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10人體內物質的運輸和廢物的排出考點1 流動的組織———血液1、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①血漿(形態):血液分層后,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代謝廢物。②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2.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血細胞的特點和功能:種類 形態特點 功能 病癥紅細胞 最多,兩面凹的圓餅狀,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 運輸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貧血白細胞 最大,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 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發炎血小板 最小,形態不規則,無細胞核 止血和加速凝血 過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過少——傷口流血不止考點2 血流的管道———血管血管的種類、結構與功能種類 功能 分布 結構特點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較深 管壁厚,彈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 較深或較淺 管壁薄,彈性小,管腔大,四肢靜脈內有靜脈瓣,血流速度慢毛細血管 連通最小動脈和最小靜脈之間的血管 分布廣,遍布全身各器官組織 管壁極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血流速度最慢2..三種血管的識別方法(如圖):根據血管分支還是匯總:動脈血管的血液是由主干流向分支(如圖B);靜脈血管中的血液是由分支匯集到主干(如圖A);毛細血管中紅細胞是單行通過的(如圖C)考點3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結合下圖記憶):2.血液循環途徑: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結合下圖記憶)體循環:左心室(起點)→主動脈 (→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結果:動脈血變為靜脈血肺循環:右心室(起點)→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 肺靜脈→ 左心房 結果:靜脈血變為動脈血3.出血的初步護理: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自然止血,應消毒;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流猛急,在受傷動脈近心端進行壓迫止血;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流緩和,在受傷靜脈遠心端進行壓迫止血。考點4 輸血與血量1.血量:占體重的7~8%。人體失血1200ml-1500ml時可危及生命;人體失血800ml-1000ml時頭暈、眼發黑、心跳加速、出冷汗;人體失血400ml以下,丟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可以短時間內得到補充而恢復。2.發現人: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ABO血型:人的血液可以分為A型、B型、AB型、O型3.安全輸血:(1)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2)在緊急情況下,異型輸血:在沒有同型血而又情況緊急時,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輸入少量的O型血;AB 血型的人。除可以輸入O型血外。還可以接受少量的A或B型血。4.無償獻血: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5.成分輸血①原則“缺什么補什么”; ②意義:提高病人輸血治療的效果,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避免大量的血液浪費;③實例:貧血-輸入紅細胞,燒傷病人-輸入血漿,出血性病人-輸入血小板。考點5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排泄概念: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途徑:(1)呼吸系統:呼吸,以氣體的形式(二氧化碳、水蒸氣)(2)皮膚:排汗,以汗液的形式(水、無機鹽、尿素)(3)泌尿系統:排尿,以尿液的形式(水、無機鹽、尿素)排泄≠排遺:排遺是食物消化后的殘渣形成的糞便排出體外的過程。2.泌尿系統的組成3.四種液體成分的比較:血液: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蛋白質、血細胞血漿: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蛋白質原尿: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尿液:水、無機鹽、尿素4.腎小球的過濾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180升。5.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到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回到血液;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形成尿液。人體每天排除出的尿液約1.5 L。6.常見疾病:糖尿、多尿:腎小管有問題;蛋白尿、尿血:腎小球有問題。7.腎單位的血液流動路徑:腎動脈→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腎靜脈8.尿的排出:腎臟(形成尿液)→ 輸尿管→ 膀胱(暫時儲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9.排尿的意義:排尿不僅可以排出廢物,還能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