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六 區域的變化 同步練習--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 歷史與社會一、單項選擇題1.2021年5月,在新一輪東西部對口協作中,浙東紅村梁弄橫坎頭村與四川大涼山深處的三河村“結對”。下列舉措體現兩地因地制宜、共同富裕的是( )①將三河村整體搬遷至橫坎頭村 ②開展同步“直播帶貨”,售賣兩地特色農副產品③橫坎頭村幫助三河村培訓人才 ④合作成立公司攜手發展紅色旅游、綠色農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某村位于深山區,自然風光優美。但是,該村曾經為了發展經濟,毀林開荒、亂占耕地,結果,美麗的自然風光受到破壞。好在該村認識到了這種做法帶來的嚴重后果,不斷加強對林區樹木的管理,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現在,風景秀美的景色重新出現。該村建設的生態度假區,游人如織。旅游經濟帶動了該村的發展。以下對該村變化的看法錯誤的是( )A.說明了保護環境有利于社會發展B.該村應該重點發展旅游度假區,不用保護周圍的環境C.該區域如果不顧后果,繼續毀林開荒的話,后果不堪設想D.該區域的發展,是我國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典型例子3.諸暨市每年都有大批襪子運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這體現了區域間的( ▲ )A.文化交流 B.信息交流 C.物產交流 D.技術交流4.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浙江省水質環境的調查,資料的來源可以是( )①對水域周邊居民的調查訪談 ②檔案館中有關浙江水質的文獻檔案 ③對浙江水域的實地考察數據 ④根據自己的想象撰寫的調查報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從區域交流角度上看,龍游縣教育局選派兩位教師到敘永支教屬于( )A.技術交流 B.信息交流 C.經濟交流 D.人才交流6.我們生活的區域在不斷變化。下列屬于區域變化的積極影響的是( )A.人口越來越多 B.交通越來越發達C.環境越來越差 D.“城市病”越來越嚴重7.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的生態農業園區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 )①能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②能有效緩解人口壓力③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利用 ④減輕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下列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信息交流的是( )A.教師通過網絡下載教學資源 B.小南作為交換生到英國學習C.溫州茶山的楊梅銷售到上海 D.浙江省干部支援西部大開發9.某山區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采取關停污染企業等措施,使山區天更藍、水更清、茶更香,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材料反映出該縣發展的成功經驗是( )A.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B.開源節流,合理利用資源C.保護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履 D.脫貧攻堅,發展旅游經濟10.以下能讓我們共同感受到區域歷史變化的有( )①小華進入中學后成績在提高 ②清涼峰鎮成為浙江美麗鄉村③浙江打造高鐵1小時交通圈 ④大運河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小明針對桃園村的變化進行了調查,以下調查中,屬于獲取第二手資料的是( )A.通過實地走訪,深入村莊進行調查 B.通過面對面的采訪,搜集資料C.通過跟隨新聞記者走進村莊,與村民交流 D.通過新聞媒體的相關資料,了解該村的情況12.2020年全國兩會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如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們熱議的話題。這是因為( )①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能迅速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②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③我國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④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建設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3.下列哪一個情境體現在集體中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A.情境一:我參加了少年宮書法班,在這里和同學相互切磋,書法大有長進B.情境二:我代表班級參加辯論賽,發揮失常,決定擴展閱讀范圍,爭取下次取得好成績C.情境三:我生病了,在家休息。同學打來電話問候,并為我輔導當天功課D.情境四:從小學來到寄宿制初中,將近三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14.下表為浙江省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對比表。表中數據變化說明浙江省( )浙江省人口普查部分數據對比表格(單位:萬人)2010年 2021年人口總數 5442.69 6456.75880--14歲人口數量 718.92 868.178160歲以上人口數量 755.86 1207.2684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口數量 507.78 1097.0312城鎮化人口比重 61.62% 72.17%①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 ②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③已實現人才強省這一目標 ④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5.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它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優美迷人的風光。但是,很多深邃的文化底蘊已經被現代科技粉刷過了。這些變化屬于( )A.自然界的變遷 B.人口的遷移 C.交通的發展 D.歷史的變遷16.下列不同區域的聯系中,屬于人才交流的是( )A.安吉的筍干銷往北京 B.河南農民開著收割機到河北,幫助河北農民收割小麥C.湖州的教師到四川支援 D.在重慶的商場里買到新疆產的葡萄干二、非選擇題17.下列事例分別體現了區域聯系的哪方面的內容?(1) 家電下鄉:________;(2) 通過網絡查詢外地信息:________;(3) 浙江的教師到新疆去支教:________;(4) 家住杭州的小王赴北京求學:________;(5) 浙江人老李去上海做生意:________。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西漢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的《淮南子》中記載了不少古代的神話。材料二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家喻戶曉,流傳至今。材料三 在秦始皇陵一號兵馬俑陪葬坑第三次考古發掘中,陸續有銅鏃之類的文物出土,還發現了帶有彩繪的戰車的局部。尤其令考古人員興奮的是發現了彩繪俑。(1)上述材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資料?哪些是第二手資料?(2)上述材料中,你認為最真實可信的是什么?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B3.C4.A5.D6.B7.D8.A9.C10.D11.D12.B13.C14.D15.D16.C17.(1) 物產交流(2) 信息交流(3) 人才交流(4) 文化交流(5)經濟交流18.(1)第一手資料:銅鏃、帶有彩繪的戰車的局部、彩繪俑。第二手資料: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淮南子》。(2)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銅鏃、帶有彩繪的戰車的局部、彩繪俑)。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