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思想,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教學設計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本課采用的是 “問題引領式”教學模式,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設計問題引導啟發學生自主思考的方式。這一模式是教師在教學中以教材為基礎,以課程標準為導向,設計課程主題,每一環節都設置有效問題,輔助多種教學手段,如用視頻、文字、圖片等史料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其結合已有知識思考,并給于學生自主發表自我看法的時間與空間,從而使其獲得啟發與感悟。教學立意本課主題立意是思想改變世界。以課標要求與教材為出發點,梳理出自己的教學重難點,全課緊緊圍繞“思想改變世界”這一主題來構思設計。首先以馬克思的改變世界的口號做切入點來導入新課,教學過程設計由三個主要的設問環節構成:一世界的改變為何誕生馬克思主義?(背景)二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夠改變世界?(內容)三馬克思主義給世界帶來怎樣改變?(影響),每一環節通過設問來銜接過渡,環環相扣,力求層次清晰,層層遞進,凸顯主題,突破重難點,感悟升華整合課本前后大單元知識又回到改變世界的主題,首尾呼應,讀史明智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教學目標總體目標:認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內容影響能通過影像與文字史料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素養目標:唯物史觀、史料實證)。能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和特點(素養目標:史料實證)。通過閱讀史料能分析馬克思主義影響的角度,培養學生辨證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素養目標: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一種能夠改變世界的一種理論,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有重要影響。讓學生意識到偉大科學思想的魅力所在!(素養目標: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影響教學難點 《共產黨宣言》主要內容內在邏輯的解讀、馬克思主義的特點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視頻 歷史圖片 文字史料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問題引導法、討論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課程結構第11課 思想,改變世界 ———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一 世界的改變為何誕生馬克思主義?(背景)二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夠改變世界?(內容)三 馬克思主義給世界帶來怎樣改變?(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通過一道選擇題趣味引入新課(可多選)你心目中馬克思是什么樣的形象 A.大胡子爺爺 B.很厲害的政治家 C.專情的小鮮肉 D.千年一遇的經濟學家 E.有高遠理想的文科男 F.改變世界的哲學家像馬克思主義這樣不僅影響了西方世界而且影響了東方國家、不僅影響了過去而且影響了現在乃至未來的理論學說并不多,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夠影響整個世界、影響人類未來,這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上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我們今天就嘗試來研究一下 結合已知思考進入新課學習 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思考,同時引出本課主題思想改變世界。一 世界的改變為何誕生馬克思主義?(背景) 【設問】 (1)這個世界為什么需要改變?用1段歷史視頻史料,把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引出,說明工業革命后,的社會狀況是貧富差距懸殊,工人生活貧困,階級矛盾尖銳,再用狄更斯的話語強調呼應資本主義社會下工人階級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設問】(2)哪些人曾試圖改變這個世界?提供史料請學生結合史料,提取材料信息,指出19世紀上半葉工人運動與空想社會主義者探索的進步性與局限性?【設問】(3)為什么說馬克思的誕生是以資本主義發展為基礎的?請結合學案的第2題練習題 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是時代的產物。 以時代的發展,需要一種科學的理論,揭示社會的癥結,給出解決的方案,指引人們前進。過渡【設問】(4)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是應運而生?請學生結合教材與前面的分析,小結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經濟基礎 、階級基礎、思想基礎、實踐基礎) 結合課本知識思考分析和解讀視頻以及文字材料做題 思考小結 讓學生結合視頻與文字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通過視頻材料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工業革命下貧富懸殊。 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理解其是時代所需。由此回答第一個環節的設問:世界的改變為何誕生馬克思主義?二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夠改變世界?(內容) 從馬克思主義的著作與理論來看 【設問】你知道的馬克思重要的著作和思想有哪些?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簡要介紹馬克思的核心著作與主要理論《共產黨宣言》與《資本論》,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唯物史觀、剩余價值論。【設問】為何《共產黨宣言》具有如此偉大的力量?這個共產主義的幽靈竟然使得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恐懼到都聯合起來圍剿他?過渡引出下一環節。【設問】以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共產黨宣言》為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對下面《共產黨宣言》的部分經典概述進行解讀:1.其分析了那些問題?2.又解決了什么問題 (依靠什么力量 ?誰來組織?提出了怎樣的策略 ?斗爭目標是什么?)3.運用了什么方法來進行分析的?4.與空想社會主義有何不同?老師,小結,《共產黨宣言》為何具有如此偉大的力量?因為其不僅解釋了舊世界,還找到了改變世界的力量和方法,并提出構建新世界的模式!(2)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發展來看【設問】問題1:結合以上馬克思部分活動簡介,說明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發展有何特點?問題2:上述歷史事件與馬克思主義有何關聯?問題3:綜合以上材料,說明馬克思主義有何特點?學生作答之后,引用恩格斯的話語進行過渡: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例如列寧主義是馬克思的俄國化、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的中國化。 記憶基礎知識帶問題閱讀教材和PPT圖文材料,歸納出答案。帶著老師給出的問題來解讀史料,提取有效信息。不必按順序回答,解讀出任意一個問題都可以站起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發現與理解。閱讀與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通過提供史料,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理解《共產黨宣言》主要內容內在邏輯的解讀、馬克思主義的特點培養學生解讀史料的能力歸納概括和辨析能力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客觀理性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歸納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小結得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開放發展的理論,是一種具有改變世界力量的理論。從而回答第二個環節的設問: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夠改變世界?三 馬克思主義給世界帶來怎樣改變?(影響) 順【設問】針對自己給出四則不同的圖文史料,設置四個相同的一個設問:以上材料是從什么角度分析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引導學生從被壓迫國家和民族、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世界政治格局去思考分析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巨大影響:鼓舞指導了半殖民地,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推動工人運動高漲,間接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部改革;指導社會主義建設,開創了通往現代化的新模式,由一種模式到多種模式;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推動社會主義由理論到現實,由一國到多國。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 學生分析解讀圖文史料感悟,思考 引導學生學會分角度思考分析問題,從而更準確去分析史料。培養家國情懷價值觀最后得出第三個環節的設問的答案:馬克思主義對被壓迫國家和民族、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世界政治格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極大地改變了世界。價值觀導向課堂小結與感悟升華 在人類社會思想史上,還沒有一位思想家能做出如此卓越的貢獻,既解釋了世界又改變了世界;還沒有一套理論能引發如此深遠的反響,既回應了時代又引領了時代。這個思想家是馬克思,這種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設問】:請同學們運用本節課所學的馬克思主義來分析一下該部分世界歷史的發展與改變? 2022年是馬克思誕辰204年《共產黨宣言》問世174年,時空穿越、歷史延續,今天我們如何讓其強大的生命力在當代價值與現實意義中體現,談談你的看法。 在面對當今國家與世界發展變化的之時則可以將其與具體情況相結合,助推我們把握時代脈搏,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案…… (活學活用,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 回顧全課進行知識框架小結聯系、思考、遷移、感悟讀史明智 和學生梳理完本節課的知識結構之后,在總結全課當中呼應主題,思想,改變世界!讓學生學以致用,檢驗靈活運用新知的能力,讓其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同時形成學會歸納前后聯系對比的能力。同時又回歸課本目錄,將本課內容與本單元乃至于前面第三、第四單元的知識聯系成體系。知識遷移聯系到中國史乃至當今時代,進而感悟升華主題。提升家國情懷價值觀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目的不僅僅是了解他過往的歷史,更是要立足于能夠獲取應對現實需要的智慧!教學反思全課以設問為主線,主題鮮明,層次清晰,根據課標要求,重新整合教材,重難點突出,大膽取舍,沒有在課程當中直接講解巴黎公社,而是以學案作為試題作為預習與補充輔助。不過本課設計比較適合于學習成績比較好,積極主動的學生使用,也需要老師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并給預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基于我校屬于省重點高中,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確實效果很不錯,在我的鼓勵引導下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參與,能發表出非常不錯而又獨特的見解。在理解《共產黨宣言》主要內容內在邏輯的解讀、馬克思主義的特點以及分析馬克思影響的角度而言這一塊對于基礎差的同學來說仍有難度。本課教學設計在落實基礎知識這一塊略有不足,需要學生有一定的主動性自覺性去預習復習課本來彌補。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