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課標內容本課的課程依據是模塊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第二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具體是“闡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的,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二、教材分析本課內容為新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課第二框。在第四課“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框架下,本框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主要講了兩大問題:中國夢是什么?如何實現中國夢?具體內容包括中國夢的本質,即中國夢與人民、與每個中華兒女的夢及與世界夢的關系;實現中國夢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和偉大工程;分成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青年學生的歷史擔當。三、學情分析高中這一階段的學生初步完成從具體思維為主到抽象思維為主的過渡,開始理智思考地思考問題,自我意識發展迅速,并逐步形成穩定的人格特征。其所掌握的道德知識結構日益復雜,道德行為準則知識日益增多,從形式上看,更加概括、抽象,從內容上看,更加深刻。但他們作為一個正在成長發展中的社會群體,面臨各種復雜的社會情境,其思想和行為仍然表現出較強的可變性。雖然這一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從日常生活中,還是初中思政課的學習中,都對“中國夢”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對“中國夢”的了解多局限于概念,不能深入挖掘中國夢的本質,對中國夢與其他夢的聯系不夠清晰。所以這節課需要引導他們明確“中國夢”和“個人夢”之間的一致性,能夠將實現個人價值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做擔當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四、教學目標1.通過觀看百年輝煌史和近代屈辱史,認識到復興的重要性,探尋中國夢的歷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從而堅定實現中國夢的自信,認同中國夢,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通過探尋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的風風雨雨,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認清中國夢的本質,在教師講解和論證下,懂得實現中國夢的要求和實施戰略,從而涵養科學精神,實現學科知識與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融合與提升。3.通過對30年后中國面貌的設想以及自我的人生規劃,達成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同頻共振,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五、教學重難點重點:中國夢的本質;歷史使命及其要求難點:中國夢、人民夢、世界夢的關系;“四個偉大”及其辯證關系六、教學設計導入:【教師活動】教師引導回顧:簡單回顧上節課的知識要點(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同時播放陳思思的《中國夢》,在歌聲中PPT播放展示第四課和第二框的標題。 提出問題,這首歌名字叫啥? 歌中所描述的中國夢是怎么來的? 等一系列問題教師導語預設:歌中描述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四課《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學習。 一起探討中國夢的由來、意義、本質,辯證認識中國夢、人民夢、世界夢的關系和“四個偉大”及關系。【學生活動】聆聽、思考、回答、討論、老師所提問題與教師互動【設計意圖】溫故知新,通過圖片和音樂營造氛圍,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新授 :子議題一;夢從何來【教師活動】1.PPT展示從古代成就——近代屈辱史2.分小組討論問題:結合以上圖片和文字材料,結合“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這句話談談中國夢的歷史淵源(從哪里來)?(1)教師引導提問,學生分組討論、分小組回答展示。(2)根據學生的分組討論回答,結合歷史知識為后面的理論學習提供感性認識和興趣。3.根據師生討論探究結果PPT表格展示:(一)中國夢的歷史淵源①古代:無比輝煌(懂得了復興的意義)②近代: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持續奮斗(對復興深切渴望)③現代(新時代)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渡語】從何宏大歷史視域來看,5000多年文明傳承的滋養,170多年深重災難的砥礪,構成了我們理解和闡釋中國夢的歷史之維。剛才我們結合歷史知識,自我感悟了中國夢的由來,那么中國夢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夢呢?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尋夢旅程的第二環節:夢為何樣子議題二:夢為何樣【教師活動】1.觀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錄片《我們走在大路上》中關于中國夢的視頻(1)PPT展示問題:結合視頻,請同學們宏觀總體上描述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什么樣子?(2)教師引導提問啟發,學生分組討論,小組展示。(可以到講臺)(3)三個情境案例,每一個情境案例分別從中國夢的本質、中國夢的實現主體、中國夢與世界夢的關系三個層面闡釋中國夢是個什么樣的夢。2.根據師生討論探究結果PPT表格展示:(二)中國夢是什么樣的夢①中國夢的本質———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 人民幸福②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中國夢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歸宿也在于人民。③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④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 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關。3.思考:我們該如何實現中國夢? (引導學生思考,結合是什么概括怎么做)根據師生討論探究結果PPT表格展示:①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實現。②每個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③同國際社會一道,將中國夢融入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之中。【過渡語】知道了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夢;是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夢;是與世界夢息息相通的夢。 那么實現這個夢有什么偉大意義呢?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尋夢旅程的第三環節:夢有何意。子議題三:夢為何意【教師活動】1.引導學生簡單思考(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僅局限于課本的那一段理論)根據師生討論探究結果PPT表格展示:①中國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②中國夢已成為激蕩在近14億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學生活動】觀看PPT,聆聽、思考、討論問題,與老師、學生互動,深刻領會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意義。【設計意圖】設置思考情境,讓學生從“是什么”中升華概括出“為什么”,提高學生理論思考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過渡語】知道了中國夢的偉大意義,也就堅定了我們實現它的決心,其實,這一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之一, 在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的征程中有哪些要求呢?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尋夢旅程的最后一環節:夢有何求。子議題四:夢有何求【教師活動】1、觀看如何實現中國夢的三個偉大的相關案例材料(1)PPT展示:三個偉大具體案例的文字和圖片。 (南海問題、疫情防控、貿易戰)(2)教師引導提問啟發,學生分組討論,小組展示。(3)三個情境案例,每一個情境案例分別從偉大斗爭、偉大工程、 偉大事業三個層面闡釋實現初心和使命偉大夢想的要求。2.根據師生討論探究結果PPT表格展示:中國夢的措施與要求3.思考: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關系? 根據師生討論探究結果PPT表格展示:首先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關系。目標——偉大夢想;動力——偉大斗爭;保證——偉大工程;路徑——偉大事業子議題五:夢向何去【教師活動】1.描繪2049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可能取得哪些成就?結合國家的戰略規劃,制定自己未來30年的人生規劃。PPT展示兩步走的戰略安排:第一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基礎上,再奮斗個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學生活動】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自主探究,暢想祖國和個人的未來,并進行合理規劃。【設計意圖】通過將人生規劃與國家規劃相結合,做到個人與國家的同頻共振,將個人夢融 入家國夢。【教師活動】教師播放視頻《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林俊德院士》并設問: 從林俊德院士的事跡中感悟到什么?【學生活動】學生觀看視頻,思考感悟奮斗的價值。學生回答1:林俊德院士為了國家奮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令人崇敬。學生回答2:我們要向他學習,不僅為了實現個人夢想而 奮 斗,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設計意圖】通過林俊德院士感人事跡的情感渲染,讓學生明白奉獻與奮斗的價值。總結:全班同學共同進行莊嚴的青年宣誓。宣誓詞: 奮斗有我,讓人民更加幸福,奮斗有我, 讓家園更加美好,奮斗有我,讓祖國更加昌盛! 百年傳承,今日到我,激蕩未來,壯志在我,青春萬歲,強國有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