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第六課:走進經濟全球化6.1認識經濟全球化【課標要求】經濟全球化的含義、顯著特征、主要表現;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跨國公司。【教學目標】1.了解經濟全球化的含義。2.列舉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3.學會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4.掌握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5.了解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重點】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生產和貿易全球化的深層次原因(比較優勢、國際分工跨國公司的雙重作用和影響)【教學難點】學會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掌握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思維導圖】【知識解讀】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1.當今世界經濟的顯著特征: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趨勢。2.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是指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3.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特別提醒】在經濟發展新階段,經濟全球化最主要、最鮮明的特征是各國經濟高度對外開放、深度相互依賴、全面相互融合。①生產全球化(強調在生產領域)原因 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表現 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作用 生產全球化可以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節約社會勞動,提高勞動生產率。【知識拓展】①什么是國際分工:國際分工是社會分工跨越國家界限而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分工,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②當前,國際分工的主要特點是:發達國家之間工業部門內部的分工向縱深發展,普遍實現產品專業化、零部件專業化、工藝專業化的分工,“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劃分的分工格局占據著國際分工的主導地位。【知識拓展】理解比較優勢①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我們就可以說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存在比較優勢。②比較優勢不僅存在于國家之間,也存在于地區之間、個人之間。③比較優勢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礎。②貿易全球化(強調在交換領域)原因 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國際分工的深化。表現 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市場交換之中,對國際貿易的依賴度不斷提高。國際貿易的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交易范圍越來越大。交易范圍 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相關鏈接】了解國際貿易的形式國際貿易的形式 體現在出口貿易 將本國所生產或加工的商品輸往國外市場進行銷售。進口貿易 將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市場進行銷售。轉口貿易 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不直接買賣商品,而是通過第三國進行商品買賣。過境貿易 商品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進行的商品買賣活動,其運輸如果必須通過第三國國境,對第三國而言,就構成了該國的過境貿易。③金融全球化(強調在投資領域)①原因: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②表現: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迅速擴張,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信息網絡運行的、全球統一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國內外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的、無國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場。【知識拓展】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現①資本流動全球化:投資者和融資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②金融機構全球化:是指金融機構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形成國際化或全球化的經營。③金融市場全球化:全球各地以及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超越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趨于一體,金融市場的依賴性和相關性日益密切。【知識拓展】如何判斷經濟全球化的表現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生產全球化 各國企業共同生產某一產品的不同部件等信息貿易全球化 某國產品在世界市場銷售或跨國旅游等信息金融全球化 國際投資、跨國收購、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機構等信息【典例解析】1.經濟全球化使經濟發展超越了國家界限,國際間經濟聯系日益加深,商品和資本跨國流動日益頻繁,規模日益擴大,覆蓋面日益廣泛。這說明( )①經濟全球化是科技發展的產物②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③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④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發展日趨一致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詳解】①:材料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沒有體現經濟全球化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故①不符合題意。②③:經濟全球化使國際間經濟聯系日益加深,商品和資本跨國流動日益頻繁,規模日益擴大,覆蓋面日益廣泛,體現了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故②③正確。④: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所以“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發展日趨一致”的說法錯誤,故④錯誤。故本題選B。2.一臺最高端的EUV光刻機價格為1億多美元,里面有超過十萬個零部件,需要全球5000家供應商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制造出來。根據材料,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科技進步主導經濟全球化進程②我國應加強科技創新開放合作③我國應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④光刻機是生產全球化的結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當前,仍然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著經濟全球化,①錯誤②④:依題意知,一臺最高端的EUV光刻機,需要全球5000家供應商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制造出來。這是經濟全球化的表現之一,即生產全球化,也反映出我國應加強科技創新開放合作,②④正確。③:題干沒有涉及我國利用外資的情況,③排除。故本題選C。3.肯尼亞鮮花、烏干達芒果干……隨著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式上線,只要點擊鼠標,來自非洲多國的特產最快兩天就可到達中國;非洲消費者也能在線選擇成千上萬種中國產品。這表明( )①貿易全球化離不開數字技術 ②外貿新模式促進中非經濟交往③經濟全球化促成數字技術大發展 ④科技進步為中非經貿往來增添新動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材料未涉及貿易全球化離不開數字技術,①不符合題意。②:只要點擊鼠標,來自非洲多國的特產最快兩天就可到達中國;非洲消費者也能在線選擇成千上萬種中國產品。這表明外貿新模式促進中非經濟交往,②符合題意。③:數字技術大發展促進經濟全球化,材料沒有體現,③不選。④:隨著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式上線,只要點擊鼠標,中非就能進行經貿往來,表明科技進步為中非經貿往來增添新動力,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二.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經濟全球化的客觀必然性①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②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生產力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2.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對利益的不斷追求,驅使資本不斷在全球到處落戶,使得商品、服務、技術、資金、勞務等在全球范圍自由流動。3.經濟全球化的體制基礎: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①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沒有市場經濟的全球化也就沒有真正的經濟全球化。②市場經濟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量。正是市場競爭和市場的逐利性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國家和地區限制。【名詞解釋】世界市場世界市場是國際分工的產物,是市場交換關系突破國家和地區界限而擴展到整個世界的結果。狹義上的世界市場是世界各國相互間進行交換的場所或領域。廣義上的世界市場是指國際流通領域包括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等各種交換關系與交換機制的總和。【知識拓展】經濟全球化與經濟一體化的比較【知識整合】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根本因素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物質技術基礎 新的科技革命,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的發展根本動因 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直接動因 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主要載體 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體制基礎 市場經濟體制【典例解析】4.《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寫過一本書叫《世界是平的》,里面寫道,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就像是一個推土機方陣,一上來就把這個世界推平了。無論你身在哪里,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只要能搭上全球化這趟列車,就能在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風采。這說明( )A.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B.科技的進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C.各企業對利益的追求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發展D.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答案】B【詳解】AD:材料強調互聯網技術對經濟全球化的作用以及企業借助經濟全球化可實現自身的利益,而未涉及生產力發展對經濟全球化的作用、也沒體現市場經濟體制對經濟全球化的作用,AD不符合題意。B: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就像是一個推土機方陣,一上來就把這個世界推平了,體現了科技進步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B正確。C:材料強調企業借助經濟全球化可實現自身的利益,但并沒有說明各企業對利益的追求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發展,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5.“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材料蘊含的經濟學道理有( )①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②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③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經濟發展深度交融④各國在經濟全球化面前都無法置身事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③④:“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這表明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經濟發展深度交融,任何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面前都無法置身事外,③④符合題意。①②: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①②說法正確但與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題選D。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的歷程一再表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這是基于( )A.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影響B.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C.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是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D.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答案】A【詳解】A: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的歷程一再表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這是基于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影響,A符合題意。BC: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是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這是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說法正確但不是本題的原因,排除BC。D: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D說法正確但不合題意。故本題選A。三.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跨國公司1、跨國公司的含義跨國公司是指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大型企業。跨國公司的要素:(1)是一家企業,其組成實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經營業務;(2)有一個集中的全球決策體系,各分支機構和子公司服從內部的管理政策和統一的戰略目標;(3)組成實體共同分享資源和信息并分擔責任。3、跨國公司的經營:(1)目的:實現最大利益(2)投資方式:對外直接投資,在其他國家創立新企業,或并購現有企業,或擴張原有企業,利用世界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3)投資動機:追求規模經濟效益、降低生產成本或交易成本、擴大原有市場、開拓新市場和克服貿易壁壘、從國外獲取穩定廉價的生產資源、享有東道國的比較優勢和優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業的壟斷優勢。4、跨國公司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到處奔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②把國際分工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把國際貿易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③為經濟全球化提供強有力的載體,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2)消極影響:如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各國必須制定相應政策,盡可能減少跨國公司的負面影響。5.比較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跨國公司 國內企業戰略目標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 目的是:利用全球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實現全球利益最大化。 戰略目標是以國內市場為導向。以母國為基地,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 在國外不建立經濟實體,只有貿易關系。有一個集中的全球決策體系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領域 生產領域只在國內【知識拓展】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除跨國公司外,國家、國際組織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知識整合】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跨國公司含義 跨國公司是指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大型企業經營方式 為了實現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從事對外直接投資,它們單獨或與其他企業共同出資,在其他國家創立新企業,或并購現有企業,或擴張原有企業,利用世界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積極影響 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其影響已經遍及全球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領域跨國公司推動著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把國際分工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把國際貿易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全球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消極影響 跨國公司發展會給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如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典例解析】7.跨國公司是當今國際經濟活動的行為主體,其全球化的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這說明跨國公司( )A.跨越了不同社會制度的界限B.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C.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經濟的最好形式D.使發達國家難以掠奪和剝削發展中國家【答案】B【詳解】B:跨國公司是當今國際經濟活動的行為主體,其全球化的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這說明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B符合題意。A:材料沒有涉及跨國公司跨越了不同社會制度的界限,A項不符合題干的指向性。C:各國應該有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形式,不可能千篇一律,C項排除。D:本題強調跨國公司的積極作用,但跨國公司也存在負面影響。使發達國家難以掠奪和剝削發展中國家不符合實際,夸大了其作用,排除D。故本題選B。8.近年來,許多跨國公司投資由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轉向了快速發展中的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逐漸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熱土。跨國公司的戰略調整( )①是基于對中國未來經濟趨向區域平衡發展的判斷②是基于新形勢下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需要③會使我國中西部地區主導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④會給我國中西部地區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與挑戰A.②④ B.①④C.②③ D.①③【答案】B【詳解】①④:許多跨國公司投資由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轉向了快速發展中的中西部地區,跨國公司的戰略調整是基于對中國未來經濟趨向區域平衡發展的判斷,這將會給我國中西部地區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與挑戰,①④正確。②:跨國公司在我國投資是“引進來”的表現,排除②。③:發達國家主導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排除③。故本題選B。9.中國國際徽商大會跨國公司對接活動在合肥舉行。活動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境外500強及跨國公司、境外商協會代表、企業進行了對接洽談,現場簽約項目88個,投資總額756億元,合同引資640億元。這表明( )①利益的驅使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②國際分工推動了跨國公司的發展③參與國際合作是跨國公司的根本目的④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詳解】①:利益的驅使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對利益的不斷追求,驅使資本在全球到處落戶,①正確。②:跨國公司推動了國際分工的發展,該項顛倒了兩者的關系,②錯誤。③:跨國公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③錯誤。④:來自世界各地的境外500強及跨國公司等現場簽約項目88個,投資總額756億元,合同引資640億元,表明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④正確。【教材探究與分享】【探究與共享】1.1.你接觸過哪些外國品牌的商品 你知道哪些中國品牌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暢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衣、食、住、用、行的方方面面,外國商品隨處可見,中國品牌的商品也走向世界各地。2.搜集并分析某種產品市場原本被外國品牌占領,如今卻是國產品牌更受歡迎的例子,談 要求談國產品牌應該如何贏得國際競爭優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發展迅各國速,不僅實現了由小到大的歷史性轉變,質量水平也有較大提升。通過技術創新,我國制造業逐步建立了新的競爭優勢,部分重大裝備、消費類及高新技術類產品的質量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產生了一批具有較強質量競爭力、引領產業發展的制造企業;品牌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了質量、品牌、技術、服務出口競爭新優勢。【探究與共享】21.你還知道哪些產品是通過國際協作生產出來的 例如,某品牌手機在A國設計開發,在B國組裝,它的零件供應商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這一手機的觸控芯片是A國生產的,顯示屏是由C國企業生產的,圖像傳感器是由D國企業生產的,其他零部件的供應商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最后,產品在B國組裝完成,然后銷往世界各地。據該手機公司2016年發布的供應商名單,其全球的供應商有700多家,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A國本土供應商則只有不到70家。2.過去,產品大多是本地生產、本地組裝,如今則為多國分散生產,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會增加產品的生產成本。你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世界各國的生產活動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國際市場上很多商品的生產都是許多國家共同協作完成的。這種生產上的國際協作可以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比較優勢是國與國之間由于人口、資源等稟賦的差異而形成的競爭優勢。例如,一個國家的人口眾多,勞動力很便宜,該國在某些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具有較低的成本,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這就是比較優勢。各國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可以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有助于發展國際貿易。【探究與共享】3根據兩國的比較優勢,甲國和乙國應該如何進行貿易 從探究材料可以看出,甲國和乙國都生產糧食和肉類商品,甲國無論生產糧食還是生產肉類,其人均勞動生產率都低于乙國。但甲國生產糧食的勞動生產率與乙國的差距小于生產肉類的勞動生產率與乙國的差距。同樣,乙國無論生產糧食還是生產肉類,其勞動生產率都高于甲國。但乙國生產肉類的勞動生產率更具有優勢,因此,根據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照“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甲國應該生產糧食,乙國應該生產肉類,然后兩國進行貿易交換,這樣都可以獲得好處。【探究與共享】4進一步搜集材料,分析運輸工具和通信工具的發展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運輸工具的發展。 在人類文明社會早期,交通工具非常簡陋。隨著人類社會科技的發展,古老的農業社會開始出現了馬車、牛車以及船等交通工具,這些早期的交通工具改變了人類長期以來依靠步行的交通方式,是一次巨大的飛躍。這些發明促進了古代社會的科技、政治尤其是經濟的交流與發展,促進了古代社會的文明交流與融合。交通工具的另一次巨大飛躍開始于工業革命。18~19世紀,人類進入了“科學的世紀”,瓦特改良的現代蒸汽機的成型,標志著人類開始進入了新的交通發展階段。蒸汽機車汽船的發明,極大地“縮短”了區域之間的距離。通信工具的發展。在古代,書信是主要的通信手段。移動通話這今已發展至5G時代。【探究與共享】5選取一家跨國公司,分析跨國經營有什么好處、會面臨哪此風險和挑戰。跨國公司進行跨國經營可以充分利用本企業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在更加廣闊的市場上展開競爭;可以推動自己的成熟產品在海外市場銷售;可以充分利用東道國在特定產業部門的比較優勢,將該種產業轉移到國外;可以通過跨國內部化交易,實現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的目的;可以通過直接投資繞過貿易壁壘,保持和擴大海外市場占有率;等等。企業跨國經營也是一項風險事業,由于國內外經營環境的巨大差異,企業“走出去”的每一步都存在與國內業務不同的風險。同時,跨國經營還必須面對跨國界、跨文化、跨語言、跨規則等帶來的多重挑戰。【易混易錯】1.經濟全球化是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如今,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已經形成。( × )【解析】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載體,經濟全球化是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但至今經濟全球化尚未形成,只是作為一種趨勢正在發展著。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著跨國公司的投資方向。( × )【解析】價值規律主導著跨國公司的投資方向。3.經濟全球化對不同發展程度國家的影響是一樣的,它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 × )【解析】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并沒有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但總體講是利大于弊。4.貧窮弱小的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面前將無所作為。( × )【解析】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相對優勢,貧窮落后國家應該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加快發展。5.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 )【解析】構成一定威脅,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所以,我們對于經濟全球化要勇敢面對積極參與,而不能反對逃避。6.經濟全球化只會使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 )【解析】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7.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 × )【解析】發達國家是主要受益者,發展中國家則面臨更大的挑戰。8.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 )【解析】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和威脅。【答題模板】1.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答題要素】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答題模板】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身經濟發展。(1)加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引進資源和技術;(2)吸引外資,擴大就業,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的優勢。(3)擴大國際市場解決產品銷售問題,帶動本國經濟發展。(4)投資自由化,推動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1)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身經濟發展。(2)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3)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4)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進國際分工水平提高和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進步、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經濟全球化在給世界各國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挑戰。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平衡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關注貧困和饑餓問題,同時要正視和妥善處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不同群體帶來的沖擊。(2)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