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 學 設 計課題 第13課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單元 四 學科 歷史 年級 八下核心素養目標 唯物史觀:通過了解香港回歸的過程(艱辛不易),使學生初識外交談判過程中的種種機鋒,讓學生體悟到國家強大是維護自己國家主權和領土的根本保證。 時空觀念:同時幫助學生正確看待殖民時期港英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初識今天香港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史料實證:能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了解香港和澳門回歸的過程和原因。 歷史解釋:知道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了解“一國兩制”提出的背景、含義及深遠影響 家國情懷:能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了解國家強大是維護自己國家主權和領土的根本保證,并正確看待今天的香港問題。重點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概況及其歷史意義難點 “一國兩制”構想的含義、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幻燈片出示圖片 大家知道這兩幅圖,分別是哪兩個區的區旗嗎?你對這些地方了解多少?分享一下吧。 今天我們系統的學習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準備教材等學習用品 觀看圖片,并思考交流 組織教學 圖片引入,激發思考熱情。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一國兩制”的構想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思考:(1)“一國兩制”提出的背景? (2)在什么時候,由誰提出了“一國兩制”? 小結: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 小組討論,共同完成關于“一國兩制”構想的相關問題 動動手:你能試著構建一國兩制的邏輯圖嗎?這一制度有何影響? 強調:影響:“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新途徑。 目標導學二: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結合結合,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們每一次的談判,都只為那2秒鐘。我跟英方說,我們的國旗,一定要在零時零分零秒升起,主權回歸,分秒必爭!這件事情毋庸置疑!”——時任外交官安文彬 材料二: 思考:(1)香港回歸經過了怎樣的歷程? 講解: (2)香港何時回歸祖國? (3)澳門何時回歸祖國? 2.識別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區徽,并說出它們的含義 講解: 3.分析材料,深入探究: 探究:新中國政府為什么能成功解決香港、澳門問題? 小結:① 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 ② “一國兩制”構想的正確指導; 4.分析材料,結合教材,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是中國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的一大盛事,它一洗中國人民蒙受了一百多年的民族恥辱……它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黨政干部學刊》1997年 材料二:二十年過去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不同的是香港人民告別了港督殖民時代,摘掉了“二等公民”的帽子,開始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政治生活。 —《中國產經新聞 材料三: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構想,使香港、澳門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也使海峽兩岸的人民對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增加了信心和希望,鼓舞著他們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共和國史》 思考:港澳回歸的意義? 補充歸納:(1)對祖國: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2)對港澳:開創了香港和澳門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3)對今后: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5.材料研讀: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 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我們是講信用的,我們說話是算數的。……當然,香港問題能夠解決好,還是由于“一國兩制”的根本方針或者說戰略搞對了,也是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思考: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港澳能夠回歸,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強調: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 6.拓展延伸:香港、澳門設立特別行政區與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有什么不同? 講解: 鏈接生活 依然明月在,何日彩云歸? 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結合幻燈片材料,分析背景:(1)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臺灣問題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 (2)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 (3)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綜合國力增強。 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探究,共同完成“一國兩制”的構想知識圖,并回答問題。 學生閱讀教材相關部分,勾畫知識點。 分析兩則材料,了解香港回歸歷程,并回答問題,例如: 1997年7月1日0時0分0秒,香港正式回歸祖國。 學生回答: 澳門1999年12月20日0時0分0秒,澳門正式回歸祖國。 學生認真觀察香港和澳門區旗,了解其圖案含義。 學生結合歷史知識,分析原因,如: “一國兩制”構想的正確指導…… 學生閱讀三則材料,分析并交流看法,例如:對祖國: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學生研讀材料,交流啟示,例如: 國力強盛是外交的后盾(弱國無外交);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 學生根據所學所知,完成經濟特區與特別行政區對比表格,強化識記。 聯系臺灣問題,感悟激情 由三幅圖示,分別展示香港、澳門和臺灣與祖國分離的過程,使學生形象鮮明的了解三個地方的歷史,從而順其自然的引出問題:“一國兩制”提出的背景等問題,有利于學生順序思維。 “一國兩制”相關知識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之一,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系統的了解系列知識。 通過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和歸納整理的能力,同時,為以下問題的探究奠定理論基礎。 幻燈片以圖示的方式,呈現香港回歸的三步歷史,使學生直觀形象的了解,知識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和識記。 對香港和澳門區旗的介紹,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香港和澳門的了解,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問題,在探究這一問題時,借助三則材料,分析從三個角度引導學生理解,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對祖國,對香港澳門以及對未來都具有重要意義。 香港和澳門回歸的啟示,對于國家的繼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探究這一問題時,借助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引導學生明確:弱國無外交,從而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 鏈接生活環節,旨在引導學生為臺灣早日回歸奠定理念基礎。檢測目標 1、中國領導人當初提出"一國兩制"構想要解決的問題是( A ) A.收復香港問題 B.收復澳門問題 C.統一臺灣問題 D.如何加大開放的力度 2、“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者是( C) A.孫中山 B.毛澤東 C.鄧小平D.江澤民 3、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對“一國兩制”這一歷史概念理解正確的是( B ) A.一國就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B.一國就是一個統一的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C.兩制就是兩種制度,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 D.兩制就是兩種制度,即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4、“一國兩制”構想的第一次成功實踐是(A ) A.香港回歸祖國 B.澳門回歸祖國 C.臺灣問題的解決 D.西藏和平解放 5、不同類型的資料具有不同的史證價值。下列資料中,對了解澳門歷史史證價值最大的是(B) A.電視劇《澳門的故事》 B.檔案“20世紀上半葉澳門檔案” C.小說《澳門歷史演義》 D.口述史“澳門口述歷史叢書” 學生以組為單位,觀看幻燈片出示的檢測題,討論并交流,從而總結出正確的答案,鞏固和理解好本節所學內容。 利用多媒體出示本節課的檢測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課堂小結 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已經在香港和澳門變成現實,香港和澳門終于回到祖國懷抱,我們祝愿香港和澳門的明天更加美好!我們相信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指引下,必將最終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 談收獲和體會 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