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 教學設計(PDF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 教學設計(PDF版,表格式)

資源簡介

《第 5 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教學設計
教學背景分析
(一) 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
《第 5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是《選擇性必修 3文化交流與傳播》第二單元《豐富多樣的世界
文化》的第三課。
從《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 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對本單元的要求看,
本單元大致可分為四個學習要點:地理環境和生產方式與區域文化的關系;世界各主要區域的文化傳統;人
類文化的多樣性、共通性和差異性;多樣的區域文化對人類文化的貢獻。課程標準對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在這
一課中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即“通過了解世界各主要區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認識世界各國、各
地區、各民族對人類文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領先于世界的印度文明在這時不斷向外傳播,與受中國文明影響下的朝鮮文明、日本文明等交相輝映,
譜寫了亞洲文明發展史上燦爛的一頁。以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為代表的古代美洲文明在世界
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 學生情況分析
1.知識基礎:學生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已經通過初中教科書和高中必修教科書,對南亞、東亞與美洲的典
型文化和文化成就等內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初中教科書和高中必修教科書更多著眼于地域文化形成的時
間、空間、政治和經濟等內容,較少涉及文化特點和地域文化之間的聯系,這意味著教師需要對同樣主題的
內容進行建構。
2.學科素養:經過初中和高中必修課程的學習,學生的辯證思維、批判性思維均有所發展,尤其在時空觀
念、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在方法能力上也接受了較為系統的訓練,但對涉及認識、
態度、價值觀的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仍有提升的空間,這也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3.學習興趣:本課雖然離學生的日常生活較為遙遠,但文化的內容還是比較容易引發學生興趣的。對不同
時空框架下的地域文化進行分析,能夠為學生換一個視角看待世界文化發展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通過了解世界各主要區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認識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對人類文
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核心素養:1.從時空觀念和史料實證角度,掌握古代印度文化和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成就。
2.從家國情懷的角度,認識中國文化對古代朝鮮和日本的影響,證明民族自豪感。
3.運用唯物史觀理解人類歷史文明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一)教學重點
南亞、東亞、美洲文化的代表成就
(二)教學難點
南亞、東亞、美洲文化的特點及產生的影響,理解文化交流互鑒、取長補短的重要性
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資源
圖片 地圖 文字史料 課本
(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
板書設計
第 5 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
一、南亞:古代印度文化 時空框架 理解文化形成的可能性
二、東亞:古代朝鮮與日本文化 文化成就 尊重文化發展的多樣性
三、美洲: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與印加文化 文化特點 認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通過三張圖片引入新課
讓 學 生 初
步 了 解 本
觀看圖片,找到課本
課 學 習 對
導入新課 對應的地方,從而明
象,明確文
確文化。
化多樣性。
引發學生的進一步思 提 升 學 生
通 過 出 示 印 章 文 字 、 瑪 雅 文 字 、 印 加 結 繩 考:南亞的印章文字、 的 思 維 高
東亞、美洲文化的瑪 度,以人類
一、研海拾貝 雅文化、印加結繩等 文 化 的 重
——初識南 至今不能被解讀,但 要 組 成 部
亞、東亞、美 現在仍然要研究? 分 看 待 多
洲的文化 樣的文化。
引出問題:為什么上述文字至今不能被解讀,現在仍然
要研究?
生:文字能豐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文化寶庫中
重要的組成部分,構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文化整體。
(一)古代印度文化 結合時政,了解古代 明 確 古 代
1.通過2015年3月38日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 印度文明存在的意 印 度 文 化
主旨演講: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如亞洲的黃河和長江 義。 史 人 類 古
2
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 老 文 明 的
域以及東南亞等地區孕育了眾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輝 代表。
映、相得益彰,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引出
南亞文化的存在意義。
2.通過圖片
帶問題閱讀教材,歸 培 養 學 生
納出答案,培養概括 歸 納 概 括
提取關鍵信息。 能力
簡要了解印度的宗教(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文
學(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藝術(佛
塔、石柱、石窟)、數字(發明了包括了“0”在內的
十個數字符號)。
3.通過圖片和史料 結合課本和課件給出 培 養 學 生
的地圖史料,回答問 提 取 信 息
題,引發進一步的思 和 解 讀 史
二、海底探秘 考。 料的能力,
——深入學 培 養 時 空
習南亞、東 觀念,歷史
亞、美洲文化 解 釋 的 學
科素養。
(1)公元前6世紀以后印度西北部落入波斯帝國統治下
(2)公元前327,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侵入了印度西北部。
(3)公元前1世紀末,一批安息人又侵入印度西北部,
建立王朝,實行統治
(4)公元1世紀,月氏人中的貴霜部落建立了貴霜王朝。
(5)13世紀后,印度又先后被德里蘇丹、莫臥兒帝國
和英國人先后統治。
引出問題:你認為印度文化有什么特點?
生:由于地理條件南亞次大陸長期遭受外族入侵,古印
度會有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充分交融,進而形成頗具
特色的地域文化。
4.古代印度歷史的發展進程 看課件,拓展知識與 將 文 化 置
能力。 于 特 定 的
時 空 條 件
下,思考文
化 存 在 的
價值。特別
要 注 意 本
3
課 提 到 的
文 化 在 什
么 時 期 什
結合課本和課件,重 么 政 權 時
點闡釋較難懂的知識 期存在。
點。 將 文 化 置
于 時 空 框
架下,培養
從而讓學生更能把文化放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下去思考。 學 生 歷 史
5.重點闡釋 結合課本和課件。 解 釋 和 史
(1)哈拉帕文化 料 實 證 的
學科素養。
明 確 哈 拉
帕 文 化 出
現 的 時 間
公元前2500-前1750年,哈拉帕文明是一種城市文明, 和 大 致 的
城市的建造有精良的規劃設計。摩亨佐·達羅城市面積 情況。
為2.5平方公里,分城堡、城區兩部分。城堡里有許多用
磚建成的大型建筑,主要有集體大浴室、糧倉、會議堂、
學校。
(2)吠陀時代 明 確 吠 陀
時 代 出 現
結合課本和課件。 的 時 間 及
大 致 的 情
況。
雅利安人自稱“出身高貴的人”,是操印歐語的白種人,
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為生。公元前14世紀至公 梳理課本知識點。 以 表 格 的
元前10紀,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 形式梳理,
了該地區原有的土著居民,逐漸建立起一系列國家,取 更 能 明 確
代了印度原有的文明,并逐步建立了種姓制度和婆羅門 三 大 宗 教
教。 的時間、原
(3)古代印度宗教總體梳理 因及教義。
用課件補充課本的知 明 確 宗 教
識。 對 印 度 的
影響。
以表格形式梳理古代印度的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
分別從時間、原因、主要教義來作區別。
同時,用一段文字來說明宗教對于印度人的影響之大:
在印度,幾乎生活中每一行為,連洗澡穿衣在內,都有著
4
一套宗教儀式,在每一個虔誠的家庭,每天都得崇拜私有 看課件,重溫初中所 明 確 婆 羅
的特別神祗和禮敬祖宗,對印度人來說,宗教實在是家庭 學的婆羅門教及種姓 門 教 的 階
中儀式之遵行,而不是廟里的盛典——那是要在節日才 制度。 級 種 姓 制
舉行的。 度。
(4)婆羅門教
在這里,再著重復習一下婆羅門教,從而為后面的影響
做鋪墊。 明 確 佛 教
(5)佛教和印度教 結合第 2 課所學,補 和 印 度 教
充知識。 的 大 致 情
況,及其佛
教的傳出,
尤 其 是 傳
入 我 們 國
家 的 大 致
渠道。
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佛教和印度教的創立及教義,另
外,又補充了佛教外傳,從而再次將佛教傳入中國聯系
起來。 看圖片和史料,結合 分 析 印 度
1. 通過圖片和史料,提出問題: 課本。 文 化 的 特
點,除了融
合外,還有
宗教色彩,
并 傳 入 東
史料:他們(雅利安人)貢獻了梵語、宗教、各派 南亞。
哲學,創立了種姓制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
貢獻,或者通過它們的被采納,或者由于它們所激
起的反抗,培育出了進一步的思想和制度。
——林太《印度通史》
你認為印度文化除了融合,還有什么特點?
生:史詩、文學、建筑藝術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文化
傳播東南亞地區。 結合時政,明確國家 明 確 東 亞
(三)東亞文化 大事。 文 化 存 在
通過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同文明 的態度:開
和文化只有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以開明開放的態度 明開放。
5
相互包容、和平相處,才能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作為
過渡,引出東亞文化。
1.通過圖片,初步認識朝鮮文化
帶問題閱讀教材,歸 培 養 學 生
納出答案,培養概括 歸 納 概 括
提取關鍵信息。 能力。
天文(瞻星臺)、史書(《三國史記》、《高麗史》)、
佛教(從中國傳入的佛教、道教和儒學,典章制度、文
字、學術文化和風俗習慣都受到中國的影響)、舞蹈(朝
鮮半島的古代文化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南北朝時期的
中國宮廷中就已經有了朝鮮半島的舞蹈)
2.梳理古代朝鮮歷史發展進程,讓學生明確朝鮮文化的 看課件,拓展知識與 將 文 化 置
時空定位 能力。 于 特 定 的
時 空 條 件
下,思考文
化 存 在 的
價值。特別
要 注 意 本
課 提 到 的
文 化 在 什
結合課本和課件。 么 時 期 什
3.重點闡釋 么 政 權 時
(1)文字,先出示圖片, 期存在。
明 確 朝 鮮
諺 文 出 現
的時間、概
況,及中國
漢 字 對 諺
文的影響。
然后加入介紹:15世紀以前,朝鮮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以漢字為書寫工具。1443年朝鮮王朝世宗大王組織以鄭
麟趾、申叔舟等一批優秀學者,參照漢字創造了一種音
標文字——諺文,稱為"訓民正音"。于1446年公諸于世, 結合課本和課件。 明 確 佛 教
一直使用到今天。 由 中 國 傳
(2)佛教 入高句麗,
及 在 新 羅
發 展 的 概
況 和 存 在
的意義。
6
佛教早在4世紀就由中國傳入高句麗,后在高麗王朝時
成為國教。新羅不僅興建寺院,發展佛教,并且向中國
派遣求法僧,從而造就了一些有學問的高僧。其中,慧
超法師所著有《往天竺五國傳》,是研究中亞和印度歷 帶問題閱讀教材,歸 培 養 學 生
史的重要資料。 納出答案,培養概括 歸 納 概 括
4.日本文化 提取關鍵信息。 能力。
通過圖片,初步認識日本文化:神道教(神靈崇拜)、
武士道(神刀融合了佛教等外來文化,逐漸形成了武士
道)、文學(詩歌集《萬葉集》、小說《源氏物語》)、 看課件,拓展知識與 將 文 化 置
建筑(法隆寺)、繪畫(大和繪和浮世繪)等。 能力。 于 特 定 的
5.梳理古代日本歷史發展進程 時 空 條 件
下,思考文
化 存 在 的
價值。特別
要 注 意 本
課 提 到 的
文 化 在 什
么 時 期 什
么 政 權 時
讓學生明確時空定位。 期存在。
6.重點闡釋
(1)神道教
結合課本和課件。 拓 展 神 道
教,及天皇
利 用 神 道
教 作 為 統
治的工具。
并補充資料神道教簡稱神道,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
的本土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起源于本州島和四
國島本地的崇神傳統,屬于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
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后來天皇為鞏固權力,把
神話中的天照大神當成自己的祖先,天皇從此成了神的
代言人。而神道教也逐漸變成了天皇統治臣民的有力武
7
器。如今,神道教成為日本國社會文化構建的源泉和基 結合課本和課件。 拓 展 大 和
礎,更是日本民族性構成的基本要素和出發點。 繪,作為課
(2)大和繪 本 知 識 的
拓展。
大和繪是日本10世紀前后產生的民族繪畫。它以貴族的
日常生活為題材,表現其思想感情及日本的自然風光和
名勝古跡,適應日本人的審美要求,在技法和樣式上不
斷追求日本風味。為了追求及時行樂的唯美主義情趣,
避免零亂的線條和過于嚴峻的筆法,因此多采用濃艷的 結合課本和課件。 拓 展 浮 世
色彩,具有華麗的特征。 繪 的 藝 術
(3)浮世繪 特點、及反
映的生活。
明 確 文 學
是 一 定 時
期政治、經
濟的反映。
浮世繪,即日本傳統的風俗繪畫(版畫),是日本江戶
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
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表現了當時
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被稱為江戶時代的 結合課本和課件。 拓 展 課 本
“百科全書”。 知識。
(4)建筑和錢幣
(5)和服
結合課本和課件。 讓學生加
深以上文
化的出現,
是深受中
國的影響,
增強民族
8
自豪感,培
養家國情
懷價值觀。
和服,是日本傳統民族服裝,其產生與發展受到了中國
唐朝服飾的影響。公元8世紀,日本的奈良時代正值中
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和文
化交流。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
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結合課本和課件。
此后,中國唐代服裝傳入日本,對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
服產生了深刻影響。
讓學生加深以上文化的出現,是深受中國的影響。
(6)佛教
鑒真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
建筑、繪畫等,為日本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7)遣唐使
利用遣唐使來華示意圖, 遣唐使把唐朝先進的制度、
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藝術等傳回日
本,對日本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8)文字
讓 學 生 加
深 以 上 文
9
化的出現,
是 深 受 中
國的影響。
看圖片和史料,結合
課本,引導學生分析
古代朝鮮和日本文化
的特點。
公元前1世紀,漢字就經由遼東、朝鮮傳入日本的九州、 分 析 朝 鮮
福岡等地,成為當時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此后日本在 和 日 本 文
仿制銅鏡時,也開始仿制漢字銘文。8世紀中葉,日本 化的特點,
人根據日本語言的發音,借用漢字的楷體筆畫和草體, 在自身民
分別創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族文化發
7.通過地圖,并補充史料 展的基礎
上,借鑒吸
收中華文
化,創造出
新的文化,
增強民族
自豪感,培
養家國情
懷價值觀。
史料一:文化的貧瘠落后狀況,使之(日本)能夠幾乎
無阻礙、無痛苦地汲取中華文明--
——[日]依田熹家《日中兩國現代化比較研究》
史料二:我國的漢字、漢文和儒家思想早就傳入朝鮮。 結合時政,了解國家
朝鮮的印刷術、天文學和醫學,成就顯著。 大事。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提出問題:你認為古代朝鮮和日本的地域文化有何特
點?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
生:在自身民族文化發展的基礎上,借鑒吸收中華文化, 梳理課本,概括美洲
創造出新的文化。 文化。
(四)美洲文化
通過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國和墨西哥都是文明古國和 引出美洲
文化大國,兩國文化因特色鮮明而遠播四方,因推陳出 文化獨立
新而永葆活力。歷史上,兩國文明交相輝映、互為借鑒。 發展。
引出美洲文化的獨立發展。
1. 通過圖片,初識美洲文化
培 養 學 生
概 括 歸 納
能力。
看課本,結合地圖,
填表格。
金字塔(與埃及金字塔不同,他們在塔頂建起祭祀神靈
10
的神廟,祭司也在塔上觀察天象。)、文字(瑪雅文字、
印加結繩、阿茲特克圖畫文字)、歷法(馬雅歷、印加
人的太陽歷和太陰歷)、手工業(阿茲特克陶制印模)
2.美洲文化代表 以 圖 表 形
結合課本,通過圖片, 式 梳 理 瑪
補充瑪雅文化。 雅文化、阿
茲 特 克 文
化、印加文
化 出 現 的
時間、地點
和 國 家 形
3.瑪雅文化 態,增強文
化 的 時 空
概念。
拓 展 瑪 雅
文 化 的 知
通過圖片,補充文字:現行公歷,一年以365.2425日計 識。
算, 瑪雅歷以365.2420日計算。而根據天文學家計算, 結合課本,補充圖片,
一年應該是365.2422日。瑪雅歷的誤差為每年0.0002天, 拓展印加文化。
換算成秒僅為每年17.28秒。可見,瑪雅歷的準確性超越
了公歷。
得出:(1).文字和歷法:瑪雅人創造了獨特的文字,
發明了“瑪雅歷”。
(2)數學:瑪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創造出20進制。
4.印加文化
補 充 印 加
文化。
結合課本,通過圖片,
補充阿茲特克文化。
(1)建筑:長達數千千米的驛道和宏大的太陽廟;
(2)醫學:會使用麻醉劑,能進行人體解剖;
(3)歷法:還制定了太陽歷和太陰歷
(4)記事:結繩記事。
5.阿茲特克文化 拓 展 阿 茲
特克文化。
結合課本,通過圖片
和史料,回答問題。
(1)鍛造銅器:采用天然銅鍛造銅器。
11
(2)圖畫文字:使用圖畫文字記錄重要事件。
(3)制作: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銀首飾都非
常精美。
6.通過圖片,結合史料
通過問題:
你認為哪
些因素不
利于美洲
印第安文
化發展?
讓 學 生 更
史料一:歐、亞、非洲的人們找到了能提供肉類、牛奶、 明 確 美 洲
羊毛,并可作馱畜的各種動物。而美洲印第安人只好與 與 其 它 大
無峰駝、羊駝和駝馬這類半馴化、不能運載重物的動物 洲 缺 乏 交
打交道。 至于陸上運輸工具,印第安人還沒有利用輪 流,幾乎一
子;他們雖已知道輪子,但只是用作玩具。 直 處 于 與
——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世 隔 絕 的
史料二:雖然,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 狀態,發展
距太遠,無法聯系------因而,比亞洲、歐洲大陸較發達 遲緩。
的區域來說,他們的生產方式和文化要較為落后一步
------ ——李春輝《拉丁美洲史稿》
引出問題:你認為哪些因素不利于美洲印第安文化發
展?
生:美洲與其它大洲缺乏交流,幾乎一直處于與世隔絕
的狀態,發展遲緩。
1.通過圖片 結合課本,通過圖片, 通 過 找 瑪
比較。 雅 文 化 和
印度文化、
埃 及 和 阿
茲 特 克 文
感悟,思考 化 的 金 字
補充文字古代瑪雅人很早就有對數字 0的認識,古代印 塔、西亞與
度人發明并使用了包括 0在內的一系列數字,還比如, 印 加 人 的
三、激流勇進 古代埃及人在尼羅河沿岸建筑起宏偉的金字塔,古代阿 太陰歷,找
—— 怎么看 茲特克人同樣也在茂密叢林中建起了太陽與月亮金字 出 文 化 的
待南亞、東亞 塔,雖然功能不同,但是都叫做金字塔,還比如古代兩 相似性。
及 美 洲 文 河流域與古代印加人都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制定
化? 了太陰歷。這些有趣的相似點,向我們證明了這樣一點:
人類的文化是有無數種可能性的,有非常多的文化的相
似性是蘊含在人類創造的不同地域文化之中的。 通過圖片,結合課本, 通 過 印 度
2.通過圖片 比較、辨析、理性看 的 種 姓 制
待文化。 度、日本的
武 士 道 精
神、美洲的
活人獻祭,
這 些 知 識
12
點,引出問
題:你如何
看待文化,
從 而 培 養
學生理性、
辯 證 的 看
待文化。
這 一 環 節
既 訓 練 了
學 生 的 歷
你如何看待古代印度既誕生了恢弘壯麗的兩大史詩和 史 解 釋 能
影響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文化,但同時也存在強化社會階 力,也進一
層劃分,甚至到今天還在影響當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你 步 強 化 了
又如何看待日本既有強調靜心安寧的茶道文化,也產生 學 生 的 唯
了盲目忠君的武士道精神,你又如何看待阿茲特克美輪 物史觀,是
美奐的石雕和血腥的活人獻祭? 本 課 能 力
生:認識到文化因自然地理條件、歷史沿革過程、經濟 方 法 情 感
發展水平等許多因素而會出現各種發展的局限性,或者 態 度 重 要
差異性,對于地域文化中的一些負面的爭議的部分,我 培養載體。
們應該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將其放在特定歷史條件
下,將其放在宏觀的視野下,來理性看待,我們秉持不
苛求古人的理念,應看到古代不同文化發展的積極意
義,看到不同時間空間條件下這些多元文化的精彩,尊
重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增強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3.通過圖片 通過圖片和兩則史料 通 過 西 班
的引入,引出問題。 牙 殖 民 入
侵 導 致 美
洲 文 化 的
滅絕,引出
史料一: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佩德羅·阿爾瓦拉多 率 問題:你認
約千名士兵,征服了當地瑪雅人部族。1521年,西班牙 為 面 對 歐
殖民者埃爾南·科爾特斯用 600多名西班牙人、16匹馬 洲 殖 民 者
和 14門火炮征服阿茲特克。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弗 的侵略,美
朗西斯科·皮薩羅率領 168名戰士最終征服了擁有 600 洲 文 化 為
萬人口的印加帝國。 什 么 不 堪
——整理自《全球通史》《槍炮、病菌與鋼鐵》等著 一 擊 ? 引
作 史料二: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只有同其他 發 學 生 的
文 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因 美 洲 缺
— 習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在亞 少 交 流 而
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2019 年 5 月 滅 絕 的 思
15日) 考。
引出問題:你認為面對歐洲殖民者的侵略,美洲文化為
什么不堪一擊?
生:獨立發展,缺少交流。
13
1.亞洲人民的“三個期待” 結合時政,增強民族 掌 握 必 備
自豪感。 基礎知識
培 養 家 國
情 懷 價 值
感悟,思考 觀。
《詩經》《論語》《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
陀》《源氏物語》等名篇經典,楔形文字、地圖、玻璃、
阿拉伯數字、造紙術、印刷術等發明創造,長城、麥加
四、風平浪靜 大清真寺、泰姬陵、吳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類文
——習近平 明的寶貴財富。
主席的文明 各種文明在這片土地上交相輝映,譜寫了亞洲文明發展
觀 史詩。
2. 總書記的“四點主張” 感悟,思考 培 養 家 國
(1)相互尊重: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 情 懷 價 值
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 觀。
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2)美人之美:文明之美集中體現在哲學、社會科學
等經典著作和文學、音樂、影視劇等文藝作品之中。
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
無高低優劣之分。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
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
上是災難性的!
如果人類文明變得只有一個色調、一個模式了,那這個
世界就太單調了,也太無趣了!
(3)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一切生命有機體都需要新
陳代謝,否則生命就會停止。文明也是一樣,如果長期
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 培 養 家 國
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 情 懷 價 值
旺盛生命活力。 觀。培養學
(4)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文明永續發展,既需要薪 生 對 待 文
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順時應勢、推陳出新。世界 感悟,思考 化的態度。
文明歷史揭示了一個規律:任何一種文明都要與時偕
行,不斷吸納時代精華。我們應該用創新增添文明發展
14
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
富有永恒魅力……
3. 中華文明是亞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
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
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 凸顯文化交流的重要 培 養 家 國
課堂小結
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性。 情懷。
教學反思
1.落實核心素養。本課屬于選擇性必修教科書,其中不少知識點在《中外歷史綱要》(下)中已有介紹。
教學設計在落實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等關鍵能力的基礎上,更關注唯物史觀、家國情懷和國際視
野等方面的素養。
2.強化問題導引。教學設計各環節都以問題為導引,在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穿插了多個不同類型、
不同難度的問題,構建起整堂課的問題鏈,為進一步夯實學生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力奠定了基
礎。
3.注重承前啟后。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到本課在單元和整冊教科書中的地位,明確了本課在本冊教科書的“多
樣性”“交流性”“傳承性”三個主要部分中承前啟后的作用。
4.從文化的“相同與不同”展開,延伸到文化形成的可能性、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辽宁省| 贵定县| 合作市| 财经| 东台市| 临泉县| 保德县| 萨嘎县| 石棉县| 达拉特旗| 涞源县| 遂宁市| 定襄县| 衢州市| 临泽县| 历史| 府谷县| 达州市| 乌拉特前旗| 义马市| 廉江市| 五华县| 南康市| 武乡县| 开阳县| 鹰潭市| 彩票| 沂南县| 金昌市| 泰兴市| 渝中区| 灵宝市| 浪卡子县| 来安县| 江北区| 岑巩县| 西畴县| 天等县| 大田县|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