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初三化學(下)第9單元第2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三維教學目標 知 識 與能力目標 了解鎂、鋁、鐵、鋅、銅等常見金屬與鹽(金屬化合物)的反應過 程 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活潑金屬可以把較(不)活潑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了解金屬與鹽發生置換反應的規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 標 理解不同的金屬與不同的鹽反應,對出現的不同的實驗現象進行比較、分析、概括并獲得結論,掌握一種科學學習和探究的方法。教 學重 點 金屬與鹽反應的現象及方程式教 學難 點 比較不同金屬與不同鹽反應,金屬的活動性的應用。課 型 實驗探究課 電教設備教具、實驗儀器 相關實驗器材及教學課件教學環節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教 學 過 程 一、創設情景,進入狀態上一節課(第一課時)我們學習了金屬的兩個化學性質:第1、金屬(大多數)能跟氧氣(少部分能跟空氣的氧氣)反應 ;第2、金屬(部分)能跟酸(一般為鹽酸和硫酸)反應。金屬除了這兩個性質外,還有其它性質嗎?教師板書課題:第2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二、復習鞏固,推陳出新描述上節課所學金屬的化學性質和回顧以前所學氧氣的部分化學性質(氧氣和部分金屬的反應)。1、描述上節課所學金屬的化學性質1:金屬鋁粉在氧氣中燃燒,描述燃燒的現象(由上節課做實驗的第一小組來回答)2、回顧金屬跟氧氣(或空氣)反應(燃燒),描述燃燒的現象:(1)、上學期所學鎂帶在氧氣(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由第二學習小組的同學來回答);(2)、上學期所學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由第三學習小組的同學來回答)。教師板書:一、金屬能跟氧氣反應(如金屬鎂、鐵、鋁)3、描述上節課所學三種金屬分別于鹽酸和硫酸的反應現象(1)、鐵分別與鹽酸和硫酸反應的現象(由上節課做實驗的第四小組來回答)(2)、銅分別與鹽酸和硫酸反應的現象(由上節課做實驗的第五小組來回答)(3)、鋅分別于鹽酸和硫酸反應的現象(由上節課做實驗的第一小組來回答)教師板書:一、金屬能跟部分酸(如鹽酸、稀硫酸等)反應(生成鹽和氫氣)小結:金屬具有兩種性質,根據第二個性質(其化學方程式為置換反應)結合人們長期實踐得出金屬活動順序。我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來證明金屬的活動性,金屬還有第三個性質嗎?三、實驗探究,凸顯重難。(一)、用實驗來探究金屬的第三個性質:金屬跟部分鹽溶液反應 1、金屬鋅分別與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反應(由第二學習小組來完成,并向全班同學演示實驗過程,報告實驗現象和得出的結論,共同完成方程式的書寫。教師對此進行小結) 2、金屬鐵分別與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反應(由第三學習小組來完成,并向全班同學演示實驗過程,報告實驗現象和得出的結論,共同完成方程式的書寫。教師對此進行小結)3、金屬銅分別與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反應(由第四學習小組來完成,并向全班同學演示實驗過程,報告實驗現象和得出的結論,共同完成方程式的書寫。教師對此進行小結)教師板書:金屬能跟某些鹽反應(生成鹽和另一種金屬)(二)、在(一)基礎上的進行實驗的拓展和實驗的活學活用(由全班同學來完成)、課堂練習等。四、歸納總結,鞏固練習1、金屬的三個性質;2、金屬與鹽溶液反應規律;3、置換反應的概念;3、集體訓練鞏固(ppt);4、布置作業(見下表),個別輔導。 思考、推測。復習、回顧、理解、指定(上節課做實驗的學生)、回答。認真實驗,仔細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回答教師的提問(如描述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課堂訓練由大家共同完成。 引起學生的注意,進入教學的環節中培養學生自覺應用結構決定性質的思想方法,牢固掌握金屬的兩個化學性質,為得出第三個化學性質打下基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理論聯系實際和綜合分析的能力、運用能力。查看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作業布置 A 在線測試練習第3題 資料頁碼 化學教材、P65B 挑戰自我練習第3題 資料頁碼 化學教材、P66教 學反 思 1、部分學生對金屬化學性質中第二條金屬與酸反應和第三條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混淆了金屬活動順序中“H”的位置;2、要求學生熟記金屬的化學性質,并能靈活地應用,對人類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具有指導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