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 學 設 計課題 第15課 鋼鐵長城 單元 五 學科 歷史 年級 八下核心素養目標 唯物史觀:通過引導學生以時間軸的形式梳理陸??哲?、導彈部隊發展過程,自主聯系時空,構建時空觀念,通過建國前、后閱兵展開橫向對比,了解我國國防自主化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歸納國防建設取得的成就的原因,培養學生依據相關資料得出歷史認識或解釋的能力以及唯物史觀。 時空觀念:通過圖片史料、視頻資料充分挖掘閱兵背后的歷史信息,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能力史料實證能力。 史料實證:深入探究閱兵背后的人物事跡,設置情景教學,感受國防現代化之路的艱難,認識人民軍隊始終不變的職責與擔當。 歷史解釋:結合教材,概括新時代強軍之路的舉措,增強對科技強軍的理解。 家國情懷:運用資料,了解人民軍隊本色,啟發學生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增強愛黨、愛國意識。重點 現代化海軍、空軍、導彈部隊的建立和發展;了解當前我國國防建設的新動向難點 理解國防力量的強大與國家綜合國力增強的聯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我們今天要學習鋼鐵長城,一提起長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我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 那么,稱之為“鋼鐵長城”的,指的又是什么呢? 回顧歷史,列舉出人民軍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鐵血榮光? 準備教材等學習用品 傾聽并思考回答 組織教學 設問引入,激發思考熱情。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陸、海、空軍的建設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結合圖片,回答問題 思考:(1)我國陸軍是何時建立的?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陸陣兵種分哪幾類? 展示:圖片展示我國陸軍兵種。 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思考:(1)人民海軍是何時誕生的? (2)閱讀課文,說說我國人民海軍的發展歷程: 講解: 知識拓展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簡稱“航母”、“空母”,是一種可以提供軍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軍艦。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 航空母艦的出現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它使傳統的海戰從平面走向立體,從而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海戰。強大的航母編隊集防空、反艦、反潛以及對岸攻擊的作戰能力為一體,是當今海戰場上最強大的力量。 航空母艦是足以與核武器比肩的戰略性武器,是可以為國家利益做出特殊貢獻的“海上霸王”。 4.問題思考: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講解: 5.分析材料,結合教材知識,回答問題 抗美援朝戰爭中,蔣道平沉著機智,勇敢頑強,先后擊落敵機5架、擊傷2架。1953年,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授予他“二級戰斗英雄”稱號,并記特等功。 思考:(1)我國空軍是何時組建的? (2)請簡述我國空軍的發展情況 歸納:①20世紀50年代初,空軍部隊已擁有各種飛機3000多架。飛機主要從國外購買; ②1956年,仿制出殲-5型殲擊機,后來又制造各種型號的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 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了一批新型飛機(自己研制) 講解: (3)空軍兵種有哪幾種? 6.知識拓展:你知道什么是導彈嗎? 導彈,是一種會自動尋找目標的飛行武器。發射后會根據目標位置的變化,及時轉彎、爬高或俯沖去追蹤目標。 按發射點與目標點的不同,可分為地對地、地對空、空對地、艦對艦、艦對空等導彈。 按照作戰使用的目的不同,又分為戰略、戰術導彈。 按照射程分近程、中程導彈(1000—3000千米)、遠程導彈(3000—8000千米)和洲際導彈(8000千米以上)。 彈道導彈使用火箭發動機,自身攜帶氧化劑和燃料,沿拋物線的軌跡運動,在大氣層以外飛行。 巡航導彈,使用是航空發動機,在大氣層中飛行。 目標導學二:導彈部隊的發展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結合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1966年7月1日,經毛澤東主席批準,中國戰斗導彈部隊在北京正式成立,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為第二炮兵。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是以地地戰略導彈為主要裝備,擔負戰略核反擊任務的軍種,又稱戰略導彈部隊。 問題:(1)中國哪一年開始組建導彈部隊?其主要任務是什么? 歸納:地位: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 任務: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實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 (2)導彈部隊由哪幾部分組成? 講解: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 講解:裝備: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和長劍巡航導彈等。 更名:2015年,第二炮兵部隊更名為火箭軍。 目標導學三:新時代強軍之路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探究: (1)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了哪五大戰區?調整組建了哪五大軍種? 講解: (2)我國軍隊建設形成怎樣的新格局? 歸納:新格局: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 新格局建設有何影響? 小結:影響: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4)我國國防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示例: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我國經濟實力的迅速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強軍戰略。 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例如: 兵種分為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 學生舉手匯報: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是海軍東海艦隊的前身。張愛萍為華東海軍司令,利用國民黨起義投誠繳獲的艦艇,以及征用、購置的艦船組成。后又建立了南海和北海艦隊。 學生結合歷史知識,分析交流,如:舊中國國力貧弱,海防松弛,無力抵抗外國的進攻…… 學生借助教材舉手回答,如:組建:1949年10月,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 學生歸納我國空軍的發展歷程 學生回答,如:兵種: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兵 學生閱讀材料,加深對導彈相關知識的了解 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如:組建:1966年,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 任務: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實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 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勾畫知識點。 學生讀圖,回答五大戰區,如: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 學生列舉五大軍種:海軍,空軍,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問題,例如: 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通過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和歸納整理的能力,并為以下問題的探究奠定理論基礎。 對于人民海軍的誕生及發展歷程,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以前的歷史學習中,也曾接觸過,在這里,借助圖示的方式,詳細進行歸納,有利于學生形成清晰鮮明的印象,使知識更進一步系統化。 問題思考: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對這一問題的探究,旨在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使學生明確國強民才能安的道理。 對于空軍的組建和發展,通過引導學生從教材中歸納整理,并以圖示的方式展示裝備發展歷程,使學生對空軍發展,有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知識拓展環節,旨在使學生對于導彈的知識有更多的了解 對于導彈部分的系列問題,通過引用相關材料,引出問題,并歸納講解,使學生明確導彈部分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實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 新時代強軍之路,主要包括五大戰區和五大軍種,探究這一問題時,一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借助教材,歸納列舉,另一方面,教師借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的展示,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印象。 軍隊建設新格局的影響及取得成就的原因的探究,旨在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感悟升華。檢測目標 1、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下列我國所取得的國防建設成就中,距今最近的一項是( B ) A.華東軍區海軍建立 B.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入列 C.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 D.組建第二炮兵部隊 2、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隆重舉行。回顧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艦隊不包括( C ) A.北海艦隊 B.南海艦隊 C.華東艦隊 D.東海艦隊 3、改革開放之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發展迅速,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包括( D ) A.軍事技術的提高 B.正確的國防政策 C.綜合國力的增強 D.主動出擊的戰略部署 4、□□□□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是現代化戰爭中極其重要的后起之秀,也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啊酢酢酢酢睉? D) A.人民海軍 B.人民陸軍 C.人民空軍 D.導彈部隊 5、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32個裝備方隊以陸上作戰、海上作戰、防空反導、信息作戰、無人作戰、后裝保障、戰略打擊7個模塊,按照聯合作戰編成接受檢閱。這說明(D) A.我國海軍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B.我國的空軍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鋼鐵衛士 C.我國的軍事力量已經躋身世界第一位 D.我國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學生以組為單位,觀看幻燈片出示的檢測題,討論并交流,從而總結出正確的答案,鞏固和理解好本節所學內容。 利用多媒體出示本節課的檢測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課堂小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在保衛祖國邊疆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維護我國安全和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鋼鐵衛士。 談收獲和體會 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