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九 學科 歷史 教師 任教班級課題 第13課羅斯福新政 主備人課型 新授 課時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知道經濟大危機,了解羅斯福新政。 2. 認識新政的特點和作用。教學重難點 重教學重點:經濟危機的特點和羅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響。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羅斯福新政的歷史作用和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板書 設計 見課件中課文知識結構圖 一、從繁榮到危機 1、繁榮:(1)、時間:(2)、原因: 2、危機: (1)、原因: (2)、特點: (3)、表現: 二、羅斯福新政 (1)、時間: (2)、主要內容: (3)、影響: (4)、實質:教學 環節 二次 備課一、習 二、研 三、測 學生自主學習完成預發的學案“自主學習”部分 自主學習:(用10分鐘時間閱讀課文,找出下列問題并記憶。) 1、 年10月下旬, 股票價格突然暴跌。一場規模空前的 迅速席 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2、 年3月, 就任美國總統。為對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危機,宣布實行 ,采用 。 3、新政的具體措施包括:整頓 ;加強 ;調整 ;推行 ;建立 等。其中在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方面,通過《 》,制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 4、新政期間,美國的經濟開始 ,工業生產 ,就業人數 ,人民生活 。新政增強了 , 恢復了 ,對 產生深遠影響。 5、新政是在維護 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 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 二、教師導學: (一)講授新課 一、從繁榮到危機: 1、繁榮: 時間:20時間20年代 原因:由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列強之間的矛盾得到暫時緩和,國際政治局勢相對穩定。 表現: 2、危機: (1)、原因: (2)、表現: (3)、特點: 持續時間長 涉及范圍廣 破壞性大 二 、羅斯福新政 (1)、時間:1933年 (2)、主要內容: 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整頓銀行業,恢復銀行信用 。羅斯福就職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國銀行一律休假四天,隨后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同時,由國家撥款30億美元貸款給大銀行,支持其開業,并成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對存款實行政府保險。 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 根據《國家工業復興法》,加強了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1933年《國家工業復興法》,由政府調節工業生產中的問題,各個工業企業制訂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產品價格、銷售市場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規的企業,一律發給印有“我們盡我們的職責”的藍鷹標志。 調整農業政策: 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保護農產品價格。 推行“以工代賑”: 國會撥款7.5億美元,建造田納西水利工程。增加就業刺激消費穩定社會。 措施五:社會福利 (3)、直接目的:消除經濟危機,穩定社會經濟正常秩序。 根本目的:維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4)、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5)、實質:是在堅持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與管理,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一次成功調整。 (6)、影響: 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了緩慢的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新政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形成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二)、本課小結 從一戰結束到1929年,國際局勢相對穩定,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尤其是美國的經濟繁榮發展,但是繁榮下面隱藏著危機。資本主義國家的 基本矛盾沒有解決,美國勞動人民的實際消費能力較低,分期付款、銀行信貸和股票投機刺激市場的虛假繁榮,導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胡佛總統奉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加重的危機。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達標檢測】 1.下圖為1925~1945年美國失業率曲線圖。造成A段失業率急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國內戰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經濟大危機 D.美蘇“冷戰” 2.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影響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造成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部門的危機。這最能反映危機( ) A.涉及范圍特別廣 B.持續時間比較長 C.破壞性特別大 D.來勢比較猛烈 3.有人說,他(美國總統)在某種意義上挽救了市場,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使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大會。這里的“他”應是( ) A.華盛頓 B.林肯 C.羅斯福 D.尼克松 4、“新政不但對接脫大蕭條危機起了最直接的作用,而且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新模式。”這里 的“新政”是指( )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蘇俄新經濟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羅斯福新政 5.到1935年初,美國失業人數從1933年初的最高點減少了400萬人;資本收入從1933年以來增加了6倍,工業產量幾乎翻了一番。這得益于( ) A.新經濟政策 B.美國獨立戰爭 C.羅斯福新政 D.第三次科技革命 6、“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這段材料主要體現羅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項措施?( ) A.調整工業 B.整頓銀行 C.調整農業 D.以工代賑 7、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為應對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行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 ) 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奉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C.擴大耕地面積以增加產量 D.發動對外戰爭轉嫁危機 8、據下圖信息,羅斯福總統采取的“行動”是( ) A.對外進行侵略擴張 B.推行“杜魯門主義”政策 C.放任經濟自由發展 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 9、“這個冬天,在紐約生活和工作的人沒有不深感不安的……從來還沒有這樣普遍的失業現象和令人傷感的真正饑寒交迫的苦難。”為改變這一狀況,1933年羅斯福開始( ) A.放任經濟自由發展 B.對外進行武力擴張 C.全盤推行國有化 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10、1932年,羅斯福在獲得總統提名時說:“我向你們保證,也向自己保證,為美國人民尋求一個新的政策。”這一“新的政策”的實質是( ) A.對工業的調整 B.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 C.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D.消除經濟危機 【能力提升】: 一、材料一 羅斯福總統在第三任就職演說(1941年)中說:“八年前,當這個共和國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懼而停止時……我們迅速、大膽、果斷地采取了行動。” (1)材料一中羅斯福總統采取的“行動”是什么?(1分)這一行動的影響是什么?(2分) 二、材料一 右圖是1929~1945年美國的失業率 材料二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他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推行新政,……所謂“新”指的是(美國)拋棄了自1776年以來所確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競爭的基本原則,實現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全面干預和調節。 (1)哪一歷史事件導致圖中1929~1933年美國失業率急劇上升?美國政府為應對這一事件實行了什么改革?(2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羅斯福新政有何創新之處?(2分)教學 反思 領導 查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