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講述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我國經濟要發展與社會要進步必須回答、解決的最基本問題。具體講述了指導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設中有關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會保障的基本問題。如果把第三課比作做大GDP蛋糕,那么第四課就是如何分配蛋糕的問題。第四課第一節課標要求:了解我國個人收入的方式與合法途徑,解釋個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評析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收入分配政策。闡明勞動對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意義,弘揚勞動精神,樹立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觀念。【教學目標】了解了解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了解按勞分配的地位、基本內容、要求、意義;了解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內容、意義。通過學習,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完善我國分配制度,增強對我國實現收入分配公平政策的認同。理解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認識到我國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觀必然性。理解居民收入的來源。理解勞動的重要性、要求。理解國家保護合法的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勞動者要合法經營,依法致富。【教學重點】按勞分配的地位、基本內容、要求、意義;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內容、意義【教學難點】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要想讓全國人民都能吃好蛋糕,就得分好國民收入這塊大蛋糕!怎么分呢?讓我們走入懸空村,看看他們是怎么分的吧!新課講授:出示課題——我國個人收入的分配方式總議題:怎樣讓人民吃好蛋糕?從“斜杠青年”新趨勢談作為勞動者個人,如何勤勞致富?2、在“潤”之當下談如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第一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議題一:從“斜杠青年”新趨勢談作為勞動者個人,如何勤勞致富?議學情境一:視頻材料“斜杠青年”新趨勢“斜杠青年”之羅翔①擔任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獲得工資;②在厚大法考(私企)兼培訓授課,獲得工資;③擔任刑法學研究所(公有)所長,獲得管理收入;④將工資和兼職所得存入銀行,獲得利息。議學問題:1、羅翔的收入分別通過哪些方式獲得?2、羅翔的收入按途徑如何劃分?你還知道哪些收入途徑,請結合生活舉例。3、為什么采取當前分配方式?(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按勞分配:① ;按要素分配:②(按勞動要素)、③(按管理要素)、④(按資金要素)2、勞動性收入:①②財產性收入:③④議學提示:一、按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1、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1)內容: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2)原因: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方式,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2、按勞分配(主體)(1)地位: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我國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2)內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3)形式:國企、集體企業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但福利不是;家庭聯產承包所得。(4)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必要性:我國實行按勞分配原則,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①前提:生產資料公有制。②物質基礎:生產力發展水平。③直接原因:勞動的性質和特點。重要性:①有利于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②激發勞動者努力學習科技,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③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按生產要素分配(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重要性: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議學情境二:閱讀材料“斜杠青年”是當今一種生活工作的潮流,但也有很多人陷入了“斜桿青年陷阱”。如:周立齊四次盜竊入獄出獄后仍稱永不打工;江蘇三位護士利用職務之便做微商賣假藥;大學生從事送外賣、刷單等低薪兼職荒廢學業,身心疲累,仍舊收益甚微議學問題:談談我們應該如何致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議學提示:4、我國的居民收入的途徑(1)主要途徑:①勞動性收入::通過勞動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工資、津貼和資金②財產性收入:通過自己所擁有的各類財產獲得的收入,利息、租金(2)其它途徑:①經營性收入:通過生產活動所獲得的收入,如開小店、擺小攤.②轉移性收入::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包括養老金、政府補貼、社會救濟金5、勞動是財富的源泉(1)勞動的重要性: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我們獲取的任何收入歸根結底都來自勞動創造。(2)個人獲取收入的要求:①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②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③要鼓勵全體勞動得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第二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議題二:在“潤”之當下談如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議學情境三:閱讀圖表近幾年GDP和人均GDP居民收入變化數據、最低工資標準數據“潤”由英文“run”音譯過來,代表“跑路”、“溜了”的意思。通常來說,就是逃離原本不太好的地方,去往更美好的位置。該詞語的流行,反映出疫情之下,人民收入減少,生活艱難,一定程度上對國家發展喪失信心。我國當前收入分配正在不斷健全,但仍存在諸多突出問題。如:疫情之后,財富集中加劇。我國在社會財富增長加速的同時,基層勞動者收入問題嚴峻,0.4%的人掌握了70%的財富,財富集中度高于美國;薇婭、鄧倫、袁冰妍,網紅主播在拿著天價報酬的同時,偷稅漏稅行為頻頻曝光,對青少年價值觀造成不良引導。議學問題:我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完善個人分配?把蛋糕做大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這個合理的制度是什么制度?(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1、完善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如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做大蛋糕①根本措施: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和居民收入 (做大蛋糕)思考:做好的蛋糕怎么切?如何確定個人收入分配方式?切好蛋糕②制度基礎: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理順關系:.理順國家、企業、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④兩個同步: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⑤初次分配:A.要堅持多勞多得,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要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⑥再次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強化稅收調節。⑦第三次分配: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⑧分配秩序: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勵勤勞致富,保合、增低、擴中、調高、清隱、取非。相關鏈接: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種●如何征收 居民個人每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重要性 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總結:如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做大蛋糕十切好蛋糕”1.根本措施: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財富和居民收入(做大蛋糕)2.制度基礎: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針對個人收入占比低問題:理順國家、企業、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堅持“兩個同步”4.針對個人收入差距大的問題:初次分配方面+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必須堅持消除貧困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