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教學設計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故事式教學是歷史學科一種常見而經(jīng)典的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提升歷史課堂的效率與趣味性,深入淺出,引發(fā)共情。故事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對于解釋復雜的歷史事件尤其高效,本課背景較為復雜,若平鋪直述容易導致學生失去興趣,而采用故事式教學則可以將已知與未知結合在一起,既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與已學知識相聯(lián)系,從而輕松攻克本課重點。教學背景分析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主要內容為全球航路開辟的背景與過程,其影響則放在下一節(jié)課中。全球航路開辟的背景較為復雜,既涉及經(jīng)濟方面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又涉及社會方面黑死病的爆發(fā)和文化方面文藝復興的發(fā)展等因素,課本對每個因素一兩句話帶過,既不深入,又體現(xiàn)不出聯(lián)系性,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犯簡單羅列而沒有深入思考的錯誤。因此,本課重難點在于將背景以生動而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方式展示出來,使學生深入淺出地了解開啟人類近代史的這一重大事件是如何在歐洲大地展開的。學生情況分析本課授課對象為重點中學高一非歷史專業(yè)班學生,因此在專業(yè)性要求方面略有降低,而趣味性及現(xiàn)實聯(lián)系性則有所加強,授課重點在于使學生輕松理解全球航路開辟的背景,識記其過程的基礎知識,并增強對人類甚至宇宙命運的思考和責任感。教學目標總體目標:理解全球航路開辟的背景,識記其過程的基礎知識。能通過史料分析全球航路開辟的背景,并條理清晰地復述出來。能夠運用時空定位和已學知識,通過對不同時期的歷史地圖分析,理解全球航路開辟對人們世界觀的影響。由歷史思及未來,關注當前時事熱點,樹立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感。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 分析全球航路開辟的背景。教學難點 理解全球航路開辟的動因。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 歷史地圖 文字材料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用NASA拍下的宇宙圖片和馬雅可夫斯基的詩作為導入,營造氛圍,詢問學生是否曾對星空展開遐想,并結合時事新聞馬斯克SpaceX-15升空,提出問題:當人類實現(xiàn)太空移民夢想時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以歷史為基點去暢想未來是一個好方法,從而導入新課“全球航路的開辟。 將歷史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帶著對當下熱點時事的思考去學習新課。 將新課與時事相聯(lián)系可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以致用。一、東方的誘惑:一場瘟疫/一本奇書/一個宗教 【一場瘟疫】以彼得·勃魯蓋爾《死神的勝利》引入對黑死病的介紹,以文字史料介紹黑死病極高的死亡率,再以一段分析性史料引導學生總結黑死病對歐洲社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揭示黑死病促進文藝復興運動,為探險提供內在精神動力,以及促進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間接導致“尋金熱”。【一本奇書】當歐洲陷于“尋金熱”時,《馬可波羅游記》向人們展示了尋金的方向,一經(jīng)出版即風靡歐洲,然而通過文字材料可了解到讀者欣賞有之懷疑居多的娛樂態(tài)度,引導學生思考個中緣由并通過14世紀版本的游記插圖提示彼時的歐洲人對東方缺乏了解,僅通過阿拉伯人與之貿易。【一個宗教】雖然游記被許多人嘲諷,但哥倫布卻對馬可波羅深信不疑,通過材料展示其除了受書的引導外,航行的另一原因是身負傳教的使命。通過胡安·德·弗蘭德斯的畫作《耶穌殉難》引導學生思考基督教的特點,并以《全球通史》的材料總結基督教的普濟主義與好戰(zhàn)精神是全球航路開辟的重要動因,并以材料揭示救世與發(fā)財兩個動因相輔相成促進了全球航路的開辟。 通過文字材料總結黑死病對歐洲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思考《馬可波羅游記》流行的原因以及被嘲諷的原因。總結基督教的特點,并思考其與全球航路開辟的聯(lián)系。 以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故事型講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穿插其中的提問不僅不會枯燥,反而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豐富的圖片與多角度的材料生動地展示了全球航路開辟的復雜背景。二、西方的開拓:并驅爭先/千帆競發(fā) 【并驅爭先】出示地圖請學生指出新航路的主要航線,并提問為什么是葡萄牙、西班牙率先探索新航路?提醒學生從已學的阿拉伯帝國一課來尋找答案,并出示阿拉伯帝國疆域圖。最后結合葡萄牙亨利王子的事跡揭示答案,并與背景中的宗教因素相聯(lián)系。【千帆競發(fā)】以表格總結課本涉及到的其它各國開辟的新航路,接著以四幅不同時期的世界地圖展示新航路開辟對世界的影響,引導學生根據(jù)已學知識推測地圖屬于哪個時期。 結合課本分辨、識記四條主要航線及其相關知識,并思考為何是葡西率先開展新航路的探索。結合地圖找出其它各國開辟的新航路,結合所學推測PPT展示的地圖屬于哪個時期出現(xiàn)的。 以地圖幫助學生識記新航路的基礎知識,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知識來思考問題,最后以世界地圖的變遷生動展示全球航路的開辟給世界帶來的影響。三、文明的碰撞 精選三個在全球航路開辟過程中文明碰撞的例子,包括歐洲與阿茲特克帝國、非洲、中國的碰撞,引導學生從文明相遇的角度思考全球航路開辟的影響。介紹科幻電影《阿凡達》的劇情,呼應開頭提出的人類太空移民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再有一次人類歷史的大飛躍,我們如何做到人類社會獲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不要再付出這樣慘痛的代價? 1.簡單總結文明碰撞的具體影響。2.感悟、思考關于人類未來的問題。 由于課程設計將全球航路開辟的影響放在第7課,因此僅簡單提及文明碰撞的影響,并以電影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響應開關,升華主題。課堂小結 對最后的開放式問題提供一個參考思路:習近平主席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教學反思該課在有趣性方面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肯定,PPT設計也簡潔美觀、條理清晰,教學目標切合實際。不足之處為深入與拓展較少,課堂升華可以再加強。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