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共同關注的環境問題 同步練習--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下列做法有利于減輕霧霾天氣的有( )①建筑工地蓋好防揚塵的紗網 ②治理大氣污染嚴重的企業③家庭取暖做飯改用電、氣爐 ④私家車尾氣影響不大,無需控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春晚舞蹈《只此青綠》生動還原了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中的秀美風光,勾起了人們對“綠水青山”的向往與期盼。打造新時代的“綠水青山”需要( )①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②全面禁止溫室氣體排放③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④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我國每年因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6 000億元。這說明( )①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②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經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③我國必須把保護環境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4.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制定。下列行為屬于違反該法的是①外賣店采用一次性塑料制品②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處理③某電鍍廠私自傾倒固體廢棄物④醫院將醫療廢棄物分類收集、運送、處理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鄧小平講這段話的歷史場景是在 ( )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南巡講話 D.中共十二大6.2018年5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這要求我們牢固樹立的發展理念是①綠色發展 ②經濟發展 ③開放發展 ④可持續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資源是自然資源,水能資源不是自然資源B.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C.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量不足D.土地數量是有限的,因此土地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8.如圖漫畫反映了我國某項國情基本特征,你認為正確的是A.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B.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但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少C.要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D.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9.打開電視卻不看,無意間你已經造成了電力浪費;去市場購物,明知塑料袋會造成白色污染,仍然習慣性接受:明知紙張應該雙面使用,但……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環保節能要注重生活細節②環保節能要成為生活習慣③環保節能關鍵靠法治建設④環保節能要重在實際行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關于內蒙古牧民生活的描述正確的有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②七八月間召開那達慕大會③喜食米飯和面食 ④住在便于拆裝和搬運的蒙古包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下圖漫畫《在霧霾中,尋找你的身影》帶給我國政府的啟示是A.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B.禁止有污染行業發展C.促進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 D.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12.中國政府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批準落實聯合國主導的重要國際公約,積極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簽署、生效和實施,為保護生態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這表明我國( )①致力于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②為世界貢獻中國力量③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④主導著世界發展方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21年11月,來自世界各地多個國家在英國的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上就《巴黎協定》實施細則達成共識,與之直接相關的國際組織是( )A.北約 B.歐盟 C.聯合國 D.世界貿易組織14.結合材料判斷,下列哪一觀點是錯誤的( )材料一:從《侍經·伐檀》可看出,近3000年前,山西境內的黃河水還是清澈的,兩岸長滿高大的檀樹,可謂山清水秀。材料二:杜牧的《阿房宮賦》講,建起阿房宮的代價是砍光四川山區的樹木,可見當時長安城建設耗材驚人,估計是把鄰近的呂粱山砍禿后,才遠去四川砍伐的。A.黃河水由清變黃,顯然是黃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所造成的B.古今事實證明,人類只要隨心所欲地索取自然,生態惡化的問題就會出現C.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小,種類少,因此人均占有量更少D.以史為鑒,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15.2021年,我國高端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表現亮眼……我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發展底色更綠。這體現了( )①現代化的經濟體系已經建成②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特色③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④經濟高質量發展交出精彩的答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 柯橋棠棣村以蘭花為媒,“種”出花鄉“富民園”,是紹興藏富于民的典型。從早期花農“一根扁擔闖天下”,到當代花農“一臺電腦網天下”;把“美麗資源”視為“美麗姿本”,把“美麗姿本”轉化為“美麗產業”,實現了產業興,百姓富。這說明( )①資源是生存之本、發展之源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④要因地制宜謀區域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998年,周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隨著周莊的名氣越來越大,旅游人數也逐年遞增。近年來,在“保護古鎮,建設新區,發展經濟,開辟旅游”的總體規劃下,周莊充分發揮水鄉古鎮的優勢,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截至2002年底,周莊年客流量達到250萬人次;旅游年總收入可達2.5億元,占當年全鎮財政總收入的57%。對于主要游覽區僅有0.4平方千米的周莊古鎮來說,環境壓力無疑是巨大的。如何處理好環境與旅游發展的矛盾,成為周莊的一個嚴峻考驗。 (1)除了周莊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水鄉古鎮?(至少寫出兩個) (2)為什么周莊的布局主要是依水而建? (3)周莊如何才能處理好環境保護與旅游發展的關系?請你提一些建議。(寫出兩條即可)18.“垃圾分類,利國利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宣傳先行】2019年7月,臺州市成立了全國首個垃圾分類公眾教育學院——“拉風學院”。該學院是一個集垃圾分類培訓、策劃、宣傳、科研于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性平臺,旨在進一步推廣普及垃圾分類工作。(1)拉風學院的目的體現了哪一新發展理念?緊扣這一理念,設計一條宣傳標語。【法治為基】浙江省第十三屆人大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后,制定通過了《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實施以來,臺州市積極落實,全域推近,城管執法部門依法查處各類生活垃圾分類的違法行為;到目前為止,臺州市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達57.2%,并榮獲住建部2021年第三季度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第一檔。(2)結合材料,簡析浙江省在垃圾分類過程中是如何堅持厲行法治的。【科技領航】2021年12月,臺州市垃圾分類有了“數字大腦”,打開垃圾分類平臺,垃圾分類基本信息,分類投放監管,分類收運過程監管等清晰明了。通過這個系統,進行全數字化監控,溯源數據,以及后期進行數據分析,加快垃圾分類、回收,變廢為寶,同時凈化家園,讓人們生活更加美好。(3)聯系材料,從創新的角度分析科技應用于垃圾分類工作的現實意義。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2.C3.A4.C5.B6.C7.C8.B9.B10.B11.A12.A13.C14.C15.D16.D17.(1)烏鎮、南潯、西塘、同里等。(2)因為周莊多水,以前居民都是靠水生活,如捕魚、農田耕種都要用水,交通靠船。依水建房方便生活,方便生產,方便運輸。(3)①控制客流量,實行“休游期”;②制訂嚴格的控制發展計劃,任何新建筑都必須經過批準才能動工;③加強環境保護力度。18.(1)綠色;青山綠水藍天,共創美好人間。(2)浙江省在垃圾分類工作中,首先加大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積極出臺《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同時,執法部門依法查處違法行為,體現了行政機關積極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與水平。浙江省積極堅持厲行法治,堅持依法行政,推動著垃圾分類工作的穩步實現。(3)臺州市垃圾分類有了“數字大腦”,采用科學技術加以管理,這些都是工作模式創新的體現。創新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更好的優化工作流程,縮短工作時間,提升垃圾分類的回收效率,更好的將科技服務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