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時《春節序曲》《新疆之春》教學設計課題 《春節序曲》《新疆之春》 單元 1 學科 音樂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春節序曲》是李煥之《春節組曲》的第一樂章,作于1954年—1955年。第一樂章廣受人們的喜愛,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春節序曲》是采用我國民間秧歌的音調、節奏及陜北民歌為素材創作的管弦樂曲,旋律富有濃郁的民族風味,節奏鮮明,生動地體現了我國人民在傳統節日——春節熱鬧歡騰、喜氣洋溢、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情景。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作于1956年,由馬耀先完成初稿,李中漢參加修改并添加了華彩樂段和鋼琴伴奏。學習目標 能積極感受、探究作品中運用的民族音樂語匯。2、通過音樂聽辨、民族舞蹈律動、視唱、聲勢或自制打擊樂器敲擊節奏型,感受作曲家運用的民族音樂語匯,了解作品風格。3、嘗試探究、聽辨作品中代表性的音樂表現手法。核心素養描述 審美感知: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培養同學們具有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熱愛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情感。 藝術表現:在聽賞《春節序曲》過程中,感受音樂歡樂、熱烈的情緒。創意實踐:《春節序曲》作品賞析,了解并掌握音樂作品的情緒、結構特點等。文化理解:在欣賞《春節序曲》中感受音樂作品歡樂、熱烈的情緒,使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具有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健康心態。重點 了解作曲家如何用音樂語言表現人們喜迎新春的歌舞場景。難點 培養學生專注聽賞音樂基礎上自主探究與表現音樂的能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掃塵、貼春聯、年畫、窗花、包餃子、放鞭炮等 。 同學說一說什么是春節,春節有哪些習俗。 激發興趣,引出課題。講授新課《春節序曲》 欣賞樂曲:教師播放樂曲視頻并講解——《春節序曲》是《春節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現中國人過春節的熱鬧景象。這首樂曲是采用我國民間的秧歌音調、節奏與陜北世歌為素材創作的管弦樂曲。作者介紹: 李煥之(1919-2000)我國著名作曲家。生于香港。他從小喜歡音樂,中學時代熱衷于參加學校的合唱班、銅管樂隊,并對詩歌、文學等新文藝頗感興趣。代表作品除《春節組曲》外,還有歌曲《民主建國進行曲》、《社會主義好》、古箏協奏曲《汩羅江幻曲》,歌劇《白毛女》(合作)等作品。 復聽全曲:教師播放樂曲音頻并講解——樂曲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熱烈的快板。第二部分:抒情的慢板。第三部分:再現壓縮了的第一樂段。樂曲賞析:(1)引子的第一主題:概括了全曲歡快的情緒,展現了秧歌“過街”的場景,以樂隊與鑼鼓全奏開始并用流暢的音調明快的節奏體現出全曲的基本主題,情緒十分歡快。(2)引子的第二主題:延續了第一主題熱鬧的節奏,由木管樂器與樂隊合奏,采用了不同樂器組合及不同強弱形成一問一答一強一弱的對比彼此呼應充滿動感使音樂顯得更為活躍。(3)第一部分:以快速、強力度、樂隊全奏開始,木管和弦樂奏主旋律,銅管做節奏型伴奏來烘托氣氛,表現陜北人民歡度春節時載歌載舞的歡快場面。(4)第二部分:這段旋律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贊美和對美好前程的憧憬,由雙簧管、大提琴、小提琴分別主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5)第三大部分:是第一大部分的縮減再現,先變化再現第二主題,后變化再現第一主題,最后又再現前奏中第二主題的旋律,樂曲在樂隊全奏營造的歡樂沸騰情緒中結束。5、《春節序曲》特點:此曲是作曲家李煥之“洋為中用”創作的典范,因為它是運用中國民間音調,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創作,并且用西洋管弦樂隊演奏的。 學生欣賞樂曲視頻并聽老師對樂曲進行介紹。學生聽老師對作者進行介紹,了解作者生平和代表作品。學生欣賞樂曲音頻并回答:樂曲分為幾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點?學生邊欣賞邊分析學生欣賞引子的第一主題并回答:這部分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欣賞引子的第二主題并回答:你能說出這部分的樂器是什么樂器組的嗎?(3)學生欣賞第一部分音頻說一說速度、力度如何?你聽出了哪些樂器,感受到了怎樣的畫面?(4)學生欣賞第二部分音頻并回答:這部分表現了怎樣的情感?主奏樂器是什么?(5)學生欣賞第三部分音頻并回答這部分音樂和前面部分有什么聯系?5、學生聽老師總結春節序曲的特點。 1、完整欣賞樂曲,初步欣賞,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積累音樂家相關知識。再次欣賞,分析樂曲結構。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通過引子來感受春節的熱鬧場面。學生分辨樂器,加深對樂器組的印象。認真聽辨樂器,感受音樂描繪的畫面。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5)檢驗學生對主題旋律的掌握情況。5、讓學生知道《春節序曲》是作曲家李煥之“洋為中用”創作的典范。講授新課《新疆之春》 作品欣賞:《新疆之春》作于1956年。采用維吾爾族音樂風格的音樂語言,表現新中國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歡欣鼓舞的樂觀情緒。作者介紹:馬耀先:小提琴演奏家。回族。烏魯木齊人。作有《新疆之春》等樂曲和歌曲。 作曲家。河北定縣人。1949年入西北藝術學校學習小提琴。李中漢:1954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專修作曲。在校期間合作創作了《新疆之春》等。作有小提琴曲《歡樂的牧場》、歌劇音樂《帕麗扎特》等。復聽樂曲:教師播放作品音頻并講解——情緒:樂觀、豪爽、活潑、歡快主奏樂器:小提琴獨奏伴奏樂器:鋼琴伴奏 樂曲結構:三部分曲 式: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稱為“曲式”。《新疆之春》:單三部曲式結構( A B A')作品分析A段主題:熱烈、歡快、酣暢、富于激情的音樂情緒。B段主題:小是琴雙音演奏舞曲節奏的音樂,表現人們“打起手鼓唱起歌”、盡情舞蹈的歡樂場面。A’段主題:基本上再現了第一部分的內容,但在結束部分有所不同。結束部分有一個尾奏。 結構分析: 學生欣賞作品視頻,并聽老師對樂曲進行介紹。學生聽老師對作者進行介紹,了解作者生平和代表作品。3、學生欣賞作品音頻并回答:這首樂曲的情緒?主奏樂器是什么?伴奏樂器是什么?可以分為幾部分?4、學生賞析作品學生欣賞A段并回答:這段主題的音樂情緒如何?學生欣賞B段并模仿手鼓節奏轉調給人以載歌載舞、歡度節日的強烈印象。學生欣賞第三個主題并回答:再現了哪部分內容,又有什么不同?5、學生邊欣賞全曲邊填寫表格。 1、初次欣賞,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2、積累音樂家相關知識。再次欣賞,培養學生對樂器的聽辨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5、邊欣賞,邊體會。課堂練習 《新疆之春》是一首_____獨奏曲,樂曲采用 族音樂風格的音樂語言,表現新中國成立后新疆人民過上 的樂觀情緒。表現出一種 、富于激情的音樂情緒。 學生做填空題。 檢驗學習成果課堂小結 音樂是無國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音樂是我們的“根基”和“源泉”。我們應該熱愛我國的民族音樂、發展她,使她屹立于世界音樂之林而永久不衰!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春節序曲新疆之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能積極感受、探究作品中運用的民族音樂語匯。2、通過音樂聽辨、民族舞蹈律動、視唱、聲勢或自制打擊樂器敲擊節奏型,感受作曲家運用的民族音樂語匯,了解作品風格。自告奮勇地即興表演。3、嘗試探究、聽辨作品中代表性的音樂表現手法。新知導入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掃塵、貼春聯、年畫、窗花、包餃子、放鞭炮等 。《春節序曲》是《春節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現中國人過春節的熱鬧景象。這首樂曲是采用我國民間的秧歌音調、節奏與陜北世歌為素材創作的管弦樂曲。新知講解作者簡介:李煥之(1919-2000)我國著名作曲家。生于香港。他從小喜歡音樂,中學時代熱衷于參加學校的合唱班、銅管樂隊,并對詩歌、文學等新文藝頗感興趣。代表作品除《春節組曲》外,還有歌曲《民主建國進行曲》、《社會主義好》、古箏協奏曲《汩羅江幻曲》,歌劇《白毛女》(合作)等作品。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樂曲分為幾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點?第一部分:熱烈的快板。第二部分:抒情的慢板。第三部分:再現壓縮了的第一樂段。新知講解引子:音樂以快速,強力度的節奏表現出喜慶的場面。新知講解引子的第一主題概括了全曲歡快的情緒,展現了秧歌“過街”的場景,以樂隊與鑼鼓全奏開始并用流暢的音調明快的節奏體現出全曲的基本主題,情緒十分歡快。新知講解引子的第二主題延續了第一主題熱鬧的節奏,由木管樂器與樂隊合奏,采用了不同樂器組合及不同強弱形成一問一答一強一弱的對比彼此呼應充滿動感使音樂顯得更為活躍。音樂的情緒、節奏、速度表現怎樣?第一部分以快速、強力度、樂隊全奏開始,木管和弦樂奏主旋律,銅管做節奏型伴奏來烘托氣氛,表現陜北人民歡度春節時載歌載舞的歡快場面。新知講解第一部分:音樂素材采用秧歌調子,慢速,旋律抒情如歌,親切動人,表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新知講解第二部分這段旋律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贊美和對美好前程的憧憬,由雙簧管、大提琴、小提琴分別主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新知講解第三部分音樂和前面部分有什么聯系?第三大部分是第一大部分的縮減再現,先變化再現第二主題,后變化再現第一主題,最后又再現前奏中第二主題的旋律,樂曲在樂隊全奏營造的歡樂沸騰情緒中結束。第三部分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春節序曲》是作曲家李煥之“洋為中用”創作的典范,因為它是運用中國民間音調,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創作,并且用西洋管弦樂隊演奏的。《新疆之春》作于1956年。采用維吾爾族音樂風格的音樂語言,表現新中國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歡欣鼓舞的樂觀情緒。新知講解馬耀先:小提琴演奏家。回族。烏魯木齊人。1959年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在新疆歌舞團任樂隊首席兼獨奏演員,后任樂隊隊長。作有《新疆之春》等樂曲和歌曲。 作曲家。河北定縣人。1949年入西北藝術學校學習小提琴。李中漢:1954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專修作曲。在校期間合作創作了《新疆之春》等。作有小提琴曲《歡樂的牧場》、歌劇音樂《帕麗扎特》等。新知講解這首樂曲的情緒?樂觀、豪爽、活潑、歡快主奏樂器是什么?伴奏樂器是什么?小提琴獨奏 鋼琴伴奏可以分為幾部分?三部分新知講解曲 式: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稱為“曲式”。《新疆之春》:單三部曲式結構( A B A')新知講解熱烈、歡快、酣暢、富于激情的音樂情緒。新知講解模仿手鼓節奏轉調給人以載歌載舞、歡度節日的強烈印象。新知講解基本上再現了第一部分的內容,但在結束部分有所不同。結束部分有一個尾奏。新知講解單三部曲式結構三部曲式結構 演奏特點 演奏技法 表現情感A 節奏由疏而密,繼而疏密交 替,其旋律多用同音重復和級進的方法。 連弓、分弓、跳弓、裝飾音、重音…… 熱烈、歡快、酣暢、富于激情的音樂情緒。B 采用了新疆舞蹈中手鼓的伴奏節奏為素材。(調式出現了轉調) 小提琴用雙音奏出舞曲性的旋律。 載歌載舞、歡度節日。A' 再現第一部分。 結束部分有一個尾奏 更加熱烈、歡快。新知講解課堂練習《新疆之春》是一首 ___ __獨奏曲,樂曲采用 __ ____族音樂風格的音樂語言,表現新中國成立后新疆人民過上_____ ___的樂觀情緒。表現出一種 _____ ___ 、富于激情的音樂情緒。小提琴維吾爾幸福生活熱烈、歡快課堂總結音樂是無國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音樂是我們的“根基”和“源泉”。我們應該熱愛我國的民族音樂、發展她,使她屹立于世界音樂之林而永久不衰!板書設計作業布置用自己擅長的才能去表現春節的喜慶氣氛與同學分享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樂曲欣賞:《新疆之春》小提琴獨奏曲_128k.mp3 樂曲欣賞:《春節序曲》_128k.mp3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時《春節序曲》《新疆之春》.doc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時《春節序曲》《新疆之春》.pptx 新疆1.m4a 新疆2.m4a 新疆3.m4a 新疆之春.wmv 春節序曲.mp4 春節引子1.m4a 春節引子2.m4a 春節第一部分.m4a 春節第三部分.m4a 春節第二部分.m4a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