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九 學科 歷史 教師 任教班級課題 第19課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 主備人課型 新授 課時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通過萬隆會議、“非洲年”、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等史實,了解戰后殖民體系的崩潰和亞非拉國家為捍衛國家主權、發展經濟所進行的斗爭教學重難點 重點:蘇聯改革、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難點: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原因板書 設計 見課件中課文知識結構圖 一、萬隆會議: 1、背景: 2、萬隆會議和萬隆精神 3、萬隆會議的影響 二、“非洲年” 1、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非洲獨立運動 2、“非洲年”---非洲獨立運動的高潮 三、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1、古巴革命 2、巴拿馬收回巴拿馬運河區的主權教學 環節 二次 備課一、習 二、研 三、測 學生自主學習完成預發的學案“自主學習”部分 1、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 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也就是 。中國提出的 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周恩來在會議上提出“ ”的方針,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2、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因此被稱為“ ”。 3、1990年, 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 4、1959年,古巴人民在 等人領導下,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5、 年,巴拿馬收回了之前由美國控制的運河區的全部主權。。 二、教師導學: (一)、導入新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的影響,不僅有前幾課我們了解的資本主義世界與社會主義陣營的變化,而且也使殖民地與半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紛紛掀起民族解放與民族獨立運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亞非拉不僅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而且使資本主義列強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建立起來的殖民體系宣告瓦解。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第19課亞非拉的奮起。 (二)、講授新課 一、萬隆會議: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席卷全球。(2)殖民帝國紛紛瓦解,越來越多的亞洲和非洲國家取得獨立。(3)這些新獨立的國家都面臨鞏固獨立、發展經濟的共同問題。(4)它們反對冷戰,不愿卷入大國之間的軍事沖突。 2、召開: 時間、地點: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亞洲、非洲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 3、目的:萬隆會議主要討論了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和發展民族經濟等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主要目的是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國與蘇聯的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活動。 4、內容: 萬隆會議通過的《亞非會議最后公報》,涵蓋了與會國在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等多個方面所達成的共識。公報中“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載入史冊的十項原則,是亞非國家對國際關系準則的重要貢獻,是世界歷史進程中劃時代的里程碑。 5、萬隆精神: 萬隆精神:萬隆會議體現的亞非國家和地區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 6、萬隆會議意義: 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 7、中國的貢獻: 中國貢獻:(1)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2)周恩來在會上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保證了會議的順利進行,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非洲年” 1、20世紀50年代的非洲民族獨立運動: (1)1951年底,利比亞宣布獨立。 (2)1952年,埃及爆發革命,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起義,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國成立。1956年,埃及收回了蘇伊士運河的主權。 (3)1962年,阿爾及利亞人民經過長期的民族解放戰爭,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阿爾及利亞獲得獨立。 2、“非洲年” 1960年是“非洲獨立年”,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 3、非洲民族獨立運動最終勝利: 1990年,納米比亞共和國獲得獨立,納米比亞為當時非洲最后獨立的一個國家,標志著殖民時代的結束。 三、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1、古巴革命的勝利: 背景: 革命過程: 2、巴拿馬人民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的斗爭 1999年12月14日,巴拿馬運河主權交接儀式在巴拿馬城附近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閘處舉行,巴美兩國政府代表簽署了關于運河主權和管轄權交接的換文。 【達標檢測】 1. 歌瑤“鞠躬盡瘁好總理,萬隆外交顯智慧”反映的內容是( ) A.民族區域自治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求同存異”方針 2、2017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了與會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同樣是為了促進團結與合作,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 )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促進各國共同繁榮的主題 D.“求同存異”的方針 3、“新形勢下,團結、友誼、合作的萬隆精神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1955年,為了推動萬隆會議的成功召開,周恩來總理在會上提出了( ) A.“求同存異”的方針 B.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 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 4、右框所示的一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題是( ) A.亞洲獨立與振興 B.歐洲復興之路 C.非洲獨立浪潮 D.拉美獨立運動 (1952年,埃及爆發反帝反封建革命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5.1960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主要是因為這一年( ) A.非洲出現了第一個獨立國家 B.有一大批非洲國家獲得獨立 C.是二戰后非洲獨立運動的開端 D.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6.伯納德·戴迪的詩“非洲,擦干你的眼淚……從狂風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從狂風暴用中走出”的標志性事件是( ) A.埃及獨立 B.“非洲獨立年” C.印度獨立 D.納米比亞獨立 7、歐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幾百年歷中結束的標志是( ) A.埃及獨立 B.納米比亞獨立 C.南非獨立 D.利比亞獨立 8、1960年,聯合國通過了《關于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的宣言》。該宣言通過時,仍未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或地區是( ) A.巴基斯坦 B.埃及 C.古巴 D.納米比亞 9、張亮同學以“二戰后,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以下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①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 ②1956年埃及宣布將巴拿馬運河收歸國有 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④納米比亞的獨立宣告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二戰后,亞非拉地區掀起了實現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浪潮。下列歷史事件能夠佐證上述觀點的有( ) ①薩拉熱窩事件 ②萬隆會議召開 ③納米比亞獨立 ④“非洲年” ⑤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教學 反思 領導 查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