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3課 五四運動》教學 目標 1.了解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經過、口號等基本情況。 2.掌握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和重要意義。 3.分析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4.選取優秀的影視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圖片等資料,運用多媒體手段再現五四運動的歷史畫面,增強感性熟悉。 5.通過課堂學習展示活動,把握重點內容,培養能力,培育情感。 6.懂得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青年學生應該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重點 難點 重點: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及重大意義。 難點: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教法 學法 以啟發式教學為主,結合史料設置問題進行探究。 選取優秀的影視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圖片等資料,運用多媒體手段再現五四運動的歷史畫面,增強感性熟悉。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導 與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周令釗1951年作品《五四運動》,賞析作品并導入本節課的學習。 教師隨筆新課講授 板塊一: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巴黎和會現場再現(學生表演)----導火線:中國外交的失敗 巴黎和會上,有五個國家的代表在談話: 美國(拍著胸脯說):我有的是錢,你們都得聽我的! 英國(拍了一下胳膊上的土):借給我錢可以,想當老大你還嫩了點! 日本(指著中國)說:它偷了我的懷表! 法國(做一個打的動作):應該把那條腿也打斷,叫他永遠也爬不起來! 中國(低著頭說):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 英美法日(齊拍桌子):不行! 美國(冷笑到):哼!我們已經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了日本!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了! 2、我是小記者----揭示五四運動的根本原因 此時此刻長期積壓在中國人民心中的怒火,終于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加個爆發的課件)(播放爆發視頻) 板塊二:五四運動爆發(前期) 課件展示爆發的時間、地點、口號、主力、斗爭形式、提出的要求,結果怎么樣了?請同學們快速熟悉教材60頁,小組合作3分鐘,討論交流后回答。 爆發時間地點口號主力斗爭形式提出要求1919.5.4北京“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廢除二十一條” 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學生游行 示威、 罷課 嚴懲親日 派賣國賊 曹汝霖、 陸宗輿、 章宗祥結果:北洋軍閥政府出動軍警鎮壓,逮捕了30多名愛國學生。 板塊三:五四運動爆發(后期) 1.原因:第二天北京學生舉行總罷課,他們的愛國斗爭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廣泛擁護,得到陳獨秀等人的宣傳,再加面對中國人民的正義,日本脅迫北洋政府取締學生的愛國運動。這種挑釁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反日怒潮。 2.擴大:那么五四運動的擴大有什么表現呢?請看下列材料,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除了學生罷課,還有 (1)工人罷工 商人罷市活動。 (2)五四運動的主力擴大到工人。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3)地點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4)結果(在舉國上下洶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怎么樣了): 從第一個圖片可以看出:釋放被捕的學生, 看第二個圖片:罷免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的職務 第三個圖片: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合約”上簽字 結果: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實現了,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 3.歸納總結:請同學們快速熟悉教材60頁,小組合作3分鐘,討論交流后回答。 階段時間地點主力軍口號結果爆發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擴大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板塊四:五四運動的評價 1.根據課件中三幅圖片概括總結其性質。 (1)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地反帝國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 (2)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 (3)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 2.根據材料分析其特點。 (1)6月3日上海機器紡紗等行業六七萬工人大罷工 (2)6月5日上海學生一日不釋,本店一日不開“罷市救國”等標語。 (3)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誰無義憤? (4)濟南青島煙臺聊城泰安濟寧曲阜臨沂等地響應。農民抵制日貨和斷絕糧源的斗爭。 (5)不準在路行丐,免妨礙國人救國行動;罷市期內,無失竊之事 五四運動以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 根據材料歸納其意義 (1)李大釗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毛澤東主編《湘江評論》 (3)五四運動后,更多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全國建立了許多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①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中國共產黨建立奠定思想和干部基礎。 (2)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主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板塊五:合作探究新舊民主主義革命之間的比較。 名稱相同點不同點革命性質革命任務領導階級指導思想發展前途舊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資產階級三民主義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共產主義板塊六:五四精神 陳獨秀:新人就是新學生、新工人、新農民,甚至是新官僚,只有各個階層都改造了,整個社會才能發生質變。 魯迅: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新青年》第六卷 你認為“新青年”應具備怎樣的精神? 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進步、民主、科學。 --五四精神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發生在1919年的由北京的青年學生發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顯示了偉大的力量。由此開始,中國歷史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家為了紀念這場運動,將5月4日定為青年節。五四青年節是我們青少年的節日,五四精神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青年學生應該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勤奮學習。板書 設計當堂達標 見學案、課件,學案、課件同步使用教學 反思 本課的教學內容五四運動,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性運動,教學時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提供大量的圖片、文字或視頻等素材,帶領學生進入那場運動,給學生以直觀體會,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深化,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另外,教學時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探究來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把自己當作當時的學生,以探討五四運動的經過和結果,加深對五四運動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