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鐵列車模型一、教學目標1. 進一步鞏固剪切、折疊、粘貼技能。2.根據步驟說明,完成高鐵列車模型的制作。3. 了解仿生學原理和流線型相關知識。二、重點難點1. 教學重點:根據步驟說明完成高鐵列車模型的制作。2. 教學難點:車體各部件的組合與粘貼。三、教學準備1. 教師準備:高鐵列車半成品、范作。2. 學生準備:材料紙、剪刀、美工刀、直尺、墊板、雙面膠、工字釘。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導入新課 (3分鐘) 了解交通工具的演變。 了解交通工具的演變過程。 通過交通工具的演變,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介紹中國高鐵技術的“世界之最”。 了解中國高鐵技術。 通過介紹中國高鐵的偉大成就,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揭示課題。 為什么高鐵速度如此快?讓我們帶著問題,在制作中探究。(揭示課題并板書) 了解本課學習內容。 帶著問題制作,在制作中探究。探究學習(15分鐘) 1. 了解材料與工具。 材料:材料紙。 工具:剪刀、美工刀、雙面膠、直尺、工字釘、墊板。 了解材料與工具。 了解制作高鐵列車模型的材料和工具。2. 了解高鐵列車的結構。 拆一拆,了解高鐵列車的組成部分:車頭、車身、車頂、鐵軌。 了解高鐵列車的結構組成。 通過拆一拆,使學生直觀了解高鐵列車的組成部分。3. 歸納制作步驟。 自學教材15、16頁,歸納制作步驟并板書。 (1)剪切 (2)折疊 (3)粘貼 自學探究。 通過自學探究,歸納出高鐵列車的制作步驟,為實踐操作做好準備,培養學生仔細探究的習慣。4. 尋找紙工符號。 材料紙上有哪些紙工符號? (1)剪切線 (2)山線 (3)谷線 (4)挖切 (5)粘貼 仔細觀察材料紙,復習紙工符號。 列車模型的車身形態接近真實列車,結構不規則,面也很多,因而剪切、折疊的難度加大,學生需要仔細區分各類紙工符號。5. 完成各部件的剪切和折疊。 (板書)剪切光滑、折疊準確 進行剪切、折疊操作。 完成剪切、折疊步驟,為后面的組合粘貼做好準備。6. 完成車頂、車身和車頭的組合粘貼。 組合車頂、車身、車頭部分。 了解各部件的位置及組合方式。7. 播放視頻,講解各部件的粘貼、組合方法。 (1)車頂與車身。 四面貼雙面膠,前后插入車身,按壓左右兩邊。 提示:通過車身下方的洞口,將手指伸進去按壓一下,使粘貼更牢固。 (2)車頭與車身。 在車頭后部的四個粘貼面貼上雙面膠,將四面同時插入車身前段縫隙中,注意均勻用力。手指可通過車身下方挖孔處進行固定粘貼。 (3)列車與鐵軌。 在車輪的四個粘貼面貼上雙面膠,將列車平行放置在鐵軌上,注意定準車頭方向,將車輪依次粘貼在鐵軌的對應位置。 掌握各部件的組合方法。 粘貼是本課的難點,通過視頻輔助,分步講解各部件組合的方法與注意點,幫助學生突破難點,為順利制作奠定基礎。實踐 體驗 (16分鐘) 布置任務。 兩人合作,完成一個高鐵列車模型的制作。 教學課件出示制作提示: 工具使用,注意安全; 耐心細致,看清符號; 對齊貼牢,組合正確; 互幫互助,保持衛生。 閱讀提示,了解規則。 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巡視指導。 邊巡視邊拍照,進行過程性記錄。 動手實踐制作。交流評議(3分鐘) 1. 組內分享。 評價標準: (1)剪切光滑 (2)折疊準確 (3)粘貼牢固 (4)整潔美觀 觀察、比較、評價。 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進一步明確操作要領,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班級展示。 班級展示,布置“高鐵站”場景。 班級展示能夠激發起學生創作的積極性和自豪感。拓展創新(3分鐘) 將幾列列車組合,形成列車組。 小組合作。 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拼接成較長的列車模型,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與能力。拓展科學知識。 提問:觀察作品外形,為什么高鐵列車的速度如此之快?(介紹仿生學原理和有關流線型等科學知識) 提問:你還能列舉生活中應用到仿生學、流線型的例子嗎? 思考探究。 關注列車的外形設計,講解簡單的仿生學及有關流線型知識,引導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板書設計高鐵列車模型 剪切 光滑 折疊 準確 粘貼 牢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