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課 民族危機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 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課 民族危機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 學案

資源簡介

第八單元 1 9世紀中后期工業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國
第一課 民族危機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
A知識導航
1.掌握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基本過程,知道鴉片戰爭的時間、原因、《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
2.記住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動者及其犯下的暴行,知道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史實。
3.了解甲午中日戰爭的起止時間、主要戰役及出現的英雄人物、結果;識記《馬關條約》的簽訂時間、主要內容和影響。
4.掌握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記住《辛丑條約》的簽訂時間、主要內容及影響。
5.理解通過《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知識解讀
1.虎門銷煙
(1)歷史背景:
①曾創造出“康乾盛世”的清朝,到19世紀上半期已經危機重重。政治腐敗不堪,經濟發展緩慢,軍備嚴重廢弛。
②此時的英國已經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處心積慮的要打開中國這個市場。
③當時的中英貿易中,英國主要向中國輸出棉紡織品和印度棉花,從中國輸入絲、茶、瓷器等。由于中國大部分家的日常消費主要靠自己生產,加上清政府在對外貿易中實行限制和防范政策,英國長期處于入超地位。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商人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
(2)鴉片危害:鴉片給中國社會造成極大危害,清朝官員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說,如果聽任鴉片泛濫,那么數十年后,恐怕沒有能作戰的士兵,也沒有充作軍餉的白銀。
(3)虎門銷煙:不久,林則徐以欽差大臣身份去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6月,林則徐在廣東虎門主持銷毀外商運到中國的二百多萬斤鴉片,沉重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
2.鴉片戰爭(1840-1842年)
(1)過程:
原因
走私鴉片受到中國抵制,英國決定發動侵略戰爭。
爆發
1840年6月,英國到達中國海面,封鎖珠江口,戰爭正式爆發
經過
由于在廣州一帶無隙可乘,英軍便按計劃沿海北犯,攻陷浙江定海,直抵天津白河口,威脅北京。道光帝十分恐慌,派大臣與英軍談判,并將林則徐等革職查辦。1841年初,英軍占領香港島,清政府感到有失尊嚴,又同英軍作戰。戰斗一年多,清軍節節失利
結果
1 8 4 2年8月,英軍艦船闖入南京長江江面,清政府求和,被迫與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至此,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
(2)《南京條約》:
①內容:
條約內容
危 害
(1)割地
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
(2)賠款
賠款2100萬元
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3)開埠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的門戶,海關主權受損
(4)關稅
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必須和英國協商等
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②性質:《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3)影響: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溫馨提示】
1.閉關自守政策的改變:鴉片戰爭后,原來只有廣州一處通商口岸變為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清政府被迫實行開放。
2.體現戰爭目的(打開中國市場)的條款是: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必須和英國協商等。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1.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1)背景: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遭到清政府的拒絕。1 856年,英、法對中國發動戰 。這場戰 是鴉片戰爭的延續,故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2)第一階段:1858年5月,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臺,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
條約內容
危 害
(1)進京
外國公使可以進駐北京
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獲取更多的利益
(2)開埠
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列強侵略勢力從東南沿海向內地擴展
(3)通航
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通航
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4)賠款
英、法兩國得到巨額賠款
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
(4)影響: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慘敗,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2.太平天國運動
(1)背景:外國列強的入侵,使中國的社會危機日益加深,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爭持續不斷。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
(2)爆發:1851年,洪秀全率眾在廣西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3)過程: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同年,太平天國頒布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
①時間
1853年
②內容
要求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③評價
它反映了農民獲得土地的強烈愿望,但具有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在當時的環境下無法真正實施
(4)結果:1864年,在中外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
(5)意義: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它對外國入侵者的抵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中國完全淪為殖民地的積極作用。
3.甲午中日戰爭
(l)背景:明治維新以后,日本強大起來,開始圖謀侵略中國,并選擇朝鮮作為跳板。
(2)爆發:1894年,日本利用朝鮮爆發起義之機,先是引誘清軍入朝,繼而以反對清軍入朝為借口,派遣大量日本人挑起戰端,中日甲午戰爭正式爆發。這一年是農歷甲午年,故稱這次戰爭為甲午中日戰爭。
(3)過程:
黃海海戰
1894年9月,日本艦隊與中國北洋艦隊在黃海上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奮勇殺敵,重創日軍。這次戰役中,北洋艦隊遭受一些損失,但主力尚存。李鴻章命令北洋艦隊躲進威海衛軍港,不準出擊,將制海權拱手讓敵。
旅順大屠殺
戰火很快燒到中國境內,日軍接連占領大連、旅順等地。在旅順,日軍對當地居民實行大屠殺,死難者達到18000余人。
威海衛戰役
1895年初,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4)結果:1895年4月,清政府派李鴻章到日本求和。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談判,簽定了中日《馬關條約》。
條約內容
危 害
①割地
中國把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進一步破壞領土主權
②開埠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侵略勢力從沿海擴展到內地
③設廠
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
經濟侵略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
④賠款
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
(5)影響:《馬關條約》是《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l)背景:甲午戰爭慘敗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與虛弱。從此,中國被視為可以任人割宰的獵物。隨后幾年中,列強以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設礦廠等方式,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2)瓜分中國的狂潮:
①經過:1897年冬,德國借口傳教士在山東被殺,派軍艦強勢古膠州灣。第二年,清政府被迫將膠州灣“租借”給德國,山東成為了德國的“勢力范圍’’o其他列強競相仿效,紛紛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②影響:中華民族面臨著空前嚴重的生存危機。
(3)“門戶開放”政策:
①原因
在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美國為了彌補因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而失去的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的機會,于1899年向英、俄、德、法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政策
②內容
這個政策承認各國在華的勢力范圍和它們已取得的特權,同時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
③結果
由于列強在華爭奪強烈,誰也無力獨占中國,于是接受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④影響
從此,美國在中國的侵略勢力日益擴大
【溫馨提示】
1.英國侵占我國香港的過程:《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南部割讓給英國。19世紀末,英國租借了新界。香港就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2.侵略勢力的發展:《南京條約》的東南沿海——《北京條約》的北方地區——《馬關條約》的內地。
四、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義和團運動
①背景
列強劃分勢力范圍,外國傳教士在各地胡作非為,引起人民大眾的激烈反抗
②興起
19世紀末,爆發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本名義和拳,原是起于山東等地的燒香拜佛、操練拳棒的反清秘密 組織。為反對外國侵略,義和拳后來改稱義和團,聲勢日益壯大。
③口號
“扶清滅洋”
④發展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
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1)背景:列強對義和團運動的發展極為不安,決定聯合鎮壓。
(2)爆發:1900年6月,英、美、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攻,但沿路遭到義和團頑強阻擊,被迫退回。
(3)經過:清政府對各國宣戰,試圖利用義和團對付列強,同時達到削弱義和團的目的。八國聯軍不斷增兵,攻占了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和親信大臣,倉皇逃往西安。途中,地下令清軍“剿滅”義和團,作為妥協求和的前提。在中外勢力的聯合鎮壓下,義和團運動失敗了。
(4)暴行: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以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整個北京城籠罩在血雨腥風之中。侵略者們還在北京城劃區駐扎,要求所駐區域的所有中國人家必須懸掛占領國國旗。一時間,8個占領國的國旗在中國的首都飄揚。
(5)結果: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于英、美、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辛丑條約》。
條約內容
帶來危害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
給中國帶來沉重負擔
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
撤毀大沽炮臺以及北京至天津??诘母鱾€炮臺
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重要地區允許外國軍隊駐守
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
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6)清政府的態度:慈禧太后對列強沒有把她作為“禍首”懲辦感到喜出望外,立即批準了這個條約,并保證今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7)危害:《辛丑條約》是列強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鎖,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溫馨提示】
1.外國侵略者在中國駐軍:開始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依據:<辛丑條約》允許列強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在北京劃定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
2.分析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
(1)中國封建制度落后。政治專制腐敗,經濟、科技、軍事落后,長期實行閉關自守政策。(主觀原因,即根本原因)
(2)資本主義國家強大。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進行工業革命,經濟、科技、軍事發達,實行對外殖民侵略政策。(客
觀原因,即外因)
3.這些戰爭失敗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變題:這段屈辱歷史給我們什么啟示、教訓或感想?)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生產力。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強國防建設,增強綜合國力等。
知識探究
名稱
起訖時間
目的
簽訂條約
影響
共同點
鴉片戰爭
1840~1842年
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大門,侵略、掠奪中國
《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資本主義列強都是為了侵略、掠奪中
第二次鴉片 戰爭
1856~ 1860年
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 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甲午戰爭
1894~1895年
日本為了侵略、掠奪
《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1901年
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擴大對中國的侵略
《辛丑條約》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戰爭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內容
《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割地
香港島
|
九龍半島南部
遼東半島、臺灣、
澎湖列島
|
賠款
2 1 0 0萬銀元
巨額賠款
增加大量賠款
白銀.2億兩
白銀。4.5億兩
通商口岸
廣州、廈門、福
州、寧波、上海
漢口、南京
天津
沙市、重慶、芬州、
杭州
在北京劃定使館界,允許各
國駐兵保護,不許中國人居

特點
第.一個不平等
條約
外國公使可
以進駐北京
|
侵略方式由商品
輸出為主轉變為
資本輸出為主
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
的活動;賠款最多的條約
共同點
(1)都是清政府腐敗無能,在資本主義侵華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
(2)都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便利了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
2.比較四個不平等條約
戰爭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內容
《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割地
香港島
九龍半島南部
遼東半島、臺灣、
澎湖列島

賠款
2100萬銀元
巨額賠款
增加大量賠款
白銀2億兩
白銀4.5億兩
通商口岸
廣州、廈門、福
州、寧波、上海
漢口、南京
天津
沙市、重慶、蘇州、
杭州
在北京劃定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許中國人居住

特點
第一個不平等
條約
外國公使可
以進駐北京

侵略方式由商品
輸出為主轉變為
資本輸出為主
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的活動;賠款最多的條約
共同點
(1)都是清政府腐敗無能,在資本主義侵華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
(2)都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便利了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
二、綜合探究
1.你認為這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戰爭?
鴉片戰爭是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而發動的一場戰爭,因此這是一場西方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2.說一說,會審公廨的出現說明了什么問題?
會審公廨名義上是中國的司法機關,實際上完全被外國領事把持,嚴重損害了中國司法主權。
3.根據上述資料,說說太平天國運動與古代農民起義有什么區別?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不但受到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還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由于太平天國運動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所以它承擔的任務與以往的農民起義有所不同,它既要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又要反抗外來侵略,這是太平天國運動的一大特點。
4.對照時局圖,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一下19世紀末俄國、法國、英國、日本幾個國家在中國的大致勢力范圍。
國別
割占或強迫租借的地區
“勢力范圍”
德國
強迫租借膠州灣
山東
俄國
強迫租借旅順和大連地區
長城以北和新疆
法國
強迫租借廣州灣
廣東、廣西和云南
英國
強迫租借新界,成海衛
長江流域,云南、廣東
日本
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
福建
戰爭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內容
《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割地
香港島
|
九龍半島南部
遼東半島、臺灣、
澎湖列島
|
賠款
2 1 0 0萬銀元
巨額賠款
增加大量賠款
白銀.2億兩
白銀。4.5億兩
通商口岸
廣州、廈門、福
州、寧波、上海
漢口、南京
天津
沙市、重慶、芬州、
杭州
在北京劃定使館界,允許各
國駐兵保護,不許中國人居

特點
第.一個不平等
條約
外國公使可
以進駐北京
|
侵略方式由商品
輸出為主轉變為
資本輸出為主
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
的活動;賠款最多的條約
共同點
(1)都是清政府腐敗無能,在資本主義侵華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
(2)都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便利了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
5.結合資料,評價義和團‘扶清滅洋’的口號。
這一口號的提出反映了當時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此這個口號具有愛國性質和進步意義。“扶清”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群眾對清朝統治者施展陰謀手段的警惕性;“滅洋”又表現出籠統的排外主義,有一定盲目性。
6.上述兩種觀點你是否認同?說說你的理由。
兩種觀點都是從一個方面來評價義和團,不夠全面。我們既應看到義和團運動作為反帝愛國運動積極性的一面,又應正視其階級局限性。
7.議一議,為什么說《辛丑條約>后的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
巨額的賠款,是強加在人民身上的新的沉重負擔;以海關稅收作保,使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的反帝活動,使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軍事上與外交上的條款則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國主義列強的武裝控制之下,最終使清政府淪為列強的忠實走狗,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
D、學以致用
一、選擇題
1.中英《南京條約>規定:“在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這一條款即指
A.五口通商 B.協定關稅 C.招募華工出國 D.開設工廠 ( )
2.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關閉已久的大門,被稱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其主要依據是 ( )
A.中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漩渦 B.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3.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下列內容與條約不相匹配一項是 ( )
A.《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 B.《馬關條約》-割讓臺灣
C.《北京條約》-設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D.《辛丑條約》-賠款白銀4.5億兩
4.中日《馬關條約》是繼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以來,對中國造成最嚴重危害的不平等條約之一。前者內容與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允許列強在中國 ( )
A.開埠通商 B.索取賠款 C.割占土地 D.開辦工廠
5.下列《辛丑條約》的內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線木偶》漫畫寓意的是 ( )
A.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 B.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
C.清政府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D.清政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6. 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規定中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超過IO億兩。期間,因國際局勢變化,中國于1917年和1937年分別停止了對德國和日本的賠款。該條約的簽訂使 ( )
①中國再次被迫割讓了大片領土 ②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
⑧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④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國近代史是~部屈辱史,某校歷史學習興趣小組就此主題收集了相關的歷史圖片資料。下列各項中與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歷史事件相關的圖片是 ( )
二、非選擇題
8.【回顧歷史】17、1 8世紀,英、法等國先后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呈現出日漸強大的趨勢;與此同時,清王朝卻加強了封建專制統治……
(l)這一時期,中國呈現出逐漸________(強大或落后)的趨勢。
【探究歷史】鴉片戰爭后,這一趨勢更加明顯。英、法、日等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著輝煌文明歷史的中國,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在下表中標明數字的地方,依次填寫相關內容,并分析造成“這一趨勢更加明顯”的原因有哪些?
條 約
其中的內容
該內容帶來的直接影響
造成原因
《南京條約》

破壞國家領土完整

《馬關條約》

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

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的活動

【以史為鑒】這段屈辱的歷史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給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
(3)請續寫這段話。(友情提示:可從歷史經驗教訓方面展開)
9.從1840-1901年短短的幾十年間,西方列強先后發動了五次侵華戰爭,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人民的工具,中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請回答:
(1)清朝與西方列強之間進行的第一次較量是指哪一次戰爭?

(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什么?賠款最多的不平等條約又是什么?

(3)從這部屈辱史中,作為一名愛國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質是怎樣的?

(4)面對列強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統治日益腐敗,假若你是當時的一名學生,為改變中國當時的命運,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5)假如你是一位鴉片戰爭時期的愛國人士,你能為因落后挨打而曰益衰弱的中國提出一種較為理想的救國方案嗎?試闡述你的救國方案。(提示:內容可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
第八單元 1 9世紀中后期工業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國

第一課民族危機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抗
一、選擇題
1.B 2.D 3.C 4..D 5.D 6.D 7.A
二、非選擇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盐津县| 泾源县| 惠东县| 原阳县| 桐城市| 海门市| 梓潼县| 德阳市| 抚远县| 宁明县| 三台县| 清水河县| 调兵山市| 新野县| 武强县| 惠安县| 汉寿县| 仲巴县| 阿拉尔市| 嫩江县| 无锡市| 盘山县| 娱乐| 贺兰县| 漠河县| 蓝田县| 祁阳县| 扎赉特旗| 林芝县| 星子县| 教育| 济宁市| 泽库县| 黄浦区| 宁明县| 织金县| 邓州市| 建宁县| 和平区|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