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青藏牧區的生活特色昆 侖 山祁 連 山橫 斷 山 脈喜 馬 拉 雅 山在我國的西南部;位于四大地理區域的青藏地區位于我國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青藏地區范圍不等于青藏高原從自然條件方面,說一說青藏地區為什么適合發展畜牧業?中國地形圖海口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圖注:青藏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區面積的0.5%,而牧草占全區面積的62%.資料1:青藏地區冬季的氣溫一般比同緯度的東部平原低18~20℃,夏季氣溫一般在8~18℃,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資料2:青藏地區的4~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為旱季,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建議:我從________中(選取的圖片或資料),看出青藏地區________,所以適合發展畜牧業。從自然條件方面,說一說青藏地區為什么適合發展畜牧業?中國地形圖海口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圖注:青藏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區面積的0.5%,而牧草占全區面積的62%.資料1:青藏地區冬季的氣溫一般比同緯度的東部平原低18~20℃,夏季氣溫一般在8~18℃,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資料2:青藏地區的4~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為旱季,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建議:我從________中(選取的圖片或資料),看出青藏地區________,所以適合發展畜牧業。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且地勢較平坦耕地面積少,但草場廣布,牧草資源豐富高原山地氣候,氣溫低,降水少,太陽光強烈,晝夜溫差大牧草營養成分高從自然條件方面,說一說青藏地區為什么適合發展畜牧業?【總結】地形 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勢較平坦;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冬寒夏涼,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干濕季明顯;海拔高,日照強,晝夜溫差大,牧草營養成分高植被 耕地面積少,草場廣布,牧草資源豐富牧草的粗蛋白質、粗脂肪等大大高于其他地區。青藏地區牧草的特點: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青藏牧區的人們主要從事畜牧業,放牧的主要畜種有哪些?高原牦牛藏綿羊藏山羊能夠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的高原環境曬牛糞“一塊牦牛糞,一朵金蘑菇。”受高寒自然環境的限制,高原上用作柴薪的樹木很少,牛糞燃點低且容易拾撿,很適合作為燃料。【活動方向】衣、食、住、行【活動主題】從自然環境和牧業生產兩方面簡要分析其主要原因【錦囊給予】靈感源自書本【討論時間】5分鐘【發表時間】每組1-2分鐘總結觀點衣食住行衣自然環境:高原晝夜溫差大,便于脫卸;牧業生產:便于游牧生活,適于在馬背上活動。食自然環境:耕地少,草原廣布,高寒、缺氧的環境;牧業生產:發展畜牧業,種植青稞。酥油茶、青稞酒糌粑風干肉住帳篷自然環境:牦牛毛制成,可抵御高原上的風和寒冷;牧業生產:便于拆遷,方便游牧生活。行騎馬 騎牦牛 溜索自然環境:草原遼闊,高山峽谷、大江大河阻隔;牧業生產:自給自足、靠天養畜的牧業方式致使經濟一直落后。青藏鐵路的開通農牧民安居工程清潔能源的開發青藏地區有著豐美的水草、成群的牛羊,但以往由于交通條件有限,畜牧業產品大多在本地銷售。如今,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通信設施的建設、清潔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的開發,以及“農牧民安居工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工程的開展,牧區與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牧區的牛羊肉產品走向了全國,很多現代設施也走進了牧區,牧民逐漸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青藏鐵路東起青海省西寧市,南至西藏拉薩市,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車。全長1956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被譽為“天路”。1.被譽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A.駱駝 B.三河馬C.牦牛 D.藏綿羊2.青藏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是( )A.光照足,太陽輻射強B.地勢低,氣溫高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D.耕地多,土地肥CA3.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是( )A.米飯 B.饅頭C.面包 D.糌粑D拜城縣是溫州市對口支援地區。為了解拜城,某校歷史與社會學習小組查閱了有關資料。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拜城吧!(注:自然保留地是指目前還未利用的土地,包括荒草地、沙漠等。)圖7 拜城縣部分資源分布探究一:拜城在哪里(1)拜城縣位于 (省級行政區)西南部。(2)拜城縣位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或新疆)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北圖7 拜城縣部分資源分布探究二:區域的發展(3)根據上述圖表分析拜城縣自然條件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拜城縣是溫州市對口支援地區。為了解拜城,某校歷史與社會學習小組查閱了有關資料。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拜城吧!(注:自然保留地是指目前還未利用的土地,包括荒草地、沙漠等。)河流眾多,水源豐富,可以發展綠洲農業;煤炭資源豐富,可以發展采礦業;草場資源豐富,可以發展畜牧業;利用沙漠等獨特自然資源,可以發展特色旅游;耕地比重低,農業擴大發展的空間有限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4.1 世界那么大之青藏牧區②.mp4 (同步精選) 人文地理下冊 5.4.1 海拔最高的牧區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