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蝶戀花·答李淑一布谷鳥兒咕咕叫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1、通過本單元學習,學生有進一步了解曲藝音樂的愿望,熱愛祖國的民族藝術。2、通過模仿學唱與對比欣賞的方法,分析唱腔基本特點、聽辨音色等方式,使學生能分辨幾種不同曲藝音樂的類別。3、了解蘇州彈詞、四川清音和山東快書的相關知識。初步了解幾種說唱音樂的特點。新知導入京韻大鼓的演唱形式是一人站唱,自己打鼓擊板掌握節奏、速度。京韻大鼓的伴奏樂器以三弦、四胡為主。新知講解蘇州彈詞:簡稱“彈詞”以說、噱、彈、唱為主要藝術手段,流行于江蘇、浙江、上海一帶。表演者使用蘇州方言自彈自唱,有一人、雙人和三人以上的表演形式。其唱腔優美動聽,流派紛呈。 蘇州彈詞以小三弦、琵琶為主要伴奏樂器,也可采用醒木作為道具擊節攏神。新知講解《蝶戀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彈詞開篇的優秀作品之一。它既在評彈書場中演唱,又是歌唱家的獨唱曲目。1961年獲全國業余歌曲創作一等獎。這首詞為毛澤東(1893~1976)于1957年寫成。他用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以豐富的想象追思楊開慧、柳直荀二位烈士,表達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新知講解趙開生(1936~)彈詞演員。江蘇常熟人。所譜《蝶戀花·答李淑一》尤為成功,影響很大,還配以大型交響樂隊伴奏及合唱隊伴唱,創曲藝演唱之先例。新知講解《蝶戀花答李淑一》它有哪些語言特點?唱腔優美抒情、細膩委婉,既保留了蘇州彈詞的音樂特點,有賦予了新時代的氣息新知講解楊開慧柳直荀我失去了妻子楊開慧,你失去了丈夫柳直荀,他們的英魂值得贊頌,可以飄揚到九層碧霄。楊花柳絮(忠魂)“我失驕楊君失柳”新知講解哪幾個字最能表達作者的悲憤之情?忽報人間曾伏虎這段唱腔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什么?琵琶、三弦新知講解“頓作傾盆”四字用了強音唱法,使字音鏗鏘有力,表現出難以抑制的革命激情。“雨”字的閉口韻,在行腔中運用漸強的唱法,仿佛人的激情涌動如海如潮,由遠及近從天而降。整個唱腔,優美抒情、細膩委婉,既保留了蘇州彈詞音樂的特點,又賦予了新時代的氣息。?新知講解唱腔運用評彈中蔣調和陳調的旋律,并吸收了戲曲的板腔變化手法而構成的一個富于抒情的完整唱段。新知講解《蝶戀花答李淑一》表現了怎樣的情感?音樂抒發了作者對烈士崇敬緬懷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懷,最后一句“淚飛頓作傾盆雨”鏗鏘有力,表現出難以抑制的革命激情。《布谷鳥兒咕咕叫》是一首反映現代生活題材的四川清音曲目。早春二月田間的麥苗已經提前含苞,蕎子也已成熟,萬象更新,描繪了一幅農村建設欣欣向榮的圖畫,表達了新時代農民的喜悅心情。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演唱者李月秋將四川清音特有的“哈哈腔”表現得淋漓盡致、活潑俏麗,極富藝術感染力。四川清音:是流行于四川省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演唱形式為站唱,演唱時女演員左手擊板,右手敲竹鼓,并根據情節輔以適當的身段。伴奏樂器有琵琶、高胡、二胡與中胡。四川清音伴奏樂器雖少,但能充分發揮各樂器的性能,起到拖腔保調的作用。新知講解本段唱腔特點:一是節奏明快,大多為一字一音,具有輕快跳躍的情緒特點;二是旋律突出“i-3”六度跳進,與明快的節奏相結合更顯流暢輕快;三是旋律音調與四川方言聲調緊密結合,使曲調既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又充分展現了四川方言的音樂美,其中“布谷鳥兒咕咕叫”“蕎子臉紅抿嘴笑”“一看就雙腳跳”“啊瞞’一聲喊糟糕”等,都充分顯現了方言美與生動的音樂形象相統一的特點,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新知講解模仿其中的“哈哈腔”,感受四川清音唱腔的獨特魅力。新知講解課堂總結豐富多彩的曲藝音樂是民族藝術的瑰寶,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智慧,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與載體。學習、了解曲藝音樂,繼承與弘揚民族音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板書設計作業布置課后討論:曲藝音樂與其他藝術種類最本質的區別是什么?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3課時《蝶戀花·答李淑一》《布谷鳥兒咕咕叫》.pptx 布谷鳥兒咕咕叫.mp3 清音 布谷鳥兒咕咕叫.mp4 蝶戀花 答李淑一.mp3 蝶戀花答李淑一.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