗎,巖漿是多種物質成分組成的液體,在流淌過程中不斷降溫,就會按下列順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礦物: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正長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斷出這些礦物的熔點依次???????? (填“升高”或“降低”)5.如圖6所示,甲是體溫計,乙是實驗室用溫度計,它們都是利用液體____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可用來測沸水溫度的是______;體溫計可以離開被測物體來讀數,是因為體溫計上有個______。6.水的凝固點是0℃,當環境溫度為0℃時,水可以是________體,也可以是______體。7.冰塊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___________;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___________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或“可能升高”)。?? 8.初春的早晨會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氣___________形成的(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在這個過程中水蒸氣會 ___________ (吸收/放出)熱量. 9.今年我國西南地區遭遇嚴重干旱,為減緩旱情某部空軍出動飛機在云層中播撒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實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_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熱,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過程中___________成水(以上兩空填物態變化名稱)10.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園啟動了霧森降溫系統以緩解暫時的悶熱,該系統自動向空氣中噴灑水霧,水霧在___________ (填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中從周圍大量的熱,導致周圍溫度明顯___________.11.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現了罕見的“返潮”現象,地面、墻壁全是濕的。專家解釋:這是因為前幾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氣,地面、墻壁等處的溫度___________,但近日起,西南暖濕氣流來到我市上空,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___________,極易發生___________現象,使近地面的物體冒“冷汗”。 ?12.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呼風喚雨”的神話已成為現實。人工降雨是用飛機在空中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氣中迅速吸熱_______,使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13.2009年全球范圍流行“甲流”,市有關部門要求各校師生進行“晨檢”。圖中是某同學測量體溫的結果,示數是___________,體溫計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14.在探究海波的熔化規律時,小芳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完成填空。時間/min01234567891011海波溫度/℃404244464848484848495356海波的熔點是___________℃,從開始加熱經過2min,海波處于___________態(選填“固”或“液”)。15.融雪時天氣有時比下雪時還冷,這主要是因為雪在熔化過程中要________熱;用濕抹布擦黑板,一會兒黑板就會變干,這是水的______________現象。16.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沒有電,夏天無法用電冰箱保鮮食物,當地人發明了一種簡易“沙漠冰箱”,如圖所示。它由內罐和外罐組成,兩罐之間填滿潮濕的沙子。使用時將食物放在內罐,罐口蓋上濕布,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并經常向內罐和外罐之間的沙子上灑些水,這樣對內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鮮作用。根據上文,請回答:⑴將它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經常向兩罐之間的沙子上灑些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請將下列現象所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填在相應的橫線上.(1)灑在地板上的水變干___________;(2)初春的早晨大霧彌漫___________;(3)放在衣柜里的衛生球消失___________.三、簡答題、1.我國是水資源極度潰乏的國家。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有世界的1/4,尤其是今年我國整個西南地區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旱災,所以節約用水從我做起是我們每個中學的責任和義務。請寫出兩個生產、生活中節約用水的例子。2.將一瓶水放入冰箱一段時間,拿出后會出現兩個現象。現象一:瓶內的水結冰并且“多”了;現象二:過了一會兒,瓶的外壁出現一層小水珠。請你根據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一下這兩個現象產生的原因。3.深秋,為避免樹上的桔子在夜間氣溫強降時被凍傷,果農通常在傍晚給桔子樹噴水。如圖9所示,雖然水在夜間結了冰,但桔子卻沒被凍傷,這是為什么?4.上海世博會很多展館安裝了太陽電池,太陽電池把什么能轉化為什么能?(2)世博會展區通過噴射水霧來降溫。請用物態變化的知識來解釋為什么噴射水霧區域的溫度會降低?5.將冰棍從冰箱的冷凍室取出,放進不銹鋼茶杯,過一會,茶杯的外壁逐漸形成一些小水珠。請問這些水珠是怎樣形成的?這個過程是吸熱還是放熱? 四、實驗探究題、1.實驗設計的嚴密性、操作的規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實驗結果。(1)兩容器中分別盛有等質量的酒精和水,室溫下放置幾天后,兩者的質量都明顯減少,且酒精減少得更多,如圖甲所示。某同學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發得更快”的結論。但是另一位同學認為不能得出該結論,其理由是實驗中沒有控制___________相同,因此無法比較蒸發快慢;2.小明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___________;?(2)已知水的質量為100g,則水從80℃升高到90℃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___J,此過程水的內能___________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3)下表是實驗中他記錄的一組數據,由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根據記錄的數據,在圖乙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4)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___________遇冷___________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3. 小凡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有關.???? A??? ???? ??????? ?????B?????? ??? ?????C???????? ??? ??????? ????D(1)通過A、B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_________有關.(2)通過 _________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3)小凡同學猜想水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質量有關,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如右圖).結果發現甲圖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質量有關,水的質量越小蒸發越快.從實驗設計環節看,他沒有控制水的 ________(選填“質量”或“表面積”)相同;從得出結論環節看, “根據誰先蒸發完,判斷誰蒸發快”是否正確?_______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9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蠟的熔化過程的實驗裝置。器材有:冰、蠟、熱水瓶、試管、燒杯、鐵架臺(帶鐵夾)、攪棒、秒表、溫度計、水。(1)圖乙是___________(選填“冰”或“蠟”)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圖丙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蠟某時刻的溫度,它的示數是___________ ℃。(2)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冰和蠟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冰和蠟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__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參考答案1.D 2.D 3.B 4.D 5.C6.C 7.B 8.A 9.A 10.C 11.C 12.AC 13.C 14.D 15.B16.D 17.A 18.C 19.D 20.D21.B 22.B 23.A 24.D 25.C 26.A 27.A 28.A 29.C 30.C 31.D 32.B 33.C 34.B 35.C 36.C 37.B 38.B 39.B 40.B 41.D 42.D 43.B 44.B 45.C46.B 47.B 48.B 49.D 50.B 51.D 二、填空題1.答案:霜、雪;露、雨(不答雪、雨不扣分)2.答案:液化???????? 放3.熔化??? 吸收??? 液化4.答案:降低5.答案:熱脹冷縮、乙、縮口。6.答案:液? 固(固、液)7.不變?? 不變8.液化? 放出9.升華?? 熔化10.汽化?? 降低11.較低;較高;液化12.答案:升華、凝華13.36.6 ℃ ; 液體的熱脹冷縮14.48?? 固15.吸?? 蒸發(或汽化)16.(1) 加快水的蒸發(其他表達方式,合理即可);(2)保持沙子的濕潤,使蒸發持續進行(或其他表達方式,合理即可)。17.答案:汽化? 液化? 升華三、簡答題1.用淘米水澆花;用洗衣水沖廁;使用節水馬桶;用完水后將水龍頭擰緊等2. 根據(或)(1分),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冰和水的質量相等,所以冰的體積大于水的體積(1分),瓶壁的溫度低于外界溫度,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瓶壁(1分)液化成小水珠(1分)。 3.答案:在夜間溫度下降,水結冰吸熱,使周圍的空氣溫度下降緩慢,所以水結了冰,而樹上的桔子沒有被凍傷。4.答案:(1)太陽能電池是太陽能轉化為電能,(2)采用噴射水霧確實能有效降溫,因為水蒸氣汽化要吸熱,使周圍物體溫度下降。5.答: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較冷的茶杯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杯壁上;這個過程放熱。四、實驗探究題、1.【答案】(1)液體的表面積(或容器口大小) 2.(1)秒表(2)4.2×103? 增大(3)98?? 見圖?? (4)水蒸氣? 液化3.(1)表面積大小(2)A、 C(3)表面積??? 不正確??????? 只有在水的質量相同時,先蒸發完的蒸發的才快? 4.冰;52;吸收??? 2012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物態變化1.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這一流感后第一癥狀就是發熱,因此要用到體溫計測量體溫.如圖12所示是體溫計和實驗室常用溫度計,請簡要說出它們在構造或使用上的三個不同點.(1) ;(2) ; (3) .2.北國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偉人毛澤東曾有詩詞“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屬于物態變化中的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華 3.如圖2所示,描述晶體熔化過程的曲線是 ( )4.右圖是海波的熔化圖像,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A海波的沸點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熱量 C.海波在CD段是氣態 D.6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5.用圖22的實驗裝置探究燒杯內的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燒杯內物質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1)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22,此刻杯內物質溫度是_______。(2)根據實驗數據描出加熱過程中杯內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23,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_。(3)t2時刻,該物質處于_______態(選填“固”、“液”、“固、液混合”)(4)t2與t3相比,哪一時刻杯內物體內能較大?_______,理由是_______(5)已知0~t1與t5~t6的時間相等,從圖23可知兩段時間內溫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這種物質固態時的比熱容小于液態時的比熱容”的判斷。請寫出做出此判斷的依據6.三個實驗小組同時分別探究“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與“水的沸騰”,記錄數據如下表: (1)在三個探究實驗中,除秒表、溫度計和鐵架臺外,都用到了的實驗器材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記錄表,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 _。A.甲是蠟,乙是海波,丙是水 C.甲是海波,乙是蠟,丙是水B.甲是水,乙是蠟,丙是海波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蠟(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 _。A.甲不斷吸收熱量,內能不變 B.乙不斷吸收熱量,內能增加C.丙不斷吸收熱量,內能增加 D.丙吸收和放出熱量相等,內能不變7.下面哪項措施的目的是為了減慢水的蒸發( )A.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 B.用掃帚把地面的積水向周圍掃開C.將濕衣服撐開晾到向陽.通風的地方 D.將水果用保鮮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內8.下列措施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 )A.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帽; B.將衣服晾在向陽、通風處;C.用保鮮袋裝蔬菜放入冰箱; D.植樹時剪除大量枝葉.9.如圖19,從溫度與室溫(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溫度計。請你分析為什么溫度計取出后,它的示數會先減少,過了一段時間又升回24℃? 10.【探究名稱】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提出問題】液體蒸發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通過觀察下圖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猜想猜想一: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液體 的高低、液體 的大小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猜想二:相同條件下,將水和酒精同時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還與 有關.【設計與進行實驗】小明同學對其中的一個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16所示,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酒精,通過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發快慢與 是否有關.此實驗過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相同.【交流與評估】 我們知道液體蒸發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吸熱的事例: .11.小凡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 (1)他的操作如圖16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 。 (2)糾正錯誤后,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17所示,為 ℃,說明此時氣壓 (選填“<”、“>”或“=”)1個標準大氣壓。(3)分析圖18所示圖像,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的特點是 。12.在“探究水沸騰”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觀察到圖16(a)、(b)所示的兩種情景。(1)你認為哪一種是水沸騰時的情景. (2)實驗中你還觀察到哪些實驗現象. (3)為了減少從開始加熱到沸騰時的時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3.在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中,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讀數,部分數據記錄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8水的溫度/℃909294 9898989898(1)某次數據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請將漏填的數據填在表格內。(2)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 ℃;由水的沸點,可判斷出當時的大氣壓 (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標準大氣壓。(3)在探究結束后,四位同學分別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繪制的水的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其中能正確反映研究水沸騰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 )14.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此時水的沸點是 ℃,這表明當時的大氣壓強要比1標準大氣壓強 ;本實驗中,要縮短加熱時間使水盡快沸騰。請寫出兩種可行的辦法:① ;② 。15.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盡袋中空氣后把口扎緊,然后放入80℃以上的熱水中,過一會兒,塑料袋鼓起;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兒(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癟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癟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16.是中國自主研制、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2007年10月24日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如圖所示,火箭發射時,在發射臺下有一個大水池,讓高溫火焰噴到水中,通過水________ 來吸收巨大的熱量,火箭升空瞬間,看到的白色“氣團”是水蒸氣 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17.用蒸籠蒸饅頭,是上層還是下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呢?小明仔細觀察后發現: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生 現象, 很多熱量,從而會使上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17.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A.霧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霜的形成 18.物理學是人類探索自然、認識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現象屬于凝華的是( )A.有時江面彌漫的大霧 B.秋天花葉上的露珠?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D.湖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19.霜是由水蒸氣 形成的(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在這個過程中水蒸氣會 熱量(選填“吸收”或“放出”).20.2009年春,我國北方地區發生嚴重旱災。(1)人工降雨是緩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質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層上的干冰 (填物態變化)時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迅速凝結成水滴形成降雨。(2)面對旱情,我們更要節約用水。寫出一種生產、生活中常見的節水方法。 。21.小明同學學習了“降水的形成”知識后,為家人做了“下雨”的實驗。他把盤子擦干放進冰箱里冷卻,水壺裝滿水并燒開,這時水汽不斷上升,壺嘴上方就出現一團“白氣”,這就是“云”。從冰箱里取出盤子放在壺嘴上方約15cm的地方,盤子碰到這團“云”,一會兒盤的下表面就會布滿水滴,水滴越積越多,越積越大,等到掛不住時就紛紛落下,這就是“雨”。下面關于實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壺中水汽化形成的氣態水B.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液態水C.水汽化時放出熱量D.水滴下落時,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勻速下落22.長島是個淡水嚴重短缺的海島,海水淡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圖2是小明同學設計的海水淡化流程圖,在這一過程中海水先后發生的物態變化(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華 D.升華、液化2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用久了的電燈燈絲變細是升華現象 B.秋天的早晨,大霧逐漸散去是液化現象C.被水蒸氣燙傷比沸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要放出熱量D.人出汗后,微風吹過感到涼爽,是因為汗液蒸發加快,帶走更多的熱量24.南極科考隊使用酒精溫度計而不是水銀溫度計,是由于酒精的( )A.沸點低 B.密度小 C.凝固點低 D.比熱大25. 去年春節前后,我國南方部分地區遭遇了低溫雨雪天氣,某些地區的樹枝上甚至出現了圖3所示的“霧凇”。“霧凇”和霜的形成過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氣凝華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華形成的26.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對以下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場里的草葉上掛滿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見了,卻看到了薄薄的一層霜,有人認為霜是由露變成的C.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樟腦丸蒸發為氣體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冰化后,發現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27.熱現象在一年四季中隨處可見,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汽化現象 B.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汽”,這是凝華現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的露珠,這是液化現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固現象28.清晨草葉上常掛有晶瑩的露珠,這是由于夜間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__形成的,在陽光照射下這些露珠又會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發生了_______的緣故。 2013年全國中考物理100套試題物態變化匯編一、選擇題8.(2分)(2013?永州)如圖所示是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示意圖,其中溫度計使用正確的是( )D A.B.C.D.4.(2分)(2013?黑龍江)“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節選自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請你指出包含了凝固這種物態變化的一項是( )C A.風雨送春歸B.飛雪迎春到C.已是懸崖百丈冰D.猶有花枝俏2.(2分)(2013?錦州)四季分明的遼寧地區熱現象隨處可見,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需要吸熱的是( )A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 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現了霜 D.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23.(2分)(2013?深圳)關于四季常見的自然現象,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B A.春雨是汽化現象B.夏露是液化現象C.秋霜是凝固現象D.冬雪是升華現象4.(2分)(2013?沈陽)在舞臺上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霧,這種白霧是( )A A.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二氧化碳氣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華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2013龍巖)5.天氣“回潮”時,教室窗戶的玻璃上會出現小水珠,這一現象發生的物態變化是B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華(2013漳州)10.以下物態變化的事例中,屬于凝華的是 B A.湖面上的水結成冰 B.樹葉上形成的白霜C.山間形成的濃霧 D.草葉上形成的露珠(2013漳州) 7.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水沸騰時的溫度一定是100℃ B.水沸騰時,停止對水加熱,水仍能繼續沸騰 C.水沸騰時,繼續對水加熱,水的溫度會再升高 D.水沸騰時,繼續對水加熱,水的溫度保持不變12.(2分)(2013?婁底)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其物態變化屬于液化的是( )C A. 冰凍的衣服晾干B. 春天冰雪消融 C.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 用干手器將手烘干(2013威海)3.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的對應關系中,正確的是AA.加在飲料中的冰塊逐漸變小——熔化 B.冬天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凝固C.夏天晾在室內的濕衣服變干——升華D.水燒開時壺嘴出現“白氣”——汽化15.(3分)(2013?湘西州)初夏,大雨來臨前,沉悶的天氣常使墻面或地面變得很潮濕,其實這是一種液化現象.在下列現象中具有與此相同的物態變化是( )A A.煮飯時,鍋里冒出“白氣”B.冬天地面上的水結成了冰 C.灑在地面上的水變干了D.放在衣柜里的樟腦片變小了6.(3分)(2013?日照)關于水沸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測沸水的溫度可以使用酒精溫度計 B.當水溫達到100℃時,水一定會沸騰 C.水沸騰時大量氣泡上升、變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會升高11.(3分)(2013?日照)關于水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水蒸氣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過程吸收熱量 B.冰山上的積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發成水蒸氣,此過程吸收熱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發成水蒸氣,此過程吸收熱量 D.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凝華成小冰晶,此過程吸收熱量(2013瀘州)2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冬天常見的霜,是空氣中水蒸氣直接升華而成的小冰粒B.仲夏,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冰棍冒“白氣”是一種汽化現象C.大風吹起塵土“漫天飛揚”,是擴散現象造成的D.100℃的水蒸氣燙傷比100℃的沸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要放出熱量(2013云南 )4.炎熱的夏天,課桌上一個杯子中有一把金屬勺,把熱水瓶中的開水(略低于100°C)倒入杯中,一會兒金屬勺熔化了。當杯中的水溫降為室溫(26"C)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屬塊。關于這種金屬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DA.該金屬熔點高于l00"C B.該金屬熔點低于26"CC.該金屬凝固點高于100"C D.該金屬凝固點低于100"C(2013陜西)1、下列物態變化中,需要吸熱的是( )CA.山林中霧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結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戶玻璃上冰花的形成(2013四川自貢)9、下列過程中,屬于凝華的是( )CA.初春,冰雪融化匯成溪流 B.仲夏,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現霜 D.嚴冬,湖水結成冰(2013南充)3、北方秋、冬兩季早晨常出現霜,下列有關霜的形成的說法正確的是(B)A.是凝華現象且吸熱 B.是凝華現象且放熱C.是凝固現象且放熱 D.是凝固現象且吸熱(2013重慶)5. 2012年服裝服飾類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膚溫度的T恤衫,如圖2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濕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體汗液從人體吸收熱量,從而降低人體溫度。汗液從人體吸收熱量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 D )A.液化 B.熔化 C.升華 D..汽化(2013湛江)4.如圖2所示的符號分別代表小雪、霜凍、霧、冰雹四種天氣現象,其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C )(2013年蘭州)8.打開冰箱門,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內壁上有水珠,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經過下列哪些物態變化形成的DA.升華、凝華 B.汽化、熔化 C.凝華、熔化 D.汽化、液化(2013泰安)4.下列事例中,能使蒸發變慢的措施是 A.用電熱吹風機將頭發吹干B.農業灌溉中用管道輸水代替溝渠輸水C.將濕衣服晾到向陽、通風的地方 D.用掃帚把灑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圍掃開(2013泰安)8.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華現象B.夏天,冰棍兒周圍冒“白氣”,是汽化現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現的小露珠是熔化現象D.冬天,溫暖的車內窗玻璃會變模糊,是因為車內水蒸氣液化的緣故(2013樂山)6. 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汽化現象的是:C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氣”,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腦丸變小了 C.太陽出來霧散了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現霜(2013年福州)2.仲夏清晨,葉片上出現晶瑩透亮的露珠,如圖l所示。這個現象的形成屬于物態變化中的D A.熔化 B.凝固 C.凝華 D.液化(2013揚州)1.氟利昂是電冰箱中熱的搬運工,液態氟利昂進入冰箱冷凍室吸走熱量,此時氟利昂發生的物態變化是A A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2013南京)6.下列各圖描述了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其中需要吸熱的是C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2013慶陽)2.如圖所示為海波的熔化圖像,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BA.海波的沸點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熱量 C.海波在CD段是氣態 D.6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8. 下列物態變化的過程中, 吸收熱量的是B(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出汗”( 3) 秋天, 清晨出現的霧 ( 4) 冬天, 早晨在太陽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2013年蘇州市)5.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中,其物態變化過程需要吸熱的是答案: BA.冬天戶外的人呼 B.濕褲子 C.冬天窗玻璃上 D.鋼水澆鑄得 出“白氣” 晾干 有冰花 到鋼件(泰州市二O一三年)22.冬天的早晨,室外物體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屬于CA.凝固 B.液化 C.凝華 D.升華 (荊門市2013年)19.熱現象在一年四季隨處可見,下列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B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層開始融化 B.盛夏,打開冰箱門形成的“白氣”C.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D.隆冬,教室的窗戶玻璃上出現冰花(黃石市2013年)31.“縹緲的霧,晶瑩的露,凝重的霜,輕柔的雪,同樣的水分子,裝扮著我們生活的時B空”。這是一首描述物理現象的抒情詩。對這首詩中所描述的物理現象理解正確的是A.“縹緲的霧”是汽化現象 B.“晶瑩的露”是液化現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現象 D.“輕柔的雪”是熔化現象(湖北省襄陽市2013年)3.我市保康縣的山區雨后經常形成美麗的霧氣。關于霧的形成,是因為發生了 ( A )A.液化現象 B.升華現象 C.凝華現象 D.凝固現象(二0一三年山東省青島市)12.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 A.在t時=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 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5min D.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6.如圖2所示的四種物態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 B (2013天津)5.圖1中,水的三態之間轉化過程所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標注都正確的是( )C (二0一三年東營市)3.洗熱水澡時,衛生間的玻璃鏡面變得模糊不清,洗完后過一段時間,鏡面又變得清晰起來。水在鏡面上發生的兩種物態變化是答案: B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華后升華 D.先升華后凝華(德陽市2013年)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答案:1. B A.氣溫低于水銀凝固點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 B.秋天的早晨,大霧逐漸散去是液化現象 C.北方的冬天,為了除去路面的冰,護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鹽 D.當路面結冰汽車無法行駛時,司機常在輪胎上纏上防滑鐵鏈(2013湖北省宜昌市)3、秋天的早晨,山區公路上容易出現大霧,影響行車安全。從物理學角度看,霧是由下列哪種物態變化形成的答案: AA.液化 B.凝華 C.升華 D.汽化2.(2013江蘇鹽城,第11題)用滴管從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覺涼涼的,小明就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兩種猜想,猜想1:酒精的溫度低于手的溫度;猜想2:酒精蒸發時吸熱,有致冷作用,隨后,他在燒杯中倒入適量酒精,用相同的溫度計分別測量手的溫度t1和燒杯中酒精的溫度t2,并重復多次,均發現t1>t2,由此,他( )AA.只能驗證猜想1B.只能驗證猜想2C.既能驗證猜想1,也能驗證猜想2D. 既不能驗證猜想1,也不能驗證猜想2(2013年包頭市)3.用“蒸餾法”淡化海水的過程是將海水中的水蒸發而把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的淡水,此過程涉及的物態變化有( B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華 D.升華 凝華(2013臨沂)12.下列事例中.屬于減少蒸發的措施是AA.將水果用保鮮膜包好后儲存B.用掃帚把灑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圍掃開C.將濕衣服晾到向陽、通風的地方D.用電熱吹風機將頭發吹干(2013年臨沂)6、下列各圖描述了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其中需要吸熱的是C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2013年濟寧)2.在嚴寒的冬季,小滿到滑雪場滑雪,恰逢有一塊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發現造雪機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將水吸入,并持續從造雪機的前方噴出“白霧”,而在“白霧”下方,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白雪”,如圖1所示。對于造雪機在造雪過程中,水這種物質發生的最主要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凝固 B.凝華 C.升華 D.液化21世紀教育網(2013東營)3.洗熱水澡時,衛生間的玻璃鏡面變得模糊不清,洗完后過一段時間,鏡面又變得清晰起來。水在鏡面上發生的兩種物態變化是答案: B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華后升華 D.先升華后凝華(2013年麗水卷)2.加油站都有這樣的提示:請“熄火加油”、“禁止抽煙”、“不要使用手機”等。這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因為常溫下液態的汽油容易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答案: B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來源:21世紀教育網](2013嘉興卷)11.在海上想要獲得淡水,可采用如圖所示的“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它是通過太陽照射充氣物內的海水,產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透明罩內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答案: A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騰,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發,后沸騰(2013金華卷)2.加油站都有這樣的提示:請“熄火加油”、“禁止抽煙”、“不要使用手機”等。這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因為常溫下液態的汽油容易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答案: B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湖北省黃岡市2013年)6、將剛燒開的水倒入干冰(固態CO2)中,水像重新沸騰一樣:水中有大量氣泡,同時水面上有大量“霧氣”。“霧氣”通過鼓風機噴入舞臺,即可制造“云霧繚繞”的舞臺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答案:6、??D ????? ????A.“霧氣”是水蒸氣???????? B.“霧氣”是小冰晶????C.氣泡內主要是水蒸氣????????? D.氣泡內主要是二氧化碳氣體??? (哈爾濱市2013)19.物態變化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現象 B.盛夏,霧的出現是液化現象 C.深秋,霜的出現是凝固現象 D.嚴冬,冰雕變小是熔化現象9、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種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對應的主要物態變化是答案: CA、汽化和液化 B、升華和凝華 C、凝固和凝華 D、凝固和液化(2013連云港)2、下列各圖中的物理現象屬于凝華的是C(2013年陜西省)1、下列物態變化中,需要吸熱的是 CA.山林中霧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結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戶玻璃上冰花的形成(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19、“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種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對應的主要物態變化是答案: CA、汽化和液化 B、升華和凝華 C、凝固和凝華 D、凝固和液化(2013年北京市)1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答案: AC A.零下18℃的液體能發生汽化現象 B.發生擴散現象的原因是氣體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C.燒水時常看到“白氣”,從水到“白氣”的物態變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戶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2013 新疆維吾爾)3.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過程對應正確的是C A.冬天,冰凍的衣服會慢慢變干——液化 B.水正在慢慢地結冰——凝華 C.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 D.開藥瓶能聞到藥味——熔化二、填空題23.(2分)(2013?永州)小劉同學觀察了水在加熱過程中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情況,并記錄有關數據如下表:由表中實驗數據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 98 ℃,該地大氣壓 小于 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時間/min01234567溫度/℃909294969798989822.(2分)(2013?黑龍江)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里面的液體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銀.已知酒精和水銀的熔點和沸點如圖所示,北方漠河地區冬季最低溫可達﹣54℃,測此地冬季最低氣溫應選 酒精 溫度計,測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應選 水銀 溫度計.(選填“酒精”或“水銀”)熔點/℃沸點/℃酒精﹣11778水銀﹣39357[來源:21世紀教育網]15.(2分)(2013?衡陽)超市里出售的海鮮周圍要鋪一層碎冰塊,這是因為冰塊 熔化 時(填物態變化名稱),要 吸 (選填“放”或“吸”)熱,所以能起到保鮮的作用.(2013營口)3.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練時看到一些與物態變化相關的現象,請你將物態變化的名稱填在橫線上:跑步時嘴里呼出的“白氣”是__________現象,路邊樹上的霧凇是______________現象。液化 凝華(2013達州)11. 前段時間達州大部分地方出現較長時間的干旱,氣象部門實施人工降雨,用飛機在高空噴灑干冰,干冰進入云層后迅速 成為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空氣溫度急劇下降,使空氣中水蒸氣 成小冰晶,這些冰晶逐漸變大而下降,遇暖氣后吸收熱量而 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態變化名稱)升華 凝華 熔化 (2013安徽)2.商場里的保潔員在拖過地后,常用電風扇對著地面吹,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加快空氣流動來加快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使地面盡快變干。蒸發(汽化)13.(4分)(2013?長沙)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某同學將碎冰塊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測得易拉罐中冰和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同時發現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該白霜的形成是 凝華 現象(填物質變化名稱),在形成白霜的過程中會 放出 熱量(選填“吸收”后“放出”).(2013云南 )13.在空中噴灑干冰是一種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小冰粒,冰粒下降過程中熔化成水形成雨。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裝酸奶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問后,酸奶盒表面會附有一層小水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熱量液化形成的。凝華、放出(2013宜賓)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句詩出自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從物理學角度分析,詩中的“露”和“霜”分別是物態變化中的___________現象和___________現象。答案:液化 凝華(2013內江)36。如圖甲所示,在液體的http://www.21cnjy.com/表面上,某些能量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體內其他分子的束縛而“飛離”液體表面,這就是蒸發,如圖乙所示,在液體內部,有一些分手由于獲得足夠的能量,擺蛻其他分子的束縛,進入液體內部的小氣泡中.從而使小氣泡逐漸變大并上升到液面,氣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氣“飛”到空氣中,這就是沸騰.(選填汽化的兩種方式中的一種)(2013南充)9.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沸水的溫度是 100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氣溫是“-4.7℃,讀作 零下經4.7報氏度 ,(2013年安徽)2.商場里的保潔員在拖過地后,常用電風扇對著地面吹,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加快空氣流動來加快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使地面盡快變干。2 蒸發(汽化)(2013年安徽)3.小明在一次測量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他的體溫為 ℃答案:3 36.5(成都市二0一三年)16.我國屬于缺水的國家,污水凈化有重要的意義。如圖9所示是某同學發明的太陽能凈水器,它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 再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答案:。16. 汽化(蒸發) 液化(2013年中考呼和浩特)20.二氧化碳氣體若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這種固體在常溫下不經熔化就會直接變成氣體,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這是由于干冰在常溫下迅速變為氣體,促使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品,從而降雨。上面描述中,含有物態變化,找出并填出相應的物態變化。(例如:冰變成水屬于熔化)(此例填在下面不得分) 變成 屬于 ;_ 變成 屬于 ; 變成 屬于 ;_ 變成 屬于 答案:(江西省2013年)2溫泉的開發是人們利用地熱的一種形式冬天,溫泉水面的上方籠罩著一層白霧.這是水蒸氣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飄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見蹤影,這是雪花 成水融入溫 泉水中(填物態變化名稱)。答案: 2液化 熔化 2013年廣東省)10.?下表列出了幾種物質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根據表中數據回答:若要測量萘的熔點,溫度計的玻璃泡里應選 做測溫物質;若要測量固態甲苯的溫度,溫度計的玻璃泡里應選 做測溫物質;若要測量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溫度計的玻璃泡里不能選 做測溫物質。水銀或甲苯;酒精;酒精 (2013湖北省宜昌市)20.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層霜,這層霜是由________經過_______(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水蒸氣;凝華(2013臨沂)25.寒冬,坐滿人的汽車門窗緊閉,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車窗 側,使玻璃變模糊,水蒸氣變成水珠會 熱量。內側;釋放(2013年廣東省)13?.用同一熱源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題13?圖中圖線a?所示,若其它條件不變,(l)僅增加水的質量;(2)僅增大液面大氣壓強;(3)既增加水的質量,同時減小液面大氣壓強則二種情況中,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分別對應 、 和 (選填圖中“a?”、“b”、“c”或’' d '?'?) 答案: C b d (2013年煙臺)15.小明同學幾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車上學.善于觀察的他發現,無論盛夏還是嚴冬,在裝有空調的公交車玻璃窗上.都會有小水滴附著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_______________.(選填“內表面”或“外表面”) 外表面 內表面三、實驗探究題(2013安徽)3.小明在一次測量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他的體溫為 ℃36.517.(3分)(2013?湘西州)如圖所示,是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裝置,請說出圖中標識的實驗器材名稱.① 溫度計 ② 酒精燈 ③ 鐵架臺 .(2013資陽)9.(4分)根據下面各圖,寫出所求物理量的值。t=______℃;37.68~37.72 (2013云南 )(2)如圖9所示,體溫計示數是 ℃。37.8(2013陜西)15、(4分)安要求完成填空.(1)圖-1所示,體溫計的示數為 ℃.(1)36.8;(2013年福州)26.(5分)在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時, (1)A組同學用的是如圖22甲所示裝置,他們測出的水溫將偏_____ (選填“高”或“低”)。 (2)圖22乙是B組同學在實驗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此時水的溫度是_____℃。 (3)B、C兩組同學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http://www.21cnjy.com/,但將水加熱到沸騰用的時間不同,他們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2丙所示。分析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_℃,當時的大氣壓_____ (選填“<”、“>”或“=”)l標準大氣壓;B、C組得到b、c兩種不同圖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1)高 (2)92 (3)98;<;質量(2013南京)18.如圖甲是某種物體熔化時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假設在加熱過程中物質的質量不變,單位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⑴ 這種物質的固體屬于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如圖乙,在某一時刻,用溫度計測得物質的溫度為________℃。⑵ 在CD段時,此物質處于________(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⑶ 該物質在AB 段和CD段的比熱容分別為c1、c2 ,則c1:c2 =________。(1)晶體;(2)液;(3)1/2(泰州市二O一三年)47.(7分)用如圖21(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的實驗。(1)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用酒精燈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度升高較__▲__(選填“快”或“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為了使燒杯內各部分受熱均勻,還需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2)實驗中,應始終注意觀察燒杯中冰的__▲__變化,并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其中,由圖21(乙)可讀出第1min時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3)根據下表數據,在圖21(丙)中畫出這段時間內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4)由圖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47. (1)慢 用攪拌棒攪拌 (2)狀態 -4 (3) (4)不變(2013山西中考物理)19、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14中所示,為??? ℃。甲、乙兩組同學繪制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14中所示,試分析乙組加熱至沸騰時間較長的可能原因 ????????????????.(一條即可)。?? (3)甲組同學撤去酒精燈后,發現水未立即停止沸騰,試分析其原因??????????????? (合理即可)。自下而上;? 98 ;乙組水質量?(湖北省襄陽市2013年)38.(4分)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21世紀教育網78910溫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1)請你寫出一條實驗中的注意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波熔化共用了______分鐘;(3)在加熱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海波熔化后升溫比熔化前升溫慢了。這種現象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鄂州市2013年)34.三個實驗小組同時分別探究“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與“水的沸騰”,記錄數據如下表:時間/min…21世紀教育網1011121314151617甲的溫度/℃…97.097.598.098.098.098.098.098.0乙的溫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丙的溫度/℃…46.047.048.048.048.048.048.849.8(1)根據記錄表,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蠟,乙是海波,丙是水 B.甲是海波,乙是蠟,丙是水C.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蠟 D.甲是水,乙是蠟,丙是海波(2)在上表所示12min~15min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不斷吸收熱量,內能不變 B.乙不斷吸收熱量,內能不變C.丙不斷吸收熱量,內能增加 D.丙吸收和放出熱量相等,內能不變答案:34. (1)D (2) C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29.(5分)小紅同學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1)如圖2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錯誤,請指出其中一個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紅糾正所有錯誤后,在水溫到達89℃時開始每隔2分鐘做一次溫度記錄,并描繪出如圖22所示的圖像。根據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溫度為______℃,說明此時該地大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3)若燒杯中水的質量為0.4kg,則從開始計時起加熱10min,水所吸收的熱量為______J。[ 已知C水=4.2×103J/(kg·℃)] (4)小紅覺得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偏長,請你給她提出一個改進的措施: 。[來源:21世紀教育網]答案:29.(1)讀數時視線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溫度計玻璃泡觸底”、“酒精燈外焰未正對杯底”)[來源:21世紀教育網](2)99, 小于 (3)1.68×104 (4)減少水的質量(或用熱水來(2013年南京)18、如圖甲是某種物體熔化時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假設在加熱過程中物質的質量不變,單位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⑴ 這種物質的固體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如圖乙,在某一時刻,用溫度計測得物質的溫度為???????? ?℃。⑵ 在CD段時,此物質處于???????????? (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⑶ 該物質在AB 段和CD段的比熱容分別為c1 ?、c2 ,則c1:c2= ???????????????。50. (哈爾濱市2013)(5分)小明用甲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沸騰規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觀察到水沸騰的現象是 .(2)小明在水溫升高到90℃時,開始記錄數據于表格中.請根據數據在乙圖中畫出圖像.回答水沸騰的規律是: . (3)小明又創新了實驗,他組裝了如丙圖所示的裝置,左右兩個盛裝水答案: 的試管中間用一個玻璃導管相連通.請對比甲圖所示實驗,說出丙 圖所示實驗的優勢與不足. (2013年煙臺)27.在探究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鋒實驗中,某小組設計如圖15甲,乙所示的兩套實驗方案.(1)請分析估價兩套實驗方案.(2)下表是某小組的測量數據.時問/minO2468lO121316182022242628溫度/℃3336403846484848484849505l5253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16所示的坐標中繪出“溫度一時間”的圖像.該物質是_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若是晶體其熔點是___________.答案:(2013南通)36.(10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變頻空調機空調機中有被稱為“冷媒”的物質,利用它的物態變化可以實現室內、外熱量的轉移。如圖所示是空調機制冷系統的原理圖,其中壓縮機的作用是對氣態“冷媒”加壓,并使“冷媒”在管內循環。壓縮機的轉速越大,“冷媒”的流量越大,空調機的制冷能力就越強。壓縮機的轉速由供電頻率決定。“變頻空調”是與傳統供電頻率不變的“定頻空調”相比較而產生的概念,與“變頻空調”相比,變頻空調機的變頻器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節供電頻率,從而改變壓縮機的轉速,達到控制“冷媒”流量的目的。變頻空調機開始工作時,以最大功率進行制冷,當室內溫度快速降至設定溫度后,壓縮機隨即處于低速持續運轉狀態,維持室溫基本不變。表一表示某型號變頻空調機的“冷媒”流量與變頻器供電頻率之間的對應關系。表二表示該型號變頻空調及部分參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其中:制冷量是指單位時間內空調機從密閉區域內去除熱量的總和;能效比是空調機在額定狀態工作時,制冷量與輸入功率之比。(1)空調機工作時,當液態“冷媒”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氣態時,需要 熱量。(2)關于變頻空調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變頻空調的壓縮機與定頻空調一樣,也是斷斷續續工作的 B.空調機制冷時,途中鋼管A內流動的是氣態“冷媒” C.空調壓縮機是利用降溫的方法使“冷媒”發生物態變化的 D.變頻器供電頻率越小,空調機的制冷能力越強(3)根據表一中的數據,請在坐標系中畫出“冷媒”流量Q與變頻器供電頻率?之間的關系圖線。當變頻器供電頻率為80Hz時,“冷媒”流量為 kg/h.(4)表二中空調機額定制冷量為 W,在額定狀態下工作10min,可以使 kg的空氣溫度下降6℃。[取空氣的比熱容c=1. 0×103J/(kg·℃)](5)夏天,上述空調機開始工作0.5h后,家中房間溫度降至設定溫度,隨即空調機處于低速穩定運轉狀態,又工作了10h,全過程共耗電2.9kW·h.則前0.5h內空調機消耗的電能是 kW·h,后10h空調機的電流是 A.36.本題共10分 (1)汽化(1分) 吸收(1分) (2)B(2分) (3)見圖(1分) 123(120—126)(1分) (4)2660(1分) 266(1分) (5)0.7(1分) 1(1分)(2013鎮江)23.(6分)圖(1)、(2)分別是兩種固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⑴ 圖(1)所對應的固體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理由是 ;⑵ 圖(2)是冰的熔化圖像,處于冰水混合狀態的是圖中 段,在此過程中,混合物需要 熱量,總體積 ;⑶ 已知冰的比熱容比水的小.圖(2)中C點對應冰剛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繼續加熱一會兒,則水溫隨時間變化和圖線是 .⑴ 非晶體 沒有固定的熔點 ⑵ BC 吸收 減小 ⑶ CF19.(6分)(2013?長沙)在做“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時,小軍采用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并將實驗數據描繪成如圖乙所示的圖象.21世紀教育網(1)由圖象可知,該物質是 晶體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BC段表明該物質處于 固液混合 態.(3)該物質在AB段的比熱容比CD段的比熱容 小 .21.(4分)(2013?德州)物理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水的沸騰”實驗:(1)由表格可知,本次實驗應選用測溫物質為 水銀 的溫度計.測溫物質凝固點/沸點/水銀﹣39 357 酒精﹣117 78 (2)實驗小組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水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況如圖2所示,圖中 甲 (選填“甲”或“乙”)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3)如圖3中a、b是兩個實驗小組分別繪制的沸騰圖象,由圖象可知實驗中他們所用水的 質量 不同.(4)實驗中為了減少從開始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減少水的質量 (寫出一種即可).20.(3分)(2013?棗莊)在做“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時,甲、乙、丙三個實驗小組的同學分別從圖中B兩套實驗裝置中任選一套來完成實驗.(1)甲組同學從水溫升高到90℃時開始記錄數據,以后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5分鐘為止,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知,甲組同學選擇的是 B (A或B)套裝置. 時間min 0http://www.21cnjy.com/1 23 4 5 6 7 8 910 11 溫度℃90 92 94 96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2)乙、丙兩組同學都選擇了另外一套實驗裝置,這兩組同學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水開始沸騰的時刻不同,他們繪制的沸騰圖象如圖C所示,得到a、b兩種不同圖象的原因是:水的 質量 不同.(3)實驗后,甲組的同學對大家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如果不對水加熱,能讓水重新沸騰嗎?老師馬上將一杯停止沸騰的水放進能抽氣的密閉玻璃罩中,如圖D所示,接通抽氣機電源,隨著玻璃罩中空氣的抽出,熱水居然沸騰起來.通過分析,同學們知道了發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抽氣機抽氣時,玻璃罩內的氣壓 減小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水的沸點 降低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因此在不加熱的情況下,水能重新沸騰. 27.(6分)(2013?婁底)王鵬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并根據實驗數據描出萘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試管受熱均勻,而且萘的溫度上升速度較 慢 (選填“快”或“慢”),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2)除圖甲所示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火柴和 秒表 .(3)分析圖象乙可獲得的信息有: 萘為晶體(或萘的熔點是80℃或萘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等) (填一條即可). 19.(6分)(2013?岳陽)為了探究“冰熔化過程的規律”,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并畫出了冰的熔化圖象.(1)實驗中宜選用 碎冰 (選填“較大的冰塊”或“碎冰”).(2)根據熔化圖象,可以判斷冰是 晶體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冰要不斷吸收熱量,溫度 不變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2013營口)27.(6分)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除了圖乙中所示的器材,還需要一個重要的測量儀器是 。 (2)若操作正確無誤,根據乙可知此時燒杯中水 的實際溫度是_____________℃。 (3)表甲是本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的溫度記錄,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記錯了一個實驗數據,你認為錯誤的數據是__________℃,你這樣判斷的理論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數據后,小明根據實驗數據判定該地水的沸點為 ℃,可能的原因 是當地的大氣壓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1)停表( 秒表或鐘表) (2)94 (3)95 水在沸騰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98 小于 24.(6分)(2013?柳州)如圖甲是“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1)把石棉網墊在燒杯下,并將試管放在水中加熱,是為了使固體粉末受熱 均勻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2)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 試管壁 .若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 46 ℃.(3)下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 時間/min 0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4042 44 4648 48 48 48 48 50 5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該物質的熔點是 48 ℃;該物質是 晶體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4)能反映上述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是圖丙中的 a . 16.(6分)(2013?阜新)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1)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在組裝過程中需要先調整的是 B (選填“A”或“B”)部分.(2)當水溫升高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幾分鐘為止,記錄的數據如下表: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來源:21世紀教育網] 98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 98 ℃.水沸騰時需要 吸 熱,水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 保持不變 .(3)水沸騰時燒杯上方出現了大量“白氣”,“白氣”形成的物態變化是 液化 .(4)某組同學在相同條件下,用不同質量的水進行兩次實驗得到如圖2所示的溫度﹣﹣時間圖象,根據圖象可知,質量較大的是 b (選填“a”或“b”)18.(4分)(2013?綿陽)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李梅分別測得甲、乙兩種物質從固態到完全熔化的過程中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時間/min0123421世紀教育網567甲的溫度/℃35.040.044.849.554.258.462.666.9乙的溫度/℃42.044.046.048.048.048.048.050.0(1)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判斷,物質甲是 非晶體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溫度44.0℃時,物質乙是 固態 (選填“固態”、“液態”或“氣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0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24_物態變化ht[1].doc 2011物態變化匯編.doc 2012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物態變化.doc 2013物態變化匯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