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果模型一、教學目標1.學會按照圖樣或參照實物用紙黏土捏出模型。2.學會根據水果的形體特征進行捏塑。3.熟練使用揉、搓、捏、塑等技法,掌握壓凹槽、搟平面的技法。4.提升審美能力、物化能力。二、重點難點1. 教學重點:根據水果的形體特征進行捏塑。2. 教學難點: 捏出水果的特征。三、教學準備1. 教師準備:紅、黃、綠、褐色四種顏色的紙黏土,輥筒、塑形工具、水彩筆、范作。2. 學生準備: 紅、黃、綠、褐色四種顏色的紙黏土,輥筒、塑形工具、水彩筆。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導入新課 (2分鐘) 1. 準備活動前教學課件出示繪本。 觀看繪本。 課前鋪墊,節約課堂時間,培養學習興趣。2. 組織活動,出示范作。 能吃嗎,為什么?(不能吃,很輕,是假的。) 觀察思考。 通過范作的欣賞,激發探究欲望,促進思考。3. 揭示課題。 (板書)水果模型 明確課題。 明確學習內容。探究學習(15分鐘) 1. 復習紙黏土制作技能。 (板書)捏 搓 壓…… 提問:怎么壓的?(用手指) 如果用大一點的泥片該怎么辦呢? 回顧思考,交流匯報。 喚起黏土制作經驗,為學習黏土制作新技能做好鋪墊。2. 認識輥筒,學習用輥筒搟泥片。 (1)認識輥筒,教學課件出示輥筒圖片。 (輥筒可以搟泥片。) (板書)搟泥片 (2)學習用輥筒搟泥片。(教學課件第4頁演示) 方法:搓一個泥球,將泥球搓成泥柱,用手掌輕輕壓扁。翻面,用輥筒從上搟到下,用力均勻,來回2—3次。翻面以此類推,直至泥片變成你需要的厚度。注意保持泥片平面光滑,厚薄均勻。 強調:平面光滑,厚薄均勻 提示:用力均勻,及時翻面 (板書)平面光滑 厚薄均勻 (3)挑戰一:實踐體驗,教學課件出示要求。 用輥筒及綠色紙黏土,用2分鐘時間,搟出一片平面光滑、厚薄均勻的泥片,厚度約2毫米左右。 (4)點評及小結。 選出兩片泥片進行講評,從平面光滑、厚薄均勻的角度進行評價。 認識輥筒,學習搟泥片制作方法。認真觀察思考,交流所想,大膽嘗試。 實踐體驗。 觀察理解。 認識新工具、學習新技能。3. 認識塑形工具。 學習用工具壓凹槽,做櫻桃。 (1)認識塑形工具。 教學課件第6頁出示塑形工具。 功能:鉆孔、切割、壓凹槽。 提示:以上是工具的主要功能,在具體制作過程中,它們還能發揮出不同的作用。 (2)探究學習,用工具壓凹槽。 提問:如何在紅色的小泥球上壓出一個圓圓的凹槽? (3)學生交流,并嘗試壓凹槽。 (4)糾正并提煉壓凹槽的方法。 方法:一只手手拿泥球,另一只手手將工具傾斜一點輕壓泥球。邊壓邊轉動泥球,中心點不變,直到壓出一個圓潤的凹槽。凹槽的深淺根據要制作的具體內容定,裝上褐色泥條,制成櫻桃。 (5)挑戰二:實踐體驗,教學課件第7頁出示要求。 3分鐘制作完成一個造型美觀又逼真的櫻桃,完成后和同桌兩人將作品組合在一起。 (6)點評和小結。 看看哪組的櫻桃造型美觀、形象逼真。 探究學習壓凹槽的方法,積極動腦,大膽嘗試。 認識新工具、學習新技能。實踐 體驗 (16分鐘) 1. 觀察圖片,認識香蕉和西瓜的特點。 觀察圖片,認識水果特點。 通過認識水果特點,為后面制作出造型逼真 的水果做鋪墊。2. 學做香蕉和西瓜。 (1)自學教材第10、11頁做香蕉和做西瓜部分。 (2)交流香蕉和西瓜制作的注意點。 提問:做香蕉和做西瓜有哪些需要相互提醒的注意點? 香蕉兩端要捏細,其中一頭要細長一些。 西瓜瓤要棱角清晰。 (3)布置任務,教學課件出示要求及溫馨提示。 要求: (1)每生完成一根香蕉的制作。 (2)每生完成一塊西瓜的制作。 建議:相鄰的三個學生的香蕉可以組合在一起,變成一串香蕉。 溫馨提示: 使用工具要安全 保持桌面要整潔 保護作品不粘連 了解水果特點,自學教材,明確制作要求,按要求完成制作。 學習看制作步驟圖,滲透黏土制作步驟要用“加法塑形”的意識。交流評議(5分鐘) 1. 作品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把作品放到果籃里。 2. 評價。 評價要求:造型逼真、操作有序、精致美觀。 3.交流收獲和總結。 預設:按步驟做,抓住特點。 小組討論,交流評選。 整個小組上臺,仔細觀察,進行評選。 鞏固認識制作要求,培養審美和鑒賞能力。拓展創新(2分鐘) 1.展示其他造型的水果。 2.布置課后作業:做出新的水果模型。 思考用已經掌握的黏土制作技能,回家實踐。 進行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板書設計水果模型 捏 搓 壓 …… 搟泥片 平面光滑 厚薄均勻 壓凹槽 槽口圓潤 深淺合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