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畢業啦》教案【教學內容來源】人教版 小學六年級下冊 第12課《畢業啦》【教學主題】欣賞的方式表現物體。【課時】共2課時【對應的課程標準要求】第三學段(5、6年級)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合適的工具、媒材,記錄與表現所見所回、所感所想,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表達思想與情感。嘗試不同的造型表現方法(如寫實、夸張、抽象、裝飾等),運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繪事物,表達思想與情感。學習對比、調和等色彩知識以及簡單的繪畫構圖和透視知識。嘗試中國畫的表現方法,體驗筆墨趣味。運用泥、紙、泡沫塑料等多種媒材,創作動物、人物和景物等立缽譴型作品。學習漫畫、動畫的表現方祛,并進行制作練習。 運用計算機、照相機等進行造型表現活動。【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第十三課的教學內容,屬綜合探索學習領域。該課是通過策劃畢業活動的程序,分工制作畢業展板,培養學生探索、研究、發現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美術學習基礎,他們有能力利用多種媒材進行成熟的策劃設計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一些藝術字的表現方法,展板的創意設計等,小組同學主動策劃研究,增強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美術學習的實用性及樂趣。2、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思維形式由具體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心理活動的隨意性和自覺性也在增強,他們力求表現更真實、更深刻,表現能力有所加強,能運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現自己所觀察到的對象,有的學生對材料進一步的拓展,尋求技法和表現方法的創新,也有的學生眼高手低,對表現缺乏信心。【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展場景布置,感受美術展覽的藝術氛圍,策劃設計畢業作品展板,為畢業展做準備,培養學生探索、研究、發現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不同組布展作品的了解,策劃設計自己組的風格,進行畢業展的設計創作。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體會美術與生活、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策劃畢業展板布置,分工合作,進行有創意有特色的展板設計制作。教學難點:使學生在小組合理分工、探索研究中,進行創意無限的展板布置。【所需要條件】1、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2、學具準備:圖片資料、鉛筆、彩色水筆、各種布頭、毛線、廢光盤、氣球或彩紙,剪刀,膠水、膠帶等。【評價任務】本堂課教師對學生的課堂中的評價以鼓勵為主,學生初次嘗試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師應多加鼓勵與幫助,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教學過程】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一、導入教學情境靈活創設,能將學生很快帶入學習的最佳狀態。(一)教師活動:向學生說明先來做個小活動,教師把手放在一張紙上用筆把手型畫下來并剪下寫上名字貼在展板上,讓學生也做同樣的活動,教師說明這塊展板將我們班里的每個人凝聚在一起,我們手牽手,心連心。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終將結束,我們留戀也慶幸我們即將畢業啦!(出示課題)在小學我們留下來金色般的童年生活,讓我們為畢業啦做些事好不好 學生活動:學生制作表現。(二)教師活動:教師說明今天為我們積攢的作品布置有創意的展板。學生活動:學生明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二、講授積極引導,探究學習,能夠使學生從中更加熱愛美術、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一)集思廣益:教師活動:說明大家齊動腦給畢業展起個好聽的名字吧!學生活動:積極響應,確定展覽主題。教師活動:請學生自我推薦承擔創意文字主題的設計表現任務。學生活動:學生主動承擔,確定完成此項任務的學生。教師活動:利用課件展示各種藝術字體的設計,說明要有自己的特色。(二)探索研究:1.教師活動:說明每組的作品都是我們的痕跡積累,讓學生看自己組作品分別是什么。學生活動:學生提出自己組的作品分別是:兒童畫 、國畫書法、自畫像、剪紙等2.教師活動:教師提出讓學生根據自己組的作品開個小研討會:(1)給自己組的作品起個主題。(2)作品用以什么形式呈現在展板上,從而為作品增輝。學生活動:以組為單位進行研討教師活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組的想法與主題名字。板書:主題明確學生活動:學生發言談自己的策劃思路。【設計意圖】:讓學生先有一個初步策劃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小組協作的精神和合作學習的積極性。3.教師活動:利用教學課件讓學生看一看其他的展覽布置,借鑒學習。學生活動:欣賞感受 教師活動:說明看到這些展覽的布局設計,我們的想法是不是更豐富了。利用課件展示展覽布局的不同風格給人的不同感受,拓展學生的思路。板書:布局新穎4.教師活動:教師提出根據自己組的作品,大家積極配合,小組同學策劃研究更加適合自己組的裝飾設計方案,提示學生可以先來設計展板小稿,合理分工。學生活動:學生進行策劃研討。板書:創意獨特5.教師活動:教師提出活動要求(1)小組分工合理(2)積極合作表現(3)推選小組同學進行介紹(主題、作品形式、表現了作者什么)(三)制作表現,教師指導。學生活動:學生合作布展。教師活動:教師協助指導。【設計意圖】:學生在大膽實踐的過程中提高了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養成勤于觀察、敏于發現、嚴于計劃、善于借鑒、精于制作的行為習慣。(四)展示評價:1.教師活動:讓各組導覽員進行介紹,大家觀展。學生活動:參觀感受,學習欣賞。2.教師活動: 說明看到了這么多我們動手完成的作品在大家協力下完成展出,畢業之際你有什么想法表達嗎 學生活動: 學生談感受。【設計意圖】:欣賞介紹的環節,幫助學生樹立了信心,找到了不足,促進學生發展,同時增加學生的成就感,為美術課的收獲感到自豪。三、作業拓展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使學習的內容得到很好的延伸。教師活動:我們這節課給我們的作品布置了展覽,課下我們還可以發揮美術課學習的優勢制作一些紀念冊、紀念卡送給我們的老師好不好 學生活動:學生肯定回答教師活動:建議大家合影留念,口號:我們畢業啦!學生活動:在作品前集體合影【設計意圖】:這樣的拓展學習是為了讓學生課下可以使美術學習與學生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愛既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作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及團結協作的精神。【教學反思】學生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能用廢棄材料制作建筑模型。本堂課教師對學生的課堂中的評價以鼓勵為主,學生初次嘗試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師應多加鼓勵與幫助,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激發學生了學習的興趣,有效的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學習的難點,理清學習思路,落實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使整個課堂積極高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