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教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教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教案
教學 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和掌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及中華民國的成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及其內容和性質。 2.通過對中華民國內、外政策的材料補充,使學生認識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講述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革命性和軟弱性的表現,培養學生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4.通過分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學生理解這部憲法在中國歷史上的價值和進步意義。 5.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有關課文、圖表和歷史材料,理解南京臨時政府為什么是一個資產階級的政權,并使學生學習論證歷史結論的方法。
重點 難點 1.重點: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 2.難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和頒布的意義。
教法 學法 以啟發式教學為主,結合史料設置問題進行探究。 提供圖文史料,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國成立的基本情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學會在圖片中尋找有效信息,從而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導 與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上圖是孫中山宣誓就職圖,他將要就職的是什么職位,一直在職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 教師隨筆
新課講授 板塊一:誰來當總統 1.出示中華民國建立的背景信息 武昌起義后各省紛紛獨立,革命形勢的發展要求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 ①1911年12月2日,江浙革命黨人攻占了南京。南京作為長江中下游的重鎮。經過協商,最后決定以南京作為臨時政府所在地。 ②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從國外回到了上海,他的回國使得國內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③1911年12月29日,十七個省的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進行了臨時大總統的選舉。 ④最終,孫中山以16票領先,成為臨時大總統。 板塊二:中華民國成立了! 1.出示圖文資料: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 2.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3.中華民國成立后的四大變化 ①日歷變了:1912年為民國元年,改用公歷。(計算方法:公歷n年-1911=民國n年) ②領導變了: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副總統——黎元洪。 ③機構變了:臨時參議院:由各省的會議代表擔任,為最高立法機關。 ④旗幟變了:五色旗: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4.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回答問題。 (1)材料一:臨時政府成立之后,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享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與我友邦益增睦誼,持和平主義,將使中國見重于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漸趨于大同。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言書》 (2)材料二:臨時政府重申承認清政府和帝國主義國家締結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承擔過去的外債和賠款,保護帝國主義在華的各種特權和利益。 ——《告各友邦書》 對比兩則材料的變化,你怎樣看待南京臨時政府的外交政策? ①進步性——試圖擺脫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積極發展對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維護國家利益,提高國際地位。 ②局限性: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說明未能認清列強的侵略本質,暴露出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板塊三:革命果實沒了 1.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2.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提出辭職,并推舉袁世凱繼任總統。 3.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 孫為了限制袁的權力,提出兩項條件: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到南京就職。 提問:你們覺得袁會答應嗎? 袁表面上同意“南行”,背地里卻指使親信在北京制造“兵變”。外國列強緊密配合袁的“兵變”。最終,南京參議院讓步,同意袁在北京就職。 4.1912年4月1日,孫中山正式辭職,臨時政府前往北京,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 被袁世凱竊取! 據材料,說說袁世凱為何能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 材料1:帝國主義各國采取軍事威脅、外交孤立和經濟封鎖等手段,對革命政權施加壓力。(帝國主義支持袁世凱) 材料2:1911年新軍總兵力不過13.18萬人,袁世凱的北洋系新軍有7.45萬人,成為新軍的絕對主力。(袁世凱軍事力量強大) 材料3:一方面對革命黨人進行武力鎮壓,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議和。(袁世凱善謀權術) 材料4:革命政權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也乘機向革命派進攻。(立憲派和舊官僚支持) 材料5:孫中山被迫對袁世凱妥協退讓,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可以保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 材料6:清帝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凱通電聲明贊成共和。(袁世凱假意贊成共和) 歸納總結: 外因:①袁世凱掌握軍隊和實權;②帝國主義支持袁世凱。 內因:①立憲派和舊官僚的進攻;②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 根本原因: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緩慢。 板塊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了 1.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問:為什么要選在3月11號,你們猜一猜孫中山有啥心思? 答:袁世凱就職前一天,為了限制袁世凱獨裁,維護共和制度。 2.結合課文內容,填寫表格,把握《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地位和意義。 項目內容時間內容 地位意義
三、課堂總結 辛亥革命后,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創立了亞洲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開始了中國的新紀元。臨時政府成立后,對內、對外進行的一系列的措施,推動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傳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中國民族民主革命仍將負重前行。
板書 設計
當堂達標 見學案、課件,學案、課件同步使用
教學 反思 本節課主要講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建立民主政治,鞏固革命成果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圖片、列表等多種形式,增加歷史事件之間的前后聯系性、邏輯性,讓學生明白事件經過,在理解中牢記歷史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游戏| 无棣县| 东台市| 绿春县| 全椒县| 吉首市| 武功县| 澳门| 三都| 泰兴市| 疏附县| 都江堰市| 绥芬河市| 昌宁县| 嘉荫县| 黔江区| 青河县| 河西区| 永新县| 贵阳市| 蒙山县| 灯塔市| 于都县| 突泉县| 辛集市| 五家渠市| 随州市| 清丰县| 临沧市| 新田县| 桦南县| 沿河| 襄垣县| 济源市| 墨玉县| 清徐县| 武川县| 四平市| 平陆县|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